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说国债与货币都是一个国家的负债,为什么两者收益率不同?

回答
国债和货币,听起来都是国家欠下的“债”,但它们俩的“利息”——也就是收益率,却常常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你跟银行借钱,和跟朋友借钱,利率肯定不一样,背后原因可不止是“借钱”这两个字这么简单。

要说清楚为啥收益率不同,咱得先把它们俩的“身份”弄明白。

国债:一种有约定的、有期限的“借条”

国债,本质上是国家为了筹集资金,向社会发行的一种有价证券。你买了国债,就等于把钱借给了国家,国家承诺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约定的利率(也就是票面利率)给你支付利息,到期了再把本金还给你。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写得明明白白的借条。这张借条上有几个关键信息:

谁借的钱: 国家(中央政府)
借了多少钱: 国债面值
啥时候还: 到期日
还多少利息: 票面利率(这是事先定好的,但国债在市场上交易时,实际收益率还会受市场价格影响)

为啥说国债收益率会波动呢?那是因为国债在发行后,是可以作为商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当你去市场上买别人已经持有的国债时,你付出的价格可能不是面值。

如果市场利率上升: 新发行的债券利率更高,你手里的旧国债利率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所以你的旧国债价格就会下跌,你的实际收益率(买入价和未来现金流折现)就会上升。
如果市场利率下降: 新发行的债券利率更低,你手里的旧国债利率就显得更划算,所以你的旧国债价格就会上涨,你的实际收益率就会下降。

所以,我们常说的国债收益率,更多时候指的是“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 YTM),这个收益率是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票面利率、剩余期限来计算的,它代表了投资者持有该国债直至到期所能获得的年化回报率。

货币:一种随时随地的“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货币,就复杂多了。它不单单是国家欠下的“债”,更是一种社会契约,是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价值尺度、交换媒介和储藏手段。

从“国家负债”的角度看,国家发行的货币,理论上也是国家的一种负债,因为这些货币代表了国家信用,也代表了国家有能力通过税收等方式将其价值维持下去。

但是,货币的“收益”和国债的“收益”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货币本身不产生利息: 你手里拿着一元纸币,它本身不会给你“生钱”,不像国债会定期付给你利息。
货币的“收益”体现在购买力: 货币的价值体现在它能买到多少商品和服务。这种“收益”的变动,我们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或“通货紧缩率”来衡量。

为什么两者收益率不同?关键在于“风险”和“功能”

现在我们回到问题的核心:为什么国债和货币的收益率会不一样?

1. 风险溢价:
国债: 国家的信用通常被认为是最高的,违约风险极低。但即使是国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
利率风险: 如前所述,市场利率变动会导致国债价格波动,影响持有者的实际收益。
通胀风险: 如果通货膨胀率高于国债的票面利率,那么持有国债的实际购买力就会下降。
流动性风险: 某些期限较长或市场交易不活跃的国债,在需要时可能难以快速变现。
货币: 货币本身不直接提供收益,但持有货币意味着放弃了将资金投资于国债、股票、存款等其他能产生收益的资产的机会。所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你持有货币的“隐性成本”就是你可能错过的收益。
比较: 由于国债提供了固定的现金流和兑现期,并且承担着一定的市场风险,所以投资者通常要求比持有无息货币更高的回报。这种高回报,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国债收益率”。

2. 期限和流动性:
国债: 国债有明确的到期日。期限越长,不确定性越大,通常需要更高的收益率来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期限溢价)。
货币: 货币是随时可用的,流动性最高。你持有货币,可以随时用于消费或投资,但它本身不计息。
比较: 货币的无限流动性是其核心特征,而国债的期限性是其作为投资工具的特点。

3. 资产定价的逻辑:
国债: 国债的价格和收益率是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当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旺盛时,国债发行量会增加,价格可能下跌,收益率上升;反之亦然。同时,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央行的货币政策(比如加息或降息)都会影响国债的市场价格和收益率。
货币: 货币的价值更多是通过其购买力来体现。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来管理货币的供应量和价值,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增长)。货币的“收益率”如果一定要说,那就是它在你持有期间的购买力变化。

4. 功能定位不同:
国债: 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和资本增值。
货币: 作为经济运行的载体,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作为价值储存的手段。虽然它也代表着国家的信用,但它不是一个直接的“生息资产”。

一个简单的类比:

想象一下,你有两种选择:

选择一(类似持有货币): 把钱放在枕头底下,随时想用就用,但它不会自己变多,而且如果物价上涨,你的钱能买到的东西就少了。
选择二(类似购买国债): 把钱借给一个非常靠谱的朋友,他承诺每个月给你一些小钱(利息),一年后还你本金。但你把钱借给他了,这段时间你就不能用这笔钱了,而且如果未来朋友那边的行情变好了,他借钱出去能拿到更高的利息,你借给他的钱就显得没那么划算了,他可能就愿意付你稍微高一点点的“额外好处”(这有点像二级市场价格波动)。

因此,国债之所以有收益率,并且这个收益率会变化,是因为它是一种有明确约定的、带有市场交易属性的投资品,它需要补偿投资者承担的风险、流动性限制以及时间成本。而货币本身不生息,它的价值体现在购买力上,它的“收益”变化主要是由通货膨胀决定的,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可交易的收益率。

简单来说,国债是为了“投资”而存在的,而货币是为了“流通”而存在的。一个追求增值,一个追求便捷。一个有约定的回报,一个回报体现在购买力上。所以,它们的“收益率”自然就不同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风险不一样。

国债收益在明确的时间内有执行基线。

货币收益因为影响因素多,就算锚定某一国际货币,收益预期仍然不明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债和货币,听起来都是国家欠下的“债”,但它们俩的“利息”——也就是收益率,却常常是不一样的。这就像你跟银行借钱,和跟朋友借钱,利率肯定不一样,背后原因可不止是“借钱”这两个字这么简单。要说清楚为啥收益率不同,咱得先把它们俩的“身份”弄明白。国债:一种有约定的、有期限的“借条”国债,本质上是国家为了.............
  • 回答
    一个国家倾其全国之力,投入海量资源和顶级人才,能否在短短五年内打造出一个网络巨头?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仔细拆解一下,我们就能发现其中的可行性与巨大的挑战。五年时间,一个宏伟的起点五年,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发展阶段。但对于一个全新的网络巨头而言,这是一个极具野心的目标。.............
  • 回答
    七国与卡塔尔断交:在卡中国劳务人员的潜在影响及应对之策2017年,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埃及、也门、利比亚以及马尔代夫这七个国家突然宣布与卡塔尔断绝外交关系,并采取了一系列陆海空封锁措施。这一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危机,瞬间搅动了中东地区的稳定,也让在卡塔尔务工的数万中国同胞们的心弦紧绷。那么,这场.............
  • 回答
    维基解密曝光希拉里电邮中关于“1.14万亿美元国债与大陆交换台湾”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维基解密披露的这份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政治意图和可能的影响。信息来源与真实性考量:维基解密作为一个信息披露平台,其发布的文件的.............
  • 回答
    维基解密曝光的这封据称是希拉里2011年的电邮内容,涉及以1.14万亿美元国债与中国大陆交换台湾,这无疑是极具爆炸性的指控。要理解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可能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1. 指控的来源与性质: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是维基解密泄露的邮件内容。维基解密以其披露政府和机构敏感信息而闻名.............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涉及到法律、外交、民族情感等多个层面。咱们就一项一项来捋捋,看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首先,从日本的角度来看: 法律层面: 靖国神社在日本属于宗教法人,对其进行纵火,无论是否造成人员伤亡,都是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日本警方肯定会立刻展开全国性的通缉,并且一旦确认嫌疑人是中国.............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全球舞台上美国不再是那个熟悉的“合作者”,所有的国家一夜之间都切断了联系,这幅景象将是何等震撼和颠覆。这不仅仅是外交上的孤立,更是一场席卷而来、深刻改变美国自身乃至整个世界的连锁反应。首先,经济上的冲击将是压倒性的。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其繁荣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之上.............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如果《权力的游戏》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那么七国的概念就需要与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以及政治格局相融合。以下是我对各个省份与七国对应的一些设想,并尽量详细地阐述理由:核心原则: 地理位置与环境: 这是最直观的对应依据。例如,北方寒冷地带对应北境,富饶的南方对应.............
  • 回答
    关于体制内和国企,尤其是对于没有背景和关系的普通人来说,努力奋斗是否真的意义不大,以及升职是否真的无望,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社会上确实存在这样的论调,而且也不乏一些案例似乎佐证了这一点。但这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结论,我们需要更深入、更细致地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体制内和国企的环境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高度假设性的问题,涉及到地缘政治、军事实力、经济能力、人口结构、国内稳定等众多因素。要准确评估以色列与一个统一中东国家作战的胜率,需要对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 对“统一中东国家”的定义和实力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统一中东国家”的构成和其实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拥核后可能与俄罗斯以外的苏联解体国形成联盟,并采取在中立于北约和俄罗斯之间立场的设想,这的确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又充满复杂性的地缘政治议题。如果我们要深入探讨这个可能性,需要细致地审视其背后的逻辑、潜在的驱动因素、以及可能面临的巨大挑战。首先,我们来剖析“乌克兰拥核”这一前提。在苏联解体时,.............
  • 回答
    我们来设想一个与历史不同的世界,一个在1939年夏秋之际,德国与苏联不仅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而且还真正地、一丝不苟地遵守了这个条约。这个“如果”打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潘多拉魔盒,而欧洲的命运,无疑将围绕着这两个看似“合作”实则各怀鬼胎的庞然大物展开。首先,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就是原.............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以及中国是否会接收巴基斯坦的加入申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主权独立原则、国家发展模式以及国际法等诸多因素,绝非简单的经济或民生发展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没有国家申请加入中国”。1. 主权独立是国家.............
  • 回答
    嗯,一个融合了东欧和北欧文化特色的国家,这可真是个充满想象力的设定!想要写得生动有趣,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它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居民生活,甚至是那些细微的民间传说和节日习俗。咱们就从头开始,一点点来构思这个国家吧。一、 国家的地理与起源:融合的基石首先,这个国.............
  • 回答
    特朗普的这番言论,即“如果拜登当选,美国家庭将永无宁日,混乱与流血将蔓延至国家的每一处”,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其背后包含了复杂的政治策略、历史语境以及对美国社会现状的担忧(或操纵)。1. 政治策略与选举语言的分析: 煽动恐惧 (Fear Mongering): 这是特朗普一贯的竞选策略.............
  • 回答
    二战后亚非拉国际地位的崛起与老牌西方强国的衰落,即便剔除亚洲经济的腾飞,也绝非一个谎言。这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地缘政治巨变,其根源和表现形式极为丰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深入剖析历史的肌理,看清那些更为基础和长远的变化。旧秩序的瓦解与新力量的萌芽首先,我们要明白,二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战前的.............
  • 回答
    说起《汉匈决战》,这可真是我心中一款分量极重的MOD。当时接触骑砍,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原版或者一些比较经典的战役MOD,《汉匈决战》的出现,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那个已经熟悉的战场上,突然拉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首先,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那股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它不仅仅是把游戏背景换了个朝代,而是.............
  • 回答
    在国企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同事,其中一些人,他们似乎总是在用一种微妙的方式制造矛盾,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上。和这样的人共事,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如何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自己的职业生涯顺利进行,同时又不被负面情绪所裹挟,这需要一些策略和智慧。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改变国籍与爱国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触及了个人的选择自由、身份认同、国家义务以及情感归属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剥开,就像剥洋葱一样,去感受其中的辛辣和甘甜。首先,我们要明白“爱国”究竟是什么。爱国,并非一个简单的标签,而是一种多维度的情感和行为。它可以.............
  • 回答
    要谈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与苏联相比,这可不是件能三言两语说清的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看,从方方面面去比较,才能有个更清晰的认识。而且,得抛开那些空洞的官方论调,用更接地气的语言来聊。首先,得先看看“苏联”这个概念。 当我们说苏联的时候,我们指的是那个横跨欧亚大陆,以共产主义为意识形态旗帜,与美国为首的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