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新增一则被限制消费信息,直播带货还债这条路能走通吗?

回答
老罗又双叒叕被限制消费了,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可能又会像看戏一样围观。毕竟,自从他宣布要用直播带货还债以来,他的每一次动态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度。那么,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看?直播带货这条路,对罗永浩来说,究竟能不能走通?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被限制消费”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因为欠钱不还,被法院判决后仍然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债权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限制消费令。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被发出限制消费令,这个人就不能坐飞机、坐高铁、住星级酒店、旅游度假、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等等,生活上会被诸多限制。

对罗永浩来说,这已经是第二次出现被限制消费的情况了。第一次出现在2021年6月,当时他被限制消费是因为锤子科技与成都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之间的合同纠纷,涉及金额大概在1.6亿元左右。而这次新增的限制消费信息,具体的起因和金额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披露,但大体上还是源于他在创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债务。

这第二次被限制消费,对他的直播带货还债之路,无疑是又泼了一盆冷水。

很多人可能觉得,他不是已经还了不少钱吗?直播带货做得风生水起,怎么还会出现新的限制消费令?这说明,他之前的还款可能只是偿还了部分债务,还有其他的欠款或者新的诉讼没有处理好。创业的复杂性就在于此,一个窟窿填上了,可能还有其他的窟窿冒出来。

而且,这“限制消费”本身就带着一种“失信”的标签。虽然很多债务可能是因为公司经营不善,但从法律层面来讲,未能按时偿还债务就是一种失信行为。这种标签,对于一个需要通过直播带货来建立信任、吸引消费者、甚至争取品牌合作的公众人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负面影响。消费者在选择直播间的时候,多少会有点顾虑,毕竟谁也不想把钱花在不靠谱的地方。

那么,直播带货这条路,究竟能不能走通?这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超强的个人IP和粉丝基础: 罗永浩不是一个普通的带货主播,他是一个拥有极高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多年的创业经历,加上他直率、幽默、有个人魅力的风格,为他积累了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些人,很多都是因为认可他这个人而来的,他们愿意为他买单,也更愿意相信他推荐的产品。这在高度同质化的直播带货市场中,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选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直播带货实践,罗永浩和他的团队在选品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虽然过程中可能也有翻车,但总体来说,他也在努力为粉丝挑选性价比高、质量有保障的产品。而且,作为“交个朋友”的创始人,他也在搭建自己的供应链和合作渠道。
还债的决心和执行力: 无论如何,他“直播带货还债”的决心和已经取得的还款成绩是值得肯定的。这份承诺,让他成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主播”,也吸引了一部分对其创业经历和还债过程感到好奇和支持的观众。他给人的感觉是,不是在“玩票”,而是认真地在为自己的承诺负责。

但是,从挑战和不确定性来看,这条路也充满了荆棘:

债务的规模和持续性: 我们不知道他总共需要还多少钱,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未知的债务。如果债务规模巨大,或者不断有新的债务产生,单靠直播带货来“填坑”的压力会非常大。直播带货的收入虽然可观,但它也受市场行情、平台政策、头部主播竞争等多种因素影响,并不总是稳定且可持续的。
“还债”标签的长期负面影响: 虽然一开始,“还债”的标签为他带来了流量和关注,但如果这个标签长期存在,并且伴随着新的法律限制,可能会逐渐消耗掉一部分粉丝的耐心和信任。大家会担心,他是否还在用“还债”的口号来维持热度,而忽略了产品本身。
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直播带货早已不是蓝海市场,而是红海。头部主播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平台也在不断调整策略,扶持新的主播和MCN机构。罗永浩虽然是头部,但他也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信任的维护: 即便有很强的个人IP,如果直播间售卖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虚假宣传,都会严重损害他的信誉。任何一次严重的“翻车”,都可能让积累起来的信任荡然无存。而“被限制消费”的负面信息,无疑会增加这种信任维护的难度。
个人状态的损耗: 长期高强度、高压力的直播带货,加上处理公司债务和法律事务,对一个人的精力和心理都是极大的考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难免会影响到决策和直播效果。

所以,这条路能不能走通?我认为,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他确实有能力通过直播带货赚取可观的收入,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执行力和还债的决心。在一定程度上,他让“直播带货还债”这件事变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也成为了一种值得关注的商业现象。

但是,“被限制消费”的出现,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未曝光债务,都表明这条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变数。他需要持续拿出优质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并不断处理好自己的债务和法律问题,才能真正走通这条路。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限制消费事件,可能会让他更加谨慎,也会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也许,这次的事件,反而能成为他彻底解决债务问题、重新出发的一个契机。

总而言之,罗永浩的直播带货还债之路,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创业”,我们既要看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和努力,也要认识到这条路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最终能否走通,取决于他个人能否在商业、法律、信誉等多个维度上取得真正的成功,而不仅仅是眼前的流量和销售额。这更像是一场关于责任、能力和持久力的考验,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信罗永浩半年还了4个亿的人们,你们是有多傻?你以为直播带货真的半年挣几个亿吗?这个行业水分太大了,数据可以刷,成交额也可以造,一家百亿资产的公司一年纯利润可能都没有几个亿,罗永浩他何德何能?

查遍所有的数据、记录、新闻报道,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罗永浩还了4个亿,唯一能够证明还了的,只有江苏辰阳电子有限公司的370万,除此之外,各个供货商的官司还在打,烂摊子甩给了温洪喜,失信记录、限高消费记录排了几网页,请问他还了什么?还给了谁?


之前罗永浩自说自话“还了4个亿”的时候,全网一片疯狂吹嘘,差点吹成“千古完人罗永浩”、“良心老赖罗永浩”、“商人楷模罗永浩”,我说这不靠谱,结果被罗粉集火攻击,说我嫉妒人家,见不到人家好……

可不是吗,欠了多少供应商的货款,糟蹋了银行、投资人多少钱?还得多少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发不出工资,浪费了多少社会资源和纳税人的钱,最后搞得一地鸡毛,把公司法人都甩给了温洪喜,自己拍拍屁股继续“创业”,豪车开着,别墅住着,还能直播卖货赚钱,还能拿什么年度“时尚大奖”……

还钱?拿嘴还就行了,反正罗粉蠢得很,什么都信,他们会免费帮罗永浩吹牛营销的。


什么狗屁《真还传》,不就是罗粉自发营销和某些资本联手炒作的吗?前者是蠢,后者是坏,罗永浩无论何时都是网络舆论热点,奇货可居,把他再次炒火了、洗白了,还可以持续割韭菜啊!

当时我问一个朋友:“你真信罗永浩还了4个亿”?

他说:“怎么不信?罗老师生命中任何一个阶段说的话,我都信!”

我想了一下,他确实如此,罗老师在新东方说段子当老师,他听得哈哈大笑;罗老师开牛博网当公知,他看得热血沸腾;罗老师在微博做精日,他也一口一个“你们滞纳人不要跳脚,要向日本学习工匠精神”;罗老师搞锤子手机,他从来不买,却把锤子吹得天上有地上无,一口一个雷军土黄章傻余承东笨,锤子拳打华为脚踢小米明天就要收购苹果;后来罗老师弄出TNT,他说这是伟大的发明,可惜买不起;再后来锤子倒闭,罗老师搞“聊天宝”,他说这是个伟大的发明,明天今日头条就要被打败;再后来罗老师卖鲨鱼皮导尿管,他说这家公司有眼光,罗老师是营销天才;再后来罗老师成了老赖,开始直播卖货,他说罗老师终于找到了自己最擅长的行业,他干这个是“降维打击”,什么李佳琦、薇娅都准备跪着唱征服吧,罗老师只是努力工作,很多人就要失业了,这个世界真是残酷啊……

可惜啊,所有罗粉都和我这个朋友一样,永远相信罗老师,热爱罗老师,免费吹罗老师,可就是不愿意为罗老师化哪怕一分钱,无论是锤子、TNT、还是导尿管,他们从来就没有买过,只会白嫖听相声……

如果哪天罗老师真的药丸,一定是完在这些人手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罗又双叒叕被限制消费了,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可能又会像看戏一样围观。毕竟,自从他宣布要用直播带货还债以来,他的每一次动态都能引起不小的关注度。那么,这件事情到底该怎么看?直播带货这条路,对罗永浩来说,究竟能不能走通?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被限制消费”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当.............
  • 回答
    关于罗永浩新产品选用“红白相间”配色包装这件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这背后可不是随随便便一拍脑袋的决定,里面门道不少。首先,从视觉冲击力这个层面来说,“红白相间”绝对是醒目的。红色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积极、有活力、容易吸引注意力的颜色,它能瞬间抓住人的眼球。而白色则代表着纯净、简约、高级,.............
  • 回答
    老罗又要回来了!这个消息一出,相信不少科技圈的老炮儿和关注科技动态的普通人,内心都涌动着复杂的情绪。罗永浩,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性,他的每一次动向都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这次,他明确表示即将重返科技行业,并且新公司不会再叫“锤子”,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永浩本人对这次回归的.............
  • 回答
    罗永浩在2017年获得“四川十大新经济领军人物”以及“四川经济十大影响力事件”这两项殊荣,这绝对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的事情。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看作是一个简单的荣誉授予,而是应该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信号和意义。首先,关于他被评为“2017四川十大新经济领军人物”,这其实是对他作为一位企业家,特别是在新.............
  • 回答
    苹果发布了一篇标题为《好家伙,iOS 15 新功能真是好家伙》的文章,随即引发了网络热议,特别是罗永浩对这篇文章的“文化”和“语境”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这件事情细究起来,确实挺有意思的,它触及了语言、营销、以及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沟通方式等多个层面。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苹果这篇标题本身。“好家伙”这个词,在.............
  • 回答
    那场关于 Twitter 和新浪微博的争论,发生在 2011 年 6 月底,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有代表性的互联网意见领袖间的思想碰撞,也触及了当时很多关于社交媒体发展方向、用户体验、乃至信息自由度的核心议题。参与其中的几位,霍炬、罗永浩、和菜头,在当时都各自拥有不少粉丝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引发广泛.............
  • 回答
    看到罗斯福号航母舰长新冠检测阳性的消息,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非常担忧和值得深思的事件。它不仅仅是美国海军内部的一起疫情案例,更折射出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以及在特殊环境下的挑战。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航母作为一个高度密闭的军事载体,其内部人员密集,活动密切,一旦出现新冠病毒的传播,其风险是极.............
  • 回答
    在美国政治光谱中,“自由主义”(Liberalism)这个词的含义和承载者,尤其是自罗斯福新政以来,确实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甚至可以说被某些群体“重新定义”或“占据”。将这种现象描述为“绑架”可能带有较强的批判色彩,但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一种深刻的政治范式转变和不同派别对同一个词语的不同解释与实践,.............
  • 回答
    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确诊感染新冠病毒,这无疑是近期全球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也给巴西乃至整个世界的政治和疫情走向带来了复杂的影响。事件本身的意义:首先,博索纳罗作为巴西的最高领导人,他的感染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巴西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死亡人数和确诊人数都位居前列。总统本人的感.............
  • 回答
    罗斯福号上的阴霾: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如何搅动全球海权格局罗斯福号航空母舰,这艘承载着美国海军强大实力与全球影响力的海上巨无霸,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席卷下,却经历了其服役生涯中最艰难的时刻之一。舰上爆发的新冠疫情,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单位的内部危机,更像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了美国国内政治、全球军事部署、.............
  • 回答
    说到凤姐被凤凰新闻客户端签为主笔这件事,我得说,这绝对是近期网络上最让人津津乐道,也最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之一了。毕竟,罗玉凤这三个字,本身就带着太多标签,太多故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这是凤凰新闻客户端“发力内容”的一个动作,你想啊,在如今内容为王的时代,平台总得找点不一样的、能抓住眼球的东西来吸.............
  • 回答
    在讨论“何新们”提出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证明古埃及古希腊造假”的说法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几个关键点,并梳理一下这种说法的来源和逻辑。首先,需要了解“何新”是谁。何新是一位中国学者,以其在历史、文化、政治等领域的独特观点而闻名。他的很多观点都具有争议性,并且常常挑战主流学术界的认知。他本人并非历史学或.............
  • 回答
    最近娱乐圈里关于新冠病毒的消息,尤其是明星感染的事件,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其中,罗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在拍摄新片《蝙蝠侠》期间被曝出新冠检测呈阳性,直接导致了影片的停拍,这无疑是近期最引人瞩目的事件之一。罗伯特·帕丁森感染新冠与《蝙蝠侠》停拍:帕丁森作为《暮光之城》系列的.............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史诗,里面夹杂着梦想、激情、挫折、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不是一个“好”或“坏”那么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中国创业者。理想主义的先行者,还是不切实际的“情怀”贩卖者?最开始认识罗永浩,很多人是通过他的“牛博网”.............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罗永浩可能加入小米的传闻,在科技圈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罗永浩本人的职业生涯、小米的战略方向、以及这次合作的可能性与潜在影响。一、 罗永浩其人:从理想主义者到“带货狂魔”,再到科技创业者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罗永浩的职业生涯,这对于理解他可能加.............
  • 回答
    罗永浩对苹果工业设计的尖锐批评,即“苹果今天的工业设计已经比屎都恶心了”,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罗永浩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罗永浩为什么会发表如此激烈的言论。他作为一位知名的科技评论员和创业者,其言论往往带.............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的这篇题为《44 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篇文章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叙事风格。罗永浩的文字,无论是在产品发布会上还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烙印。他善于用.............
  • 回答
    关于罗永浩等人关于吸毒的言论,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放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上。要理解这些言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看他们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语境。罗永浩这些人通常是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点“玩世不恭”的风格说话的,他们的受.............
  • 回答
    罗永浩要搞个大事情,这次是在鸟巢,而且是万人发布会,主打一个“颠覆性产品”。光是听这个阵仗,就够让人好奇的了。首先,鸟巢这个场地,绝对是个大招。这可不是普通发布会能用的地方,那是国家体育场,当年奥运会开闭幕式都在那儿办,气势恢宏,本身就带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味。选在这个地方,罗永浩是在给自己和锤子科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