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规律,三四月份就应该发布的 P50 硬是拖到了七月底。
感谢所有朋友们的期待,你们久等了。
也感谢研发、产品线以及 Marketing 同事,确实辛苦了。
这款产品用了一段时间,说多了怕涉及信息安全,就简单聊聊心得。
聊 P50 系列时,我想起之前某品牌的一句广告语,我觉得很适合这款产品: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无论负责什么产品,很多时候我都感慨华为在诸多方面,每一次都走的踏实而坚定。
且每次回头看,其选择之正确无可比拟。
P 系列带来新技术的同时,在那个时代,也带来了双摄是噱头,超级夜景不真实,长焦拍月亮 P 图等质疑。
然后呢?
然后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手机摄影方向,都在延续着 P 系列所带来的全新游戏规则,在往前走。
镜头数越来越多,底大一级压死人,超广角超级夜景,数码和光学变焦。
这一切的一切,都由 P 系列率先举起大旗,带到我们面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是值得敬佩的,而这也是 P 系列之所以成为旗舰并让人如此期待的原因所在。
打开行业天花板,探索影像无人区,为市场和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技术和体验,才是 P 系列的意义所在。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Make it Possible
我们 7 月 29 日见。
菊花P系列比较让人感情复杂。
它从来不是菊花全方位all in的旗舰。
从前身Ascend P1和P2开始到后来很久,长期都比较小家子气。
小家子气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历代小巧、正常(相对Mate那种巨屏)的尺寸,追逐时尚潮流的设计,
还有用料也都是比较放不开的那种——当年的脱胶、闪存门、屑屏争议基本都集中在P系列,性能平台也是沿用上半年的Mate同款。
如果不是后来从P9、P10开始找到了静态影像这一突破口,并在P20那一代开始真的有所建树,那么P系列这种相比标榜巨屏、大电池、不流俗的菊花味儿设计的亲儿子Mate系列看起来毫无特色的东西,也就是个销量爆炸却该被扫进垃圾堆的花瓶样子货了。
好在后来Mate和P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影像方面Mate也做到了同代效果比P更屑,让P在我眼里有了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手里第一部P系列手机是P30 Pro,除了不对比就不伤害的垃圾屏幕,那是我第一次在手机上感受到了长焦的快乐;
第二部是影像方面Mate40 Pro至今追赶不上的P40 Pro,中间也用过惊世骇俗的P40 Pro+,没有什么缺憾了。
在这个我米用数字大小完成升级,堆出来一代不如一代的影像屎山环绕、绿厂回归R系列加强版人间之屑笼罩、长焦屑到不行的阿棒/vivo集体摆烂的当下,P系列在安卓阵营里面算是一个清流。
可以预见,如果没什么意外情况的话,P50系列应该在一定时期以内应该是最后一代菊花手机了,现有的条件之下也不对它有什么太高的期待,不过只要不比P40系列更差,应该仍旧是“山高我为峰”(视频除外)。
同时,我也比较悲观,感觉菊花走后的安卓影像世界应该会比烂更烂。
When I was just a little girl
当我还是个小女孩,
I asked my mother what will I be
我问妈妈,将来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Will I be pretty, will I be rich
会漂亮吗?会富有吗?
Heres what she said to me
她对我说: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们不能预见未来。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When I grew up and fell in love
当我长大了,恋爱了,
I asked my sweetheart what lies ahead
我问我的心上人,“我们将来会怎么样呢?
Will we have rainbows day after day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会美好吗?”
Heres what my sweetheart said
我的爱人对我说: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们不能预见未来。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Now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
They asked their mother what will I be
他们问我,“将来我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Will I be handsome, will I be rich
会英俊吗?会富有吗?”
I tell them tenderly
我轻声地回答: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我们不能预见未来。
Que sera, sera
世事不可强求
What will be, will be
顺其自然吧
唉,本来3月份就应该发布,硬生生拖到现在。
就我了解的信息,不论是Mate40系列还是P50系列都波折不断,方案更改不止一次。
实事求是的说,P50面临的困难不少:
首先,Mate40系列和P50系列反复重造产生的大量研发成本,有不少是沉没成本,消费者感知不强。
其实后发追赶一直是条苦熬的路,前期大量投入往往见效甚微。
以如今大放光彩的麒麟芯片为例,早期消费者使用体验并不太好。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爵士不玩游戏”在数码圈广为流传。
如果不是骁龙810、820两代火龙,麒麟芯片在高端市场可能一直被压制。
等高通缓过神来,骁龙835的确堪称一代神U,骁龙845表现也还不错。
麒麟970的NPU开业界先河,后期更新GPU Turbo也在当时的主流游戏体验上接近甚至部分追平了骁龙845。
但麒麟芯片彻底翻身,真正实现与高通交替领先,还是要等到麒麟980。
现在麒麟9000不仅胜过骁龙865,实际体验更领先晚出的骁龙888,固然是一大胜利。
但回望过去,麒麟一路走来的艰辛简直难以计数。
更何况如今麒麟9000胜过骁龙888又如何,设计出来造不出来还是只能饮恨。
如果未来国内半导体产业不能实现突破,一定程度上实现自主可控,麒麟芯片的巨额研发投入、海思团队多年来的呕心沥血都将大量沉没……
研发的高投入、高风险、长回报周期,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若P50系列主打4G,市场空间必然大为受限。
毋庸置疑,5G对消费者购机决策有不小影响。
iPhone 12的热销。固然有菊厂受制裁的助推,但首款5G iPhone的影响不可小视。
就我个人而言,5G在部分场景下帮助并不小。
我当然知道,菊厂早在Mate30系列就率先大量出货双模5G,P40系列更是全系5G,如今P50系列也是无奈。
但没办法,市场是现实的。
最后,若P50系列采用骁龙888芯片,实际体验可能有赖于调教和散热。
还是那句话,能用麒麟9000,谁TM想用这玩意。
但麒麟9000存货很难说还有多少,更何况后续Mate50乃至Mate X3都可能要用。
如今骁龙888的表现人尽皆知,P系列一贯主打影像与ID设计,散热方面的堆料并不是长项,这方面多半也要面临困难。
虽然有种种不利因素,但余大嘴爆料的全新移动影像技术,我个人仍然非常期待。
回望过去,在移动影像等领域,P系列已经不止一次引领行业趋势。
P20Pro发布时,引入了超大底的主摄和多帧合成的夜景模式。
当时不少线上用户纷纷吐槽,我就扫个码,要这么强的拍照能力有什么用?
甚至还有一些用户喷夜景模式“不真实”,不符合实际。
然而几年过去,几乎所有旗舰都跟进了大底和超级夜景。
即使是最顽固的苹果,从iPhone 11开始也推出了超级夜景模式。
P30Pro发布时,引入了潜望式超长焦和RYYB。
当时又有不少线上用户吐槽,我就扫个码,要这么强的变焦能力有什么用?
甚至还有不少人吐槽“P月”,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讨论。
然而且不说“P月”的表述正确与否,后续几乎所有主流厂商都跟进了“月亮模式”和潜望式长焦。
即使是至今没有跟进潜望式长焦的苹果,从iPhone11系列开始也跟进了三摄和多焦段覆盖。
P40系列发布时,又引入了四曲面屏和XD Fusion。
当时舆论主要聚焦于别的“喷点”,相关讨论比较少。
但仍然有用户吐槽,双曲面都觉得碍眼,还要来四曲面?
然而,如今已经有不止一家友商跟进了四曲面屏。
所以,我个人很期待P50系列“全新移动影像技术”,也会关注后续友商是否跟进。
PS:
菊厂这波预热正好赶上娱乐圈大事件,目测传播热度受到一定影响,也是惨……
华为手机,以前宣传是信号好,后来是mate系列电池大,续航长。
真正拿影像宣传是P9挂上徕卡以后
但是当时只是挂个名字,画质没有什么优势。
华为真正的突破性产品是P20pro,第一个定制大底高分的安卓手机。这个手机可以说是影像的突破。在同时代的手机中拍照水平首屈一指。
这是华为的高光时刻。
很快,其他厂商就跟进了,搞出来4800万,6400万。
华为4000万的优势就抹掉了。
P30华为搞了RYYB,优势是低光可以更亮,但是颜色就偏到姥姥家了。同时4000万暴露出来一个问题,因为横向不到3840,不支持真正的4K拍摄,4K插值严重影响画质。
所以,华为到了P40换了5000万,但是镜头没有跟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边缘画质下降问题。不得不减少CMOS的可用面积。
这次P50是在压力下设计制造的,定制的大尺寸CMOS不知道能不能行。
从小米这边看,小米10的1/1.3寸底,边缘画质下降的很厉害,但是小米11就好了很多。小米11U用了更大的底,还是有边缘画质下降的问题。
而多年以前的技术,诺基亚808的边缘就没有这么大问题,还是镜头品质的事情。
希望,华为P50在用大底的时候,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