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放消息了,有几点值得关注:
从麒麟980,990两代开始,麒麟芯片一改过去性能孱弱,能耗比差的面貌,表现优异,甚至已经与高通旗舰互有胜负,交替半年领先。
当前形势下,自然对下一代麒麟芯片的期望也更高:
1' 用A77还是直接上A78?
2' GPU规模如何,能耗比表现怎么样?
3' 台积电5nm工艺首次亮相,表现如何?
4' 5G性能升级如何?
5' 与竞品骁龙865相比如何?
众所周知,受美国禁令影响,麒麟9000自9月15日之后不能继续生产:
1' 麒麟9000系列究竟有多少产量?
2' Mate 40系列高低配是否会区分处理器?
3' 新的限制令下,是否会采用联发科处理器?
4' 荣耀V40系列处理器是否采用麒麟9000?
5' 明年P50系列处理器如何规划?
制裁不断加码,华为手机可能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下一步规划:
1' 当前禁令下,到底能否继续采购其他供应商的处理器?
2' 如果不能,是暂时搁置终端业务,重点发展lot产品,等待美国大选结果?
3' 形势未定情况下,ARM后续授权是否影响?
4' 是否会继续下一代麒麟芯片设计?麒麟团队是否会缩减?
5' 华为对于解决芯片制造问题的计划,扶持国内其他合作伙伴,还是要亲自下场?
没有一次发布会前人们有这么多疑问,有这么多期待。
这都源于麒麟芯片团队从K3V2开始,坐冷板凳,艰苦奋斗。坚持一代代发展、迭代,逐渐赶上业界龙头,并且落地于华为终端,极具商业竞争力,而不是实验室展示品。
在中国芯片产业全面落后的大环境下,在早些年造不如买的思维下,在资本一窝蜂涌向房地产,互联网等热钱的环境下,这一支独苗的出现明显超出了国内业界该有的水准,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即便被掐断了脖子,发布会还是要开。自主的创新,好的产品不需要绑架爱国主义和民族情绪,消费者也会支持。
当前形势下,这次发布会无论是不是绝唱,必将振奋人心。
不知道用起来爽不爽,但赶紧卖给我就完事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