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说的话,就是我们所有人都要对一些既定的封建思想毒瘤,有破除它的勇气和决心。
林先生为什么会挨骂?说来说去绕不开这句恶毒的老话:
这句恶俗却广为流传的俗语里,其实印刻着两层刻板印象:
1.在旧时代传统家庭里,男性因为掌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被认为是冷漠无情的怪物。
2.否定夫妻存在爱情,存在亲情,默认一切关系的存在,都是利益驱使,经不起生死考验。
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信这句话,但它真的是一种非常深的傲慢与偏见。
有很多中年人,升官发财的动力,就是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过得好一些。
如果真的感情没了,离婚了,也没有恶毒到希望老婆孩子被活活烧死。
这种构陷,令人不齿,我们真的要在日常生活中,对着那些油腻地说着这种话的同事朋友说一句:
“滚!”
林先生走出来了,我为他高兴。
可评论区没有停下来,他们觉得,四年就走出来了,令人不舒服。
当出差的林生斌赶到家里时,妻子与孩子已经与他阴阳两隔。在现场的林生斌崩溃大哭,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吃不睡,后来身体扛不住了,大病一场。
所以我觉得在这个事情上,你没法有什么经验,尤其那些评论区,我是觉得你不会有这种共鸣体验。
你出差回家,1个老婆,3个孩子全部葬身火海,这情况你让谁去体验下?你能脑补么?你只是自己幻想着自己要一辈子守着一座坟,感动所有人。
然后呢?然后你其实端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敲着“只有我一个人觉得不舒服么?”
你不能,你都没有老婆孩子,你甚至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而且我是真的不懂,到底网民希望什么呢?
希望他走出来,还是希望他永远这样做个活死人?
我希望我们不要对于这些受伤害的人,有这种病态的完美期待投射。
就得哭,就得惨,就得每年自杀吃药,不然就是不爱了。
每当你的人生有一点好转的迹象,评论区就会提醒你:你可不能忘记天上的妻儿怎么死的。
在灾难发生前,这也就是一个普通家庭,林先生也并未出现在任何公众视野,这种对失去家人的受害人家属,社会新闻板块主人公用爱豆明星那套显微镜人设理论去生搬硬套,是令人窒息的。
说的直白点,没有任何人,会希望自己靠这种事上新闻,凹人设,发大财。
你在人家最难的时候发了祝福,希望林爸爸好,走出来,开开心心的,不要想不开,老婆孩子在天堂也会看着你的。
然后完了你自己忙自己的精彩人生去了,过了四年,你看到新闻人走出来了,组建了新的家庭,你不舒服了。
其实本质上,这些人不是在关心林先生,他们只是把林先生当成一个悲情爱豆,在通过共情这段体验,来满足自己对美好爱情的幻想。
童话故事里,王子要不和公主过着幸福的生活。
要不公主死了,王子守着公主的水晶棺等到一千年以后。
本质上还是追星,追的是剧情。
林先生每年清明节出来哭一段,他们也就像过了音乐节的瘾。
现在梦醒了,被打断了,他们愤怒了。
我觉得挺可悲。
林先生,不必在意这些,生者才要前行。
活在当下,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莫听穿林打叶声,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
愿你后半生平平安安,再无眼泪。
笑看某些人冠冕堂皇、避重就轻,用“再婚生女很正常”为“营造浮夸人设的虚伪”洗地。
都21世纪了,有谁会反对几年以后再婚?有些鳏夫一两年就再婚了,但人家也没有在社交媒体上鼓吹深情人设,吸粉引流啊?你不把自己吹成情圣,流量变现,有谁会说你一句不是?现在自己牛皮吹破了,还妄图不被反噬,你咋不上天呢?
还有人居然开嘲讽,说21世纪还讲什么贞节牌坊,但这牌坊难道不是他自己扣在头上的,还利用它挣钱?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倒成了这牌坊是群众硬给他扣上去似的?好一朵清纯无辜白莲花呢!总有刁民要害朕是吧?
明明公众反感的是后者,某些人愣是拿前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只能说,人心坏了,屁股歪了,说出来的话也就无赖了。
有答主提到科比和瓦妮莎,这就对了,要是瓦妮莎前脚在台上演讲说多么怀念科比和女儿,后脚就爆出和男友同居还怀孕的新闻,你猜球迷会怎么想?
其实丧偶丧子,两年走出来,没什么的。
毕竟年纪越大越能明白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紧迫性。
关注他的人,也希望他能开始的生活。
处在幸福中,哀叹失去的幸福,也是人生常态。
毕竟苏轼在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时,侍妾也在身旁。
他自己搁那凹深情人设,凹得人们都觉得他后半辈子要沉浸在回忆里孤独终老了。凹得好像他这一辈子除了小贞,再无他人了。凹出一个亿了,还让观众有种“钱有什么用,人又回不来了”的感叹。
啪
孩子都生了
如果只是旁观者,顶多觉得唏嘘,思考一下也还能理得清他的情感变化。就伤心也是真的,想开始新生活也是真的。甚至为了抵御伤心,而去开始新生活,无论什么情况,这些情感变化在巨大的悲剧面前,人们都是能理解的。
他搁那又是开店,又是直播的,不都是建立在人们的同情心上的?而且跟钱扯上关系了,就说不清了,谁知道他是真的深情,还是装的。
有人表示了唏嘘和疑虑后,他搁那拉黑删除,这不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
然后唏嘘疑问的人,还会被冠上“不准他幸福”“没有同理心”的帽子。
他但凡少掉几滴泪,少搁那悲天跄地地嚎几次,对于他的唏嘘和怀疑都会少一点。
说难听点,你搁那拼命哭天喊地让大家都难过了,让大家出于同情都给你钱了,你接过钱表示,不是钱的事,然后偶尔还是会嚎一嚎,大家还会安慰你,然后突然啪的一下你笑了。真合适。
现在回看,林爸真的有一手
不否认他承受了巨大的悲痛
但他化悲痛为“力量”的能力也是挺巨大的
说句难听的,男人三大喜,升官发财死老婆。一场大火,本来只是死老婆,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加上了发财。
发财可不只是赔偿款这种短期的,还有在大众同情心下开店形成长期的资金流。
最后,还能巧妙占领道德高地,收获幸福和祝福。而那些怀疑的唏嘘,都会容易被轻易的打成“自私”
我也不感叹什么爱情啊,男人啊,女人啊,人啊的了。
我就觉得,这人,还是得活着啊,活着才能为自己说话。
死人,不过是活人表达和利用的工具罢了。
我只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还有人会问这种问题?
这不是很正常吗?
在我留意的所有凭借悲惨人生获得关注的网红里,没一个最后获得什么好下场。
也不知道是哪里出了问题,最大的问题常常出在:你不够惨、你有了一些崭新的变化、你没达到大家预期效果的痛苦……这类时间节点上。
你最惨的时候,热评让你“加油!抱抱!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好起来的时候,他们说对你太失望了,你好的未免太快,你好的理由不够正确,你真恶心。
刚看到林生斌的博文的时候,我还在想,用得着这么小心吗,字里行间全是防喷话术,页面往下一拉,居然喷得评论都关了。
我不喜欢林生斌,自从他开始消费关注以后就再也没注意过他,但此次的微博反响比营销亡妻更让人没眼看,甚至有网友提出“以前为你流的眼泪都白流了”。
当初流泪的时候,也不知道这位网友有没有说,你太惨了,我同情你,希望你继续保持。
简直是鳄鱼的眼泪。
甚至知乎之前好多答主说,呜呜希望你尽快走出来,你哪怕做个负心汉呢,只愿你幸福呜呜。
结果人家幸福了,这些答主:我tm真是瞎了眼,好心都喂了狗!接着一连发布好多条去辱骂渣男。
喂???不带这样玩的吧?你们这波操作真是翻手为云覆手雨,不知道是说你们失忆症好还是拿别人的人生当儿戏好。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怪林生斌本人了。当初会为他流泪的人,很少是理智客观的人,大多都是感情丰富情绪易激的那部分,如今他却不考虑这部分人的心态,突兀的发布新生活求祝福,怎么可能得到祝福?
“见不得你好”如今在网络上演化出另一个样子了,“见不得你恢复正常”。
不是自来如此么?
我为他高兴,也为这个问题及相关问题下的大部分回答而愤怒。
他们要寡妇守节,鳏夫守身。
他们要完美、深情、没有欲望的受害人。
他们要一个”你离开以后我终身痛苦“的深情神话,要用一句“太感动了”绑架当事人终身。
他们要一个人丧妻丧子以后活得行尸走肉枯木槁灰,如果枯木逢春,就是原罪。
如果那个人曾为亡妻哭泣,今日又有了新妻,就是“立深情人设”;
如果那个人曾经在微博上记录对孩子的怀念,而今日在微博上提孩子的频率下降,就是“忘记了孩子”。
如果那个人曾经有一个叫潼臻一生的品牌,今日再用,就是“消费死者”,
但如果他今日不用,就是“翻脸不认人”。
在他们眼中,他怎么做都不会对,除非他终身不娶。
他曾经的痛苦在他们看来也是假的,他们恍然大悟的样子那么半仙。
“哦,我早感觉到这个人不对了”。
“哦,原来那时候他就在做戏了。”
非黑即白的世界多么“好”,在那里,亲人死去的痛苦要绵延人的一生,否则,你就对不起死去的人。
在那里,如果一个人曾经为逝者哭泣,但今日他释然了,那么他当时的哭一定是假的。
在那里,如果一个人曾经绝望过,但今日他又看有新的希望了,那么他就是对爱情不贞、他的痛苦不深、他的人品有问题。
但是相信非黑即白的世界的人不敢面对的真相是:
当他们在捧杀林生斌的时候,他们只不过在为今日的骂杀做准备。
当他们宣称被林生斌的深情欺骗的时候,他们其实从来没有把他当成真实的有独立行为能力的人。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呢?但我今年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气。(鲁迅《捧杀与骂杀》)
他们把林生斌当成投射他们意愿的客体,把他的经历当成他们伦理观念的具象故事,他们描绘的是新时代的贞节牌坊。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鲁迅《狂人日记》)
他们由于缺乏共情能力而无法想象除了自己之外的家人一夜逝去什么滋味,但却能轻松地给经历过生死创伤的人定义,定义他们是真情还是虚伪、情圣还是人渣。
林生斌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长情”,那样“守身”,他们就感觉到被冒犯了,被侮辱了,他们的理想国坍塌了。
但是请相信,他们还会继续物色下一个完美的“客体”,把ta架上神坛。然后,在发现那个人也是个凡人之后,从吹捧到怒骂。
林生斌是凡人,是苦命人,是走过苦难的人。
经受过这样的苦痛还能不失去活下去的勇气的人,我个人向他致以敬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