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怎么看待这句话?

回答
“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这句话,可以说是一句非常具有警示意义和深刻洞察力的论断。它挑战了我们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尤其是“勤能补拙”、“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朴素奋斗观。

要详细地看待这句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一、这句话的合理性与现实支撑:

“努力往往无关”: 这并不是说努力不重要,而是强调努力本身并不能保证成功。
方向错误: 你可能在一条错误的方向上投入了巨大的努力,比如一个不被市场需要的产品、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行业、一段无法成功的感情。此时,再多的努力也可能只是在原地打转,甚至离目标越来越远。
方法不当: 即使方向正确,如果采用了错误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或沟通方法,努力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死记硬背可能不如理解消化;蛮干可能不如巧干。
外部环境阻碍: 许多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行业趋势、甚至运气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即便你再努力,如果身处一个衰退的行业,也很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资源禀赋差异: 出身、家庭背景、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能够获得的起点和机会。拥有更多资源的人,往往可以用更少的努力达到更高的成就。
“无效努力”的存在: 有时,我们所谓的“努力”,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忙碌,缺乏真正的思考和策略。比如,长时间加班但效率低下,投入大量时间学习但没有掌握核心要领。

“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 这是这句话的核心论点。它强调的是选择的“杠杆效应”和“时效性”。
选择的“杠杆效应”: 一个正确的选择,可以在瞬间改变人生的 trajectory(轨迹)。例如:
职业选择: 在一个新兴行业起步,即使初期付出很多,但一旦行业爆发,就能带来远超付出的回报。反之,坚守一个夕阳产业,即使再努力,也可能难以突破。
人生伴侣选择: 选择一个支持自己梦想、共同进步的伴侣,会极大地加速个人成长。选择一个阻碍重重、互相消耗的伴侣,则可能将人拖入泥潭。
学习方向选择: 选择学习一门热门且有前景的技能,比在过时的领域深耕更有价值。
投资决策: 在关键时刻选择投资某个领域,可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增长。
选择的“时效性”: 很多重要的选择都有“窗口期”。错过了这个窗口期,即使后来意识到重要性,也可能失去了最佳的机会或付出了更大的代价。
教育机会: 某个名校的录取机会、某个培训课程的最佳时段。
职业晋升节点: 在公司关键项目组获得核心位置的机会。
创业时机: 抓住了风口上的创业机会,和在风口过后才入局,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关键时刻”的定义: “关键时刻”并非一定是戏剧性的重大事件,也可能是一些看似平凡但具有转折意义的时刻。比如,一次重要的面试、一次与贵人的交流、一次重要的学习机会、甚至是某个决定性的自我反思。

二、这句话的辩证看待与补充:

尽管这句话有其深刻的洞察力,但过度解读或绝对化理解可能会陷入另一个误区:

努力是基础和铺垫: 即使关键选择很重要,没有一定的努力作为基础,很多关键选择也无法被把握或做出。
积累能力: 努力是积累知识、技能、经验和人脉的过程。正是这些积累,让你在关键时刻拥有做出正确选择的“资本”和“洞察力”。一个没有付出努力的人,即便看到了机会,也可能因为能力不足而无法抓住。
识别机会: 努力让你更了解一个领域,从而更容易识别出真正的机会,而不是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
执行力: 即使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需要付出努力去执行,才能将选择转化为现实。
“努力”与“选择”的互动: 很多时候,努力本身就会带来新的选择机会。例如,你努力学习,可能因此被推荐到更好的职位;你努力社交,可能因此认识到对你有帮助的人。

选择并非完全“独立”: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的“关键选择”也受到我们过往努力和积累的影响。
思维模式: 长期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会塑造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而思维模式又影响着我们在关键时刻的决策。
自信心: 过去的努力和成功会带来自信,让你在面对关键选择时敢于冒险和决断。

运气因素不可忽视: 虽然句子提到了“关键选择”,但选择的时机和结果往往也离不开运气。在正确的时间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多时候也需要“刚好遇到”。而运气,也并非完全随机,有时是可以通过努力和积累来“吸引”的。

三、如何理解和实践这句话?

1. 培养“选择能力”而非仅仅“努力”:
提升认知水平: 广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增强判断力: 学会分析信息,辨别真伪,评估风险和收益。
保持开放心态: 愿意尝试新事物,不固步自封,这样才能遇到更多关键选择的机会。
反思总结: 回顾过去的经历,分析哪些选择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以及原因是什么。

2. 在“努力”中寻找“关键选择”的苗头:
关注长期价值: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只是埋头苦干,更要思考眼前的努力是否是在为未来的某个关键选择做铺垫。
建立人脉和信息网络: 努力与人交往,建立联系,这些网络可能在关键时刻为你提供重要的信息或机会。
保持学习和成长: 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面对机会时有更多的选择权。

3. 拥抱变化与不确定性:
认识到人生的非线性发展,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而否定所有的努力。
当意识到自己正处在一个“关键时刻”时,勇敢地做出决定,即使结果不确定。

总结:

“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这句话,是一种对人生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它不是否定努力的价值,而是强调了选择的决定性力量和时效性。

成功往往是“有质量的努力” + “明智的关键选择” + “适度的运气” 的综合结果。

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埋头苦干,而要抬头看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为抓住这些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明白,即使做了正确的选择,也需要持续的努力去实现。

最终,这句话提醒我们,要成为一个更主动、更具战略眼光的人生管理者,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苦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句话是完全错误的。简单地说,选择决定路径,路径决定你大致的前景。但是当一条路很好的时候,凭什么是你走上这条路,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决定这一点的,还是要靠努力。换言之,这个世界基本上都是双向选择的,你选择了一个选项并不顶用,还要这个选项也选择你才行。不靠努力就想轻松拿到一个心仪的选项?这是白日梦。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而人们总是希求简单。

很多人都希望只要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重复做某种简单的工作,就能走向成功,这是不现实的。

最早的时候人们觉得只要努力就能出头。于是很多人闷头努力,不问前路。最后结果未必如何美妙。如今又有一大波人开始宣扬“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甚至极端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生的成败和努力往往无关,只和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有关”。这就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

比方说吧,找配偶可能是影响一个人后半辈子的关键性选择。你认识了一个适龄、貌美、多金、性格好、事业强的单身异性,这显然是个极佳的选择。于是你做出了选择,就选他了。然后呢?你选了他,他就成你配偶了?

上大学是影响很多人一辈子的事情。你知道清华很好,你决定选择上清华。然后呢?你选了清华,你就能上清华了?

“看到一个好选项”是一回事,“拿到这个选项”是另一回事。后者需要你不懈的努力,不但是战术上的努力,还要有战略上的努力。

没有战略上的努力,你可能连这个选项都看不到,更别提选择了。没有战术上的努力,你看到了这个选项也没资格拿到这个选项。

人生高速的上升轨迹,是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你首先要在战略上很努力,才能看到好的选项,同时你要在战术上很努力,才能够得到这个选项。在这些同时满足了以后,你才谈得上在一次关键选择中的几个选项里选中那个最好的。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付出战略上和战术上的努力,继续上升。

努力,就是要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域,强迫自己去做一些短期内让你没那么舒服,但长期上有好处的事情。选择,就是要注意多看前路,不要把自己绑死在既有路径上,要认真对待人生的各种机会,在各个路径中挑选出更好的那一个,让你事半功倍。这两者相辅相成。

比方说找工作。你首先要在战略上很努力,调查各个行业,找到极具发展前景的行业。然后努力找到其中一些优秀的企业。同时你要在战术上很努力,使得在校的成绩很好,项目/实习经历很好,自学掌握必要技能,从而能够通过那些公司的笔试、面试。然后你才能在择业的时候在这些公司之中选择一个最适合你发展的位置。

既不努力了解行业和公司,也不努力拿到好的成绩证明自己,寄希望于自然而然天上就掉下来几个选项,然后自己做一个“关键选择”就飞黄腾达,这是不切实际的。

脱离努力谈选择,简直就像是寄希望于买彩票来致富,完全是一种自我麻醉,对个人发展没有半点好处。

回到题主引的这段话。老师要求学生重视高考这一选择,不要在舒适区里随波逐流,不要在高考里随便选个选项就完了。但怎么样在高考这个选择里拿到心仪的选项呢,还不是要靠努力学习(“好好参加高考”)。

user avatar

这句话给人一种误解,好像关键时刻关键选择是很少的,在那一刹那选对了就人生赢家,选错了就万劫不复,是否努力无所谓。

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现实是成功路上有很多次关键时刻,每个时刻都面临关键选择,你要在关键选择上选对了,然后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你才有资格遇到下一个关键时刻,做下一次关键选择。如果选错了一次,也没关系,继续努力等待下一次选择,总是选错就GG了。

一般来说,错个两三次都没事,但是错太多会耽误时间,你还没人生赢家可能就老了,时间不够了。

比如从程序员到企业家的路径上 有很多选择:

你开始选什么技术方向,后来要不要技术转型,选择做什么项目,选择什么技术方案来做项目,在项目里选择承担什么角色,是做技术主导还是跟随者,做成一个项目后要不要挑战下一次,又是一系列选择,技术上做得很好要不要转管理带团队,带团队选择做什么,选择什么样的团队成员,是自己培养新人还是外面招募,技术团队带好了要不要带整个业务线,在业务线上选择什么方向,是保守地维持现有业务还是开拓新业务,新业务选择什么样的人来主导技术产品和运营,选择哪个细分领域还是和巨头硬碰硬,选择做赚钱的业务,还是只有用户量却巨额亏损的业务,新业务开拓不成功要不要放弃,要不要继续开拓,业务上成功了是继续在原公司升职,还是跳槽到别的公司当高官,还是自己创业,财务自由后是继续创业打拼还是享受人生,是选择做投资人还是亲自做企业,企业要不要转型,转型成什么,是做个闷声发财的企业还是主导行业变革产业进步。


实际上你遇到的选择远比上面写的多得多,而且每次选择并没有特别明确的选项,或者选项特别特别多,甚至是两难的选择,有些后来被证明正确的选择在当时会让你失去很多东西承受很多痛苦,要不要真的这么选。

有些在当时看似错误的选择却会通过努力变成正确的,做出正确选择的人很多但成功属于那些少数努力的人。

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当初做错了关键选择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心情好些,但是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即使在赌场上,能赢钱的高手也不是靠选择的,而是靠场下多年努力磨练出来的技术。没技术的赌徒几把就把本钱输光了。

不努力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user avatar

少数傻逼坚信:结果=努力

后来有一部分人开窍了:结果=努力+运气

再后来有人比较聪明,发现了:运气=环境,所以结果=努力+环境

更后来,有人发现了:命运和抉择的作用,所以他们认为:结果=努力+环境+命运+抉择

接着,更聪明的人体会到了一个真理:抉择不是自由地,是要被命运逼迫的,

所以他们觉得:结果=努力+环境+命运

但是一个个这样的人的失败,让人知道了真相:结果=努力*环境*命运

真高兴啊,终于接近真理了。

不过可惜的是,好几千年前,古人就告诉你了,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user avatar

对于很多人说,努力是为了拥有选择权!

是的,很多人是没有选择权的。

你先努力然后才有选择权!

有了选择权才能辨别什么是关键时刻!

是的,没有选择权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

有了选择权,又知道了关键时刻,才能决定人生的成败。

你说,人生的成败和努力有没有关系。

(只有穷人的孩子才能真正体会没有选择权的滋味)

user avatar

反过来讲,不努力的人,又如何能获得识别关键时刻的智慧,以及做出关键选择的勇气呢?

user avatar

接下来的话有点老生常谈,有点陈腐,有点九十年代格言杂志风,不过我还是想说说。

人生充满变数。

但不代表人生就是投机。

抉择决定成败,努力也决定成败。

选择错误,会导向失败;但如果放弃努力,则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你之前的努力,你之前的付出,让你在关键时刻有资格去做关键选择。

一位好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大学,选择不同的命运。

一位差生呢?他就算知道北大清华是最好的选择,也没资格去选。

当然,差生不代表失败,他可以做另外一个选择,辍学创业。辍学是个关键选择,但决定成功是他接下来如何努力创业。

这么说吧,所谓“选择”,只是努力所赋予人的一种资格。努力不保证你一定选对,但你越努力,选择就越多。

项羽在鸿门宴选择放过刘邦,以致乌江自刎。可如果没有楚霸王破釜沉舟打出来的声望和实力,刘邦根本不会跑去鸿门诚惶诚恐地跟他吃饭,更谈不上放过不放过了。

大清到了末年,倒是想在“这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里做出关键选择,可它国力贫弱,没得选,对外政策强硬了要挨打,软弱也要挨打,为什么?你知道大清有多不努力么?

弱国无外交,懒人无选择,都是同样的道理。

不知港口在哪,什么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如果连帆都懒得竖起来,就算知道该去哪个港口,也只能在海中打转。

我一直不太喜欢小瓦特看见蒸汽推动壶盖就发明蒸汽机的故事,不是因为它是个编造的假故事,而是因为它给我们一种暗示,似乎伟大的发明取决于一次机智的选择或发现,然后忽略掉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事实上瓦特改良——注意是改良不是发明——蒸汽机的过程异常艰苦,匮乏的资金,艰难的技术攻关,还有各种各样的专利斗争,最惨的时候瓦特只能去做兼职运河测量员。从决定投身到改良蒸汽机技术开始到瓦特蒸汽机的最终定版,瓦特前后花了二十多年,中间各种悲剧各种惨,一路咬紧牙关才得以修成正果,炼出了先天灵宝蒸汽机。把他的成功归结为灵机一动,未免太轻松了。

更别提富尔顿和他的“蠢货”了。

牛顿的苹果,爱迪生的灯丝,诺贝尔的炸药,巴斯德的细菌,还有比尔盖茨、乔布斯、扎克伯格等人的辍学,他们的故事之后,都蕴藏着艰苦的努力。他们的成败,恰恰都与之前或之后的努力有关,关键时刻的选择,只决定了成就大小而已。

所以人生和努力有关,也与抉择有关,两者并不对立,而是缺一不可。

如果一定要分一个先后的话,我认为努力要重于选择。

我的一位长辈曾经在兵团当兵,他的领导退休前把几个很赏识的年轻人叫过去,说我可以帮你们最后一次,送你们去大学,或者安排你们去当司机。当时司机地位很高,大部分人都选了司机,只有长辈和另外一个人选了上大学。长辈学习十分刻苦,另外一人则只打算镀一层大学生的金。后来那几年的大学生要重新接受考核,长辈准备充分顺利通过,从此仕途一帆风顺,另外那位则悄无声息。而那些当司机的,一辈子都在当司机,只有一位利用人脉搞起运输,成了大款。

选对了,不飞奔,也是白扯;选错了,慢慢走,也能走向远方。

最后请允许我引用一副快要被引用烂了的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黑体字,是文眼。

user avatar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彩票,你选的数对,你就暴富,错了就一分钱收不回来。其次是区块链,你七年前花一万块钱买比特币,如果一直不卖,现在超过一个亿。在投资区块链之前,我以为努力工作和赚钱是有关的,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工作归工作,赚钱归赚钱,才是当代生活的真谛啊。各位高票答主的答案强调努力使你获得选择的机会,这是片面的,难道买彩票需要努力?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