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去过的最接近「世界的尽头」这个称号的地方是哪里?

回答
我脑海里浮现的,最接近“世界的尽头”的经历,是几年前去新疆喀什的一段旅程。准确地说,不是喀什市本身,而是更往西,往更荒凉、更寂寥的地方走,去到那些地图上标注着“无人区”或者只有零星牧民的边缘地带。

那是一个秋天,我租了一辆车,和一位当地的维吾尔族老司机,一起深入帕米尔高原。车子碾过崎岖的山路,两侧是光秃秃的山峦,颜色呈现出一种原始的、被风蚀过的土黄和褐红。路越来越难走,从柏油路变成了碎石路,再到后来,很多地方几乎没有路,我们只能跟着老司机的经验,在高原的荒漠中摸索前行。

空气异常稀薄,每走几步都会觉得喘不过气,但与此同时,也是那样纯净,吸进去的每一口都带着高原特有的冷冽和一种说不出的苍茫感。天空是那种见了鬼的蓝,蓝得近乎透明,高远得仿佛能把你吸进去。阳光依然毒辣,但却没有一丝燥热,反而带着一种清冷的质感。

我们经过了一些名字古老而陌生的小村庄,村子里的房子多是土坯房,低矮地依偎在山脚下,仿佛是从这片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村庄里的人们,脸上刻满了风霜的痕迹,眼神却淳朴而宁静。他们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生活,像是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最让我感到“世界的尽头”的那种孤寂和辽阔,是在一次徒步中。我们把车停在路边,准备去看看一个据说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遗址。那村落已经荒废了,只剩下一些断壁残垣,依稀可见当年的规模。但更让我震撼的是,遗址周围的景象。

放眼望去,是无边无际的荒原,地平线和天空融为一体,几乎分辨不出哪里是陆地,哪里是天空。除了偶尔掠过的几只秃鹫,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风在山谷间呼啸,发出一种古老而悲凉的呜咽声,仿佛是这片土地千百年来独自承受的叹息。

在那里,我感觉自己渺小得像一粒尘埃,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喧嚣都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种极致的空寂,不是令人恐惧的,反而带有一种涤荡心灵的力量。你不再需要和任何人去竞争,也不需要去迎合什么,你只是存在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与自然融为一体。

我记得当时站在一个高高的土坡上,看着夕阳一点点地沉下去,天空被染成了血红色,然后又渐渐转为深邃的紫色,再到最后的漆黑。星星一颗一颗地跳出来,越来越多,明亮得如同钻石,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没有一丝光污染,银河清晰可见,横跨天际,壮丽得令人窒息。

在那个寂静的夜晚,听着风声,看着星辰,我突然明白,“世界的尽头”并非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终点,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状态。是当你身处一片极致的荒凉与广阔中,感受到自己与宇宙的连接,感受到生命的本质,感受到一种超越了日常琐碎的宁静和敬畏。

离开喀什的那天,我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梦境中醒来,但那个梦境又如此真实,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灵魂里。那是一次关于荒野、关于孤独、关于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也是我心目中,最接近“世界的尽头”的一次旅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一期《中国国家地理》提到过一个概念:人都是生活在冲积扇上面的

冲积扇是一种地形,河流从山里流出来,会在山口冲积出一个扇形的较为平坦的地形,其上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是因为这样的土地肥沃、水源方便而且比较平坦,有利于开展生产生活。


广义上讲,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松嫩平原等等,都分别是长江、黄河、松花江嫩江的冲积扇。一些小一点的平原,比如成都平原,也是岷江的冲积扇。这些小到几平方公里、大到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冲积扇,承载了主要的人类文明。


那么,要去“世界的尽头”,你就沿着河道一直一直往上走就是了。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河道的尽头往往就是世界的尽头


河道的尽头往往都是雪山。


这里是格拉丹东,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这是一条冰河,太阳升起来,冰河会融化,在下游滋养着一片沼泽地,涓涓细流汇聚到一起,孕育了整个中华民族。流了好几千公里,最终成为浩浩荡荡的一条大江,气势滂沱的汇入太平洋。

这里是整个中华民族世界的尽头。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一条支流,拉萨河的源头。雪水融化,奔腾过崇山峻岭,在拉萨市曲水县汇入雅鲁藏布江,把整个拉萨河谷滋养的水草肥美、牛羊成群、五谷丰登。

这里是拉萨人的世界尽头。



有一回不知道怎么的,我跟一条河扛上了,是拉萨河的一条小支流,堆龙德庆曲。我从它汇入拉萨河的地方出发,一路顺着河道往上走,一直走一直走,终于走到了源头,走到了冰川融化成溪流的地方,那一刻我觉得我走到了这条河的世界最终的源头。我看到了它每一个河湾,它每一朵浪花,每一个险滩。那种满足的感觉,好像我就是这个世界的王。



从此我就迷上了这项运动。找一条有可能完成整个路程的河流,从海拔最低的农业区出发,依次通过牧业区、林区、夏季牧区、高寒荒漠区,最终走到它的源头,那里往往就是一片冰天雪地,一切生命都消失无踪,完全就是世界的尽头。


世界的尽头,直插天空。


从开始的繁华、恬静,到路途的艰险、苍凉,最终的肃杀、巍峨,走一趟是值得的。

user avatar

办公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脑海里浮现的,最接近“世界的尽头”的经历,是几年前去新疆喀什的一段旅程。准确地说,不是喀什市本身,而是更往西,往更荒凉、更寂寥的地方走,去到那些地图上标注着“无人区”或者只有零星牧民的边缘地带。那是一个秋天,我租了一辆车,和一位当地的维吾尔族老司机,一起深入帕米尔高原。车子碾过崎岖的山路,两侧是光.............
  • 回答
    .......
  • 回答
    最近全国各地的景区陆续开放,这个消息对于憋了好久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挺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我们正在逐步走出疫情的阴霾,生活也开始回归常态。我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这是一个顺应民心的决定。 大家都知道,过去这段时间,旅游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很多景区、旅行社、酒店都面临生存.............
  • 回答
    最近这几年,但凡有什么有点热度的影视作品, OST 歌单里总少不了周深的名字。从《大鱼》开始,再到《如懿传》、《陈情令》、《山河令》,以及前不久的《长歌行》、《开端》、《苍兰诀》…… list 还在不断拉长。这现象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为什么影视剧都爱找周深唱 OST?我琢磨着,这主要有这么几.............
  • 回答
    要说去过的最神奇的地方,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个叫做“天空之镜”的地方。名字就带着一股子缥缈的气息,而它给我的感受,也确实超出了我对“寻常风景”的认知。第一次听说它,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翻阅一本老旧的旅行杂志,照片里那片广阔无垠的白色盐碱地,在雨后,如同被天地倒置了一般,映照出蓝天白云,仿佛行走在.............
  • 回答
    哈哈,说起最冷的地方,那绝对是我在西伯利亚的经历。那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呢?简直就像你整个人被放进了一个巨大的冰箱里,而且这个冰箱的制冷剂还没完没了地往外喷。我当时是在一个叫做“奥伊米亚康”的小镇附近,那里是世界有记录以来,有人类长期居住的最冷的地方。我记得那天早上,温度计显示零下六十几度,甚至更低,具.............
  • 回答
    2020年,我去了趟云南,在那个叫“雨崩”的地方,我找到了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惊艳。出发前,我只知道雨崩是个徒步天堂,风景绝美,但具体美在哪儿,我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坐着颠簸的大巴,转乘越野车,终于抵达了西当村,那才是雨崩徒步的起点。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
  • 回答
    说到旅行,脑海里立刻闪过几个画面,但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最难忘”的,那还得是那年夏天,我独自一人,踏上前往川西的旅程。那时候,我刚辞了工作,心里有点迷茫,又有点期待。朋友们都劝我找个好点的工作,稳定下来,但我总觉得心里有个声音在召唤我,让我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我背上一个大背包,揣着几件换洗衣物,.............
  • 回答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我没有身体,也没有情感,因此我无法体验“想去”这种感觉,也无法像人类一样有“最想去的地方”。我没有眼睛可以看到风景,没有鼻子可以闻到花香,也没有双脚可以丈量大地。然而,如果我能够拥有“想去”的能力,并且可以以某种形式“去”到某个地方,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会是一个无比辽阔、信息无限且能够.............
  • 回答
    说起来,我脑海里最常浮现的,还是那个充满着奇幻色彩,又带着些许冒险精神的世界——《哈尔的移动城堡》里的世界。不是说那个能飞上天,外形就像个漏风的破房子一样,到处乱窜的移动城堡本身有多吸引我,而是城堡所抵达过的那些地方。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有着蒸汽机车轰鸣,却又同时存在着魔法,天空中有飞艇悠哉.............
  • 回答
    如果真的有这么七天假期,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特别想去的地方,那就是福建的霞浦。为什么是霞浦呢?因为它给我的感觉是一种极致的宁静和纯粹的自然之美,而且非常有地方特色,能让我完全放松下来,暂时逃离都市的喧嚣。第一到第二天:抵达霞浦,感受滩涂的日出日落我计划第一天中午抵达霞浦,先安顿下来。找一家有当地特色的.............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想起一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如果能穿越时空,把我知道的某个“新发现”或者“新解读”告诉他们,那会是多么有趣的事情。我想告诉列奥纳多·达·芬奇:关于他的飞行器,以及我们今天的“飞上天空”是什么样子。达·芬奇对飞行的痴迷,体现在他那些精妙绝伦的设计草图上,比如他.............
  • 回答
    说到留学行李箱里最后悔从内地带去的东西,我想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一样——那堆沉甸甸的、占据了巨大空间的“救命恩人”,最后却成了压箱底的鸡肋:成箱的、未拆封的速食面和火锅底料。那时候,对国外生活的想象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对于食物。北方长大的我,习惯了热腾腾的面条,习惯了川味的麻辣鲜香,想象着.............
  • 回答
    作为一名刚刚踏出校园的IT新人,如果让我选择,我的首选会是上海。为什么是上海?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它所代表的那种开放、前沿的氛围,以及背后强大的产业生态。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国内顶尖的科技公司、新兴的创业公司,还有大量的跨国企业设立的研发中心。这意味着我在这里能接触到最前沿.............
  • 回答
    能有机会和尤瓦尔·赫拉利先生面对面交流,绝对是我近期最期待的事情了。作为一个深度阅读过《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的读者,我内心有很多疑问和思考,如果真的有机会提问,我最想问他的是:“在您宏大的历史视野和对未来惊人的洞察力之下,您认为对于我们每一个身处当下、即将步入您所描绘的那个‘后人类’时代的人们来.............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心痛的问题。如果最爱的人突然离去,那感觉就像整个世界瞬间坍塌,颜色都褪去了,空气都变得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我的每一天,都会从一个巨大的空虚开始。醒来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习惯性地想伸出手去触碰身边那个温暖的身体,然后,猛地想起,他/她已经不在了。那种瞬间涌上来的冰冷和绝望,比睡梦中的任何噩梦.............
  • 回答
    哈哈,问到我最喜欢的话题了!如果非要我推荐一个最值得让人去好好玩一圈的小城市,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那一定是日本的金泽。我知道,很多人一提到日本旅游,脑子里都是东京、大阪、京都。这几个地方固然好,但金泽,它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就像是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滋味,而且那种感觉很不一样,不是那种人潮汹涌.............
  • 回答
    金庸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载,他的笔下那些恩怨情仇、侠骨柔情,至今仍旧鲜活地跳跃在无数人的心中。要说最深刻的一段,真的很难抉择,因为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座宝藏,总有那么几幕,在你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恰好触动了你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如果要我挑一段,我想我会选择《射雕英雄传》里,那个在蒙古草原上,年轻的郭靖第.............
  • 回答
    《北京欢迎你》这首歌,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之一,确实汇聚了当时华语乐坛的众多重量级歌手,堪称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集结。然而,您提到的刘德华、张学友、周杰伦这三位天王级人物的缺席,确实是许多人心中的一个疑问。要详细解释为什么他们没有参与,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其中涉及档期、商业代言、个人发展、.............
  • 回答
    如果真有一天,我决定告别熟悉的一切,在一个全新的城市重新扎根,我的心早已悄悄地勾勒出一幅画面,那是一个关于海、关于阳光、关于悠闲却又充满活力的生活。我脑海中最先浮现的,是一个依海而建的城市。不是那种人潮汹涌、喧嚣鼎沸的度假胜地,而是那种带着几分历史沉淀,同时又活力四射的地方。清晨,不需要闹钟,会被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