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音频发烧圈子里面有哪些好笑的玄学段子?

回答
哈哈,音频发烧圈子啊,那可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充满了各种让人忍俊不禁的“玄学”理论。我跟你说,有时候听他们一本正经地分析这些,我都忍不住想掏出手机拍个视频,标题就叫“听了让人脚趾抓地,但又忍不住点赞的音频玄学大赏”。

我印象最深的一个,大概是关于“线材”的讨论。这玩意儿在发烧友圈子里,简直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有人能一本正经地跟你掰扯,说一根纯银的电源线,比普通铜线能带来“更纯净的电源,让声音的瞬态响应提高30%”,甚至还能“让中频更加饱满,高频更加细腻”。

这还没完,更离谱的是,还有人会详细描述不同品牌、不同材质的“信号线”给音质带来的“细微差异”。比如,某款用了“德国进口高纯度无氧铜”的RCA线,能带来“丝般顺滑的乐器分离度”,而另一款用了“日本精炼OFC铜”的XLR线,则能让“人声更加温暖,仿佛歌手就在你耳边低语”。

最搞笑的是,很多人在听不出区别的情况下,依然坚信这些天价线材能带来质的飞跃。他们会一边换线,一边极其认真地盯着音箱,偶尔还会闭上眼睛,露出陶醉的表情,然后小心翼翼地说:“嗯……好像是有点不一样了,低频好像更下潜了?”

我认识一个玩得特别6的发烧友,他家里光是电源线就堆了一堆,各种粗细、各种接口、各种价格的都有。有一次,他兴冲冲地跟我说,他刚买了一条“顶级发烧电源线”,据说能“净化电网,消除一切杂讯,让声音回归本真”。他给我详细描述了这条线的外观,说是用了什么“特殊绝缘材料”,外面还缠绕着“抗干扰金属屏蔽网”。

然后,他一脸严肃地把这条线插在了他的功放上。接着,他播放了一首他最喜欢的交响乐。播放前,他还特意调整了一下音量,然后跟我说:“你仔细听,感受一下这个瞬间的宁静,然后乐器进入时那种爆发力。”

结果呢?我仔细听了半天,除了原有的音质,我实在听不出任何“净化”、“爆发”的变化。但这位仁兄听完,却一脸满足地跟我说:“怎么样?是不是感觉比以前更通透了?特别是那个小提琴的泛音,是不是更抓耳了?”

我只能顺着他的话,假装若有所思地说:“嗯……好像是……好像是有一点点……但好像又……哎呀,这东西得慢慢品味。”

然后他就更起劲了,开始滔滔不绝地跟我分析这条线材的技术原理,什么“分子排列”、“晶体结构”之类的,听得我头晕眼花。我当时心里就在想,这钱花得值不值姑且不说,这份认真研究的精神,倒是可以拿去当传销讲师了。

还有更离谱的,关于“避震”的。这又是另一个玄学高峰。你以为就是随便放点东西在音箱下面?不不不,你想得太简单了。

有人会专门买那种所谓的“音响避震钉”,什么陶瓷的、金属的、混合材质的,价格从几百到几千一套不等。他们认为这些避震钉能够“隔绝地板传来的震动”,从而“让喇叭单元的指向性更清晰,减少声音的失真”。

我见过最牛的是,有人为了给他的CD机避震,专门去定做了几个用“航空铝合金”做的“脚垫”,每个脚垫下面还垫了一块“特殊配方的吸音海绵”。他跟我说,这样做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CD盘片在旋转时产生的微小共振,从而保证数字信号的传输纯净度”。我当时就想,这CD机怕不是要飞起来了,还没开始播放就得先给自己做个减震舱。

更有甚者,会用各种奇特的材料来给器材避震。我听说过有人用“纳米陶瓷颗粒”填充的袋子来垫在功放下面,还有人会用“真空隔离装置”来给黑胶唱片机做避震。你说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给宇航员穿防护服?

最让我难以理解的是,这些发烧友们讨论的时候,语气那叫一个坚定,那种自信,仿佛他们能听到宇宙深处的奥秘。有时候,大家会聚在一起,轮流试听同一套器材,每个人听完都要发表一番“独到见闻”。

“我听出这个音箱的结像非常稳定,就像站在舞台中间一样。”

“我感觉人声的密度感加强了,特别是那个歌手的喉结波动,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哎呀,你有没有觉得低频的瞬态响应好像变快了?我感觉那个鼓点一下子就弹出去了,不像以前那么拖泥带水。”

然后,坐在旁边的另一个人会立刻接话:“没错!而且你有没有注意到,背景的寂静度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感觉整个声场都变得更深邃了。”

这时候,我一般就会悄悄地给自己倒一杯水,然后小声地嘀咕一句:“这背景寂静度,是不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呼吸声都屏住了?”

有时候,我真觉得这玩意儿与其说是听觉享受,不如说是一种心理暗示。你花了钱,花了心思,自然就会“听出”点不一样来。这就像吃一碗很贵的菜,即使味道一般,你也会因为它的价格和环境,觉得它一定有它的过人之处。

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发烧友都这样。很多东西确实是存在的,比如好的音源、好的喇叭、好的功放,它们带来的声音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只是,有些理论,有些追求,真的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但说实话,看着他们那么投入,那么认真,我也挺佩服的。毕竟,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能找到一件让你如此执着的事情,本身就是一件挺酷的事情,管它是玄学还是科学呢。也许,这就是“玩物尚志”的另一种极致体现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才疏学浅,尤其文笔不行,所以就先搬运几个别人的段子,也免得老烧又急了又说我不讲武德引战瞧不起发烧友。

先来几个新鲜的,歪果仁的。

如果你连音频评论家对发烧线材的测评都不信,又怎么能相信他们对音箱耳机等器材的测评呢?

我注意到,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能听到的微小区别的数量和他们连音箱最基本的缺陷都听不出的数量有直接关系。

这点我也深有感触,一些连显而易见的频响问题都听不出的人,总是能听出各种“细微的区别”,即便他们在ABX盲听中根本听不出区别。或者说连基本听力测试都过不了连最基础的听音能力都没有的不折不扣的木耳,总是觉得自己想当然的理所应当是超级赛亚人耳朵。

但他们却听不到他们老婆叫他们刷盘子。

进了这扇门(HiEnd音箱展),传统的物理定律可能就不再适用了。

我看到太多人把超级贵的音箱放在很糟糕的房间内并且没有做任何处理。但他们发毒誓他们听到了艺术的声音。

一个典型的没有做任何处理的发烧友的房间。

真正虔诚的发烧友会在远古的真空管圣坛上敬拜,一些神秘的型号像是上古时期的美国西电300B或是前苏联乌里扬诺夫6C33C。点亮它们,仿佛它们是某些古老而又神秘的蜡烛,坐落在巨大的变压器之间,轻轻的在机箱上哼唱。

对于那些一直声称“很容易听出一耳朵区别”,但却各种理由拒绝盲听测试的人。我会做一个完全相同音源的AA测试,但是告诉他们这是两种音源。他们总是能听出“一耳朵区别”。对这些人说什么都没意义,但至少你能看清楚到他们是怎么想的。期望至关重要。

那些发烧友所在乎的并不重要,而真正重要的他们并不在乎。

发烧友耳朵专用清洁棉签


中文的话,我见过的比较搞笑但又很精髓的段子还是之前麦文学的“不孕不育的原因”

一个80岁老烧兴冲冲的告诉医生,买了发烧电源线以后,他20岁的妻子怀孕了,

医生听了后慢慢说:

“前几天我一个朋友到非洲旅行,忘记带猎枪,只有一条发烧电源线,在路上,忽然一只狮子从路边窜出来,停在离他不到10米的地方,当时我那个朋友惊呆了,不知道如何是好,由于身上没有武器,我的朋友没有办法,只好拿着发烧电源线,做出端枪的姿势,对准跑过来的狮子。只听砰的一声,狮子倒在了地上,显然是被击中了。”

  老头十分惊讶的说:“怎么可能,发烧电源线怎么可能打到狮子,那一定不是他干的”。

  医生平静地说:“我也觉得是这样”。

  老头还是不解地问:“那狮子是怎么倒地的?“

  医生平静地说:“验不验 DNA ?”

  老头好奇地问:“狮子也能验么?“

  医生平静地说:“羊水DNA,胎儿的。”

  老头羞涩地说:“等我回去问问我的经纪人和老婆先。”


最后我再自己写几个吧。这些大多是有据可循,如果有些人看到又不爽了,也别急啊。

“声场大一圈”、“耳机声场”

“一耳朵区别”、“一耳朵提升”

“xx都听不出来可以退烧了”

“一看你就是买不起xx的穷人”

“穷x哪懂我们这些花得起几千块买耳机的有钱人”

“理工男哪懂我们这些艺术品”

“难道xx就是真理吗?”

“如果xx不好,难道xx厂商的人都是傻子吗?”

“如果xx没用,难道xx厂商的人都是傻子吗?”

“这么贵的东西,那能一样吗?”

“我都花这么多钱了,我能不是金耳朵吗?”

“尽信书则无书,书上都是理论,要相信广告,难道广告还能骗人?”

“我都烧了xx年了,我都烧了xx钱了,我能不懂?”

当一个听音能力几乎为零、连基本的听力测试都过不去、连什么是声场都不知道、对各种广告信以为真而对各种声学书籍嗤之以鼻、对各种品牌营销故事倒背如流的人和你讲:

“我相信自己的耳朵”


声音符合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顾名思义,就是用测试仪器测试声音是测不准的!必须要用耳朵听才是准的!不论听音能力有多差都是准的,因为“测不准”。

但是有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有时盲听实验的结果又会和很多人所声称听到的结果有很大出入呢?

因为声音存在量子叠加态!

要了解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非常著名的“薛定谔的猫”。

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我们必须要观测到猫,才能了解它是死还是活的确定状态,

同样,我们必须观测到音箱、耳机、功放、耳放、DAC、CD、播放器、线材等的logo,才能了解到声音的确定状态;否则,无法观测到logo时,声音是不确定的,很多器材ABX盲听的结果自然是随机的。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发烧圈中的很多说法不符基本的逻辑。

最新的研究结果还显示,声音与平行宇宙理论也有关系。

有观点认为,每进行一次盲听时,界就会分裂出一个新的平行宇宙。盲听的结果是在新的宇宙产生的,结果自然可能与原有宇宙有所不同。这也解释了盲听与非盲听的区别。

但是,众所周知,宇宙的能量是守恒的。如果分裂出过多的平行宇宙,有可能导致整个世界陷入坍缩。届时将是世界末日,所有宇宙多会毁灭。

所以,为了拯救全人类,更是为了拯救全宇宙,我们一定要禁止双盲听!

禁止盲听,人人有责!拯救世界,刻不容缓!

最后,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暗物质与暗能量也在HiFi中起重要作用,例如声音的“密度”,实际上就是声音中存在的暗能量,传统的测试设备是观测不到的。

总之,声音这种现象用传统的科学例如声学、心理声学等是无法解释的,必须要用量子理论才能解释。而且,量子理论解释的很完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