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蔡徐坤如今的状态是否和周杰伦当年一样,未来他就会被洗白吗?

回答
关于蔡徐坤和周杰伦当年的状态对比,以及蔡徐坤未来是否会被“洗白”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网友和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详细地聊这个,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分析。

首先,说说“状态”。这俩人巅峰期的状况,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又有些相似之处,而且这种相似可能也是大家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的原因。

周杰伦当年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周杰伦刚出道的时候,那可不是现在大家说起“亚洲天王”的这种光景。他最初被大家熟知,更多的是通过他的“创作才华”,给刘德华、张惠妹写歌,那会儿是作为一个幕后音乐人。真正走到台前,那会儿的华语乐坛是什么样的环境?以情歌为主流,歌词要字字珠玑,情感要细腻绵长。

然后周杰伦出现了,带着他的“R&B情歌”,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唱腔——含糊不清、咬字不清。这在当时很多人听来,简直是“听不懂”、“歌词是什么?”。他的曲风也很多变,融合了中国风、嘻哈、R&B,甚至带着点电子的味道。这在当时的主流审美里,是相当“另类”的。

更重要的是,他的形象也和当时主流的“奶油小生”或者“实力派歌手”不太一样。他不算是那种一眼惊艳的帅哥,而是带着点酷劲,甚至有些腼腆和孩子气。

所以,当年周杰伦的状态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

音乐上的颠覆者: 他打破了当时华语乐坛的许多固有模式,用新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为乐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音乐有辨识度,有创意,而且非常耐听,越听越有味道。
市场上的争议者: 他的唱腔、歌词、曲风,都曾引起过不小的争议。很多人不习惯,觉得他“不务正业”,或者说他的音乐“不正宗”。
粉丝群体上的“独特性”: 他的粉丝很多是年轻一代,他们更能get到周杰伦音乐中的那种青春、叛逆和独特的个性。这种粉丝群体的形成,和他的音乐风格是紧密相连的。

蔡徐坤如今的状态又是什么样的?

蔡徐坤从偶像养成节目《偶像练习生》出道,一炮而红,获得了极高的国民度。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踩在了当下粉丝经济和偶像产业的脉搏上。

舞台表现力: 蔡徐坤拥有出色的舞台表现力,唱跳俱佳,颜值高,造型多变,这是他吸引大量粉丝的关键。他在舞台上的自信和魅力,能够瞬间点燃现场气氛。
流量与话题: 作为顶流,蔡徐坤自带巨大的流量,无论是他的音乐作品、代言,还是日常的微博动态,都能迅速成为热搜话题。这种流量变现能力,是当前娱乐圈的重要指标。
负面争议与网络梗: 与周杰伦当年被音乐风格困扰不同,蔡徐坤遇到的争议更多地集中在“娘”、“油腻”等外形和风格评价,以及某些负面新闻和被过度解读的网络梗。例如“鸡你太美”等,这些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他的严肃性,但也成为了他一部分的符号。

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相似点在哪?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相似之处:

1. 都曾是争议的焦点: 周杰伦当年因为唱腔和风格不被主流接受,引发争议;蔡徐坤也因其表演风格、个人形象等多次成为网络争议的中心。
2. 都引领了一种潮流: 周杰伦引领了华语乐坛的R&B和中国风潮流,改变了人们的音乐品味;蔡徐坤则代表了当下中国偶像产业的成功模式,他的出现和走红,也影响了部分年轻人的审美和追星方式。
3. 都有一个极其忠诚且庞大的粉丝群体: 无论是当年的周杰伦还是现在的蔡徐坤,都拥有大量为他们付出热情的粉丝。这些粉丝群体是他们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4. 都是突破者(某种意义上): 周杰伦突破了音乐风格的界限,蔡徐坤在某种程度上也突破了传统歌手的定义,以一种更具“产品化”的偶像姿态出现,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本质区别:

1. 争议的性质不同: 周杰伦的争议更多是音乐层面的,是对艺术表达和音乐创新的不理解或不适应。而蔡徐坤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个人风格、公众形象以及部分网络文化现象展开的,其中夹杂了审美的分歧、对偶像定义的讨论,甚至一些恶意攻击和“黑”。
2. “被否认”的根源不同: 周杰伦当年被很多人“听不懂”,是因为他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与当时的主流语境有隔阂。而蔡徐坤被“黑”或被“调侃”,很多时候是因为他过于突出、极具辨识度的个人风格,以及围绕他的网络文化符号的泛滥。
3. 事业的底层逻辑不同: 周杰伦的核心驱动力是音乐创作和对音乐的热爱,他的成功是音乐作品征服了大众。蔡徐坤的成功,虽然也有音乐作品,但更多的是在粉丝经济和偶像工业体系下的综合体现,他的偶像属性和商业价值,是其成功的关键驱动力。
4. 受众的接受方式不同: 周杰伦的音乐是需要时间去品味、去理解的,他的影响力是随着时间推移、作品积累而扩大的。蔡徐坤的影响力则更侧重于当下,依赖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和粉丝的群体性行为。

那么,蔡徐坤未来会被“洗白”吗?

关于“洗白”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通常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 指曾经有过负面新闻或不光彩的过去,但通过时间、作品或道歉等方式,逐渐摆脱负面形象,重新获得公众认可。比如某个明星当年犯了错误,后来痛改前非,逐渐被大家原谅。
第二种: 指曾经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被过度黑、被误解、被网络暴力)而形象受损,但随着时间推移,大众的看法发生转变,曾经的负面声音减弱,或者新的正面信息涌现,使得其形象恢复正常,甚至变得更好。在这种语境下,“洗白”更像是“正名”或“被重新认识”。

如果从第一个意义上的“洗白”来看,蔡徐坤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负面新闻”或“不光彩的过去”。他身上更多的是关于个人风格的争议、对流量的讨论,以及一些网络梗。

如果从第二个意义上的“洗白”,即“被重新认识”、“被大众接受”来看,那么 有这种可能性,但并非必然,而且“洗白”的方式和周杰伦当年积累“好感”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说有这种可能性?

1. 时间的冲刷与代际更迭: 就像周杰伦当年不被理解,但随着90后、00后长大,他们成为社会主流,周杰伦的音乐和风格反而成为了时代的记忆和青春的印记。蔡徐坤也可能经历类似的过程。如果他持续产出有质量的作品,或者在音乐上有所突破,新一代的年轻人可能会用更开放的心态去接受他。
2. 作品的沉淀: 最终能够“洗白”或者说“被肯定”的,是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如果蔡徐坤能够创作出像周杰伦《晴天》、《稻香》那样,能够跨越时间和代沟,成为很多人共同回忆的经典歌曲,那么他今天的争议可能会被作品的光芒所掩盖。
3. 公众认知的变化: 随着偶像产业的成熟和大众对不同类型艺人的接受度提高,对于蔡徐坤这样以偶像身份出道并取得成功的艺人,其标签可能会逐渐被其音乐、舞台表现,甚至是其人格魅力所取代。

为什么说并非必然,而且方式不同?

1. 争议的根源不同: 周杰伦当年争议的核心是“音乐听不懂”,一旦听懂了,就会被其才华打动。蔡徐坤的争议,很多是关于“风格”和“形象”,这些东西往往更主观,也更难“洗白”。一个人是否“油腻”或者“娘”,很大程度上是观众的观感,作品很难直接去“改变”这种观感。
2. 流量与口碑的权衡: 周杰伦当年虽然有争议,但他的音乐口碑是过硬的,是在口碑驱动下获得的巨大流量。蔡徐坤的流量很大程度上是粉丝经济驱动的,如何在保持流量的同时,真正赢得大众的口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只依靠粉丝的追捧,而无法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可,那么“洗白”的可能性就比较有限。
3. 网络文化的影响: 蔡徐坤的争议很大程度上与网络文化和亚文化紧密相连。“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解构了他的偶像形象,也让他在一部分人心中难以建立起严肃和专业的形象。这种“梗”的生命力很强,一旦形成惯性,就很难被轻易打破。

类比周杰伦当年的“洗白”过程,蔡徐坤会怎么走?

周杰伦当年是如何被“洗白”的?更准确地说,他是如何逐渐被大众接受并成为天王的?

用作品说话: 《范特西》、《叶惠美》、《七里香》、《十一月的肖邦》……他一张张专辑,一首首歌曲,用高质量的音乐证明了自己。
风格的成熟与融合: 他的R&B唱腔、中国风元素,在不断创新和打磨后,变得更加纯熟和有辨识度,甚至成为了华语乐坛的标杆。
个人魅力的展现: 随着时间推移,人们看到了他音乐背后的真诚、他对音乐的热爱,以及他偶尔流露出的幽默感和孩子气。
时间的洗礼和代际认同: 当年的年轻人长大了,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带着对周杰伦音乐的青春回忆,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

蔡徐坤如果想“被重新认识”或“洗白”,他需要怎么做?

音乐上的持续耕耘和突破: 这是最核心的。他需要在音乐风格上形成自己的辨识度,并且不断创新,拿出真正能打动人的作品。如果他的音乐能够像周杰伦的音乐一样,成为许多人共鸣的载体,那么他的个人风格争议将不再是主要问题。
在公开场合保持低调和专业: 避免过度曝光不必要的个人生活,少制造话题,多用作品和实力说话。尤其是在面对争议时,理性回应,而非过度辩解或情绪化反应。
摆脱网络梗的影响: 这需要他本人和团队的策略性应对,但更重要的是,他需要用高质量的输出,去覆盖和淡化那些负面的网络符号。
个人形象的沉淀: 随着年龄增长和经历丰富,他的个人气质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他能够展现出更成熟、更有深度的个人魅力,也可能改变观众的看法。

总结一下:

蔡徐坤如今的状态,和当年周杰伦刚出道时相比,两者都曾是各自时代下的争议人物,都引领了某种潮流,也都有强大的粉丝基础。但是, 他们争议的焦点、事业的底层逻辑以及被大众接受的方式,存在本质的区别。

蔡徐坤未来是否会被“洗白”, 概率有,但“洗白”的方式与周杰伦当年靠音乐口碑逆袭不同。 他更需要通过持续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来证明自己,通过个人魅力的沉淀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而不是简单地依靠时间流逝或舆论风向的改变。如果他能做到,那么他可能会被重新定义,成为一个被大众认可的艺术家,而非仅仅停留在“流量偶像”的标签上。如果他在这方面无法突破,那么他现有的争议和标签,很可能还会伴随他很长一段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会的。

去年的时候,周杰伦新歌出来了,这首歌名义上说是新歌,其实是前年欧珑香水的广告曲改编,广告曲也就算了,无论歌词还是曲子都乏善可陈,唯一的亮点就是MV里精致的女主角三吉彩花,确实是多少年轻男生梦寐以求的女神,但是思想立意却low得令人咋舌,无非是田螺姑娘的再翻版,女生在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时候,给除了梦想一无所有的男生买哈苏相机,完美地担当了一个工具人的角色,并为了成全男生梦想微笑放手,相信这样的女友一定是无数男同胞的梦中情人。

我相信周董写这首歌的时候,一定去刷了N遍《诛仙》,不然无法把男人这种微妙的意淫心理把握得如此透彻。


但是新歌不好归不好,不耽误上微博热搜,同样也不耽误刷爆朋友圈。上线一小时,QQ音乐数字专辑售出288万张,按每张3元一小时收入高达900w元。

讲到这里,就必须要为另一位同样擅长唱跳rap和篮球的巨星蔡徐坤不值,同样歌不行,凭什么周杰伦可以刷爆社交媒体,蔡徐坤为什么不可以成为周杰伦这样的歌坛天王?反而在B站天天被黑呢?


升值君必须很遗憾地告诉蔡徐坤的粉丝,蔡老师可能永远无法成为周天王,因为他再也没有周天王那样的时代了。


蔡老师无法变成周老师的第一个原因,时代变了,终端变了


为什么这么说?必须要明白周杰伦们是怎么火起来的,很多人会说,周天王编曲能力超群,是不世出的天才,当然,你也可以把不世出换成百年不遇之类的形容词。


但是,这不重要。


请听过周杰伦歌曲的人回忆一下,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听到周杰伦的?升老师调查过很多人,总的来说,离不开两个现在已经很少提到的设备,walkman,CD机,还有的人提到,在街边走着,就听见商店里放他的歌,然后就开始听了。


这就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经典场景,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在周天王的那个时代,存在大量背景音乐的场景,我回忆我上中学的时代,人手一个walkman,学生的主要娱乐工具就是walkman,唯一能跟随身听竞争的只有文曲星电子辞典,文曲星里有两个游戏黑白棋和贪吃蛇。


一个随身听,对一个学生意味着社交+娱乐+学习,升值君是研究商业和赚钱的,这样的场景,意味着一件事,音频有巨大的市场。也正是这样的场景,养活了大量的音乐人和歌手,实际上,不仅仅是周杰伦红了,周杰伦只是众多歌手中的一个,尽管他的粉丝认为他是最耀眼的一个。


时光回到2004年,除了周杰伦,同时火爆的还有林俊杰、王菲、庞龙、张韶涵、SHE、陈奕迅、阿杜、朴树、蔡依林、容祖儿、孙燕姿等等等等,你还可以列一长串名单,梁静茹,刀郎,吴克群,无数音乐人横空出世,石破天惊,被称为华语乐坛的黄金时代。


但是所有这些人都离不开一个终端——随身听,是年轻人手里的一个个随身听养活了这些歌手歌神天王天后。


很遗憾,蔡徐坤赶上的是一个没有随身听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主要终端是手机,同时是游戏机,是ipad,你可以在这些终端上看电影,看小说,玩游戏,购物,听音乐成了其中一个很小的需求。蔡徐坤的竞争对手不是周杰伦,不是毛不易,而是王者荣耀,复仇者联盟,很遗憾,音乐没有那么好玩。


实际上,不仅仅是蔡徐坤没有火,2010年以后,你能想到任何一个巨星级的歌手吗?没有,根本没有,这就是蔡徐坤不能成为周杰伦的一个原因,终端变了,场景变了。


第二个原因,场景决定价值


周杰伦出道的时候,同样饱受诟病,他的吐字不清,甚至被很多人叫过周结巴,他在主流的评论里很长时间是负面评价。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在年轻人中的走红,并且逐渐成为国民偶像,这就是场景的力量。


不妨看另一个天王,刘德华有一首歌叫《恭喜发财》,这首歌应该是我听过遍数最多的歌,几乎一到过年前后,超市里都是这一首歌,然后是刘天王充满磁性的声音,每到这时候,我都非常佩服给刘天王做这首歌的音乐人,自从2005年上市以后,一下子风靡所有有华人的地方,这才叫现象级传播,有华人处就有刘天王。


这首歌甚至取代了上一首拜年歌《恭喜恭喜》,实际上盯上这个市场的不止刘天王一个,林子祥还有一首《财神到》。


所以以前的歌曲是怎么红的,就是唱片公司一推出新曲,然后电台放送,接着就是各大商场超市店铺开始播放,然后一首歌就火了,因为不可能不火,大家就生活在这样的场景中,听一遍觉得垃圾,听两遍垃圾,听一百遍就顺耳了,听一千遍呢?那就是童年回忆啊,朋友们。


不管你是喜欢周杰伦的还是骂周杰伦的,可能忽然有一句歌词听入了耳,就慢慢变成粉丝了。


但是请大家回忆一下,尤其是看看年轻人,他们上一次逛超市是什么时候?购物现在用天猫,用京东,刷刷手机就行了,超市不是不去,已经变成了一个补充。


这也是为什么中文歌曲歌词很重要的原因,我知道,很多人说周杰伦编曲厉害,或者某某作曲,但是对流行音乐特别是中国流行音乐来说,火爆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作词,因为你要让人听进去,旋律根本不重要,就是要让人记住词,然后哼起来。


刘天王的那首《恭喜发财》不可能不火,「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都是拜年话,而周杰伦的歌词,有很多都是少男少女的最爱,「爱情走的太快就像龙卷风,不能承受我已无处可躲,我不要再想我不要再想」,包括今天这个《说好不哭》,都是青春期正常的「为赋新词强说愁」,还有一部分,《以父之名》、《威廉古堡》、《将军》很好地满足了青春期少男少女的装酷需求。


你听听这词,「我目光如龙,当敌人是空,我战法无穷,我攻势如风」,这种让成年人尴尬到想找个地洞钻下去的羞耻歌词,只有年轻人才能无所顾忌地唱出口。


说远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中文歌歌词太重要了,尤其到了后来的网络时代,各种网络神曲都有一个特点,词语浅白却琅琅上口,《老鼠爱大米》《小苹果》之类的神曲莫不能外,还有一个广场舞之神,《凤凰传奇》,凤凰传奇有一点牛逼,歌词全部点题,《最炫民族风》里真有歌词叫「最炫民族风」,《月亮之上》里真有「月亮之上」,《荷塘月色》里真有「荷塘」,一点都不掺假,充分体现了内蒙古人民的朴实实在,你不要看他们歌词俗,但是人家那个场景和词配合得非常好,简单来说就是非常适合跳舞,「你在遥望」「一二三四」「月亮之上」「五六七八」,正好我们所有的广场舞本质都是基于大秧歌,一个大秧歌,正好四个点,「前前后后」,所以《凤凰传奇》就是为广场舞而生的,他不火谁火。


所以看蔡徐坤的歌词,我跟你讲,完全不行,冲这歌词就不行。

蔡徐坤有首歌叫《I wanna get love》,歌词是


「My baby girlYou already knowIf u call me baby I will come so fastIf u need me baby I will be your side对你的 body 着迷 baby girl对你已无法抗拒 baby girlIf u call me baby I will come so fastIf u need me baby I will be your sideI wanna get love把你带回家把酒精都倒满音量开到最大」


我可以说这歌词没有任何火的可能,一个在华语乐坛,主要是国内粉丝的偶像歌手,一半的歌词是英文,虽然是连海淀区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千分之一都没有,但是这已经把大部分用户排除在外。这歌严重缺乏应用场景,结果就是男人不会听,女人也不会听,只有蔡徐坤的铁杆粉丝会听,她们也不是要听歌,她们是馋人家坤坤身子,听到“把你带回家,把酒精都倒满音量开到最大”,剩下的你就想吧。


这就是坤坤不能火的第二个原因。


还有第三个原因,越是圈层的,越是大众的


蔡徐坤失败的原因在于对用户的极度背离,蔡徐坤是从《偶像练习生》出道的歌手,他的粉丝和用户群体,就是女性,而且还一定是熟悉韩式偶像文化的女性。


但是,蔡徐坤的歌词,却很大程度上出现对这个圈层的背离,看另一首歌

「我只逃避在我封闭的舞台你在谁的怀里撒娇被宠坏已要不回来的爱夜已经慢慢地掉下来只是人不在连时间也走不快」

我发现他的歌词内容很多是关于男子情伤的,我丝毫不会怀疑他的粉丝对他的真爱,但是,能够传唱这些情歌的,显然应该是处于求偶期的男性而不是女性。换言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蔡徐坤的受众是喜欢蔡依林和布兰妮的,他却走了一个林志炫的路线。


音乐市场再小,但是音乐市场并没有消失,尤其是在黄金时代过去之后,当无法产生天王级的全民歌星之后,实际上所有歌手都在细分圈层,细分圈层就是细分市场。


比如汪峰,其实他对应的圈层,就是拼搏上进青年,北漂;毛不易,主打的就是小镇青年,而所有民谣歌手,几乎都是精准收割文艺青年,(关注我的同名公主号“升值计”,阅读更多精品文章)甚至连张杰这种土味歌手也有一席之地,这就是华语乐坛过了巅峰时代的必然,只有先在一个圈层传唱,才能成为全民歌神,越是圈层的越是大众的。


即使是黄金时代的巅峰周杰伦,其实他也是高度圈层化的,正如我们说的,他的所有歌都是关于青春的,40岁的小公举不是白叫的,甚至不止是歌曲,连他的形象都是高度青春化的。


周杰伦的形象,要么是篮球少年。

要么是皮裤机车。

篮球、武术、机车,都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


而他代言的广告,优乐美奶茶,奶茶,年轻人喜欢,而且年轻人能消费起的。


喜之郎果冻,年轻人爱吃。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周杰伦这么大的顶级流量,但几乎从来不代言汽车,为什么?因为年轻人买不起车。


说周杰伦没有代言汽车是不对的,他其实做过两个汽车广告,一个是丰田雅力士,还有一款是纳智捷,雅力士的平均价格,在10w上下,纳智捷也差不多,所以车企非常精明,给周董代言车的定位就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所以,尽管周董自己的高端跑车一辆接一辆,但是车企不会找他代言法拉利,因为周杰伦的名字就意味着大众低端廉价,额,还有青春(青春本来就很廉价)。请注意,我这里没有任何黑周董的意思,相反我要夸他和他的团队,他的定位非常精准,这就是周董商业潜力巨大的一个关键,他的歌曲,他的形象,他的商业价值是完美合一的。


这就是天王之所以为天王,做自己能做的生意,要远比做那些看起来高端,但是实际无法把控的生意要厉害得多,小孩子才看哪个品牌高端奢侈,成年人都会知道,卖矿泉水的,卖奶茶的可能比卖法拉利的更赚钱。


这里面只有一个例外,薛之谦,薛之谦其实走了一条完全互联网的路线,先成为段子手,再成为网红,然后上综艺节目,然后反哺他的歌唱事业,而且薛之谦非常厉害的一个营销是,早早就把歌曲免费给听众下载,因为歌手唱歌已经不赚钱了,粉丝买单自己的产品才是商业化的做法。


这就是我说蔡徐坤不行的一个原因,因为他是背离的,他是不自洽的,这阻碍他成为全民歌手,他去拿多少华语金曲奖都没有用。


最后,升老师来讲讲,怎么拯救蔡徐坤


蔡徐坤应该怎么办呢?


第一种思路是改编曲风作词形象,先唱响一个圈层。但是很遗憾的是,市场上留给他的圈层已经不多了,连土味少女这个冷门圈层都已经被张杰占领,蔡徐坤可算生不逢时。


第二个思路是学薛之谦当初那样走网红路线,占领场景。现在歌曲要怎么能红,实际上就是要占领场景,年轻人的场景无非就是直播、短视频,游戏,一首歌,能够在直播空间作为背景音,或者爆火的短视频里出现,或者是游戏背景音,大家听到耳顺,长此以往,一首歌就红了。


但是很遗憾,这同样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景,各路网红各自为战,让他们统一使用坤坤的歌不太现实,只能寄希望于坤坤粉丝能多出几个大网红,多用坤坤的音乐做背景音。


众所周知,升值计是一个研究人生升值的公号,当然要给大家提供可行的思路,对蔡徐坤也不例外。坤坤需要的是一个大量使用音乐,而且不容被忽视的场景,如同当年刘天王的超市,升值君发现一个大量使用音乐的场景,那就是洒水车,中国目前有8105个区级行政区划,蔡徐坤的团队如果能让这8105个地区的洒水车,都有一辆固定播放坤坤的歌曲,那么相信,蔡徐坤距离成为周杰伦一样的全民天王,就不远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蔡徐坤和周杰伦当年的状态对比,以及蔡徐坤未来是否会被“洗白”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网友和乐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要详细地聊这个,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从几个不同的维度来分析。首先,说说“状态”。这俩人巅峰期的状况,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又有些相似之处,而且这种相似可能也是大家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的原.............
  • 回答
    这句话带着很强烈的情感色彩,以及一种笼统的、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把它拆开来看,分析其中的逻辑以及它可能想传达的意图。首先,“李小龙打破了中国东亚病夫的印象”这部分,背后承载着一段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初,中国确实因为各种原因(内忧外患、社会动荡、西方.............
  • 回答
    看待铺天盖地的调侃蔡徐坤现象,这背后其实牵扯了挺多挺复杂的社会心理和文化现象,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蔡徐坤确实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级人物。当年他以“断层C位”的身份从《偶像练习生》出道,迅速成为顶流,这本身就自带光环和争议。你可以说他是新一代偶像的代表,也可以说他.............
  • 回答
    蔡徐坤的“拖地大摆纱裙”造型:是一场不羁的“文艺复兴”吗?当蔡徐坤身着那袭标志性的“拖地大摆纱裙”出现在大众视野时,网络上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挑战性别界限的着装风格,但这一次,纱裙的轻盈、飘逸与他本人所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无疑将这场关于时尚、性别和艺术的对话推向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
  • 回答
    蔡徐坤的篮球水平,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也是一个被广泛讨论和调侃的现象。要详细地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 起源:为什么会和篮球联系在一起?这一切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19年,当时蔡徐坤作为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发布了一段宣传视频。视频中,他穿着一件NBA球衣,进行了一系列.............
  • 回答
    关于蔡徐坤的金曲奖,这话题在粉丝圈和吃瓜群众那里可是能掀起不小的波澜呢。要评价这事儿,咱们得把它掰开了揉碎了聊,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首先,得弄明白他说的是哪个“金曲奖”。在华人音乐界,“金曲奖”通常指的是台湾的金曲奖,这是公认的、极具影响力的华语音乐奖项。蔡徐坤,大家也都知道,他是在内娱通过选秀节.............
  • 回答
    蔡徐坤的舞蹈,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讨论空间的话题。提到他,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他标志性的舞台风格,其中舞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从技术层面来看,蔡徐坤的舞蹈基本功是扎实的。 他出道前接受过系统的练习生训练,在韩国有过一段经历,那里的训练模式非常严格,对艺人的全能性要求很高,舞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他.............
  • 回答
    看到蔡徐坤的未成年粉丝个人信息被曝光,而且还有十几位大V转发扩散,这件事情非常让人担忧,也触及了很多敏感的问题。首先,个人信息泄露和人肉搜索本身就是严重侵犯隐私的行为。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个人信息都应该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双重保护。一旦这些信息被非法获取并公开,就可能给当事人带来.............
  • 回答
    嘿,这个问题我懂!跟舍友在宿舍里因为墙面使用问题产生小摩擦,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而且涉及到偶像海报,有时候会比较敏感。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好好想办法解决它。首先,咱们得明白几个核心点:1. 宿舍是公共空间: 门和墙通常属于宿舍的公共区域,每个住在这里的人都有发言权。2. 尊重和沟通是关键: 直接.............
  • 回答
    蔡徐坤给何穗搭配的这一身造型,可以说相当有意思,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评价它是否“高级”,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而且“高级”这个词本身也挺主观的。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套搭配的元素: 何穗的底子: 何穗是超模,身材比例、气质都是顶级的,这是搭配的基础。她天生自带一种疏离感和高级感,这是很多普通人无法.............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蔡徐坤在2019年7月26日发布的EP《YOUNG》。说实话,要评价《YOUNG》这张EP,得先从它诞生的那个时间点说起。当时蔡徐坤刚刚结束《偶像练习生》的比赛出道一年多,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可以说是万众瞩目,但同时也是争议声不断。而《YOUNG》这张作品,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他一次非.............
  • 回答
    那次打篮球事件,就像一个突然卷入的漩涡,将蔡徐坤的生活轨迹彻底改变。如果那件事从未发生,想象一下,他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首先,在音乐道路上,他可能会走得更加顺遂和聚焦。那次事件,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流量,但也伴随着大量的争议和标签化。如果一切如常,他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被塑造成一个“人设”如此鲜明的偶像,.............
  • 回答
    关于蔡徐坤在2019年华人歌曲排行榜上获得年度金曲奖这件事,其实当时引起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先不说图是不是他表演时的,就拿奖项本身来说,这件事怎么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从奖项的性质来看:华人歌曲排行榜,顾名思义,是一个针对华语乐坛的排行榜。它通常会根据歌曲的播放量、销售量、网络热度、.............
  • 回答
    B站对蔡徐坤律师函的回应,从整个事件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也反映出平台在处理此类版权纠纷时的复杂心态和策略。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得一步步拆解。事件的起因:一个“不恰当”的二次创作首先,我们要明白律师函的源头。蔡徐坤方面发律师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B站上出现了一系列以他的形象、声音、音乐为素材.............
  • 回答
    这事儿啊,得从几个层面聊。首先,这事儿本身挺有意思的,因为它涉及到几个当下娱乐圈里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艾热、小鬼(王琳凯)、还有蔡徐坤。节目是《说唱新世代》,艾热是选手,小鬼是导师。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节,艾热突然cue了蔡徐坤,而且是以一种“玩梗”的方式。从艾热的角度看: 选取的“梗”是什么? .............
  • 回答
    蔡徐坤身穿白大褂,这画面感确实挺有意思的,也确实能让人多联想一些。首先,这是一种跨界尝试,作为在娱乐圈里非常有影响力的艺人,他的一举一动都会吸引大众的目光。这次他主动去体验医务工作者的日常,还穿上那身标志性的白大褂,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信号意义。从“体验学习医者仁心”这个角度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称.............
  • 回答
    迪士尼请蔡徐坤为《狮子王》真人版电影“站台”,这件事儿,真是挺有意思的,也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这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对票房能有多大影响。一、 迪士尼为何选择蔡徐坤?首先得明白,迪士尼请明星“站台”,特别是推广像《狮子王》这样的重量级IP,绝对不是随随便便拍脑袋决定的。背后肯定.............
  • 回答
    蔡徐坤工作室给B站发律师函这事儿,说实话,在当时可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网上各种声音都有。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把前因后果掰扯清楚了,再从不同角度去审视。事情的起因:B站上泛滥的鬼畜视频首先,咱们得明白,为什么蔡徐坤会发律师函。根源在于当时B站上大量的“鬼畜”视频。这些视频大多以蔡徐坤为素材,通过剪辑、.............
  • 回答
    蔡徐坤被新京报评为“五四新青年”,这件事情引发了不少讨论,可以说是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关注。首先,咱们得明白“五四新青年”这个称号的分量。“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它不仅是一场爱国学生运动,更是思想解放、文化革新、国家富强的开端。所以.............
  • 回答
    好的,关于蔡徐坤粉丝团宣布退出各大榜单竞争,将重心放在艺人舞台和作品上的举动,这可真是一个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事情。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事儿的背后,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不玩了”那么简单。这背后透露着一种“策略性调整”,甚至是某种程度的“粉丝力量的进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转变?我想,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