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中国70式火箭筒?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的70式火箭筒,这玩意儿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也算是个挺有特点的家伙,我尽量说得细致点,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话。

首先,得知道70式火箭筒是啥。简单说,它是一种单兵操作的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来对付那时候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它出现的时间点也很关键,差不多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物,那个年代正是冷战时期,世界各国都在琢磨怎么对付越来越厉害的坦克。

设计理念与背景:

70式火箭筒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当时国际上一些成熟火箭筒型号的影响,尤其是苏制的RPG系列。这是当时很多国家武器研发的普遍现象,毕竟前人走过的路总是有借鉴意义的。中国在那个时期也需要一种轻便、易于操作、能够有效打击装甲目标的反坦克武器,来装备步兵分队。

它的主要设计思路可以用几个词概括:简单、可靠、有效、成本相对较低。毕竟是要大规模装备部队的,不能搞得太复杂,否则训练和维护都会是个大问题。同时,还要保证打出去的炮弹能打穿当时的坦克装甲。

结构特点:

我们来看看它的主要构成:

1. 筒体(发射管): 这是最核心的部分,一个长长的管子,用来装填和发射火箭弹。70式的筒体通常是钢制的,结构相对简单。它的前端有一个可以打开的后盖,用来装填炮弹。筒体上还会有一些固定的枪架和瞄准镜的接口。

2. 火箭弹(弹头和推进器): 这是消耗品,打一发就没了。70式的火箭弹一般是串联式战斗部,这在当时算是个进步。串联战斗部的好处是能更好地对付有反应装甲(ERA)的坦克。简单来说,就是有两个爆炸药柱,第一个炸药先引爆反应装甲,第二个炸药再来攻击主装甲,这样就能提高穿透能力。
弹头: 就是负责打穿坦克的那部分,里面有炸药和引信。
推进器: 里面有固态燃料,点火后产生巨大的推力,把弹头发射出去。火箭弹的尾部一般会有 Stabilizer(稳定翼),用来在飞行中保持稳定。

3. 瞄准具: 这个不用说,打不准就白搭。70式通常配备的是机械瞄准具,有照门和准星,也有一些改进型或者后期型号会配备简易的光学瞄准镜,提高射击精度,尤其是在远距离或者对付移动目标的时候。

4. 击发机构: 负责点燃火箭弹的推进剂,让它发射出去。这部分通常设计得比较简单可靠,保证士兵在紧张情况下也能顺利击发。

性能与作战方式:

射程: 70式火箭筒的有效射程一般在200300米左右,这对于步兵在战场上进行近距离反坦克作战是足够的。虽然跟后来的先进反坦克导弹比起来射程不算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能满足需求了。
威力: 它的弹头设计足以对付当时的主流坦克。串联战斗部的设计,让它对付加了反应装甲的坦克也有一定的效果。
操作: 70式火箭筒的最大优点就是操作简单。士兵只需要装填火箭弹,通过瞄准具瞄准目标,然后扣动扳机就可以发射。它通常是单兵武器,也可以由两人小组操作(一人负责发射,一人负责装填和辅助)。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阵地防御、伏击、城市巷战等,可以藏在工事里、建筑物后进行射击。它的后坐力相对较小,便于单兵在各种环境下使用。

优点:

1. 操作简便,训练容易: 对于士兵来说,上手很快,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训练。
2. 成本较低,易于大规模装备: 方便陆军大量装备,形成火力优势。
3. 对付当时主流装甲目标有效: 能够满足基本的反坦克作战需求。
4. 便携性较好: 相对于早期的一些反坦克炮,它更轻便,方便步兵携带和转移。
5. 可靠性较高: 设计比较皮实,在复杂环境下不易出故障。

局限性:

1. 射程相对较近: 在面对射程更远的先进坦克时,可能会处于劣势。
2. 精度受限: 机械瞄准具在高难度射击时精度不足,光学瞄准镜的普及程度和性能也有限。
3. 对抗新一代坦克能力不足: 随着坦克装甲防护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复合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的出现,70式火箭筒的穿透力逐渐显得不够用。
4. 对付低空飞行目标和碉堡等目标的效率不高: 它主要是为反坦克设计的,在这类任务上的表现不如专门的弹药或者武器。
5. 后效性: 虽然有串联战斗部,但面对防护能力极强的现代坦克,效果会打折扣。

演变与影响:

70式火箭筒在中国军事装备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它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反坦克武器,为中国陆军步兵提供了有效的反坦克火力,培养了大量士兵掌握使用反坦克武器的技能。

在70式之后,中国也发展了更先进的无后坐力炮和各种型号的反坦克火箭筒及导弹,比如80年代后出现的PF系列无后坐力炮、90年代的PF98式120毫米火箭筒,以及各种反坦克导弹,这些都代表着中国在反坦克武器领域技术水平的进步。

你可以把70式看作是中国在特定历史时期,结合自身工业能力和战场需求,消化吸收了国际先进经验后,发展出的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它可能没有惊天动地的战绩,但却是实实在在装备在千千万万士兵手中的“家伙什儿”,为那个时代的国防建设默默贡献了力量。

总的来说,70式火箭筒是一款在特定历史时期内,性价比高、易于使用、能有效遂行反坦克任务的武器。它代表了中国早期反坦克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也为后来的武器研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就像一个老兵,虽然可能已经退居二线,但它的功劳和存在过的痕迹,是不可磨灭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这个东西跟美国的SMAW无关,是在越南获得M72 LAW后,受其影响,加上珍宝岛事件后全国反坦克武器大会战,研制的应急单兵反坦克武器。

2.这个东西之所以破甲深度不高,直射距离有限,主要原因是定位于单兵反坦克应急武器和当时强调运动战游击战的影响。

把重量压的太低。当时要求重量要向M72看齐,争取更低。把重量压到了2.48kg比M72轻0.02kg。火箭弹弹径62mm,比M72的66mm小。垂直静破甲280mm比71年才停产的M72破甲深度300mm,并不算差。

M72a3才把静破甲做到350mm。


3.直射距离只有150m,确实比M72小20-30m。M72的发动机壳体连同喷管是7系铝合金冲挤一体化成型。我们做不了,我们的发动机壳体是合金钢车制的,发动机的拉瓦尔喷管是用螺纹连在发动机壳体上的。

因为发动机壳体材质和加工不同,加上国产发射药燃素25m/s比美国的40m/s低。因此毛刷式装药从19根变为22根,增大比表面积加速燃烧。装药总重是59g,低于M72的63.5g。


4.70没有装备,70-1是装备了的。空降兵在PF89以前一直使用这个。出口柬埔寨就不说了

后继以此为基础还改出了防化兵的FHJ84火箭筒,目前都还是现役装备。


5.70-1的弹除了发动机,最有意义的全新的单锥度紫铜旋压药罩设计和钝化黑索金主装药柱+8071副装药柱设计


药罩直径这么小100mm/65°静破甲,很不错了。

比当时69的弹好,后来仿制的红箭73,没有抄苏修的战斗部设计,而是基于70-1,威力比苏修的原版要大一些。


6.70定位于应急武器。引信直接使用了成品,电1甲。这是原定用于56-1火箭筒的改40火的引信。

一堆问题

保险不可靠,膛口保险距离太短,落角大不发火率高,无自毁机构,电磁兼容性差遇高压电和强电场可能自爆……

改40火也没敢用,而是用了性能较差的机械引信破4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中国的70式火箭筒,这玩意儿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也算是个挺有特点的家伙,我尽量说得细致点,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套话。首先,得知道70式火箭筒是啥。简单说,它是一种单兵操作的反坦克武器,主要用来对付那时候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它出现的时间点也很关键,差不多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产物,那个年代正是冷.............
  • 回答
    2020东京奥运会女篮1/4决赛,中国队与塞尔维亚队的这场比赛,至今仍让不少中国球迷扼腕叹息。赛前,中国女篮凭借小组赛的优异表现,特别是战胜了世界冠军美国队的表现,让大家对她们闯入四强抱有极大的期待。然而,最终70:77的比分定格,意味着中国队只能止步八强,无缘四强的舞台。比赛进程的回顾:从领先到被.............
  • 回答
    评价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ONI)和俄罗斯专家关于中国核潜艇只相当于俄罗斯70年代水平的说法,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70年代水平”,以及我们比较的是核潜艇的哪些具体方面。总览与潜在的夸大/误读: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来自情报机构和外国专家的评估,尤.............
  • 回答
    中国的军工水平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重要的国防科技力量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技术突破与核心成就1. 导弹与航天技术 东风系列导弹:东风10、东风17(高超音速弹道导弹)、东风15(中程弹道导弹)等系列导弹,覆盖陆基、海基、空基平台,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东风17的高超.............
  • 回答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这一表述源自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华文明历史连续性的观察和理论化建构。这种观点试图从非西方中心主义的视角重新理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特征,但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学术争议和认知偏差。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概念辨析:文明与国家的边界1. “文明”(Civilization)的定.............
  • 回答
    中国成功研制圆珠笔笔头「笔尖钢」:一场看似微小却意义重大的科技突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品质的圆珠笔笔头“笔尖钢”,这看似是一个小小的突破,但其背后蕴含的科技含量和对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却不容小觑。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这项成就:一、 技术层面的挑战与突破: 材料的极端要求: 圆珠笔笔尖钢并非普通的.............
  • 回答
    评价一部科幻系列作品的水平是一个复杂且主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中国2098》作为一个虚构的科幻系列(如果存在的话,因为我在训练数据中没有找到名为《中国2098》的知名科幻系列作品),我将基于对现有科幻作品评价体系的理解,以及对中国科幻发展趋势的观察,来构建一个评价框架,并尝试对其进.............
  • 回答
    中国在非洲地区援建千余个项目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对其进行评价需要深入分析其历史背景、具体表现、潜在影响以及各方观点。以下将尽可能详细地展开论述:一、 项目的规模与性质:为何如此庞大? 历史渊源与政治考量: 冷战时期遗产与发展中国家团结: 早在冷战时期,中国便积极与非洲国家建立关.............
  • 回答
    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一个复杂且影响深远的话题,它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在不同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要评价它,我们需要从历史、现实、优点和缺点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户籍制度的起源与演变中国的户籍制度并非现代独有,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保甲制度、里甲制度等,这些制度.............
  • 回答
    评价中国国徽的设计,需要从其象征意义、历史背景、艺术表现和国际认知度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中国国徽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其设计凝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国家理念。 象征意义:深刻且多重中国国徽的设计并非随意为之,而是包含了层层深刻的象征意义,反映了新中国的性质和人民的意志: 中心图案——天安门:.............
  • 回答
    中国医科院秦川团队在 Nature 发表的新冠病毒论文被曝存在数据造假行为,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影响是多方面的,并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事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事件的核心是:一篇由中国医学科学院秦川团队发表在著名科学期刊《Nature》上的关于新冠病毒(SARSCoV2)的研究论.............
  • 回答
    中国古代文明,如同一幅宏伟壮丽的历史画卷,跨越数千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思想和科技,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评价如此博大精深的文明,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辉煌灿烂的成就:文明的基石 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创新: 早期文明的雏形: 从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
  • 回答
    “中国百万塞尔达玩家一夜消失”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那绝对是一个 非常引人注目且背后可能有复杂原因的现象。然而,我们需要 谨慎对待这个说法,因为它很可能是一个夸大的描述,或者是一种对特定事件的解读,而非一个普遍的事实。在深入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一下: “百万塞尔达玩家”从何而来? 这.............
  • 回答
    中国当前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评价它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中国教育的现状,并对其进行评价:一、 中国教育取得的显著成就:1. 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扫除文盲取得历史性胜利: 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中国已基本实现.............
  • 回答
    中国留学生因每月 1 万生活费不够花而发帖辱骂父亲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 经济层面: “1 万生活费不够花”的合理性存疑: 地域差异: 留学的城市不同,生活成本差异巨大。在某些一线大城市(如纽约、伦敦、悉尼等),每月 1 万人民币(约合 14.............
  • 回答
    中国2020年公安部登记的1003.5万新生儿,这个数字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揭示了中国人口结构、生育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未来挑战等诸多层面的信息。要详细评价这个数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数字本身的解读与背景 公安部登记数字的性质: 需要明确的是,公安部统计的是当年新办理户籍登记.............
  • 回答
    中国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是一个复杂且多面向的议题,受到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评价,包括疫情防控措施、经济影响、社会治理、信息透明度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一、 疫情防控措施:果断与代价中国在疫情初期采取了非常果断且严厉的防控措施,这是其表现中最显著的特点,也是评价其表现的核心部.............
  • 回答
    2019 年罗马尼亚大师赛(Romanian Master of Mathematics,简称 RMM)是世界顶级中学生数学竞赛之一,中国队在其中表现出色,充分展现了我国在数学奥林匹克教育领域的实力。以下是对中国队在该届赛事表现的详细评价:总体成绩:中国队在 2019 年罗马尼亚大师赛上取得了令人瞩.............
  • 回答
    《中国财政的真相:25 省负债,只有6 省有盈余》这篇文章,如其标题所示,揭示了中国省级财政的一个重要侧面:绝大多数省份都面临财政收支不平衡,需要依赖中央转移支付或举债来维持运转。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层问题,并可能引发对财政健康、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经济发展模式等.............
  • 回答
    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开采成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能源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要全面评价这一成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技术突破与创新: 关键技术的攻克: 可燃冰,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甲烷分子被水分子包围形成的笼状结晶。其开采难度极高,主要在于如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