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已经开始下降了,这是这类社会问题的常见态势。当他死去后,全世界开始爱他。
刘学州失去了生命,但是他遗书中所愤恨的那些人,亲生父母,教师,网暴者们暂时是等待后续,后续调查。
其实看一下他的问题,会很自然的想到不停主张权利的江歌妈妈,在江歌不幸去世后,除了起诉刘鑫,还起诉过一些诽谤者。
但是为了主张权利,死者身后往往有一个执拗、执着的人在奔走着,往往是他们的家人。特别是面对网暴,主张权利是很累很繁琐的事情,大概只有爱让他们撑了下来。很多时候,都只是缺一个在不停主张权利的人罢了,一个为了死者权益而步履不停的孤勇者。
而父母的爱,正是刘学州最渴求的对象吧。
网民谭某因在微博发布与江歌案有关的文章及漫画,被江歌母亲以侮辱罪、诽谤罪诉至法院。二审裁定维持一审判决,被告人以侮辱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从法律视角来说,如果刘学州这个孩子的遗书所述都是实在话,其实是几个方面的问题:
生父母的遗弃,不良教师的猥亵,众多网络暴力者的抹黑污蔑。当然,我们可能还会提到平台及某些报道的问题。
从主张权利的角度上来看,网络暴力汹汹扰攘,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当的财力、耐力支撑下去,追责是很费力的时间。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对网络暴力追责的该部分是否也会适用公益诉讼的概念呢,我想也是一种可能性。
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在没有上述机关和组织或者上述机关和组织不提起诉讼的情况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机关或者组织提起诉讼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起诉。
行政公益诉讼是指,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等领域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应当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说一句最不好听也最让人难过的话,他生父母就没把他当做他们的孩子。
在他们眼里,这是十几年前卖出去的商品而已。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自此互为路人。
就像我之前回答的,刘同学死后,他姥姥发声,他舅妈发声,他生父母不会发声,要是发声,那也是甩锅。
果然,连火化时必须要到场时,生父母没有去,基本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要揭开他们罪恶丑脸的路人,他们根本不敢过去。
这是一条黑色产业链,这条产业链上的任何一只蚂蚱,都是要受到惩罚的,静等警方调查清楚。
对了,还有那个号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报,用颠倒是非来博取流量,不能忘了。
他为寻亲而来,却只能在钢炉中拥抱火舌的光芒与温暖
你知道要怎么样才能人生顺遂的活下去吗?
并不是太多的物质,情感,希望,努力。
而是,清晰的告诉自己,这世间的一切人,在他承担任何角色之前,他都先是自己,再是某些角色。
这样便可不对一切抱有希望,也自然不会对何人产生失望。
孙海洋是一位父亲,但并不是所有的父亲都是孙海洋,并不是所有失去孩子的父母都在如此珍视孩子的生命,健康,幸福,一切。
更多的父母,在对孩子的感情里,充满着自利,狡黠,本性。更多的是,当并没有什么自身利益与热爱孩子相冲突时,他们会骄傲的出演样板戏式的父母角色,沉溺于被社会关注所推崇的伟大父母角色中。以各种人性的光辉来满足自己的人格需求。
可一旦赤裸裸的利益冲突发生在他们与孩子之间,生命,健康,财富,大多数人还是先扮演了一个人的角色,然后才去顺位扮演父母这个角色,甚至放弃父母这个角色。
我今年24岁了,自认为应当还是一个品行不坏的人,我时常叨叨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的孩子是要生来遭受我这样的生活,那我宁愿他不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来。
这是我的自我反省,即使我如此之不愿看到自己孩子要遭受苦难,我也自认为我还没有真正伟大到担负起真正的父母角色来。
可是你看太多的父母,他们是如此沉溺于宏大叙事中,对于父母角色的推崇,他们是如此的感动于自己作为父母的付出和辛劳,他们在父母角色中,感受到了如此的精神快慰。
可是他们真正做了什么事呢?
他们是可以忍受自己的孩子过任何一切猪狗不如的生活的。是的,猪狗不如。
即使他们的孩子并不能够得到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起码的需要的,物质,情感,引导,保护。
他们依旧是可以充坐在父母的高位上,感动于自己作为父母角色的伟大,感动于自己给了孩子生命,感动于自己为了孩子付出了一切辛苦与疲惫。
可我不是这样认为的。
我越发的觉得,一个人,唯有自省性,才能深沉的爱。
一位父母,唯有认识到自己在对孩子的成长中,还是有欠缺的,他才是真正的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爱。
而那些即使孩子已然是在过猪狗不如的生活的父母,他们依旧感怀于自己伟大的父母。他们学会了太多的春秋措辞,他们学会了太多对自己人性的辩驳和自洽。他们如此需要那个不讲理但让自己精神宽慰的逻辑,来自恃父母的伟大而并不需要奉献太多,且可以为以后剥削孩子埋下伏笔。
我看了一些刘学州的新闻,提到当初他是被卖了充当彩礼的。
我觉得从那时候起,这个十五岁的孩子就应该认清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
他并不是一个有父母所爱的新生。
他是他父母贪欢生活的副产品,是他父母幸福人生的可卖品。
这是他真正悲剧的原由,他从那时起,就并不再有父母了。
可是认清这一切,对15岁的孩子太过于残忍,可是如果能认清这一切,他的生命也不必只留在15岁。
其实太多父母都是这样。
孩子只是他们贪欢,或寻求刺激,或蒙昧不堪的产物。
他们从未思考过于自己,于孩子,新生的降临的意义。
他们只是在性冲动下,情感冲动下,有了这样一个他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对待的孩子。
然后匆匆忙忙的进入从社会,祖辈承袭过来的父母子女的意识传承中去。
他们的孩子,他们自己,从来都没有被任何一颗大脑仔细审视过。
他们只是孩子来了,便成为父母。
而不是成为父母,才有了孩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