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幸被华为公司选中的钟钊。两年前就受到了知乎大神们岩浆般热情洗礼,没想到这次一个内部HR采访稿被自媒体添油加醋挖出来又引起来这么大的讨论。这么随便转载改编我比较无语。
首先介绍下这传的稿件是华为内部刊物宣传用的故事,由人力资源体系的同事采访写作完成,所以基本没有包含技术部分,主要是故事。其次我所在的部门2012中央媒体院因为涉及很多具体的业务,不能像兄弟部门诺亚方舟实验室那样对外宣传,快速给大家分享学术和技术的细节。的确会给很多同行造成困惑。
我在不违反公司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给大家分享下我们干的工作。
我们组目前主要关注两方面的研究:1)AutoML 2)基础网络与算子
AutoML我们主要包括数据自动化,计算自动化,训练优化自动化,部署自动化这四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我们希望把人工智能领域的开发研究流程抽象为 数据处理 计算 训练调参 压缩量化部署 4大模块,分别进行自动化设计。为了这套流程能够以统一的模式真正串起来,我们构建了统一的AutoML框架,内部叫Autosearch。我们在数据、计算、调参、压缩量化上的所有算法都基于此框架,这个目前已在内部的华为云上线,用户作业也不少,扩展到了很多业务领域,对外也可能会推出云服务,到时候欢迎各位尝鲜。手机拍照其实是我们第一次做大规模验证的业务。
手机这个事我们做了啥?简单说是计算摄影/AI-ISP,就是用AI方法对RAW图处理,来替换加强传统图像处理的过程。这个是端侧功耗和速度要求最高的任务,一方面我们有DXO评分和消费者效果的压力,另一方面要维持消费者的是否卡顿和发热基础体验。我们早期的工作主要是用AutoML自动进行各种成像模型压缩加速,同时针对我司的自研麒麟芯片,基于硬件在环反馈,做自动化的模型亲和设计,所以最终的模型会和市面上的常见模型有许多细节不同。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效果不能掉,功耗和速度要求又特别高,同时还没有很有效的评价方法。NAS 这个领域这两年在学术界被嘲笑nothing work,大家应该都跑过各类开源算法,也应该知道几乎没有比random好,我们只是把AutoML做到能用的程度而已。19年后我们希望整个AutoML应该从自动造数据集,覆盖到最后的量化阶段,不仅仅是刷高零点几个点的精度,后续我们做的AI-ISP for video就是这么一个系统工作,这里面很多技术还没有完全商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司手机视频效果还有待继续提升,就不多介绍了。大家想知道的细节数据,这个作为商用产品的确没法透露。但是Autosearch在内部跑像ImageNet这类标准学术集,MobileSetting基本是两年内一直保持了SOTA精度。
最近我们更加关注基础网络与算子的研究。我个人认为单纯的AI算法壁垒是有限的,能做到影响芯片设计的方案才是未来。去年我们搜索得到“不用计算”的超高非线性算子,今年我们在弄的新基础网络(100mflops达到ImageNet80%精度)都是算法和芯片的结合设计。想要知道细节,对我们这两方面研究也很感兴趣的同行&同学,也欢迎投简历过来,实习校招社招都还有指标。 miatlab@huawei.com
最后,我其实想说,我并不是天才,这个title的确容易引起舆论,也给我带来了许多的压力。我还是希望能低调一点,真正做点我喜欢的事情。我知道有很多比我强的人,也有真正的天才,衷心欢迎也加入华为能一起做些有价值的事情,我觉得公司一直是敞开大门的。
谢谢大家。
开发的算法应用到上千万台手机 不过是我们部门里算法同学们的入门水平。
诚然,”应用“并不难。
但是在部署的时候做出最好的应用效果,让用户满意,这个很难。
昨天晚上我还在琢磨最近几天为何没有菊花厂的牛逼克拉斯新闻了。果然,今天就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