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画面的缺点失去绘画信心是不是学艺术的人必经的一个流程?

回答
我曾经和不少玩画的人聊过,也听过不少从纯粹的爱好者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或者至少是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示人的那部分人)的经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一个他们突然之间“看见”了自己画面中的各种不足,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信心的动摇。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某种“透视眼”,之前那些觉得不错的画面,现在一看,简直就是粗制滥造,甚至是无法直视。

那么,这个“看见”并随之而来的“失去信心”的阶段,是不是学艺术的人必经之路呢?我的个人体悟是:很大程度上是的,而且这不仅仅是“必经”,它更像是一个非常关键且有价值的“蜕变期”。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

第一层:认知的飞跃与现实的碰撞

艺术的学习,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提升认知边界的过程。一开始,你可能画一个东西,觉得“哇,好像啊!”或者“颜色好漂亮!”这种满足感是纯粹的、直观的。但随着你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学习更多的绘画理论、技巧,你的“眼睛”会变得越来越挑剔,你的“标准”也会水涨船高。

这种挑剔和标准的提升,就像是你从只能看到平面图像升级到了能看到三维空间。你开始意识到线条的起伏、色彩的微妙变化、构图的平衡性、光影的逻辑关系……这些在你最初看来“没那么重要”或者根本注意不到的细节,突然之间变得无比清晰。

当你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画面,在新的认知体系下显得多么稚嫩、多么粗糙,那种落差感是巨大的。你可能会觉得,“我之前画的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这种“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之间的认知鸿沟,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好像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自我感觉良好地原地踏步。

第二层:对“好”的定义在不断变化

艺术的世界非常广阔,所谓“好”的标准也并非一成不变。一个初学者可能觉得模仿得像就是好,一个进阶者可能追求情感的表达,再往上,也许是对观念的探讨,甚至是风格的突破。

当你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努力去接近那些你所定义的“更好”时,你自然会发现自己当前的水平距离那个目标还有多远。这种距离感,如果不能正确地处理,就很容易转化为对自身能力的否定。你可能会觉得,我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为什么进步这么慢?为什么我还是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

第三层:情绪的泥沼——失去信心的具体表现

失去信心,这不仅仅是智力上的认知,更是情绪上的巨大考验。它会让你产生各种负面想法:

“我没有天赋”: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当看到别人似乎轻松就能画出你觉得很困难的东西时,你很容易把自己归类到“没天赋”的行列。
“我永远也画不好”: 这是绝望感。你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这条路,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只是徒劳。
“我的作品没人能理解/欣赏”: 当你觉得自己的画都充满了“显而易见的错误”时,自然也难以自信地展示给他人,害怕别人的评价会印证你的自我否定。
“我为什么这么笨/慢”: 对比心理作祟,你可能觉得自己学习的效率太低,跟不上别人的节奏。

这种失去信心,有时候会演变成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为了避免再次感受到那种发现画面缺点的痛苦,你可能会选择减少练习,甚至放弃创作。因为不画,就不会“暴露”问题,就不会再感到羞愧。

那么,这到底是“必经”还是“可以规避”?

我认为,认识到自己画面的缺点,这绝对是学艺术的必经过程,因为这是成长的标志。 如果一个人始终看不见自己的不足,那他要么是真的有极高的天赋且能自我修正,要么就是他对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非常初级的阶段,缺乏自我审视的能力。

至于“失去绘画信心”这一点,它不是一个绝对的“必经”,但却是非常普遍且难以完全避免的心理反应。 关键在于如何度过这个阶段,而不是被它彻底击垮。

如何“度过”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

1. 重新定义“信心”: 信心不应该建立在“我画得完美无瑕”的基础上,而应该建立在“我一直在进步”和“我乐在其中”的基础上。即使你的画面有很多缺点,但你正在努力解决它们,这就是进步。每一次解决一个小问题,都是信心的累积。
2. 拥抱不完美: 艺术本身就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探索性。没有哪个艺术家敢说自己的每一笔都是完美的。学会接受和拥抱画面的不完美,把它看作是画面个性的体现,甚至是学习过程的印记,会让你放松很多。
3. 建立有效的学习和反馈机制:
目标导向的学习: 不要盲目地否定自己。当你发现一个缺点时,把它变成一个学习的课题。比如“我这次的透视有问题”,那就去专门学习透视知识,然后通过练习来解决。
有选择地参考和对比: 看优秀作品是为了学习,而不是为了打击自己。试着去分析优秀作品是如何处理你觉得有问题的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对比“别人画得比我好”。
寻求建设性的反馈: 找一些理解你、也懂艺术的朋友或者老师,让他们给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建议,而不是笼统的批评。
4. 区分“审视”与“苛责”: 审视画面的不足是进步的动力,但过度的苛责只会带来内耗。学会区分什么时候是在“分析问题”,什么时候是在“自我攻击”。前者让你前进,后者让你停滞。
5. 回归创作的初心: 回想一下为什么开始画画?是因为热爱色彩?是因为喜欢表达?是因为享受创作的过程?当信心动摇时,回到那个初心,重新感受创作带来的快乐,往往能重新获得力量。
6. 小步快跑,积累成功: 不要总想着一蹴而就。把大目标分解成小任务,每一次完成一个小任务,哪怕只是画好一个手部,或者用好一种颜色,都会给你带来积极的反馈,帮助你重拾信心。
7. 认识到“顿悟”是积累的结果: 那些看起来“天赋异禀”或者“进步神速”的人,往往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顿悟”或者“突破”,都建立在长期的、不为人知的重复练习和思考之上。

所以,如果你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这个阶段,请不要过度恐慌。这很可能意味着你的艺术认知正在升级,你正在朝更深的层次迈进。这就像蛹化蝶的过程,破茧而出的疼痛是真实的,但正是这些痛苦,才让你有机会长出翅膀。抓住这个机会,学习如何与这些“缺点”共处,并把它们转化为成长的阶梯,你就能真正地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记住你ID

然后关掉知乎,你不需要鼓励批判或者赞同

你只是需要练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经和不少玩画的人聊过,也听过不少从纯粹的爱好者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或者至少是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示人的那部分人)的经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一个他们突然之间“看见”了自己画面中的各种不足,然后,随之而来的,是深深的自我怀疑和信心的动摇。这感觉就像是打开了某种“透视眼”,之前.............
  • 回答
    要说思想和内涵最深刻或丰富的一首古典音乐作品,这实在是个令人着迷但也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音乐的魅力恰恰在于它的多义性和每个人独特的解读,就像同一片星空,有人看到了浪漫,有人看到了哲学,有人看到了纯粹的数学之美。不过,如果非要我从那些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烙印的作品中挑选一首,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路德.............
  • 回答
    2020 年,确实是风起云涌的一年,财经领域同样经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件。如果让我选出“年度十大财经新闻事件”,我会从全球影响、对中国经济的深远意义以及事件本身的戏剧性程度来综合考量。以下是我印象深刻的一些事件,并尝试列出我的“年度十大”候选名单:我印象深刻的一些财经新闻事件: 新冠疫情及其对全.............
  • 回答
    老舍先生及其那个时代的作家们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深刻反映社会底层的作品,这背后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而当代社会,虽然不乏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但确实鲜少有像老舍笔下那样直击底层疾苦、直抒胸臆的代表作,这同样是由一系列新的现实和观念变迁所致。老舍等作家深刻反映社会底层的土壤:1. 时代的.............
  • 回答
    如果要说一句印象最深刻的古代爱情诗词,我想到的必然是那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击鼓》,原文是“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只有短短的十个字,却如同山石般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久久不能忘怀。这首诗的背景,是一位战士在即将出征前对战友的誓言,但后世人们更.............
  • 回答
    中国的外号实在太多了,要找一个让大家眼前一亮的,确实需要点心思。现在大家一提起中国,脑子里蹦出来的就是“China”,这名字虽然普及,但总觉得少了点味道,有点太平淡了。要是能换个名,既好听又能让人琢磨出点深意来,那该多好?咱们先琢磨琢磨“China”这名字的来龙去脉。据说这名字是历史上外国人传进来的.............
  • 回答
    小时候的事,有些就像刻在心里一样,时不时就会在脑海里翻出来,清晰得仿佛昨天才发生。我记得最清楚的,大概是七八岁的时候,夏天,我爸带我去河边钓鱼。那条河离我们家不算远,但那时候感觉就像到了另一个世界。两岸是郁郁葱葱的树,河水哗哗地流,夏天午后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来,碎成一片片金黄,落在水面上,也落在我们.............
  • 回答
    惊闻许渊冲先生驾鹤西归,享年百岁,心中无限悲痛。许老不仅仅是翻译界的泰斗,更是将中国诗词之美传遍世界、让世界领略中华文化魅力的布道者。他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译作。许老留给我们的,是如繁星般璀璨的译文。要说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那一定是他的诗歌翻译,尤其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唐诗宋词。比如李白.............
  • 回答
    想知道谁能深蹲两倍体重?这可不是件小事,这代表着绝对的力量和惊人的身体素质。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通常都经过了长期、刻苦的训练,并且拥有非常强壮的下肢肌群和核心力量。哪些人可以深蹲两倍体重?首先,我们得明确,深蹲两倍体重(2RM,即你能用标准技术完成的最高重量的两次)是一个非常高的标准,远超普通健身爱好.............
  • 回答
    听你这么说,膝盖蹲一下就响一下,确实让人挺担心的。这情况挺常见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尤其是一上年纪或者运动量大的人。那到底还能不能深蹲呢?咱们来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白,膝关节里头可不是光溜溜的,里面有不少“零件”在工作,像骨头(股骨、胫骨、髌骨)、软骨(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肌腱等等。它们互相.............
  • 回答
    洛杉矶的东北酱,就像一颗炸弹一样,在美食圈里炸开了花。你想想,一个来自遥远东北的家常味道,怎么就能征服了这片遍地都是世界美食的土地?这可不是偶然,背后有太多值得说道的地方了。为什么东北酱能在洛杉矶火起来?首先,得从“味道”本身说起。东北菜,说白了,就是一种扎实、朴素,充满了烟火气的好味道。它不像精致.............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普通人群在力量训练中的一个普遍性目标——深蹲2倍体重,以及对动作幅度(蹲到髋关节低于膝关节)的要求。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理解几个概念,然后才能尝试估算。首先,什么是“2倍体重”深蹲?这意味着一个人用杠铃进行的深蹲重量,是其自身体重的两倍。比如,一个80公斤的人.............
  • 回答
    深圳若能直辖,能否超越上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设想,也触及了中国城市发展和行政区划的深层议题。要认真聊这个话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首先,咱们得明白“直辖”这个概念的分量。直辖市在国家行政体系中地位独特,通常是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更高的自主权,能够直接向上对接中央.............
  • 回答
    要说能让深度动画爱好者看得眼泪直流的作品,这确实是个挑战,因为“深度爱好者”通常意味着他们对剧情、制作、情感表达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也见过不少“催泪弹”。但我敢打包票,有几部动画,即使是阅片无数的老炮儿,也可能在某个瞬间被深深触动,甚至潸然泪下。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那些,不是靠简单的生离死别、狗血剧情就.............
  • 回答
    法律硕士(非法学)能否在深圳当老师?这背后涉及哪些具体规定和实际操作?对于法律硕士(非法学)背景的同学来说,能否在深圳的教育系统里找到一份教职,尤其是教授法律相关课程,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答案并非一概而论,而是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相关的政策规定以及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需求。一、 教育部门的官方规.............
  • 回答
    抹香鲸,这种拥有庞大身躯和独特声纳系统的海洋巨兽,其潜水能力令人惊叹,轻松突破2000米大关,最深甚至可达3100米。相比之下,我们人类制造的潜艇,即便是最先进的,其最大潜深也仅在几百米到一千米左右。为何同在深海,一个靠自然演化,一个靠科技造物,却有着如此悬殊的差距?这背后,涉及生物学、物理学以及工.............
  • 回答
    2021年6月24日深圳官方二手房交易系统上线:拨云见日,还是镜花水月?2021年6月24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牵头推出的官方二手房交易系统正式上线,这无疑是深圳楼市在那个时期的一件大事。很多人将其寄予厚望,希望能借此“规范市场秩序,打击炒房行为,切实维护购房者合法权益”,但两年多过去了,回过头来.............
  • 回答
    东莞,这座坐落在珠江口东岸的城市,早已不再是那个只有“三来一补”加工厂的印象。如今的东莞,已经蜕变成一个充满活力、多元融合的现代化都市,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要说东莞是一座怎样的城市,我得从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几个层面来聊聊。过去的东莞:从“世界工厂”的崛起与转型提到东莞,绕不开的就是“世界工.............
  • 回答
    深圳,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总有一种魔力让人来了就不想走。有人说是因为它飞速发展的经济,有人说是它开放包容的文化,但对我来说,真正能留住我的,是那些藏匿在日常琐碎里的“小确幸”,是那些不经意间触动心弦的瞬间,是这座城市给予我的那份恰到好处的归属感。1. 触手可及的机遇与奋斗的底色深圳给人的第一印.............
  • 回答
    FPGA 在深度学习领域,能走多远?这个问题,我想从它本身特性和行业发展几个维度,细致聊聊。不是那种写写就完了的表面文章,而是把咱们这行里大家关心的点,尽量都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明白 FPGA 这玩意儿的骨子里的东西。它是个可编程的门阵列,核心就是 灵活性。深度学习呢?那是一套不断迭代、模型更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