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运动员最重要的技术、力量和体能三要素,没有一项与肌肉具体啥样有关系……外在的看起来“松垮”、“腹肌不明显”,对职业选手跑的快不快没任何意义。
腹部肌肉主要是由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和腹直肌组成。相比腹内斜肌、腹横肌,腹直肌在腹部的位置更接近最表层,平常说的最狭义的“几块腹肌”往往指的就是腹直肌。
“六块腹肌”或者“八块腹肌”,本质上其实都是一整块肌肉。
至于为什么有些人看/摸起来是4、6块,有些人是8甚至10块,这是根据腱划(intersectio tendinea)来决定的。3个腱划就是6块、4个腱划就是8块。
腱划是由基因决定的,后天再怎么练都改不了。每个人的腱划都不太一样,有些人的整整齐齐和冰格一样,有些人左右不一。只能确定一点,假设你先天就是“四块腹肌”,不管怎么练它都不会变成八块的。
另外,也没有研究证实腱划数量对腹肌的实际力量有什么影响。并不存在“8块腹肌”比“4块腹肌”优越的说法——简单粗暴点讲,这也就是个颜值的问题。
视觉上,两个长跑选手腹部面积接近的情况下,腱划数量更多的可能会让人看起来更“精瘦/壮”一些?
也就仅此而已了。
多说一些:
理论上的概念,再瘦弱的人类,只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他/她体内的脂肪含量也完全足够供能“支撑”他/她跑完一个马拉松甚至超马。职业长跑运动员的有氧燃脂效率也要比普通人更高一些。
——听起来,长跑选手再瘦也不太会影响供能,体重轻跑步负担也越小,体脂率低了还有额外的腹肌更明显加成……那越瘦越好?这也未必。
题目中放的是女性长跑运动员的图,正常女性体脂率会比男性更高一些,她们自然看起来不会和男性选手那么“肌肉分明”。而且男女有别——女性体脂率低于20%就很有可能内分泌失常,出现停经等状况,甚至会影响生育。早年很多职业长跑队女队员很多都留下体脂率过低造成的“职业病”。
为了健康的身体状态,职业选手完全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体脂率,追求什么更明显的腹肌。
以及,长跑运动员可能是肌肉力量最被低估的那群人。他们以常人完全做不到的速度跑那么久,跑姿几乎不会有什么改变,这对肌肉力量的要求是极高的。
很多职业顶尖高手看起来弱不禁风像根竹竿,他们的背部肌肉却是变态级的强(因为要维持稳定的跑姿和摆臂)。
他/她们的核心力量,可能比绝大多数“腹肌纹路明显”的人要强大的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