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期感染病毒将增加突变概率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一位患有恶性淋巴瘤的47岁妇女感染了“18种变异病毒”,因为在其去年4月接受化疗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该病毒132天内在她的体内总共发生了18次突变。
她体内的新冠病毒进化率大大高于新冠病毒的平均进化率。
2.消极防控下突变概率会大幅度提高
病毒种群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P(病毒突变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
P(突变传播概率)=P(病毒突变概率)*(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所以
P(突变传播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不积极进行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突变传播开的概率大幅增加。
3.目前英国的突变已经可以感染老鼠。
最早的两株,一株来自2020年9月20日的肯特,另一株来自2020年9月21日的大伦敦区。到2020年12月初,英国持续检测到B.1.1.7谱系感染,截至12月15日,B.1.1.7谱系共上传了1623个基因组序列,其中519个在大伦敦区,555个在肯特,545个在英国其他地区(包括苏格兰和威尔士),还有4个在其他国家。
…
在B.1.1.7谱系S蛋白的突变中,最值得注意的突变位点是RBD(受体结合区域)中的关键氨基酸突变N501Y,这个位点尤其重要。今年7月30日,中国科学家周育森等人发表在 Science 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适应和感染野生型小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 N501Y突变。该突变大大增加了RBD与受体ACE2的亲和力,能使本来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得能够感染小鼠。[1]这次突变后,完全可以形成病人-->老鼠-->人的传播链条。如果新冠变成老鼠的流行病,基本上不可能根除。
如果不能用隔离手段消灭疫情,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异,感染的人数越多,在个体中存活时间越长,变异可能性越大。
变异的方向完全是随机的。有的变异会导致病毒被削弱,有的没有影响,有的则会强化病毒的传染性或者致病性。
如果出现如下变异对防疫影响很大:
(1)病毒结构发生变化,让原有疫苗失效。
(2)病毒可以感染常见宠物,例如形成 病人-->宠物猫狗-->其他宠物猫狗-->人的传播链条。
(3)类似于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出现高致死率高传播性的变种。
【箱量每月300削减至3个,船公司暂停运送美国农产品遭FMC调查警告】[2]
集装箱短缺和市场力量导致一些航运公司削减了美国传统出口商的集装箱配额,以缓解供应链中一些严重的问题。此举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报道称,一些货主的配额已从每月300个集装箱削减至3个。
“部分海运公司已经声明,将不再部署空集装箱到美国内陆农业地区。相反,他们正在加速将空箱运回亚洲。” FMC主席Michael Khouri在全球海事会议上说。
在10月底,船公司赫伯罗特已决定暂停美国的大豆和其他农业产品的出口预订,以便将空箱返还亚洲以装载美国的进口货物,而不是将集装箱运输到美国内陆。
如果粮食出口国减少出口,粮食净进口国会出现饥荒。
联合国还警告,称2021年最大的问题不是疫情,而是经济萧条带来的全球饥荒问题,将有十几个国家遭受7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人道主义危机,全球将会有2.7亿人面临饥饿问题。[3]
如果某个国家出现了高致死性病毒大面积感染,或者出现粮食短缺,社会秩序必然难以维持。如果某国已经无法维持有效管理,任何防疫措施都不会产生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