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非为什么允许莱索托这样的国中国存在?

回答
南非允许莱索托这样一个“国中之国”的存在,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依存以及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

历史的遗留与边界的形成:

首先,莱索托的形成并非现代南非一手造成,而是殖民时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南部非洲扩张势力范围,与当时的祖鲁王国、索托王国等本地势力展开了复杂的争夺。莱索托(当时称为巴苏陀兰)作为一个独立的王国,在英国的保护下得以存在,以对抗南非境内布尔人共和国(如奥兰治自由邦)的扩张。这种保护伞性质的存在,使得巴苏陀兰在形式上与周围的英国殖民地和独立的非洲国家有所区别。

当1910年英属南非联邦成立,以及后来南非联盟的建立,英国出于其殖民战略和管理上的考虑,并没有将巴苏陀兰纳入其中。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巴苏陀兰在地理上与南非分离,并且作为“保留地”或“保护国”有其自身的行政结构。随着南非在1961年成为共和国并脱离英联邦,以及其他非洲国家陆续独立,巴苏陀兰也选择了自己的道路。1966年,巴苏陀兰宣布独立,并更名为莱索托王国,正式成为一个主权国家。

因此,莱索托之所以成为“国中之国”,根本原因在于其在历史的特定时期,通过与英国的特殊关系,获得了独立于早期南非政权之外的政治身份。它的边界是由殖民者划分和确定的,将一个曾经的王国从围绕它的领土中分离出来,并赋予其独立的国家地位。

地缘政治的现实与相互依存:

尽管莱索托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其地理位置使其与南非形成了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莱索托几乎完全被南非领土所包围,这种“国中国”的地理格局意味着它在经济、贸易、交通、就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方面面都极度依赖南非。

经济依赖: 莱索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其国内产业(如农业、纺织业)难以满足国内需求,更不足以支撑其作为一个国家运转。因此,莱索托对南非的经济援助、贸易往来和就业机会有着深厚的依赖。许多莱索托公民在南非的矿业、农业和服务业领域工作,他们的汇款是莱索托重要的外汇来源。
基础设施联系: 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往往是跨越国界的。由于莱索托被南非包围,其基础设施建设不得不与南非的网络相连接。例如,莱索托的电力主要从南非进口,其公路系统也与南非的公路网紧密相连。
安全与稳定: 莱索托国内政治稳定与否,往往也会影响到南非的边境安全。南非出于地区稳定的考量,也希望看到莱索托保持一定的稳定。

南非的政策与战略考量:

南非作为南部非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其对莱索托的态度并非单纯的“允许”,而是基于一种更为复杂的战略和政治考量。

尊重国家主权: 尽管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特殊,莱索托自1966年独立以来,已是一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主权国家。南非作为一个奉行国际法和尊重国家主权的共和国,在理论上不能随意干涉或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强行吞并莱索托将招致国际社会的谴责,并可能对其国际形象和地区影响力造成损害。
地区稳定与合作: 南非在寻求地区影响力时,更倾向于通过经济和政治合作来维系地区稳定。它可能认为,通过与莱索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而非直接控制,更能实现其地区战略目标。例如,通过经济援助、贸易协定等方式,南非可以在莱索托发挥重要的影响力,同时避免直接管理的复杂性。
人道主义与历史责任(一定程度上): 尽管历史遗留的成分更大,但南非作为周边最强大的国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着对莱索托的“邻里责任”。在出现政治动荡或人道主义危机时,南非往往会发挥重要的斡旋或援助作用。
避免“吞并”的负面影响: 历史上,吞并其他国家往往会引发民族主义的反抗和长期的不稳定。南非可能认为,维持莱索托的独立,并与之建立一种基于互利的伙伴关系,比直接吞并带来的好处更多,风险更小。

政治与外交的微妙平衡:

南非与莱索托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也经历过挑战和动荡。例如,在莱索托的政治危机时期,南非曾扮演过重要的调解角色,有时甚至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例如,支持或反对某个政治派别)。但这些干预通常是出于维护地区稳定或特定利益的考虑,而不是颠覆莱索托的国家主权。

南非也希望通过支持莱索托的稳定发展,来提升自己在南部非洲的领导地位,展示其作为地区强国的责任感。一个稳定、繁荣的莱索托,也有利于南非的边境安全和经济发展,减少非法移民和跨国犯罪等问题。

总结来说,南非之所以“允许”莱索托这个“国中之国”的存在,并非简单的放任,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历史的独立起点: 莱索托在殖民时期就获得了独立发展的政治基础,并在独立后成为主权国家。
不可分割的地缘政治现实: 莱索托被南非环绕,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相互依存。
南非的战略选择: 南非在尊重国际法、维护地区稳定、发挥地区领导力以及避免直接管理的复杂性等多重考量下,选择了与莱索托建立合作关系而非吞并。

这种“允许”实际上是一种复杂的地区治理和外交策略,旨在通过合作与影响,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地区稳定做出贡献。莱索托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国家,就这样在南非的包围下,以独立主权国的身份继续存在并发展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南非综合实际远胜于莱索托,并且地理上环抱莱国,南非为什么不就势统一了岂不完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非允许莱索托这样一个“国中之国”的存在,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渊源、经济依存以及政治考量。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历史的遗留与边界的形成:首先,莱索托的形成并非现代南非一手造成,而是殖民时期历史演变的结果。在19世纪,英国殖民者在南部非洲扩张势力范围,与当时的祖鲁王国、.............
  • 回答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18611865年),南方诸州试图脱离联邦的行为是否符合宪法,是一个涉及法律、历史和政治复杂性的核心问题。从法律角度看,这一行为被认定为非法,但其背后的原因需要结合美国宪政体系、国家主权观念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深入分析。 一、宪法中关于“退出权”的缺失1. 宪法文本的模糊性 .............
  • 回答
    允炆要是真能抓住那机会,在南京把那大航海玩明白了,老四那边还真就不好说什么了。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想当年,明朝那会儿,国力正盛,海上的技术也算是不错,尤其是在郑和下西洋之后,那份底子可不差。朱允炆接班的时候,虽然前面也折腾了不少,但国家整体还是稳定,经济也还可以。他要是能把心思放在经营国家,尤.............
  • 回答
    南非白人,特别是布尔人(也称为阿非利卡人),之所以在某些历史时期和某些群体中被视为“全人类的公敌”,主要源于他们在南非推行的种族隔离制度(Apartheid)及其相关的历史背景。这并非一个普遍的、被全人类认同的观点,但他们的行为在国际社会中引发了极大的愤怒和谴责。以下是详细的阐述:一、 布尔人(阿非.............
  • 回答
    有些人认为纳尔逊·曼德拉将南非从发达国家变成了发展中国家,这是一种颇具争议的说法,在分析这一观点时,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时南非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以及曼德拉政府所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政策。要理解这一说法,需要回溯到曼德拉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以及他执政时期所发生的一系列复杂变化。首先,让我们看看“发达国家”和“.............
  • 回答
    葡萄牙之所以没有像殖民巴西那样,对南非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殖民,背后有多重复杂的原因,既有地理和政治的考量,也有经济和战略的权衡。虽然葡萄牙在早期航海时代扮演了先锋角色,但殖民南非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终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战略重点。早期接触与海洋霸权:首先,我们必须回到葡萄牙在非洲大陆的早期探索。瓦斯.............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尖锐,并且触及了南非政治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将一个国家的状况比作“鸡窝”是一种非常负面的描述,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观察者的视角和担忧。要详细解释为什么南非在后种族隔离时代,特别是黑人掌权后,会面临如此多的挑战和批评,我们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来审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常常让人感到疑惑:在很多人心目中,腾讯是中国的科技巨头,为什么它的第一大股东却是一家来自遥远南非的公司呢?要弄清楚这一点,我们需要穿越回腾讯发展的早期,看看当时的市场环境、资本运作以及关键的决策,这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偶然性。一切要从1998年的那个夏天说起。马化腾、张志东、许晨.............
  • 回答
    南非和西非拥有的黄金储量惊人,这无疑是巨大的自然财富。然而,仅仅拥有这些贵金属,并不能直接等同于“强国”。将黄金转化为真正的国家实力,是一个复杂且充满挑战的过程,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就好比你手里攥着一把金子,但如果没有合适的工具和知识,它也只是沉甸甸的摆设,很难变成你想要的任何东西。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尖锐。它触及到了殖民历史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命运的巨大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深层原因。要说香港人和南非人没有像印第安人那样“消失”或者遭遇种族灭绝,这背后其实是复杂的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落到印第安人的下场”是什么意思。一般理解,这指的是:.............
  • 回答
    理解Novavax疫苗在英国和南非试验中有效率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几个关键的因素,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数据摆出来。这背后涉及疫苗研发、临床试验设计、病毒变异以及参与试验人群的特征等等复杂的问题。首先,病毒变异是导致这种差异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英国试验: 当时在英国进行的临床试.............
  • 回答
    南京,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曾多次扮演着中国都城的角色,留下了璀璨夺目的篇章。然而,若以“合格的首都”来衡量,似乎总有那么点“差强人意”的味道。这并非否定南京的历史地位,而是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审视,它为何未能稳固地坐拥“永久首都”的宝座,或是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要探究南京“不合.............
  • 回答
    南方把黄瓜炒着吃,这事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什么稀奇事,而是根植于南方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智慧的体现。要说起来,这背后可有不少讲究和故事。你想啊,南方多水,气候湿润,四季变化虽有不同,但总体上不如北方来得干爽分明。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饮食也偏向于清淡、鲜嫩,注重食材本身的味儿。黄瓜,这小子生得脆.............
  • 回答
    南京与安徽“走得近”,以至于被戏称为“徽京”,这绝非空穴来风,背后其实是地理、历史、经济以及文化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剥开“徽京”这个略带调侃的称呼,深入探究南京与安徽之间那份既深厚又复杂的“亲密感”。一、地理上的“近水楼台”:一衣带水,联系紧密南京地处长江下游,而安徽则横跨.............
  • 回答
    南宋之所以能在偏安一隅的情况下,与强大的金朝和后来的蒙古帝国周旋近半个世纪,其原因绝非单一,而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南宋政权虽然在北宋末年经历了靖康之耻的巨大创伤,但其在中原地区积累的经济、文化基础依然雄厚。江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在宋朝时期就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这里土地肥沃,.............
  • 回答
    关于南京为何仍称南京而非江宁,这背后蕴含着一段复杂而悠久的历史变迁,而非简单的地图上一个名称的改动。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从南京这个名字的由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聊起。“南京”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南面的京城”。它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称谓,而是与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概念——“京师”紧密.............
  • 回答
    南朝之所以拥有大量的(铁甲)骑兵,这并非偶然,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将目光投向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地理环境,层层剥茧,才能呈现出一个更清晰的画面。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南朝”指的是哪一段时期。通常我们说的是公元420年到589年这四个朝代——宋、齐、梁、陈。这.............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南充跻身“十大舒适之城”,而成都却未能入围,这确实是一个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排名。要理解这其中的原因,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舒适”这个概念,以及南充和成都各自的城市特质。首先,我们得明白,“十大舒适之城”这个称号往往不是一个官方、权威性的评选,更多是媒体、研究机构或者社会调查所发布的,其评判标准也会有所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