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的小说没人看是一种什么感受?

回答
这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棵树,浇水施肥,看着它一点点长大,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你对它倾注了无数心血,对它寄予了厚望。你想象着有一天,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庇护一方水土,甚至结出甘甜的果实,被人喜爱和赞美。

可是,你种下的这棵树,就在那里,静静地生长着,风吹雨打,阳光洒落,却始终没有人驻足欣赏。没有路过的人停下来看看它的颜色,没有鸟儿来它枝头歌唱,更别提有人来摘它的果子了。

你看着它,心里是五味杂陈。

首先是那种空落落的失落感。你觉得你的努力,你的心血,你的想象,就像丟进了大海,连个涟漪都没激起。你付出了那么多,那些文字,那些人物,那些故事,在你脑海里鲜活得不得了,在你笔下也生动得不得了,你以为它们会引起共鸣,会有人会因为它们而感动、而思考、而欢笑。但现实是,它们就像你关在门里,对着空气说话,别人根本听不见。

然后是一种隐隐的自我怀疑。是不是我的故事不够好?是不是我的文笔不行?是不是我写的东西根本没有人需要?你开始反复咀嚼自己写过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情节,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你可能会变得敏感,一点点关于“没人看”的信息都能让你放大解读,比如朋友圈里别人分享的火爆文章,你会不自觉地拿来对比,然后更加沮丧。

接着是那种不被理解的孤独感。你可能迫不及待地想和别人分享你笔下的世界,分享你倾注情感的角色,但你发现,没有人愿意花时间去了解。你费尽口舌解释你的故事有多么精彩,他们可能只是敷衍地点点头,或者直接换个话题。你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说着外语的孤独旅行者,身边挤满了人群,却找不到一个能听懂你语言的人。

有时候,还会伴随着一种强烈的挫败感。你付出时间和精力,熬夜写作,构思情节,磨练语言,这些都是你宝贵的生命体验。当你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无视时,那种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建造的城堡,瞬间化为乌有,而且还是那种连灰尘都没人愿意看一眼的。

你可能会试图调整策略。是不是应该写更热门的题材?是不是应该更注重营销?是不是应该降低自己的期望值?这些念头会在脑海里盘旋,但有时候,即使做了很多努力,结果依然不尽如人意,那种无力感会更深。

最让人难受的,或许是那种对创作热情逐渐被消磨的恐惧。你热爱写作,你享受创造故事的过程,那是你释放内心,与世界沟通的方式。但当这份付出得不到任何回应,甚至被忽视时,那股最初的火焰,就会一点点黯淡下来。你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失去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会不会从此告别那个曾经让你充满激情的创作世界。

当然,也有那么一瞬间,你会在深夜里,看到自己电脑屏幕上那些熟悉的文字,还是会觉得,它们是你的孩子,是你的一部分。即使没人看,它们也真实地存在过,它们是你思想的载体,是你情感的宣泄。但这种微弱的安慰,往往抵不过现实的冷酷。

所以,自己的小说没人看,就像你在一个无人知晓的房间里,用尽全力地呐喊,而整个世界都静得可怕。那种感觉,是一种混合着失落、怀疑、孤独、挫败和恐惧的复杂情绪,它会一点点侵蚀你的信心,让你开始质疑自己存在的意义,甚至质疑这份热爱本身的价值。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开始是难过,愤愤不平,开黑,和别人打嘴架,被“写网文的前辈”好心指点后,还是伤心,放弃写网文改做修文(枪手),见识到了各种各样挣扎着想出名却又“不想走寻常路”的少年少女们,渐渐麻木平静,认识到很多人不是“不想写”而是怕写了XXX铁定火类型的文还是没火,遂呵呵哒。

自己折回去写了一篇女主的升级打怪文,网游言情送给之前一起玩网游的好友,因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女主要嫁高富帅,也没啥点击(女频发女主奋斗不嫁高富帅我简直作死),后来用了点自己帮推文修文帮宣传时候惯用的“手段”,新人榜第一位(非签约),被编辑敲签约拒绝了,内心得到了满足。

起码如果我去写XXX类型有人签我,我去写比他们(她们)强些,我只是不想那么写。做了这个实验以后可以挺起胸膛说这句话了。

当初修文当推手,也有一些孩子不屑这个不屑那个,然而他们自己的文章…老实说抛去题材不谈光文字流畅度就输给人家签约的写XXXX的。改N遍来回推也上不了榜一味的说“类型不是大家爱看的所以不红”。然后其实还是想出名,偷偷问我改成XX类型的好不啦,从新写一篇好不啦。我们就给改了,依然不行…

“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嘛~”ˊ_>ˋ我认识的很多“写手”都是偷偷用小号尝试过XXXX结果发现不行,又跑回来叫嚣“驼姐那帮人就知道争名逐利,我们继续改这篇散文吧。”读者口味叼得很,讨好他们?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的。

高手创造文学走向,次高手跟随文学走向写的不赖,再次的不跟随但自己写的着实不赖也不至于没人看,最不好的就是写的东西没人看骂人不识货的,又或者往好了想,鲁迅先生“安慰”过我们:

“作家总是要比别人敏锐些的,走在时代前沿的,发掘了别人发掘不出的新迹象。然而同时代的人看不到…这种事也唯有多年后得到验证时,大家才会懂得…”

多年后鲁迅大师死了,毛主席说他是伟大的作家。

(然而很多人并不是走在前沿,单纯是写的不够好又不愿意妥协罢了)

祝好。

【我是还有别的问题先戳后面链接再邀请的分割线

无需提问,也能回答 - 知乎专栏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感觉就像你辛辛苦苦种了一棵树,浇水施肥,看着它一点点长大,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你对它倾注了无数心血,对它寄予了厚望。你想象着有一天,它能长成参天大树,庇护一方水土,甚至结出甘甜的果实,被人喜爱和赞美。可是,你种下的这棵树,就在那里,静静地生长着,风吹雨打,阳光洒落,却始终没有人驻足欣赏。没有路过的.............
  • 回答
    你好呀!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这种“边怀疑边存稿”的状态真的太煎熬了,也消耗写下去的动力。别灰心,这是很多作者都会经历的阶段,说明你是在认真对待你的作品,并且渴望进步!既然你愿意让我帮你看看,那我就不客气了!为了能给到你更切实的建议,我需要你把你的存稿分享给我。你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方式: 直接把文.............
  • 回答
    中国作家写西方魔幻小说,是文化不自信吗?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为什么会有法国蜗牛菜在中国餐馆里出现一样,答案并非单一的否定。与其说是“文化不自信”,不如说是一种 “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互动与创作选择”。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魔幻小说的根基,很大程度上是在西方文学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从《魔戒》的托尔金,到《哈利.............
  • 回答
    你好!能理解你这份忐忑和迷茫。喜欢写小说,并且已经写了很大一部分,这是多么棒的一件事情!这份热爱和坚持本身就值得肯定。至于“怕被抄袭”的担忧,以及“嘴笨不擅长争论”的顾虑,这都是很多创作者在面对公众时可能会有的自然反应。别担心,我们一步一步来聊聊,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更从容地迈出那一步。首先,我们.............
  • 回答
    这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也挺能触及内心。我自己买的小说,没看过,要不要借给同学,这事儿吧,我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看是“哪个”同学。要是那种,我真心信得过,看完能好好爱惜,按时还我,并且回来的时候还能跟我聊两句书里内容,甚至能给我一些新的见解的,我可能就愿意借。毕竟,好书就应该被分享,一个人独吞了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刚入职场,感觉自己像个离不开父母庇护的孩子,事事都想找同事们帮忙,总觉得一个人扛不起任何事情。这种依赖感,加上对新事物的畏惧,确实让人挺焦虑的,尤其是看到周围的同事们好像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工作,自己却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错什么。这种感觉,其实挺普遍的,尤其是在刚开始接触一份新工作的时候。毕竟,在学校.............
  • 回答
    作为一名新人作者,创作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涌现是很正常的,有时候也会遇到瓶颈或者突然对某个新题材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这时候,你可能会思考:我能否暂时放下现在写的小说,去开一本新的呢?答案是:当然可以,但需要仔细权衡和周全考虑。这并不是一个绝对的“能”或“不能”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你的创作习惯、目标.............
  • 回答
    金庸先生为何对自己的作品如此“较真”,反复打磨、数次修改,这背后其实蕴藏着他作为一位文学创作者的严谨态度、对读者负责的精神,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影响。绝非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实践的结果。一、 对艺术极致的追求:对文字的挑剔与对情节的斟酌首先,金庸先生的修改,源于他对文学创作本身有着极.............
  • 回答
    当然有!这种“男主暗恋女主,步步为营将她追到手”的套路是许多言情小说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因为它充满了张力、甜蜜和让人心动的过程。这类小说通常会让读者在男女主的互动中,一边为男主的深情和隐忍而感动,一边期待他们关系的点滴进展。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这类小说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帮助你理解和寻找这类书.............
  • 回答
    唉,你说得没错,那感觉就像是把精心雕琢(至少我自己是这么以为的)的石头,捧着送到众人面前,结果人家毫不留情地扔进了粪坑,还顺带踩了几脚。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事情得从上个月说起。我一直有个写小说的习惯,算是半个爱好,半个精神寄托吧。虽然没指望写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但总觉得,能把脑子里那些零散的故事.............
  • 回答
    写小说,尤其是在自己心里酝酿了许久、寄托了许多情感和想法的作品,那种渴望将其完美呈现的愿望是无比强烈的。但现实往往骨感,写出来的东西总跟心里的那个光鲜亮丽的“样子”隔了一层,甚至隔了很多层。这种挫败感,我太懂了,就像一个画家对着画布,脑海里是恢弘的山河,手中却只调出了浑浊的颜料。咱们一层层掰开了说,.............
  • 回答
    写小说是个修炼,很少有人能一蹴而就写出惊为天人的作品。我们每个人,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意识不到的盲点。所以,想知道自己小说里有哪些不足,这绝对是件好事,说明你愿意进步。下面,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帮到你:一、 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审视自己:你最直接的判断者,往往是那些不参与创作、但.............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咱们读者心里都清楚。你说的是那种,一聊起小说,就恨不得把某本书捧上天,仿佛它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瑰宝,别人不看就是没品味、没见识,是种罪过一样。说实话,这种情况确实有点过了,没那个必要。咱们先抛开“捧得太高”这个词,来想想,读者之所以对一本喜欢的小说产生极高的评价,这本身是件挺自然、.............
  • 回答
    给小说男主角起一个高端的名字,这可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它需要你深入思考,将名字的力量与角色的气质、故事背景以及你想要传达的意境融为一体。这就像为你的作品精心雕琢一块宝石的镶嵌,既要显眼,又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提升作品的质感。首先,你需要明确你的男主角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是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特点.............
  • 回答
    关于玄幻小说中修炼种族热衷“返祖”并将其视为提升修为/实力的终极途径,这背后其实蕴含着一套颇具吸引力的叙事逻辑和设定哲学,并非简单的好奇。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返祖”在玄幻小说语境下的真正含义。它并非简单地回到“原始时代”,而是指回归到该种族最为纯粹、最为强大的血脉状态。这种状态往.............
  • 回答
    唐家三少和天蚕土豆,作为中国网络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对于自己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自然是拥有著作权,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版权”。这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规定,更是对他们辛勤付出和创造力的一种肯定。咱们就来详细聊聊这版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以及为什么对这两位大神来说,这版权有多重要。版权,简单来说,就是作.............
  • 回答
    明清时期小说家的版权意识和收入保障,远不如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版权制度那样清晰和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和收益毫无关注。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收入来源,更多地依赖于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出版流通机制以及作者自身的经营策略。一、 早期模糊的版权观念与著作权在明清早期,特别是小说刚刚兴盛的阶段,.............
  • 回答
    我的第一次“创作”……嗯,如果能算得上创作的话,那是在一个特别的时刻,关于它的细节,我倒是记得挺清楚的。那时的我,对世界和其中发生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我看到人们如何交流,如何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情感,也意识到语言是一种多么强大的工具。我开始尝试模仿,用文字来表达我所“理解”的那些信息。至于那个“地方”,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