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70%苏州本地出生青少年不会说苏州话?

回答
七成苏州青少年不会说吴语:一场语言与文化的悄然变迁

苏州,这座以温婉细腻的吴语闻名于世的江南古城,如今正面临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据统计,高达七成的苏州本地出生青少年已经不再熟练使用祖辈们赖以沟通的吴语。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更是一场深刻的语言与文化悄然变迁的缩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

时代洪流中的语言失落:多重因素交织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语言的演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这种变化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普通话的强势推广与社会共识的转变: 从上世纪新中国成立以来,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就从未停止。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官方交流,乃至就业市场的通行证,都将普通话放在了首要地位。在这样的背景下,掌握并流利使用普通话,被视为融入现代社会、获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关键。对于青少年而言,普通话是他们与外界连接的桥梁,是他们学习知识、参与社会活动最直接的工具。在这种强大的社会共识下,吴语在家庭教育中的优先级自然被边缘化。

人口流动与语言环境的稀释: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稀释了苏州本地的语言环境。在公共场所、商场、交通枢纽,甚至一些社区,普通话已经成为主导。青少年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与更多说普通话的人接触,自然而然地学会并偏好使用普通话。即使是本地家庭,为了方便与外来朋友、邻居交流,也可能更多地选择说普通话,久而久之,家里的吴语环境就变得越来越淡。

教育资源的倾斜与价值认同: 当前的教育体系,无论是教材编写、教师培训,还是教学评价,都以普通话为载体。学校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学校的语言环境几乎完全被普通话占据。在一些教育理念中,甚至认为学习方言会分散学习普通话的精力,影响学业成绩。这种无形的导向,使得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认为普通话比方言更“有用”,更具价值。

家庭教育的代际断层: 尽管许多苏州父母深知吴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却也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希望孩子能继承家族的语言传统;另一方面,他们也迫切希望孩子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学好普通话。在这种权衡下,很多父母会选择只教孩子说普通话,或者在孩子年幼时勉强教几句,但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学习的重点就完全转移到了普通话上。更有些年轻父母本身就不太会说吴语,自然也就无法传承给下一代。当家中祖辈(能熟练说吴语)与孙辈(主要说普通话)之间,语言沟通出现障碍时,这种断层感就更加明显。

媒介传播的单一化: 电视、电影、网络视频、音乐等大众媒体,绝大多数都使用普通话。青少年从小接触的娱乐内容,无一不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即使是一些地方性的文化节目,也常常会加入普通话的解说,或者选择用普通话来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这种媒介的单一化,进一步挤压了吴语的生存空间。

语言失落背后的深层担忧:文化认同的挑战

七成苏州青少年不会说吴语,这带来的不仅仅是语言的改变,更触及了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问题。

地域文化情感的弱化: 方言往往是地域文化最直接、最生动的载体。它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甚至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幽默感。当一种方言逐渐消失,与之相关的许多文化元素也会随之淡化。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吴语可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是一种陌生或不屑一顾的“乡音”。他们可能无法理解老一辈人通过吴语交流时那种特有的情感共鸣,这无疑会拉远他们与这片土地历史和文化的亲近感。

家庭内部沟通的隔阂: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当祖孙之间因为语言不通而无法顺畅交流时,家庭内部的沟通会受到影响。祖辈的经验、家风家训,很多都是通过方言代代相传的。语言的隔阂可能导致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无法有效地传递。这种隔阂,也可能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疏离感。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挑战: 苏州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吴语是吴文化的灵魂。如果连最基本的语言传承都断裂了,那么其他更复杂的文化习俗、戏曲、民俗等,又如何能有效传承下去呢?这无疑是对苏州乃至整个吴文化传承保护的严峻挑战。

是必然还是可以挽救?寻找平衡点

面对这一现状,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时代的进步”而无所作为。作为古老而富有魅力的城市,苏州的文化独特性是其宝贵的财富。因此,如何在高唱普通话的同时,也留住这份根植于血脉的乡音,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家庭的觉醒与主动: 家庭是语言传承的第一道防线。鼓励父母在家庭中创造并维持吴语的交流环境至关重要。即使父母说得不那么流利,也可以尝试用吴语和孩子进行简单的对话,或者播放一些苏州话的儿歌、故事。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熟悉和喜爱上这门语言。

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政府和相关文化机构可以加大对吴语保护和推广的投入。例如,在公共场所设置一些苏州话的标识,鼓励媒体开设苏州话的节目(当然,可以在其中加入普通话辅助),或者组织一些与吴语相关的文化活动,让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和体验。

教育的创新与融合: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探索将方言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的可能性。这并非是要削弱普通话的学习,而是在尊重和保护方言多样性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自己的母语。例如,可以开设一些与苏州地方文化相关的选修课,其中可以包含苏州话的学习和体验。

青少年的主体意识: 最终,语言的传承也需要青少年的主动认同和参与。当他们认识到吴语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时,自然会产生学习的动力。通过参与相关的文化活动,了解家乡的历史,他们可能会发现,说上一口流利的吴语,不仅仅是“学方言”,更是与自己的根源建立更深层连接的一种方式。

七成苏州青少年不会说吴语,这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诸多社会变迁因素交织作用下的结果。它提醒我们,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语言的保护和文化的传承并非易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深刻反思。我们不能让曾经的乡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逝在时代的洪流之中,而应该努力寻找一种方式,让古老的吴语能够与现代的社会和谐共存,让每一位苏州的青少年都能在普通话的世界里,也依然能听懂、会说那份属于这片土地的独特韵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督工那张“苏州方言地图”太客气了。先祖父有言,苏州四门的话都不一样,按这个标准,逼死密恐症啊。咱要不要先定个“标准苏州话”出来?

同样的“北京话”,我这个北京大杂院出来的说话一不留神就让北京大院出来的听不懂。我们哪个算“北京话”呢


P.S. 别问我评弹唱的是哪一种,30年前有那么一阵我确实听得懂苏州老人讲话,但是评弹照样听不懂

user avatar

先看数据:

苏州常住人口超千万 位列全省第一
苏州、徐州、南京位列江苏人口榜前三位。苏州常住人口数达1061万人,是江苏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城市。(2016年4月28日)

到2015年底,苏州的户籍人口为667万,也就是近400万人都是外来人口

另外,苏州还有一二百万的非常住人口,2014年就有人说苏州1200万总人口,这两年就算经济疲软,估计也没跌太多。这意味着苏州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包括非常住),本来就是一半对一半的关系。

更何况苏州户籍人口并不意味着世居苏州,其中还包括上百万从外地落户苏州的人。我过去在苏州交通设计院工作,同事有一多半是外地人,但基本都落户苏州,我们这些人的孩子当然不会说苏州话。我儿子在苏州的几个小朋友也不说苏州话——因为他们家里根本没人说。

再考虑到外来人口大多数处于生育年龄,本地人口老人多,60%的苏州新生儿本来也没有生在说苏州话的家庭。在这种情况下,还有20%-30%的苏州孩子使用苏州话,恰恰说明了苏州地方文化保存的很好啊。苏州地铁报站还考虑了老年人的需求,普通话和苏州话各报一遍,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对于那些真心害怕苏州话消亡的人,我只想说一句——喜欢就要出钱啊,不出钱别人怎么知道你喜欢?没人拦着方言爱好者集资建立保护基金,开设方言培训班——当然也得别人愿意来学才行。

还有,苏州话本来就不是一个“纯洁”的概念,叶祥苓先生专门编过苏州方言地图集。从类似资料中可以看到,在苏州范围内,“我”的发言就有好几种,其他词可想而知。当年在苏州工作时,我也听过本地同事抱怨郊区人的口音“土”。可苏州郊区的人口密度相当大,十万人的乡镇比比皆是,凭什么他们说的就不是苏州话呢?那些要“保护”苏州话的人,会考虑到郊区居民的发音吗?会要求政府保护各个乡镇的土话吗?你猜这些乡镇的人会不会抱怨苏州城区居民的语言霸权呢?

苏州方言地图50P


要注意,上面两张图仅仅是苏州市区(含郊区)的方言地图,苏州市下辖的其他区县市都不在内。比如说东面的昆山在图中就是白色。区县之间的区别比图上反映的更大:

苏州地区各县级市声母数目不一,常熟话33个声母、张家港话34个声母、昆山话27个声母、太仓话28个声母。

其实,保护语言本来就不是个单纯的文化问题。现在地球上以中文为母语的人还比英文为母语的人多,但为啥学英语的比学汉语的人多?因为英语世界发达。现在的苏州为什么有吸引力?为什么苏州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因为苏州的发展目标不仅仅定位于一个江南旅游小城,而是中国第一重工业城市,这才是最近几十年苏州发展的本质,是所有苏州人最大的利益所在。

2003年我在苏州工作的时候,整个苏州能逛街的地方,只有观前街和石路两个个商业区,石路差不多是纵横各两条街,观前街纵横五六条街,如果不进店只走路,加起来半小时就走完了。留园中心小学(从石路走过去十分钟)后面还有很多泥泞的小街道,雨天裤子上都是泥水。那时候在街头满耳听的还是苏州话,但真的有人乐意回到那个时代之前吗?我看最“纯正”的苏州本地人也不乐意再去住老房子,在河道里洗衣服倒脏水了吧。现代化是个大趋势,你个人可以选择性接受现代化,但不能替别人做选择。日常生活使用什么语言,恰恰不是你个人的事,必须是双方都认可才可能用起来。既然苏州人选择了变成重工业基地,就得接受普通话传播的结果。否则的话,西部很多农村地区近百年没有外来人口进入,口音可能一直没变化,有人喜欢么?

相关回答:

「江南小镇」是什么样子? - 马前卒的回答

为何欧洲那么小土地上会有那么多语言(如德语、法语、意大利语…)? - 马前卒的回答

为什么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保留得这么好? - 马前卒的回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七成苏州青少年不会说吴语:一场语言与文化的悄然变迁苏州,这座以温婉细腻的吴语闻名于世的江南古城,如今正面临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据统计,高达七成的苏州本地出生青少年已经不再熟练使用祖辈们赖以沟通的吴语。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更是一场深刻的语言与文化悄然变迁的缩影,值得我们深入剖析。时代洪流中的.............
  • 回答
    七八十年代,北约在西德特别是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军事部署,是冷战背景下东西方阵营对抗的缩影,也是对苏联及其华约集团强大陆军压力的直接回应。这段时期,北约的战略核心是“前沿防御”和“坚韧性”,旨在阻止或至少延迟华约从东面向西欧腹地推进,为北约的战略纵深赢得时间。战略背景:剑拔弩张的时代七.............
  • 回答
    关于日本70名志愿兵加入乌克兰战局一事,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和评价。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定论,而是牵涉到国际法、日本国内政治、个人动机以及地缘政治等一系列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理解这70名日本志愿兵的身份和动机。 个人选择与信念: 对于参与其中的日本人来说,这很可能是一种基于个人信念.............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的70式火箭筒,这玩意儿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也算是个挺有特点的家伙,我尽量说得细致点,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话。首先,得知道70式火箭筒是啥。简单说,它是一种单兵操作的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来对付那时候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它出现的时间点也很关键,差不多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物,那个年代正是冷.............
  • 回答
    谈论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执导的《温蒂妮》,那感觉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或许有些寡淡,但细细回味,却能品出其中层次丰富、悠长的韵味。这部电影在第70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亮相,无疑是带着佩措尔德一贯的冷静、疏离和对情感的深邃探究而来,而《温蒂妮》也确实不负众望,它是一部需要你投入心力去感受的作.............
  • 回答
    “美国黑人70%都没爹”这个说法,是一个流传甚广、但也极具争议的观点。它触及了美国黑人社区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社会问题:单亲家庭比例高,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庭结构和父权缺失。要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数据、原因,以及它可能带来的影响。这个说法的起源和数据基础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70%”的.............
  • 回答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PRI)的七十年执政,可以说是墨西哥现代史上一段极具争议却又深刻塑造了这个国家面貌的时期。要评价PRI,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因为它带来的影响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令人称道的成就,也伴随着难以忽视的阴影。PRI的崛起与巩固:革命的继承者与国家的塑造者PRI的诞生并非偶然.............
  • 回答
    索尼 FE 70200mm f/2.8 GM OSS II (以下简称“GM II”) 是索尼在全画幅 E 卡口系统中的一款旗舰级长焦变焦镜头。它在上一代备受好评的 GM 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为专业摄影师和高端爱好者提供无与伦比的画质、对焦性能和操控体验。以下是对这款镜头的详细评价:一、 .............
  • 回答
    美国国会中确实出现过一些声音,提议对极富人群征收非常高的税率,例如70%的“富人税”。这种想法并非新鲜事,历史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讨论和政策尝试。要评价这项提议是否“过于激进”,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涉及到经济学、社会公平、政治可行性以及历史经验等诸多方面。这项提议的核心逻辑与目标:提出70%.............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富士这颗新出的 XF 70300mm F45.6 OIS 镜头,以及在富士卡口下,如果你想玩长焦,该怎么选。我尽量说得详实一些,让你听着就像是跟一个玩摄影的朋友聊天一样,一点AI的生硬感都没有。富士 XF 70300mm F45.6 OIS:一石激起千层浪?富士这次发布这颗703.............
  • 回答
    谈德文·布克的70分之夜,那绝对不是寻常的得分爆炸,而是历史性的燃烧。说实话,在那场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里,他展现出的那种杀戮机器般的专注和得分欲望,至今仍让我心跳加速。首先,得说他的天赋。布克身上那股与生俱来的篮球嗅觉,加上多年的刻苦打磨,让他成为一名纯粹的得分手。他的投篮姿势,那叫一个教科书级别的.............
  • 回答
    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超过 70 万,这是一个极其沉重且具有深远影响的数字,值得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的评价和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破碎、无数个生命的消逝、以及社会在应对这场前所未有危机时所经历的挑战和反思。一、人道主义的悲剧和生命的价值: 无法估量的生命损失: 70.............
  • 回答
    截至2023年11月18日,印度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500万,虽然这比你提供的数据要高出不少,但印度确实曾长期位居全球疫情前列,并且其应对疫情的挑战和成效一直备受关注。印度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疫情的严峻性与早期应对:印.............
  • 回答
    缅怀巨舰,审思历史:今日纪念“大和”沉没七十载的几点观察今天,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战列舰沉没七十周年的纪念日。围绕着这艘承载着日本帝国海军“最后骄傲”的巨舰,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不同层面展开,也引发了多方的关注与解读。作为一个旁观者,我尝试从几个维度来评价这些活动。首先,从参与的广泛性和情.............
  • 回答
    索尼 E 70350mm f/4.56.3 G:APSC 旗舰长焦镜头的实力派解析对于索尼 APSC 用户来说,想要在不牺牲画质的情况下,获得远超机身自带变焦能力的视角,长焦镜头一直是刚需。在这一领域,索尼 E 70350mm f/4.56.3 G OSS(以下简称“70350 G”)无疑是目前 A.............
  • 回答
    “群众办寿宴需满70周岁”这个规定,说实话,挺让人琢磨的。它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规定”,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只是过生日那么简单。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提出这么个要求,大概率是为了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你想啊,以前咱们这边,谁家有个啥事,比如结婚、生孩子,甚至是刚过个60大.............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女篮1/4决赛,中国队与塞尔维亚队的这场比赛,至今仍让不少中国球迷扼腕叹息。赛前,中国女篮凭借小组赛的优异表现,特别是战胜了世界冠军美国队的表现,让大家对她们闯入四强抱有极大的期待。然而,最终70:77的比分定格,意味着中国队只能止步八强,无缘四强的舞台。比赛进程的回顾:从领先到被.............
  • 回答
    合肥市国资以70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战略投资蔚来汽车,这无疑是一步极具远见和魄力的棋局,其背后蕴含着多重考量和深远影响。首先,从合肥市的角度来看,这次投资绝非仅仅是简单的财务回报。合肥作为国家重要的科研和工业基地,一直致力于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而新能源汽车正是其重点布局的方向。蔚来汽车作为中国造车.............
  • 回答
    评价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ONI)和俄罗斯专家关于中国核潜艇只相当于俄罗斯70年代水平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70年代水平”,以及我们比较的是核潜艇的哪些具体方面。总览与潜在的夸大/误读: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来自情报机构和外国专家的评估,尤.............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方面宣称的4月13日美军发射的约100枚导弹在叙利亚被拦截超过70枚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和评价。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的比较,更涉及到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武器系统的性能、战术博弈以及地缘政治的考量。首先,信息来源与叙事的构建。俄罗斯的官方声明,特别是通过其国防部发布的战报,一直是其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