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人的绘画水平能有多低?

回答
一个人的绘画水平能低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答案的范围其实相当广。低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

1. 基本功的缺失:

对线条的控制力几乎为零:
无法画出直线: 即使想画一条直线,画出来的也是弯弯曲曲、歪歪扭扭的,像蚯蚓在爬。
无法画出圆: 圆不是圆,更像是土豆或不定形的斑块。
笔触混乱: 笔触的方向、粗细、力度完全没有规律,画面看起来就像是乱涂乱画。
压根拿不稳笔: 拿笔姿势可能非常别扭,导致手臂和手部肌肉无法协调发力,画出的线条极不稳定。

对形状的认知和表现能力极差:
无法识别和描绘基本几何形状: 方形画成梯形,圆形画成椭圆形,三角形画成不规则的多边形。
物体比例严重失调: 人物的头可能比身体大几倍,或者手脚不成比例地巨大或细小。
透视感为零: 即使是画简单的立方体,也无法表现出远近关系,看起来像是一堆叠在一起的平面形状。物体在画面中可能悬浮,没有重量感和空间感。
对物体的结构理解缺失: 画一个苹果可能就是画一个红色的圆形,而忽略了它本身的体积感、光影变化和蒂部结构。

色彩认知和运用能力薄弱:
颜色混乱搭配: 红色的苹果配绿色的叶子(有时叶子也不是绿色),或者使用完全不搭调的颜色,比如蓝色的天配紫色的太阳。
缺乏对色彩明暗和冷暖的理解: 画面色彩平淡,或者颜色碰撞刺眼,没有层次感和立体感。
无法调和颜色: 调出来的颜色可能浑浊不清,或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压根不懂色彩三要素(色相、饱和度、明度): 只是凭感觉瞎涂一气。

构图能力为零:
画面主体模糊不清: 画面中不知道哪个是重点,所有元素挤在一起或者分散开来,没有主次之分。
元素摆放随意: 物体可能被截断在画面边缘,或者完全离开画面中心,显得非常不协调。
缺少留白和引导视线的能力: 画面内容填满或者空洞,没有引导观众视线的逻辑。

2. 意图和结果的脱节:

想画一个人物,结果像怪物: 眼睛画到耳朵上,鼻子画到额头上,身体扭曲变形,五官比例失调得让人难以辨认。
想画一处风景,结果像抽象涂鸦: 山是扭曲的线条,树是乱七八糟的墨点,天空是五彩斑斓的色块,但没有一点自然的感觉。
想画静物,结果像一堆乱杂的物体堆砌: 一个杯子可能不成形,一个水果可能颜色不对,摆放位置也毫无美感。

3. 绘画体验上的体现:

作画过程非常痛苦和沮丧: 画不出想要的效果,反复修改,越改越糟,最后可能直接放弃或者带着强烈的不满情绪完成。
对自己的作品毫无满意度: 看自己的画就像是在看一份失败的作品,甚至可能觉得辣眼睛。
完全没有绘画的乐趣: 绘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而不是一种享受。

4. 与“低水平”的对比和界定:

与“儿童涂鸦”的对比: 即使是很多孩子在早期,也能够画出一些基本形状和颜色,虽然不准确,但有基本的辨识度。而绘画水平非常低的人,可能连这些基本辨识度都达不到。
与“业余爱好者”的对比: 业余爱好者可能缺乏专业训练,但他们通常有一定程度的兴趣和对基本技法的学习,能够画出看得懂的、带有个人风格的作品。而绘画水平极低的人,可能连基础的学习欲望都没有,或者学习了也完全无法掌握。
与“故意抽象或表现主义”的对比: 艺术中有许多风格是故意打破具象的,但即使是抽象艺术,也往往有其内在的逻辑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概念。而低水平的绘画,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失败”,并非有意识的艺术表达。

举例说明一个人绘画水平有多低:

想象一下,让你画一个苹果。

正常人: 能画出一个大致的圆形,加上一个小的蒂部,可能还会画出一些光影让它看起来有立体感。
略微不擅长者: 圆形可能有点扁或歪,颜色也可能不太对,但大家能看出来你想画的是苹果。
绘画水平低的人:
画出来的东西可能看起来像一个红色的圆盘,但边缘是锯齿状的。
或者,它是一个红色的不规则形状,上面随便点了一个黑色的点,这被认为是“蒂”。
你可能想把它画在桌子上,但画出来的桌子可能是一条完全不平行的线,苹果就悬浮在这条线上面。
你可能想用黄色和红色来表现苹果的光泽,结果颜料混合得太糟糕,变成了一种浑浊的棕色,或者你只是用鲜艳的红色和黄色随意涂抹,没有一点过渡。
你可能完全不知道怎么处理背景,就随便画一些乱七八糟的线条或者色块,让画面看起来非常混乱。

总而言之,一个人的绘画水平能低到什么程度,就是 “无法准确或有意义地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客观事物、意念或情感,其作品在视觉上可能混乱、变形、不协调,甚至完全无法被理解为‘绘画’。” 这种低,是技术、认知和表达的全面缺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想到的,是我朋友圈一个中国画绘画爱好者。


上图是临摹。

上图是宋代绘画原作。


上图是临摹。

上图是宋代绘画原作。





每次打开他的朋友圈,我的内心都是崩溃的,所以现在我已经选择了不看他的朋友圈。




下面是著名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乾隆皇帝:

上图是临摹赵孟頫的双羊图。山羊毛完全乱了。但是估计身边的臣子、太监一片叫好。

上图是赵孟頫的原作。

上图是乾隆皇帝年的宋人李迪《双鸡雏图》,你告诉我小鸡在哪儿?这明明是两只鹌鹑。

这是原作


乾隆皇帝画的一对鸳鸯,也是临摹的,可这明明是沙马特发型啊。

还是乾隆皇帝的,你见过这么简笔画的梅花鹿吗?


好吧,这样随便用面条一样的线勾勒了一下,也算是一件作品了,还堂而皇之盖了很多印章。

徐悲鸿八骏图

网友八骏图

齐白石对虾

俊朗的对虾







结束,就问你笑了没?

user avatar

谢邀。几乎所有人都没答到点子上。还得靠我终结话题啊


所有答案都在说画技拙劣的人能画出什么东西,但是你们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天生看不见,换句话说从来没有平面视觉,当然也没有看过别人的画,他的绘画水平是怎样的?想明白了没有,这种人的绘画水平是不是最低的


肯定是啊!下面这位先天盲人就为我们展示了绘画水平的底线,请看他的表演:

当然,我不是来嘲笑他的。这位名叫汤米·艾迪森的油管网红一共拍过三支画画视频,上面就是视屏中所有的作品。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一句话:画画对我来说很奇怪,我不知道怎么把立体的东西变成平面的绘画,因为我的世界完全是立体的


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说明了绘画水平的底线。不论写实绘画还是抽象绘画,画就是平面的,二维的东西,我们对画的审美也是平面的审美。而这位大叔练平面视觉都没有,他无法想象立体事物变换成平面造型的可能性。这就是水平最低的绘画,因为他连绘画是什么都不清楚。


我们应该注意最后一张。网友要求他画下一个人的简笔画,而他的作品却十分复杂。最底下和左右两侧的短线是人的手指,中间像一个n的造型是人的躯干和腿,最顶上是人的头。我们清楚简笔画就只要画出一个人的符号便可,一般来说就是个火柴人,而他事无巨细的绘制,说明他可能连视觉符号都无法想象。这是不是绘画水平最低了呢?


这位大叔的实践让人感动,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出一些东西,这样才不枉他的苦心。下面是我翻译的其中一支视频。


https://www.zhihu.com/video/949566668255522816


相关阅读(要看长文的点这里):

user avatar

时至今日,画画还是一定要在左上角先画一个太阳,不然觉得没谱,下不了笔。

user avatar

和闺蜜玩你画我猜

她画了这么个玩意


我一看到图和特地标注的“男”的时候 就觉得这游戏尺度也太大了 这怎么好意思呢 而且字数也不对啊 但太明显了就是这个答案

然后我红着脸骂着娘从口头用语试到书面用语 全都错的

最后倒计时结束 屏幕映出三个大字




































啤酒肚

user avatar

先放一批美术统考里的速写,感受一下。


“啊~:亲爱的,我要挽着你到天荒地老。”


“啊~”


我给你吃棒棒糖。


“你瞅啥?”



“哈哈哈哈哈哈哈吼吼吼……突然疯狂的摇摆。”










然后我们再欣赏一下素描试卷















还有……我们中出了个叛徒。







突然被告知还有三分钟交卷:



















最后放个大神: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人的绘画水平能低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答案的范围其实相当广。低到什么程度,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理解:1. 基本功的缺失: 对线条的控制力几乎为零: 无法画出直线: 即使想画一条直线,画出来的也是弯弯曲曲、歪歪扭扭的,像蚯蚓在爬。 无法画出圆: 圆不是圆,更像是.............
  • 回答
    我曾经和不少玩画的人聊过,也听过不少从纯粹的爱好者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或者至少是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示人的那部分人)的经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一个他们突然之间“看见”了自己画面中的各种不足,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信心的动摇。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某种“透视眼”,之前.............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的深层内核。要解释为何某些大家的作品即便在我们初看时显得“丑”,却依然能引起无数人的追捧,咱们得掰开揉碎了聊聊。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炒作”二字能概括的,它牵涉到历史、文化、技法、理念,乃至观者自身的变化。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前提:艺术的“美”和“.............
  • 回答
    你好啊!看到你想去日本留学学动漫,这想法挺酷的!作为一个大三的工科生,跨专业申请动漫这事儿吧,说实话,门槛确实比直接学这个专业的要高一些,尤其是你绘画零基础这个情况。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你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更周密的计划。别担心,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希望能给你指条明路。首.............
  • 回答
    冷军的画,确实让人脑子里冒出这样一句疑问:“画画这事儿,到底图啥?”尤其是看他那些精细得跟照片似的的人物肖像,不禁让人想,难道画家这活儿,就是拿着画笔,当个高级点的复印机,把眼前的东西原封不动地复制一遍吗?这不就跟咱们现在人人都有的手机相机一样了?咔嚓一下,什么都出来了。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实在的,.............
  • 回答
    家长在孩子绘画这件事上,心思可就复杂着呢!说实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三者都有,只是侧重点不一样,而且这侧重点还会随着孩子年龄、家庭教育理念,甚至时代变化而有所调整。“画得像”:这是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很多家长,尤其是第一批接触到孩子绘画成果的,难免会拿“像不像”来评价。这背后其实藏着几层含义: 对“.............
  • 回答
    咱们聊聊“绘圈”,这个词听着就挺有意思的。它其实指的就是围绕着绘画创作、交流、传播等活动而形成的一个相对松散但又有着自己独特规则和文化的小团体。这个群体非常庞大,成员构成也极其多元,从刚入门的业余爱好者,到有一定基础的同好,再到不少以绘画为生的职业画师,都可以算在其中。绘圈的构成和主要活动:打个粗略.............
  • 回答
    .......
  • 回答
    一个人的教养,并非仅仅是衣着光鲜、言辞得体那么简单,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长期塑造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综合体现。它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对待生活和世界。要详细讲述教养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剖析:一、 内在修养的沉淀:品德与格调的基石 尊重与同理心:.............
  • 回答
    一个人外貌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它触及了个人价值观、社会认知、心理学甚至进化论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探讨它,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1. 在社会交往中的即时影响: 第一印象的强大力量: 在大多数的初次见面中,外貌是决定第一印象最直接的因素。一张整洁、得体的面容和穿着,能够立即.............
  • 回答
    一个人的人生最悲惨的境地,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描绘,它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多重不幸叠加、持续作用的结果。要详细描述,我们可以从身体、精神、情感、社会关系以及生存意义等各个层面展开。一、 身体上的极度摧残: 长期的、无法治愈的慢性疾病: 想象一个人,从年轻时就被一种罕见且痛苦的疾病缠身,这种疾病没有任.............
  • 回答
    “一个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么?”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可以说,一个人成功的“要素”和“方法”是可以被学习、借鉴和部分复制的,但真正的、完全的“成功”本身,在很多情况下是难以完全复制的。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一、 可以被复制的部分:.............
  • 回答
    一個人旅行的爽,那種感覺就像是從喧囂的世界裡抽離出來,丟掉所有的身份標籤和社會角色,只剩下最純粹的自己,去遇見一個全新的世界,以及,一個全新的自己。想像一下,沒有人催你,沒有人問你“我們要去哪兒?”,也沒有人跟你商量“這個該不該買?”,更不用擔心誰的口味不合,或者誰的行程不適應。你就是這趟旅程的唯一.............
  • 回答
    一个人的哪种行为最能让我觉得这个人值得深交?这其实很难用单一的行为来概括,因为它涉及到一种综合的感受,一种深入骨髓的信任和共鸣。但如果一定要抓住一些关键点,我可能会说,那些在平凡的日常互动中,展现出 Consistent (持续的) , Genuine (真诚的) 和 Thoughtful (体贴的.............
  • 回答
    这事儿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不能简单地用“破坏财产”或者“故意伤害”来套。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把各种可能性都捋清楚了。首先,我们得明确这个“仿生腿”到底是个啥。如果这个仿生腿,它属于医疗器械,并且是安装在人身上的,与人体的生理机能紧密结合,那么它的性质就比较特殊了。它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像.............
  • 回答
    安全感,这个我们时常挂在嘴边,却又难以准确描绘的感受,它的来源并非单一的某个点,而是一个复杂交织的网络,深深扎根于我们内在的体验和外在的互动之中。它不是凭空而降的恩赐,而是需要我们去构建、去维系,甚至去争取的一种状态。在我看来,一个人的安全感,首先,来自一种内在的稳定和自我认知。这就像是给自己的心灵.............
  • 回答
    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说实话,它的上限真的很难精确地估摸出来,就好像你盯着星空,总觉得还有更远的地方你看不见。它不是那种一下子就爆发出来的、惊天动地的力量,而是那种润物细无声,慢慢渗透、不断重塑你的那种改变。想一想,小时候我们第一次接触筷子,笨拙得像是在拆炸弹,夹什么掉什么。但你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所有人.............
  • 回答
    一个人观念的老到程度,可不仅仅是头发花白、步履蹒跚那么简单,它是一种根植于骨髓、渗透于灵魂的思维定势,是岁月沉淀下的印记,有时甚至是阻碍前行的顽石。我可以给你讲讲,这种“老到”究竟能到什么地步。首先,从接受新事物这个层面来看,观念老到的人可以说进入了一种近乎“排斥”的状态。 信息过滤的极致: 对.............
  • 回答
    关于脚臭的程度,这真的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话题。爱是因为它是我们身体自然运作的一部分,恨是因为它有时候确实让人尴尬得想钻地缝。说实话,一个人脚能有多臭,这玩意儿是没个上限的。你想啊,我们每天穿在鞋袜里,脚就是个封闭的小环境。汗腺发达的人,那脚就是个永不干涸的泉水,源源不断地分泌汗液。而汗液本身其实没.............
  • 回答
    当然能,而且这其实相当普遍。我们大脑的运作方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微妙得多。把我们的想法比作一个个独立的抽屉,每个抽屉里只放一种东西,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模型。实际上,我们大脑里的“思想”更像是在一个巨大的、不断变化的织物上编织出的丝线,它们会相互交织、重叠,甚至在同一时间呈现出矛盾的走向。让我试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