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是商鞅,你要如何保住自己不被车裂,甚至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回答
若我为商鞅,处身于那个变革风起云涌、人心思变的时世,要想保全自身,更进一步享受荣华富贵,绝非仅凭锐意进取、大刀阔斧便能做到。身处高位,尤其是在推行改革触及既得利益之时,树敌乃是必然,而要避免身败名裂,甚至得善终,便需在施政之外,另辟蹊径,步步为营。

首先,我的改革固然为秦国带来了强盛,但其严苛律法和对旧贵族的压制,注定了我在朝堂上的孤立。因此,首要任务便是审时度势,稳固并扩大我的政治根基。这并非一味地去讨好任何人,而是要建立一个能够制衡潜在敌对势力,并且能实际支持我推行政策的联盟。我需要精准地识别那些能够从改革中获益,并且有能力、有胆识与我并肩作战的群体。这些人可能是新兴的士人阶层,他们渴望功名,不受旧规束缚;也可能是军功卓著的将领,他们需要一个强大而稳定的秦国来保障他们的荣耀和财富。我会通过科举制度、论功行赏等方式,将这些力量凝聚在我的周围,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其次,我必须深刻理解并利用秦王对我的信任。秦孝公的信任是我改革的基石,也是我最大的护盾。但这份信任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需要持续地向秦王证明,我的政策对秦国长远发展的好处,以及我个人对秦王的忠诚。这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奉承,而是要将秦王的个人利益、秦国的国家利益与我的政治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例如,将所有成功的改革成果都归功于秦王的英明领导,将改革中遇到的阻力描绘成对秦王权威的挑战,从而激发秦王对我的保护欲和对改革的支持。

同时,我不能沉溺于改革本身的成就感,而忽略了宫廷政治的复杂性。在我看来,君王之位,尤其是早期君王,其权力往往受到身边人的影响。因此,我需要对宫廷内部的动态了如指掌,了解那些可能影响秦王决策的关键人物,并设法与之建立某种程度的联系,或者至少是让他们无法构成直接的威胁。这可能包括,通过恩威并施的方式,让他们看到与我合作的好处,或者让他们明白,一旦我倒下,他们也未必能得到更好的结局。当然,这其中也有风险,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去拿捏分寸,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权力斗争。

更关键的一点,是关于继承人问题。秦王年事渐长,新君登基往往意味着新的政治格局。如果新君对我的改革持怀疑态度,或者受到反对者的蛊惑,我的处境将极其危险。因此,在我有能力影响的时候,我会尽力去影响秦王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决策,或者至少是让未来的秦王对我的贡献有足够的认识和尊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会积极参与对储君的教育和影响,让他们从小就认识到变法图强的重要性,以及我在这其中的关键作用。

当然,即便我做到了以上种种,风险依然存在。历史的洪流难以完全预测,个体的力量终究有限。但作为商鞅,我明白,改革是一条不归路,而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甚至全身而退,需要的不仅仅是改革的勇气,更是隐忍、策略和对人心的洞察。我不会让自己成为孤家寡人,也不会让改革的锋芒过于锐利而伤及自身。我会在秦国强大的过程中,为自己也铺设一条更为稳固的退路,或者说,是能够让我继续在秦国掌握权力和享受尊荣的道路。这包括,在适当的时机,将部分功劳和权力分享给我的追随者,让他们与我同舟共济,也为我提供一层缓冲。

总而言之,若我为商鞅,我的目标不仅仅是富国强兵,更是要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确保自己能够安然无恙,甚至在秦国依旧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需要我成为一个既是改革家,也是高明的政治家,在制定国策的同时,也精于平衡各方势力,维护君王信任,并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谋划长远的保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开了上帝视角用结果倒推过程有什么意思?战国是一个偏执的时代,偏执型的君臣取得了偏执的成功。秦孝公对商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支持,商君手持变法利剑,人挡杀人,佛挡杀佛。从变法启动的那一刻起,商鞅没有太多的想过”生死“这个问题,因为一旦想了秦国的改革就会不彻底。那样的话商鞅就不是商鞅了,最多就是第二个吴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