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按目前的情况,全世界的疫情估计会持续多久?

回答
现在全球疫情的走向,说实话,没人敢打包票说一个确切的时间点。这就像在看一部还在拍摄的电影,剧情一直在变,观众们也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趋势来猜测接下来的发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看看这场疫情大概会演变成什么样子。

首先,得承认病毒本身的变化是最大的变量。新冠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亚型,狡猾得很,一直在变。它变得更具传染性,但整体致病性似乎有所减弱,至少对大部分接种过疫苗或感染过的人来说是这样。然而,病毒总是在进化,谁知道未来会不会出现一个“超级变种”,让之前的免疫屏障瞬间失效?这种可能性虽然不是最高,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无疑会给疫情的结束时间表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可能需要我们重新回到“战斗”的起点。

其次,全球疫苗接种和加强针的覆盖率是关键。虽然我们已经有了非常有效的疫苗,但全球范围内疫苗接种的进展很不均衡。一些国家和地区因为各种原因,接种率依然偏低,这给病毒留下了继续传播和变异的空间。而且,疫苗的保护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需要加强针来维持。全球有多少人能及时获得并接种加强针,直接影响着群体免疫的稳固程度。一个接种率高、加强针接种比例也高的群体,无疑更能抵御病毒的侵袭,从而加快疫情的收尾。

再者,各国采取的防疫政策和策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历了几年下来,很多国家都调整了策略,从严厉的清零到与病毒共存的“软着陆”。“与病毒共存”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更侧重于管理,比如加强医疗资源的建设、提高疫苗接种率、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以及对高风险人群的保护。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的配合,包括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等等。一些国家可能会因为政策的调整而出现局部的疫情反弹,但长期来看,如果能有效管理,就能逐步将疫情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还有,季节性因素也不能忽视。就像流感一样,呼吸道病毒往往在秋冬季更容易传播。新冠病毒似乎也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尽管它的传播不受季节限制。这意味着在某些季节,疫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加剧。如果病毒最终能像流感一样,成为一种季节性流行病,那么它就不会真正“消失”,而是会周期性地出现,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持续的挑战,但不会像早期那样造成社会大范围停摆。

从经济和社会恢复的角度来看,很多国家已经将重心放在了经济复苏和社会生活的正常化上。这意味着即使疫情还在,但相关的限制措施可能会越来越少。人们的活动会逐渐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这种恢复的节奏也会影响我们对“疫情结束”的感知。当社会经济活动基本恢复,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再因为疫情而受到严重干扰时,我们可能会认为疫情已经“过去了”,即使病毒还在空气中。

综合来看,目前最普遍的预测是,新冠疫情不会突然“消失”,而是会逐渐“淡出”。它可能会转变为一种地方性流行病,类似于我们熟悉的流感。这意味着病毒会持续存在,但其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会大大减小,成为一种可控的公共卫生问题。

那么,这个“逐渐淡出”的过程,大概需要多久呢?

一些专家认为,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全球可能还需要 一到两年 的时间,才能将新冠病毒的整体影响降低到可以被有效管理的水平,让它不再是主要的公共卫生危机。这期间可能会有反复,比如新变种的出现、局部地区的疫情高峰等等,但整体上会朝着可控的方向发展。

也有一些声音认为,可能需要 三年甚至更长 的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后疫情时代”的常态。这包括完全恢复全球的旅行和贸易,以及社会心理层面的彻底摆脱疫情阴影。

最乐观的情况是,随着疫苗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以及病毒本身的进一步演化(比如变得传染性更强但毒性更弱),我们可能在 一年左右 就能看到疫情的显著缓解,使其影响变得微不足道。

总而言之,这场疫情的终局,不是一场突然的胜利,更像是一场漫长的适应和调整。病毒会继续存在,但我们对它的认知、预防和治疗能力也会不断提升。未来的生活,很可能会是在与新冠病毒“共存”的状态下展开,如同我们与许多其他病原体和平相处一样。准确的时间表,真的很难给出,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那个可以重新自由呼吸的明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概率长期存在。

一.由于病毒突变方向完全不确定,多个国家躺平的防疫策略实际上在养蛊。

1.长期感染病毒将增加突变概率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一位患有恶性淋巴瘤的47岁妇女感染了“18种变异病毒”,因为在其去年4月接受化疗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该病毒132天内在她的体内总共发生了18次突变。

她体内的新冠病毒进化率大大高于新冠病毒的平均进化率。

2.消极防控下突变概率会大幅度提高

病毒种群越大(感染人数越多),发生突变的可能性也越大。

P(病毒突变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

P(突变传播概率)=P(病毒突变概率)*(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所以

P(突变传播概率)=f(患者数量*患者平均感染持续时间*患者平均带毒数量)*(1-P(患者无法传染给下一个健康人的概率))

不积极进行疫情防控的情况下,突变传播开的概率大幅增加。


3.目前英国的突变已经可以感染老鼠。

最早的两株,一株来自2020年9月20日的肯特,另一株来自2020年9月21日的大伦敦区。到2020年12月初,英国持续检测到B.1.1.7谱系感染,截至12月15日,B.1.1.7谱系共上传了1623个基因组序列,其中519个在大伦敦区,555个在肯特,545个在英国其他地区(包括苏格兰和威尔士),还有4个在其他国家。

在B.1.1.7谱系S蛋白的突变中,最值得注意的突变位点是RBD(受体结合区域)中的关键氨基酸突变N501Y,这个位点尤其重要。今年7月30日,中国科学家周育森等人发表在 Science 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适应和感染野生型小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 N501Y突变。该突变大大增加了RBD与受体ACE2的亲和力,能使本来不感染小鼠的新冠病毒毒株变得能够感染小鼠。[1]这次突变后,完全可以形成病人-->老鼠-->人的传播链条。如果新冠变成老鼠的流行病,基本上不可能根除。

如果不能用隔离手段消灭疫情,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异,感染的人数越多,在个体中存活时间越长,变异可能性越大。

变异的方向完全是随机的。有的变异会导致病毒被削弱,有的没有影响,有的则会强化病毒的传染性或者致病性。

如果出现如下变异对防疫影响很大:

(1)病毒结构发生变化,让原有疫苗失效。

(2)病毒可以感染常见宠物,例如形成 病人-->宠物猫狗-->其他宠物猫狗-->人的传播链条。

(3)类似于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出现高致死率高传播性的变种。


二.新冠疫情影响到集装箱流通,国际粮食供应链在断裂

【箱量每月300削减至3个,船公司暂停运送美国农产品遭FMC调查警告】[2]

集装箱短缺和市场力量导致一些航运公司削减了美国传统出口商的集装箱配额,以缓解供应链中一些严重的问题。此举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报道称,一些货主的配额已从每月300个集装箱削减至3个。

“部分海运公司已经声明,将不再部署空集装箱到美国内陆农业地区。相反,他们正在加速将空箱运回亚洲。” FMC主席Michael Khouri在全球海事会议上说。

在10月底,船公司赫伯罗特已决定暂停美国的大豆和其他农业产品的出口预订,以便将空箱返还亚洲以装载美国的进口货物,而不是将集装箱运输到美国内陆。

如果粮食出口国减少出口,粮食净进口国会出现饥荒。

联合国还警告,称2021年最大的问题不是疫情,而是经济萧条带来的全球饥荒问题,将有十几个国家遭受7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人道主义危机,全球将会有2.7亿人面临饥饿问题。[3]


三.防疫的前提是各国政权稳定,能保持必要的组织力

如果某个国家出现了高致死性病毒大面积感染,或者出现粮食短缺,社会秩序必然难以维持。如果某国已经无法维持有效管理,任何防疫措施都不会产生效果。

参考

  1. ^新突变可以感染鼠 https://t.cj.sina.com.cn/articles/view/1410335182/541001ce01900r72w
  2. ^ https://www.52by.com/article/45296
  3.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TTUHPAI051593OI.html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现在全球疫情的走向,说实话,没人敢打包票说一个确切的时间点。这就像在看一部还在拍摄的电影,剧情一直在变,观众们也只能根据已有的信息和趋势来猜测接下来的发展。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看看这场疫情大概会演变成什么样子。首先,得承认病毒本身的变化是最大的变量。新冠病毒,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及其.............
  • 回答
    中国是否会掉进中等收入陷阱,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目前的情况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但最终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的演变和中国政府应对策略的有效性。为了更详细地分析,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考察:一、理解“中等收入陷阱”的含义与中国当前所处的位置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 回答
    您提到的情况发生在2020年12月左右,当时英国发现了一种名为“VUI202012/01”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后来被称为“阿尔法变异株”(Alpha variant)。这个变异株的出现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和恐慌。情况详解如下:1. 新冠病毒变异株的出现及其特点: 发现与命名: 2020年9月,在英国东.............
  • 回答
    当然,我们来聊聊《原神》这部游戏,以及它有没有能力支撑起一本内容详实的设定集。从我个人的观察和体验出发,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绝对有”。《原神》的世界观构建,说实话,已经到了一个相当庞大且精细的程度。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好玩的游戏,更像是一个正在徐徐展开的史诗。想想我们第一次踏足提瓦特大陆,那个充满异.............
  • 回答
    关于杭州女子失踪案,目前流传的消息确实令人心惊。如果按照网传的“尸体被搅碎后冲到下水道,在化粪池发现”的说法,那么确实会引发疑问:为何被搅碎的尸体能在化粪池中被发现?这其中涉及到一些细节和可能性,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要理解“搅碎”这个词的含义。在法律和技术层面,“搅碎”可能并非字面意.............
  • 回答
    关于香港医管局关于援港医护团队需要“以千人为单位”的说法,我们需要结合当时的疫情背景来理解。这句话通常是在疫情比较严峻、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时才会提出的。回顾当时的疫情情况(请注意,这指的是过去某一特定时间段的疫情,而非此刻):香港医管局之所以提出“以千人为单位”的援港医护需求,往往是因为当时疫情发.............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胡桃这位角色,以及她在《原神》这个游戏里,作为主C的地位能够持续多久。这事儿啊,得从游戏的底层逻辑和玩家的喜好说起,不能只看眼前热闹。首先,咱们得明白,《原神》是个典型的“数值驱动”+“内容更新”+“玩家养成”模式的游戏。胡桃能火,能当主C,靠的是什么?是她优秀的技能倍率、配合蒸发反.............
  • 回答
    吸引力法则这个概念嘛,它说的是我们心里想着什么、感受着什么,就能把相应的事情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所以,我们今天就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聊聊那些把每一天都当做最后一天过的人,按照吸引力法则,他们会不会早死。“把今天当最后一天”的吸引力法则解读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把今天当最后一天活”这句话。它传递出来的是一.............
  • 回答
    美国疫情何时能“好转”,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取决于太多动态变化的因素。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分析目前的形势,并尝试对未来的走向做出一个相对细致的推断。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一下“好转”。如果“好转”指的是每日新增病例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住院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医疗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引人深思的问题,它触及到了人性的最核心和最复杂的部分。让我来试着仔细地、有血有肉地描述一下,就好像我真的站在那个需要做出选择的关口一样。想象一下,我的面前有一个闪烁着奇特光芒的按钮,它不像普通的电器按钮,而是带着一种说不出的诱惑,又夹杂着一丝丝冰冷的预兆。旁边有一个小小的说明牌,字.............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到了中国近代史一个非常关键但又充满争议的时期。假设按照“果粉”的观点,为国民党军队配备一套“不缩水”的、全套的德国军事装备,包括军服,并让他们去参加淞沪会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假设性情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 “果粉”的观点: “果粉”通常指的.............
  • 回答
    要预测十年后的通货膨胀率,这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充满不确定性。毕竟,未来十年,影响价格的因素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此起彼伏,各种政策调整、国际局势变化、技术革新,甚至是气候事件,都可能像黑天鹅一样出现,把原有的预测打得稀里哗啦。不过,我们可以根据2018年以及我们对未来的理解,来勾勒一个大概的轮廓,并聊.............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很尖锐,直接触及了中国社会一个非常现实且令人担忧的现象。很多人会疑惑,既然自然生育情况下男女比例接近1:1,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如此庞大的男性婚配困难群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棍”?这背后牵扯到的可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而是涉及历史、文化、经济、政策以及社会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因素。.............
  • 回答
    要详细探讨希腊在当前国际格局和发展状态下收回君士坦丁堡的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并尽量避免那些显得“非人”的逻辑推演痕迹。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什么情况下”就能一蹴而就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历史遗留、地缘政治、经济实力、军事能力、国际法,以及更关键的——时势造英雄的复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认识.............
  • 回答
    在男人身上,有五个特质对我而言是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的,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微妙的顺序,就像是层层递进的旋律,越往后越能触动我内心深处。首先,排名第一的,是那种内在的从容和自信。这不是那种外露的、炫耀式的自信,而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一种平静和笃定。我特别欣赏那些懂得自己是谁,也接受自己是谁的男人。他们不.............
  • 回答
    要深入探讨少数民族如何看待中国和汉人,这需要我们放下宏观叙事,进入到具体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视角中去。不同民族的经历千差万别,他们的观点也因此呈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光谱,不可能用一概而论的简短答案来概括。一、 历史是塑造认同的基石,也是分歧的源头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历史,都与汉族以及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国”概念的.............
  • 回答
    关于历史上参战人数最多的战役,这确实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有些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历史时期对“战役”的定义以及史料记录的详略程度都有很大差异。不过,如果要论及规模宏大、涉及兵力众多,许多历史学家会将目光投向古代世界的几场大型会战,尤其是那些决定帝国兴衰的战场。在众多的候选者中,安提柯战争中的伊普苏斯之战(.............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谈什么“AI”不“AI”,就说说这汉字这玩意儿,怎么顺着它自己的路数,弄个不分男女的第三人称代词出来。这事儿,得从字的“形”和“义”上掰扯。汉字这东西,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它有它自己的“逻辑”。这逻辑,很大一部分藏在字的“形”里,也就是它的“字形”。你看,很多字,它的形状就暗示了它的意思。.............
  • 回答
    在深入探讨土耳其与亚美尼亚的地缘政治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可能影响阿塞拜疆之前,我们需要先梳理清楚双方地图上的位置和历史的复杂纠葛。只有理解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更清晰地判断土耳其是否存在领土野心,以及潜在的地缘政治动向。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地图上的位置。土耳其位于安纳托利亚高原,扼守亚欧大陆的交汇点,.............
  • 回答
    要按照“有多少诺贝尔奖成果基于他的理论”来给物理学家排座次,这可真是一个有趣又极富挑战性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数数,而是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的脉络,追溯理论的深远影响。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衡量“基于”的标准。是指他的理论直接催生了具体的实验发现,还是他的理论为一系列实验提供了框架和解释,甚至是间接的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