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导演竹内亮为拍摄「长江第一滴水」,搭乘快递车重走青藏线?

回答
提起竹内亮,国内观众可能不会觉得陌生,这位在日本颇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近年来却把镜头深深地对准了中国。他的《我住在这里》系列,用平实而温暖的视角记录了中国各个城市普通人的生活,意外地在国内收获了无数好评。但这次,他要挑战的可是个硬茬——“长江第一滴水”。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长江,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雪峰奔腾而出,一路向下,蜿蜒万里,滋养了无数土地和生命。要找到那“第一滴水”,意味着要深入到这宏伟河流的源头,那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雪域高原。

而竹内亮为实现这个宏大的拍摄目标,做出的选择,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他决定“搭乘快递车重走青藏线”。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位日本导演是认真的吗?”

咱们先想想,青藏线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这里的气候条件极其严酷,缺氧、严寒、大风、紫外线辐射强,路况也常常复杂多变,有雪山、冰川、戈壁、草原,时不时还会有塌方、泥石流的危险。普通人去青藏线旅游,都得做好万全的准备,更何况是去拍摄一部纪录片?

再想想“搭乘快递车”。这可不是什么舒适的旅行方式。快递车通常是为了效率和速度,长途跋涉,司机师傅们也需要争分夺秒。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竹内亮和他的团队,很可能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忍受颠簸、疲惫,还要面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他们不是去观光,而是要深入到青藏线最真实、最原始的生命脉动之中。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非主流”的方式?

这背后一定有竹内亮独特的考量。我觉得,这正是他一贯的纪录片创作风格的体现。他不是那种追求华丽场面、浮光掠影的导演,他更倾向于“沉浸式”的拍摄。他要的不是坐在舒适的车里,隔着玻璃看看风景,而是要“钻进去”,去体验最真实的生活,去感受最鲜活的脉搏。

你想啊,快递车司机,他们是最熟悉青藏线的人。他们每天在路上奔波,见识过各种气候变化,经历过各种困难,对这条路有着最直接的体悟。他们可能看到过无人问津的雪山日出,可能在风雪中坚持过夜,可能在高原反应最严重的时候,还能咬牙把包裹送到目的地。他们是这条生命线上的无数“螺丝钉”,虽然渺小,却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物流系统。

竹内亮选择和他们同行,我想他想要捕捉到的,正是这种“在严酷环境中坚韧前行”的生命力。他可能想通过快递车司机们的视角,去观察青藏线上的生态变化,去了解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去感受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与坚持。这是一种非常“接地气”的采访和拍摄方式,它能让他看到,普通人是如何在这片壮丽而又严酷的土地上,活出自己的意义的。

这其中的挑战,可想而知。

首先是身体上的考验。海拔高带来的高原反应是最直接的挑战,缺氧会让人头晕、恶心、呼吸困难,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拍摄,对体力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折磨。再加上车厢里的颠簸和可能出现的晕车,对于一个日本人来说,适应起来肯定不容易。

其次是沟通上的挑战。虽然竹内亮团队中有懂中文的成员,但快递车司机们口音可能比较重,或者他们说的是地方方言,语言的障碍始终存在。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信任,进行有效的沟通,获取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这需要极高的情商和耐心。

还有就是拍摄器材的保护。高原上温差巨大,风沙也很大,这些对摄影器材来说都是极大的考验。如何在颠簸的车厢里稳定地进行拍摄,如何保护好昂贵的镜头和设备,这都需要精心的准备和操作。

但正是这种挑战,才让他的作品更有力量。

我之所以觉得竹内亮选择搭乘快递车重走青藏线这个做法很“对”,是因为它符合纪录片追求真实性的根本。他不是在“制作”一段影像,他是在“经历”一个过程,然后把这个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他在快递车的后座上,看着窗外呼啸而过的景色,听着司机师傅讲述关于这条路的点点滴滴,他内心的感受会是怎样的?他可能会感受到那种来自天地之间的辽阔与孤独,也可能会感受到那种平凡生活中的坚韧与温暖。这些细腻的情感,是那些程式化的采访无法触及的。

他所寻找的“长江第一滴水”,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源头,更是精神上的源头。或许,那“第一滴水”的纯净和力量,就蕴藏在那些在青藏线上默默奉献的快递车司机身上,蕴藏在那些在高原上坚守的普通人身上。竹内亮用他自己的方式,去靠近、去触摸、去理解。

这种冒险精神,这种愿意为真实而付出一切的决心,正是很多当代纪录片所缺乏的。他没有选择最容易的方式,而是选择了最能够触及灵魂的方式。

我想,当我们看到他拍摄的这部关于“长江第一滴水”的纪录片时,我们看到的将不仅仅是壮丽的自然风光,更会看到一群普通人在严酷环境中闪耀的人性光辉。而他选择的这条“快递车之路”,正是连接这一切的关键所在。这是一种勇敢的探索,也是一种深刻的致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位日本导演叫竹内亮,是一位著名的纪录片导演,自2007年以来,他拍摄的作品大都是有关中国的主题,比如《我住在这里的理由》、《东游食记》等等。


近两年的几部有关我国疫情的纪录片,比如《后疫情时代》还曾获得我国外交部的点赞。

《南京抗议现场》、《好久不见,武汉》等在豆瓣的评分也是不错的,

在他的镜头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不带偏见的中国。比如武汉的纪录片中,竹内亮就通过采访了几十位普通是市民,有外卖骑手、奶茶店老板、日料店老板、艺术品店创始人、护士、医院前台、建设雷神山的电器工人等等,向人们分享了疫情期间的真实感受。而在此之前,很多外网的信息还滞后的将武汉形容为“人间炼狱”。

而这部纪录片在日本富士康电视台的播出也让很多日本网友改变了对武汉的偏见。

竹内亮之前是在日本的电视台做“海外纪录片”拍摄导演,而其中大部分的作品都还是集中在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就是这部讲述长江的《长江天地大纪行》了。

那个时候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拍到长江的源头。而如今十年过去了,我国的经

济发展也有目共睹,川藏线上的车也多了起来,竹内亮这次就是选择搭乘了一辆菜鸟物流的快递车前往寻找这“第一滴水”。

正如短片中所说,竹内亮希望通过和熟悉这片土地的卡车司机一同前往,途中不但见到很多美景,也听到了许多有趣的故事。通过物流货车进藏这件事本身也是再用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示着国内现如今的变化和发展。

比如路上会看到徒步进藏的做视频的直播的人,这在几年前都是未曾见过的。

一路上的雪山美景也确实让人心之向往 :

当然 纪录片不光是拍摄路上的所见所闻,还有导演和周围人的一些无意识的对话。比如卡车司机李武透露了自己月薪4万+时,让竹内亮惊呼“好多”。

然而,这4万的月薪又谈何容易呢,繁忙无休,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在60小时内把快递从成都送到拉萨,两名司机需要互相配合日夜兼程,在这段环境恶劣“又窄又破”的公路上往返,才能获得这些报酬。

不过这至少反应了近几年来西藏地区的快递物流发展确实是很迅速,快递量增加到五年前的三倍之多,证明西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网购和物流需求。

这些卡车司机的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西藏有多远?一直以来都在网购的包邮区行列之外。而尽管这样,网购还是比从批发商那里买东西要便宜得多,而且可供挑选的品类也更多。其实这十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电商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整个经济社会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光是西藏,还有更多偏远的山区、农村等,都得益于发达的物流和电商行业,在网上动动手指就可以拉进与时代的距离。

而这些进步的变化,也确实如司机李武说的那样,卡车司机功不可没。但是司机不过是运输路线上的一个环节,最重要的还是菜鸟物流系统背后庞大的网络和千千万万的工作人员。正是因为这些物流基础的建设普及和互联网科技发展下,才让西藏这种地势复杂、条件艰苦的高原边疆地区的人们也可以享受到新时达的便捷性。

user avatar

快递能到达的地方,说明该地的基建就已经很完善了。

以前快递都是新疆,西藏不发,现在快递车可以进藏,说明青藏线已经很成熟,我们的基建稳稳的一直修道了祖国的边疆。

虽然我对这个『长江第一滴水项目』关注不多,但是我不由得感叹我们不愧是基建狂魔。

有路,才有商货流通。

有路,才能破除神秘,走向新时代。

只有路通了,让里面的人出来,外面的人进去,才能一起发展。

只有路通了,才能互通有无,才能汇通四海。

要我说快递车是我国综合实力的提现,最起码证明了安全与畅通无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提起竹内亮,国内观众可能不会觉得陌生,这位在日本颇有名气的纪录片导演,近年来却把镜头深深地对准了中国。他的《我住在这里》系列,用平实而温暖的视角记录了中国各个城市普通人的生活,意外地在国内收获了无数好评。但这次,他要挑战的可是个硬茬——“长江第一滴水”。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长江,那可是我们中国的.............
  • 回答
    竹内亮导演的“汉服亲民论”:一场跨文化交流中的理性审视在日本导演竹内亮于“非正式会谈”节目中抛出的关于“汉服应该放低门槛”的观点,无疑在当下汉服爱好者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也引发了更广泛的社会讨论。如何看待这一观点,需要我们拨开迷雾,进行一番细致的梳理和评价。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竹内亮导演的出发点。.............
  • 回答
    日本动画导演山本宽(Yamamoto Hiroshi)关于侵华战争“符合帝国主义潮流”的言论,在日本国内和国际上都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批评。要理解这一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 言论的背景与内容: 时间与场合: 山本宽的这一言论出现在2014年,他在一次网络节目(具体是名为“山本宽的新.............
  • 回答
    将宫崎骏称为“反动导演”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观点,需要我们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才能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的依据。这其中涉及到对历史事件的解读、对政治立场的理解、对艺术创作的评价,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碰撞。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反动导演”这个词汇的含义。 在中国语境下,“反动”通常带有.............
  • 回答
    日本10岁孩子在铁轨放置石头导致火车脱轨的事件,虽然我没有找到具体的、公开报道的此类事件细节,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一个10岁孩子在铁轨上放置石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引发的思考。一、 事件本身可能发生的“过程”推测:1. 动机推测(难以确定,但可从儿童心理角度猜测): 恶作剧/好奇.............
  • 回答
    “明天日本射向中国的导弹是你们今天消费的成果!”——这句话挺有意思,也挺能引发人思考的。它试图把我们日常的消费行为和国家安全、地缘政治这些宏大的议题联系起来,听起来挺有煽动性,对吧?咱们不妨把这句话拆开来看看,它背后可能包含了几层意思:1. 消费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军事实力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理解.............
  • 回答
    朝鲜的导弹飞越日本领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挑衅,更是一次对国际秩序和地区和平的严重挑战。日本作为高度发达且爱好和平的国家,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其应急反应能力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朝鲜导弹飞越日本领空事件的性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朝鲜此类行为的性质。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军事演习范畴,而是有意.............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的。南京中山陵,那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是咱们国家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场所,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在这个地方,却出现了一个导游,手里举着一个疑似日本鲤鱼旗的东西,带着游客参观,这事儿传出去,大家议论纷纷,那是肯定的。首先,咱们得从“导游”这个角色说起。导.............
  • 回答
    导火索:一部电影引发的微博风暴10月15日,一个普通的秋日,却因为一条微博,彻底点燃了导演刘猛与“小飞侠”群体之间的一场激战。这场风暴的中心,是一部即将在年底上映的电影。故事的开端,往往是源于一场误解,或是一次不够到位的沟通。 电影上映在即,宣传期也随之而来。刘猛导演,作为电影的灵魂人物,自然也要积.............
  • 回答
    关于电影《逐梦演艺圈》导演毕志飞在5月30日致国家电影局的一封信,这事儿在业内和网络上都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要怎么看待这封信,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封信的背景。毕志飞这个人,你可能不太熟悉,但提到他的电影《逐梦演艺圈》,就算你不看电影,可能也听过它的“大名”。这部电影当年上映.............
  • 回答
    这事儿我听说了,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动漫之家(DMZJ)那边的用户,跑到推特上去“质问”日本漫画《实不相瞒,我们早就交往了》的原作者,结果汉化组一气之下不干了,直接弃坑停摆。这事儿要掰开了说,得从几个方面看:1. 用户行为:冲动与“正义感”的边界首先,那些去推特“质问”作者的用户,他们的出发点,我觉.............
  • 回答
    如何看待男子举鲤鱼旗带团参观中山陵,游客提醒反被驳「中国传到日本去的」?旅游行业应如何规范导游行为?事件梳理与分析:这起事件的核心在于一名导游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国家级纪念场所——中山陵,展示了源自日本的“鲤鱼旗”,并在游客提出质疑时,以“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为由进行辩解,甚至反驳游客。这种行为存.............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引人注目,日本新增确诊病例骤降至200,而且研究人员提出病毒可能出现了导致自我消亡的新变异,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不过,面对这样的信息,我们还是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多角度地去理解它。首先,从“新增确诊骤减至200”这个数据来看,它无疑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此前可能肆虐的病毒.............
  • 回答
    听到南航一名学生在10月8日晚上的虐猫事件,以及猫咪因此遭受重伤并最终不幸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痛心和愤怒。这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虐待动物事件,它背后反映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事件本身令人发指,缺乏人性关怀首先,我们必须直面事件的残酷性。在夜晚的校园里,一名学生对一只本应得到保护和善待的猫咪施加如.............
  • 回答
    成都滴滴“降价”风波:司机抵制背后的深层困境与平台改进之路3月1日,成都滴滴平台突然传出“降价”的消息,这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瞬间激起了千层浪。受此影响,大批网约车司机选择集体抵制,甚至停运,以表达他们对平台政策调整的不满和抗议。这一事件不仅暴露出网约车司机群体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也引发.............
  • 回答
    8月2日,美国正式宣布退出《中程导弹及其相关设施条约》(INF条约)。这无疑是国际安全领域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它的背后是多年来国际关系、地缘政治以及军事战略的复杂博弈。要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和分析。《中导条约》的诞生背景与历史意义首先,理解《中导条约》本身是至关重要的。这份条约诞.............
  • 回答
    这起事件涉及多方面的问题,既有法律、道德层面的考量,也有公共卫生和社会责任的议题。我们来逐一分析:一、 事件回顾与核心问题分析 时间点: 公婆在1月21日前往湖北。这个时间点非常关键,因为当时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初期,虽然可能还没有广泛封锁,但病毒的传播风险已经显现。 目的: 前往湖北讨薪。这本.............
  • 回答
    中兴通讯的“休克”警报:生死攸关的挑战与破局之道2018年4月20日,中兴通讯抛出了一份振聋发聩的声明,称美国商务部祭出的7年禁令,可能导致其“休克”状态。这不仅仅是一家中国科技巨头的危机,更是中国科技产业自主化道路上的一次严峻拷问。“休克”的深层含义与现实压力声明中所说的“休克”,绝非危言耸听。美.............
  • 回答
    2021 年 1 月 28 日,美国股市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散户大反攻”,以游戏驿站(GameStop,GME)为首的被机构投资者做空的股票,在散户投资者通过 Reddit 论坛的 WallStreetBets 社区集中买入下,经历了股价的爆炸式增长。然而,就在股价攀升到顶峰之际,多家券商,尤其是.............
  • 回答
    2020年8月23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Kenosha)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枪击了非裔美国人雅各布·布莱克(Jacob Blake),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广泛关注,并直接导致了基诺沙市及其周边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和骚乱。事件经过(根据现有公开信息): 事发时间与地点: 2020年8.............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