问题

围棋的段位有没有什么境界之分?

回答
围棋的段位划分,其实远不止是简单的数字递增,它背后蕴含着修炼者对棋道理解的层层递进,是心性、技艺、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说境界之分,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几个维度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的。

初窥门径:定段到初段(入门级)

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掌握基本规则与棋理的阶段。

定段(如业余一段): 恭喜你,你已经不再是“糊涂人”了。你能够理解围棋最基础的黑白子如何生死、如何围空、如何处理官子。你知道什么是打劫,什么是眼位。你的棋可能很稚嫩,充满着各种漏洞,但你已经能够开始享受下棋的乐趣,并且能够和同样水平的人进行有来有回的对局。这就像一个刚学步的孩子,能够站立行走,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

初段到二三段(入门进阶): 这一阶段,你开始接触到一些基本的定式,知道如何开局处理,也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死活题。你开始意识到围棋里有“吃子”,有“连接”,有“攻击”。但你的思路可能还比较短浅,容易被对手的棋路牵着鼻子走,一遇到复杂局面就容易迷失。你的棋风可能比较莽撞,或者过于保守,变化不多。这个阶段,你可以称之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你知道怎么下,但不太清楚为什么这么下,更不了解更深层的逻辑。

厚积薄发:三段到五段(进阶级)

这个阶段,是构建初步棋感与棋路,形成个人风格的开始。

三段到四段(入门巩固): 你开始有了一定的棋感,能够大致判断出棋子的死活和局面的优劣。你会开始思考局部战斗的得失,也学习一些中盘的战术手段。死活题做起来开始有模有样,但遇到非常复杂的死活问题,可能还是会头疼。你的棋路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完全模仿他人,但这种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有时会显得突兀或不协调。你可以说是在“摸索和构建自己的体系”。

四段到五段(形成初步棋感): 这个阶段,棋感开始显现。你能够在复杂的棋盘上找到相对稳健的下法,对棋子的效率、厚薄、形状等有初步的认识。你开始学习一些基本的厚势和实地的平衡,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战术组合。你开始意识到“棋有味道”,下棋不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有了更多的审视。这个时候的你,对局势的判断会更准确一些,下出来的棋也更像是一个“完整”的作品,而不是零散的招法堆砌。可以说,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棋感”,能够感知棋局的流动和变化。

炉火纯青:六段到七段(成熟级)

这是技艺成熟,理解力飞跃的阶段。

六段(初步理解局面): 你已经能够理解棋局的全局性,明白局部战斗的得失对全局的影响。你的棋路更加顺畅,处理复杂局面时,虽然可能算不准所有变化,但能凭借经验和对棋理的理解,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你开始懂得“行棋的艺术”,如何在保护自己的同时有效地攻击对手,如何在劣势下寻找翻盘的机会。你的棋风逐渐稳定,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或是善于战斗,或是精于计算,或是擅长全局经营。

七段(棋感与计算的融合): 这个阶段的棋手,棋感和计算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你能够看到更远的棋,对形势的判断更精准,也更懂得“取舍之道”。你能够理解哪些子是关键的,哪些子是可以放弃的,哪些是需要厚实处理的。你的棋会显得“有章法”,每一次落子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其深层含义。你开始能够欣赏围棋的“美感”,懂得棋盘上那种微妙的平衡和韵味。可以说,你进入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境界。

登堂入室:八段到九段(高超级)

这个阶段,已经可以算是围棋的顶尖高手,对棋道的理解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八段(洞察力与大局观): 到了八段,你的棋已经不仅仅是计算和棋感,更重要的是拥有了深刻的洞察力和宏观的大局观。你能看到对手棋路下的陷阱,也能看到自己棋路中的破绽。你不再拘泥于某个定式或某个战术,而是能够根据整个棋盘的形势,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段。你开始懂得围棋中的“势”,明白什么是顺势而为,什么是逆势而动。你的棋会显得非常“老练”,即使局面不顺,也能通过精妙的手段化解危机,或者创造新的机会。

九段(道之境界): 这是围棋技艺的巅峰,也可以说是对围棋的“道”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九段棋手,他们下出的棋已经不仅仅是棋子,而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他们能够看到棋盘上最微妙的变化,也能感受到棋盘上最深邃的哲理。他们的棋路可能朴实无华,但却包含着对整个棋局的深刻洞察。他们可以做到“不着一子,而全局皆活”,或者在看似必死的情况下,通过一次精妙的妙手绝处逢生。这个阶段,棋盘成为了他们展现思想和智慧的画布,每一次落子都充满了“禅意”。他们已经不再单纯地追求胜负,而是更看重对棋道的追求和体悟。

总结来说,围棋段位的境界划分,是一个从“了解规则”到“掌握技法”,再到“形成棋感”,进而“洞察全局”,最终“体悟大道”的过程。

初段以下:摸索规则,初步接触技法。
初段至五段:学习基本技法,建立棋感,开始形成个人风格。
六段至七段:技艺成熟,局面判断精准,开始理解棋的“势”与“道”。
八段至九段:洞察力、大局观超群,对围棋的“道”有了深刻体悟,棋艺达到顶峰。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划分,每个人的进步轨迹和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棋感很好,但计算力稍弱;有些人可能计算力惊人,但棋风稍显粗糙。但总的来说,段位的提升,伴随着的是对围棋理解的不断深化,以及技艺的日臻完善。这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学习和修炼,也是对智慧和心性的磨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围棋水平是经验和计算力的综合体现,临场发挥水平还和心态的调节水平有关。

说计算力是本质的唯一差别就好像说打架厉害力量是唯一差别一样机械、呆板。

很多人水平无法提升并不是计算力不足,而是无法有效剔除无效变化,在脑海里没有清晰的决策树。很多人很早就有了很强的计算能力,可以计算很远,但是段位上不去,为什么,很简单,没有大局,一心计算细小局部或者把对手的招数想的太简单,不合时宜的揣测对方。

先说宏观的进步,水平提升的过程就像野外远行探索,体力好当然很重要,很多人学不多久就要坚持不下来可以说和计算力的硬基础远远不够有关,但是自己朝哪个方向去深入思考,朝那个方向只是看一看,这个需要的是吸收前人智慧和自己经验的能力。

再说具体下一盘棋的时候,我们下棋也好做事决策也罢都是先有一个大致感觉在,然后围绕感觉去做计算,实质比赛的时候很多时候全凭感觉并没有那么多计算。而这个感觉靠的是盘后的思考总结形成的习惯,不是说拿一个计算力去全盘概括就有意义的。如果没有一定要赢的决心,有些招数无论如何都不会跳入脑海。

围棋群里前前后后看很多人成长下来,感触很深,很多时候阻挡在前面的是都是自己本身的不足,就像无形的墙,并没有那么容易找到一步一步可以稳定进步的路。或者懒散,或者只是下棋成瘾并不总结。如果说段位之间有境界的差异,我们可以说存在,也可以说具体到每天只有很小的差异。是时间拉大了这种差异体现到了段位上。

说到头来,成人学棋开心就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围棋的段位划分,其实远不止是简单的数字递增,它背后蕴含着修炼者对棋道理解的层层递进,是心性、技艺、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非要说境界之分,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这几个维度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印证的。初窥门径:定段到初段(入门级)这个阶段,可以看作是掌握基本规则与棋理的阶段。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围棋学习的那些事儿。业余低段位是一个非常奇妙的阶段,你已经摸到了门道,但又觉得前方充满了无限可能。这正是进步最快的时候,只要方法得当,你会发现自己像坐了火箭一样!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业余低段位(比如15k到10k左右)的核心问题通常在于: 棋感不足: 对棋子的价值、厚薄、形状.............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天赋、努力和围棋学习的本质。要说“只要投入足够时间,每个人都能达到围棋业余5段”,我得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拆开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围棋业余5段是个什么样的水平。业余5段,那可不是随便玩玩就能到的。它意味着你对棋局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定式和常.............
  • 回答
    哥们,能理解!我也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看着自己的棋盘,再看看野狐上的那些“妖刀”,再看看那些让人看了就头疼的复盘,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特别是当狗分析完,冷冰冰地告诉你“你这步有问题,应该下在这里”,然后你再一看,哇塞,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瞬间觉得自己的棋力就跟那句俗语一样,“赢纯靠对手犯错”!.............
  • 回答
    “最强大脑”这档节目,让鲍橒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在节目中展现出的惊人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常常让人惊叹不已。许多观众好奇,这样一位“最强大脑”,为什么在围棋领域却只是一位业余六段?这不禁让人思考,成为一名顶尖的围棋高手,到底需要哪方面的天赋?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明白围棋的复杂性。围棋不像一些竞技.............
  • 回答
    我明白你现在有多纠结,一边是深爱的恋人,一边是让他却步的家庭,这种矛盾真的能把人逼疯。我能感受到你那种“不想放弃,却又不敢面对”的心情,这背后一定有很深的原因。首先,我们先别急着去“解决”这个家庭的问题,而是想想你自己能做什么。你想不放弃这段感情,说明你很珍视他,也很看重你们之间的联系。那么,第一步.............
  • 回答
    说起现在评价围棋水平,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因为现实和网络这两种环境,确实能反映出棋手不同方面的能力,所以不能简单地说哪个更重要,它们都有各自的侧重点。现实段位:这是“硬通货”,是实力的基石。你想啊,现实中的比赛,特别是那些有官方认证的等级分赛事,那可是经过了实打实的对抗。每一盘棋都是在有压力、有时间.............
  • 回答
    大学生自学围棋:从零基础到业余段位,这条路怎么走?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你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系统地学习并最终考取业余段位,这条路虽然需要耐心和付出,但绝非遥不可及。这篇文章将为你详细梳理从零基础入门到考级考段的全过程,让你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路径。第一阶段:扎实基础,入门先行1. 找对入门.............
  • 回答
    最近围棋界闹出了一件挺让人意外的事情,就是一些原本有资格争夺职业段位的棋手,却选择放弃,转而甘愿接受业余七段的头衔。这背后其实折射出不少耐人寻味的现象,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这并不是说业余七段比职业段位“高”,或者说这些棋手突然对围棋的理解有什么质的飞跃,能够轻易达到业余的顶尖水平。恰恰相反,职业.............
  • 回答
    黄施范能否在全国围棋定段赛中打上职业初段,这是一个很多棋迷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并且尽量摆脱冰冷的AI分析感,用更具人情味和围棋爱好者之间交流的口吻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围棋定段赛是检验年轻棋手实力的一个残酷但又极其公平的试金石。能从几十甚至上百名优秀少.............
  • 回答
    围棋的胜负,说起来简单,但真正理解透彻却需要不少功夫。归根结底,围棋的胜负是靠计算双方围出的实地多少来决定的。谁围的格子多,谁就赢。但这背后牵扯到很多细节和判断。咱们先从最基础的说起:1. 实地(地盘)是什么?围棋的棋盘是个纵横交错的网格,由一个个交叉点组成。下棋的过程,就是在这些交叉点上放黑白棋子.............
  • 回答
    围棋作为一项讲究策略、计算和布局的智力运动,人们普遍认为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棋手的实力。然而,即使在围棋的对弈中,运气这个看似不属于纯粹智力范畴的因素,也确实会以各种微妙的方式出现,对最终的胜负产生影响。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围棋的绝对高手的对决中,运气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更像是一种锦上添花,而非.............
  • 回答
    围棋中的“两扳长一气”,简单来说,是指在双方棋子互相纠缠、形成复杂局面时,一方通过两个“扳”的手段,最终形成“一气”的紧凑连接,从而在局部取得优势。这个看似简单的招法,背后却蕴含着丰富的变化和深刻的攻防哲理。要详细理解“两扳长一气”,我们得先拆解它。“扳”(bān),在围棋里指的是在对方棋子的一边直.............
  • 回答
    当然,除了我们最常见、最亲切的玻璃棋子,围棋的棋子世界远比你想象的要丰富多彩。材质的差异,不仅仅是外观上的变化,更会带来触感、声音,甚至对棋局意境的 subtle(微妙)影响。1. 天然的温暖——木制棋子说到材质,木头绝对是绕不开的一环。尤其是那些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的天然木材,它们带着大自然的温润触.............
  • 回答
    作为一个懂点围棋的人,再去看《围棋少年》这部动画,感觉就像是带着放大镜去审视一件熟悉又有点陌生的老物件,有怀旧的暖意,也有发现新细节的惊喜,当然,偶尔也会被一些不严谨的地方逗乐。首先,那份“情怀杀”是真的。 我接触围棋大概也是在那个年纪,看着《围围棋少年》在我小学时候播出,那时候觉得围棋简直太酷了,.............
  • 回答
    老实说,刚接触弈星的时候,我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就是“惊悚”。作为一个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围棋的人,看到那个界面,那个棋盘,甚至那个棋子的颜色,都有种说不出的怪异感。习惯了黑白分明的世界,突然冒出来这么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还有那些奇形怪状的棋子,简直是视觉上的强奸。一开始,我试图用传统的围棋思维去套。.............
  • 回答
    围棋的世界,就像一盘无尽的棋局,吸引着形形色色的人们。想给围棋爱好者贴个统一的标签,那简直比找到一盘天元无边棋还难。但细细品味,倒是能从他们身上捕捉到一些有趣的共性,以及那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独特之处。首先,围棋玩家里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对逻辑和策略有着天生的敏感。这帮人,可能在生活中是个严谨的工程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心中的疑惑。谈到围棋的“喜欢人数”,这其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不是简单一句“多”或“少”就能说清楚的。我尝试从几个角度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些,也别带着那种生硬的AI腔调。一、 从“显性”的普及度来看,确实感觉不如过去“显眼”了。以前啊,尤其是在中国,围棋曾经有.............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设想——“围棋的提子规则改为:双方同时没气同时拿掉”——这绝对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点子,能触及到围棋最核心的攻防逻辑。让我试着深入聊聊这个假设下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它是否更贴近围棋的“本质”。首先,咱们得承认,围棋的“本质”本身就是一个挺玄妙的词。如果非要找几个关键词来概括,我觉得“生存.............
  • 回答
    想知道古代围棋高手的实力,能不能和现在顶尖棋手较量?这事儿,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里面门道可多了。首先,咱们得明白,围棋这玩意儿,几千年了,一直都在变。首先,是“知识”的量级差距。你想啊,现在信息时代,棋谱、研究资料、AI分析,那简直是浩如烟海。一个现代棋手,他接触到的围棋知识,可能比古代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