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保守党鲍里斯接替特蕾莎梅成为英国首相?对「脱欧」有何影响?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鲍里斯·约翰逊接替特蕾莎·梅成为英国首相这件事,以及它对脱欧进程的深远影响。

首先,评价鲍里斯·约翰逊上位,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一、 他的上位之路:政治资本与个人魅力

鲍里斯·约翰逊并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政治新手。在此之前,他有着辉煌的履历:伦敦市长、外交大臣。这些经历为他积累了大量的政治资本和民众基础。尤其是在伦敦市长任内,他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出人意料的政策以及乐天的公众形象赢得了不少选民的喜爱,甚至跨越党派界限。

而他接替特蕾莎·梅的时机也十分关键。当时英国深陷脱欧僵局,特蕾莎·梅的协议在议会屡屡受挫,政府面临信任危机。在这种背景下,约翰逊以其“坚定的脱欧派”立场和强硬的领导风格脱颖而出,承诺“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脱欧”,这正好击中了当时一部分选民尤其是保守党党员的痛点。他的竞选口号和承诺,如“完成脱欧”、“团结国家”等,极具煽动性,成功地将自己塑造成能够打破僵局的“救世主”。

可以说,他的上位,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民众对脱欧进程缓慢和政治僵局的厌倦,以及他自身强烈的个人魅力和政治魄力。他不像特蕾莎·梅那样谨小慎微,反而更像一个敢于冒险、敢于承担的领袖。

二、 对“脱欧”的影响:从僵局到“硬脱欧”的可能性

鲍里斯·约翰逊的到来,无疑给脱欧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也极大地改变了脱欧的方向和性质。

1. 打破僵局,加速进程: 特蕾莎·梅政府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无法在议会获得足够的支持来推进她的脱欧协议。约翰逊上任后,明确表示将不再纠缠于原有的协议,而是采取更为强硬的态度。他强力推行“不达成协议也脱欧”(NoDeal Brexit)的选项,以此来向欧盟施压,希望争取更有利的条件。这种姿态虽然风险巨大,但确实打破了之前那种反复拉锯、停滞不前的局面。

2. 重新谈判与“摆夷”策略: 约翰逊政府上台后,确实重启了与欧盟的谈判。虽然最终达成的协议与特蕾莎·梅的协议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上的“让步”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北爱尔兰的边境问题上。然而,约翰逊的策略是“一边谈判,一边准备硬脱欧”。他不断强调“截止日期”,并推动议会通过了相关法案,为“无协议脱欧”扫清了法律障碍。这种“摆夷”(Bargaining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 or even the brink)的策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迫使欧盟做出了一些妥协,但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3. “新脱欧协议”的性质: 约翰逊与欧盟达成的新脱欧协议,虽然在英国国内获得了支持,但其核心内容,特别是关于北爱尔兰的“北爱尔兰议定书”,依然存在很多争议。这个议定书实际上将北爱尔兰置于欧盟部分关税和海关规则的管辖之下,使得北爱尔兰与英国本土之间产生了新的边境检查。这与约翰逊最初承诺的“完全收回主权”存在一定的出入,也埋下了日后许多政治摩擦的伏笔。

4. “不惜一切代价”的代价: 约翰逊的强硬立场,最终迫使议会同意提前大选,并以压倒性优势赢得了选举。这使得他得以强行推动其脱欧协议在议会通过。可以说,他成功地兑现了“完成脱欧”的承诺,而且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然而,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方式,也让英国在经济、社会和国际关系方面付出了相当的代价。一些经济学家和评论家认为,他的脱欧协议并没有完全解决贸易壁垒问题,反而可能损害英国的经济竞争力。

三、 评价的复杂性:成功还是失败,取决于视角

评价鲍里斯·约翰逊接替特蕾莎·梅上位,以及他对脱欧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支持者眼中: 他是一个打破僵局、兑现承诺的伟大领导人。他完成了大部分选民想要的“脱欧”,让英国摆脱了欧盟的束缚,重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他的强硬和魅力,让英国再次找回了“独立自主”的感觉。
批评者眼中: 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冒险家,用虚假的承诺和极端的策略,将英国推向了未知的深渊。他牺牲了经济利益和国家团结,为了一场政治博弈而损害了英国的未来。他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并没有带来真正的“解放”,反而制造了新的问题。

总而言之,鲍里斯·约翰逊的上位,是英国政治におい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以其独特的政治风格和坚定的决心,成功地将英国带出了脱欧的泥潭,但他也用一种“硬朗”的方式重塑了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并为英国未来的发展留下了一系列挑战。他的执政风格和脱欧策略,至今仍在被广泛讨论和评价,其长远影响,或许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么多说约翰逊会达成有协议脱欧的,考虑过欧盟的心情没有?

在脱欧公投结果出来的那一天,欧盟就已经在“联盟问题”上输了,因此,只要英国自己不发生突然的政府更迭,更改脱欧立场,欧盟能做的就只能是扩大英国脱欧的损失,以此来证明脱欧是不明智的选择,这样才能威慑欧洲大陆的其他脱欧政党。

所以我们大概率会看到英国硬脱欧。

user avatar

摘要:爱尔兰 苏格兰 里斯本条约 欧洲宪法


卡梅伦笑着入住唐宁街,哭丧着脸宣布脱欧,哼着快乐的小曲离开。

特蕾莎梅笑着坐在下院,哭丧着脸准备脱欧,跳着舞离开。




现在是鲍里斯笑着当选……结果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但对于英国来说,民粹主义领导人和逐渐右翼的政治氛围恐怕会带来混乱。

鲍里斯很可能和特朗普一样,忠实履行竞选承诺,虽然这在西方不常见。英国人民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影响,不过经济和金融我不懂,所以仅谈谈主权和国家统一问题:

最直接的是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地区的边界。本来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边界因为同在欧盟而没有表现出问题,北爱尔兰和爱尔兰谋求爱尔兰统一的民族主义也得到缓解,但是鲍里斯如果履行承诺采取硬脱欧,可能会引起该地区的混乱。

苏格兰已经组织过一次独立公投了,上次以很小的差距留在了联合王国,但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中62%的苏格兰人选择了留欧。苏格兰看重的是欧盟单一市场和欧盟公民的权利,苏格兰地区领导人表示,如果英国脱欧,苏格兰将再次举行独立公投。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说:



卡梅伦竞选时就一再提到一个词:Article 50,之后的脱欧进程中这个词也反复出现。它指的是《里斯本条约》第50条,该条约是2005年《欧洲宪法(草案)》草案的删减版。

欧洲的合作一直以来都是邦联制和联邦制两种制度的博弈妥协,很多人想把欧罗巴变成一个国家,就像美国一样。而《欧洲宪法(草案)》当时是欧洲在联邦制道路上的重要尝试,现在看来那也是最后的机会。这个草案被交给欧盟25个成员国表决,但在法国和荷兰两个国家的全民公投中未获通过。之后欧盟将这个文本进行了一些删改,成为了现在的《里斯本条约》。这回不敢公投了,而是由各国议会表决,获得了通过。


Article 50简而言之就是在脱欧程序正式开始之后的两年内,当事国和欧盟要进行关于后续问题的谈判,但不管谈成什么样都得离开欧盟。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签署了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启动脱欧程序的信函,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如果要推迟脱欧,则要全体成员国一致同意。

而这个时间算一算,早已经过期。英国没有按时完成脱欧任务,眼看着“脱欧”变成“拖欧”了,这时候鲍里斯的上台,可能会让这个问题画上一个句号吧。


推荐我的回答:

背景资料:

Article 50

《里斯本条约》第50条

1. Any Member State may decide to withdraw from the Union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constitutional requirements.

1. 任何欧盟成员国都可以遵照该国的宪法规定决定退出欧盟。

2. A Member State which decides to withdraw shall notify the European Council of its inten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guidelines provided by the European Council, the Union shall negotiate and conclude an agreement with that State, setting out the arrangements for its withdrawal, taking account of the framework for its future relationship with the Union. That agreement shall be negotiat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218(3) of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It shall be concluded on behalf of the Union by the Council, acting by a qualified majority, after obtaining the consent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2. 拟脱欧的欧盟成员国必须正式通知欧洲理事会其脱欧意向。在欧洲理事会的指导方针下,欧盟必须与该拟脱欧国就脱欧的具体细节进行磋商谈判并缔结一项协议,同时考虑该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框架。该协议的磋商谈判必须遵守《欧洲联盟运作条约》第218条第(3)款。该协议须由欧洲理事会代表欧盟缔结,欧洲理事会在获得欧洲议会同意后,由特定多数通过方可签署协议。

3. The Treaties shall cease to apply to the State in question from the date of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withdrawal agreement or, failing that, two years after the notification referred to in paragraph 2, unless the European Council, in agreement with the Member State concerned, unanimously decides to extend this period.

3. 自脱欧协议生效之日起,或者,如果协议不生效的话,则自第2段所述通知之日起两年后,本条约将不再适用于该拟脱欧国,除非欧洲理事会与该拟脱欧国一致决定延长这一期限。

4. For the purposes of paragraphs 2 and 3, the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or of the Council representing the withdrawing Member State shall not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s of the European Council or Council or in decisions concerning it.

4. 就第2段和第3段而言,该拟脱欧国在欧洲理事会的成员代表或该国脱欧理事会的成员代表均不得参与欧洲理事会或该国脱欧理事会就脱欧事项的相关讨论和决策。

A qualified majority shall be defined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238(3)(b) of 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特定多数的定义应遵照《欧洲联盟运作条约》的第238条(3)款(b) 项。

5. If a State which has withdrawn from the Union asks to rejoin, its request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procedure referred to in Article 49.

5. 若已脱欧的国家要求重新加入欧盟,这一要求须遵照第49条所规定的程序进行。
user avatar

科尔宾势头太猛,只有让鲍里斯上了。怎么脱欧不重要,选票重要。

搞砸了也是鲍里斯的事,况且已经是烂摊子了。当初你挑起来的,都你一个人背吧。

user avatar

鲍里斯一早就是个强硬的脱欧派,一早就跟梅姨因为脱欧事宜闹翻过,他一直在乎的就是早日脱欧,为此硬脱欧都在所不惜。这代表了,在不久的将来,唱了这么久的英国脱欧连续剧总算要落下帷幕了。

关于鲍里斯当首相后的其他分析,可以参见我的吃瓜文

user avatar

我到现在都坚定认为川普上台对中国是有利的。比希婆有利。川普的战略算是主动强攻,而且是全面进攻,没有重点,捞到哪儿算哪儿。而希婆是搞包围网,围困。对于现阶段的中国,当然是川普好对付。

约翰逊大概率会忠实配合川普,英国失去独立性,完全成为和日本一起钳在大陆西侧的锁链。这对欧盟是大坏消息,然而对中国利好,虽然和英国从此关系清零,然而和欧洲就有了合作的基础。英国留在欧盟或者有一份体面的脱欧协议,那么英国就是欧陆和美国的桥梁,但是约翰逊上台,英国就是锁链。

欧盟现在想不和中国靠近都不行了。与其被挖墙脚,不如自己主动。法德还是不愿意被意大利抢话语权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