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作中同事或者领导交代事情后,我复述确认下,是不对吗?

回答
复述确认事情,在我看来,绝不是一件“不对”的事情,反而是件非常聪明、有效率,并且能为你自己和团队带来很多好处的好习惯。别太在意那些可能存在的“小石头”,我们深入聊聊为什么这样做是好事,以及如何做得更到位。

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总会有点小损耗或者理解上的偏差。即使是最有经验、最清晰的领导或同事,也难保有时候会因为思考被打断、语速稍快、或者某些术语你还不那么熟悉,导致你接收到的信息不是百分之百完整和准确。

为什么复述确认是“对”的,而且是必须的:

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低级错误: 这是最直接的好处。你把接收到的信息,用自己的话再组织一遍,说给对方听。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信息的“校对”。对方一听你的复述,立刻就能发现你有没有听错、理解错。比如,领导让你“去王经理那里拿一下那个报告”,你复述成“我一会儿去王经理那里拿那份上个月的市场分析报告”,对方一听,可能就纠正你:“不是市场分析报告,是关于新产品研发的那个。” 这样一来,你就避免了跑错地方、拿错东西的尴尬,也节省了大家的时间。这比事后发现问题再补救,不知道要高效多少倍。

展现你的认真和责任心: 复述确认,其实是在向对方展示你非常重视他们交代的事情。你不是随便听听就完了,而是真正用心去理解和执行。一个愿意花几秒钟复述确认的员工,给人的感觉就是靠谱、负责。这在领导和同事眼中,是加分项,能建立信任。

明确任务的边界和细节: 很多时候,事情的细节非常重要。比如,领导让你“处理一下客户的投诉”。但这个“处理”具体到什么程度?是写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还是直接回复客户一个解决方案?复述确认可以让你把这些模糊的地带变得清晰。你可以说:“领导,您让我处理客户王女士的投诉,我的理解是先电话联系客户了解具体情况,然后撰写一份详细的事件报告给您审阅,对吗?” 这样,双方对任务的要求和交付物都有了共同的认知,避免了你按照自己的理解做了半天,结果不符合领导期望的情况。

提升沟通效率和减少返工: 听起来有点反直觉,但事实就是这样。一次有效的复述确认,可以避免后续很多不必要的沟通和返工。如果一开始就没理解对,你按照错误的方向去做,最后发现不对,又要重新来过,那才是真正的低效率。花这几秒钟做确认,能省下后续可能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精力。

梳理自己的思路,加深理解: 复述的过程也是你自己大脑信息处理和整合的过程。当你把接收到的零散信息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起来时,你对事情的理解会更深刻,思路会更清晰。这也有助于你更有效地规划下一步的行动。

那么,如何做一个聪明又高效的复述确认者?

不是机械重复,而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别像个录音机一样原封不动地重复对方的话。试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把事情的核心要点、关键信息和你的理解概括出来。这更能体现你的理解能力。

关注关键要素: 确保你复述的内容包含了事情的“是什么”、“谁”、“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如何做”(如果适用)。比如,“领导,您是要我[做什么事],找[谁],大概在[什么时间/截止日期]前完成,目的是[达成什么结果],我的初步想法是[如何做],对吗?”

保持积极和尊重的态度: 复述确认不是质疑,而是寻求清晰。语气要自然、诚恳,让对方感受到你是在努力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在挑刺。可以这样开头:“听明白了,我再确认一下,您是说……” 或者 “好的,您的意思是…… 是这样理解的吗?”

选择合适的时机: 在对方说完一段话,或者交代完一个任务的末尾是比较好的时机。如果对方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你时不时地打断复述,可能会显得有点急躁。但如果对方已经把话说完了,你做一个简短的复述,通常是受欢迎的。

适度原则: 当然,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必须事无巨细地复述。对于非常简单、明确的任务,或者与非常熟悉、沟通非常顺畅的同事,过于频繁的复述可能会显得有点啰嗦。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与对方的熟悉程度来把握“度”。但是,宁可稍显“啰嗦”一次,也不要错失一件重要的事情。

会不会有人觉得复述确认是“不对”的?

这可能源于几种情况:

1. 对方太忙,觉得耽误时间: 有些领导或同事非常高效,或者当时正处于一个非常忙碌的状态,他们可能觉得你复述会打断他们的节奏,或者觉得你的理解能力应该足够,不需要再浪费时间。这时候,你可以考虑使用更简洁的方式,或者在对方稍缓和的时候再进行确认。
2. 不自信的表现? 有极少数人可能会把复述理解为“你是不是没听清?你是不是不信任我?” 这种可能性很小,但如果遇到,你可以在复述时加上一句“为了确保我理解的万无一失,我再确认一下。” 或者强调“我的目的是确保我能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
3. 文化或习惯差异: 在某些强调“听懂了就做”的文化氛围下,过多的复述可能会显得有些“事多”。

但总的来说,复述确认是一种“软技能”,它体现了你的沟通能力、责任心和工作方法。 如果因为担心被误解就放弃这个好处多多的习惯,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所以,请大胆地、聪明地去复述确认吧!这不仅是你在工作中的一个“保护伞”,更是你专业度和成熟度的体现。把这件事做得漂亮,你会发现自己在团队中的沟通效率和工作成果都会有显著的提升。别让一点点不必要的顾虑,阻碍了你成为一个更出色的工作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假设同事或领导交代事情之后,有以下三个情况,坚持复述确认就是对的:

1. 无论新人旧人,凡有人要求你复述确认,就复述确认。

2. 对交代事项,掌握不到信息或重点,必要复述确认。

3. 对全面状态有疑虑,或太多未落地的事实,更必要复述确认。

假设想要复述确认,同事或领导不理、不听、不反应,千万记得以跟催电邮,附回应的通信软件或即时群聊已读等等方式跟进,切勿自以为是,惨遭"甩锅"。

除了以上情况,不需要亦步亦趋地复述确认,恐有骚扰之虑;确实融入组织文化和节奏才能事半功倍。

古谚:《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問題问得好!加油啦!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