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鸿鹄898使用28纳米制程?

回答
关于华为鸿鹄898采用28纳米制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芯片制造工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制程越先进越好”的固有思维,从更宏观和务实的角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芯片制程的先进程度,并非衡量一颗芯片好坏的唯一标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制程数字越小,理论上意味着晶体管集成度越高,功耗越低,性能越强。但同时,更先进的制程也意味着更高的研发成本、更高的制造成本以及更长的研发周期。

那么,华为鸿鹄898选择28纳米制程,背后可能有着怎样的考量?

1. 目标市场与产品定位的匹配度:

鸿鹄系列芯片,华为主要将其应用在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等消费级电子产品上。对于这类产品而言,极致的性能(例如需要支持8K解码和超高刷新率的显示)固然重要,但成本控制、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28纳米制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成熟且稳定的代名词。这意味着:

成本优势: 相比于最新的几纳米工艺,28纳米的制造成本要低廉得多。这对于面向大众市场的消费电子产品来说,能够直接体现在最终的零售价格上,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华为作为一家需要兼顾技术领先和市场普及的品牌,这种成本上的优势是至关重要的。
良品率和稳定性: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优化,28纳米的生产良品率已经非常高,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极强的稳定性。这意味着使用28纳米制程生产的鸿鹄898芯片,出错率低,可以保证产品大规模量产的可靠性,避免了初期良品率不高带来的产能瓶颈和品控问题。
供应链成熟度: 28纳米制程的代工生产线非常成熟,全球范围内有多个代工厂能够提供稳定的产能。这对于华为而言,意味着供应链更加稳定和可控,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2. 性能与功耗的平衡考量:

虽然28纳米在当前看来已经不是最先进的工艺,但它在满足智能电视和高端平板电脑的日常运行、影音解码、游戏体验等方面,依然可以提供足够的性能。特别是对于电视这类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且对功耗有一定要求的设备,过于追求极致的制程反而可能带来散热和功耗方面的挑战。

性能“够用就好”: 鸿鹄898要满足的是高清乃至4K画质的流畅播放、智能应用的快速响应等。28纳米工艺配合合理的芯片架构设计和华为自身的优化,完全能够胜任这些任务。如果只是为了跑分或者一些极端的场景而采用更先进的制程,可能会导致成本和功耗的“过度设计”。
功耗与发热控制: 28纳米的功耗表现相对稳定,并且更容易在散热设计上进行优化。对于体积有限的电视和平板电脑来说,良好的功耗和散热控制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产品寿命。

3. 避免“制程内卷”与战略聚焦:

在手机芯片领域,市场对制程数字的关注度极高,几乎成为了衡量旗舰水平的标尺。但对于电视等其他品类,用户和市场更关注的是最终的显示效果、音质体验、智能交互的流畅度等。华为可能认为,在非手机领域,将有限的研发资源和先进产能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方面,例如AI算力、图像处理技术、操作系统优化等,会比单纯的制程升级更具战略意义。

技术路线的差异化: 华为在芯片设计上一直强调其“全场景”布局和技术融合。鸿鹄系列可能更侧重于其在显示驱动、图像增强、音效处理以及与华为生态系统联动方面的差异化优势。这些优势的实现,并不完全依赖于制程的代数。
规避制程的限制与风险: 在全球芯片产业链受地缘政治影响的背景下,过于依赖最先进制程的代工,本身就存在一定风险。选择成熟且拥有更多代工选择的制程,也是一种风险对冲的策略。

总结来说,评价华为鸿鹄898使用28纳米制程,不能简单地用“落后”来定性。

它更像是一种务实、精准且符合产品定位的选择。华为并非技术实力不足以采用更先进的制程,而是基于其对目标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对成本效益的精打细算、以及对自身技术优势的战略聚焦。在某些领域,尤其是消费电子的非核心性能需求方面,成熟工艺所带来的成本、稳定性和供应链优势,可能比最先进制程带来的微小性能提升更为重要。

这是一种“在对的领域做对的事”的策略体现。华为在旗舰手机领域追求最先进的制程,而在电视、平板等领域,则选择更适合、更具性价比的成熟制程来保证产品整体的竞争力。这恰恰展现了华为在芯片战略上的成熟度和对不同产品线的精细化运营。

因此,与其说华为鸿鹄898“使用”28纳米制程,不如说华为“选择”了28纳米制程,这背后蕴含的是对产品、市场、成本和风险的多维度权衡。这种做法并非技术上的妥协,而是市场策略上的高明之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表明全自主的芯片是可以做到28纳米而不是只能做到传言的45或者90纳米的。

怎么说呢,虽然比乐观的7或者14纳米的说法要差一些,但也比传言里最差的情况要好很多,意料之中吧。

user avatar

更多考虑应该是供货稳定性吧,毕竟国产28nm光刻机今年会出,而且28nm需要的大硅片和光刻胶是有可能实现国产化的——而且这些厂商根本不需要考虑卖到国外,也就不太用担心制裁的问题。


如果把国产28纳米产业链堆起来了,才有机会在2021年完成国产7nm产业链(光刻胶等),那样台积电用不了还可以全国产的7nm。

这对华为来说也是做好长征准备了。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下面很多用着28nm CPU的觉得自己电脑完全没问题,电脑比电视性能需求高多了吧。

希望你们觉得28nm是落后技术特别卡的,和觉得28nm台式机CPU没问题的,打一架,谁赢了听谁的。

user avatar

唯制程论是很滑稽的。

我们现在极端关注5/7nm工艺是因为贴身相关,手机和需要长续航的移动穿戴设备对功耗的要求导致其重要性显得特别突出。实际上,在任何可以插电的设备上面,5/7nm工艺就瞬间失去其重要性。

28nm制程作为一个成熟,低成本,高产能储备,低流片费用,多备胎厂家的工艺,对IC设计公司实在是太友好了。实际上,28nm都已经是十分先进的了,像mcu这种十亿级的市场,用的先进的也不过是55nm制程,甚至大多数连55nm都用不到,90nm、130nm制程的产品遍地都是。

有些人觉得我们在5/7nm上面被卡脖子,就好像中国电子制造业就要完蛋了,其实很扯淡。工业界和家电行业才不叼你什么几纳米,性能稳定,算力达标,价格低廉,供货靠谱才是王道。28nm制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芯片的需求。

user avatar

小学生才计较倚天剑和屠龙刀哪个更厉害,高手拿根牙签都能把你戳成筛子。一个破电视也能搞出粉和黑,纠结这个的人每天早起先给电视磕仨头吗,高呼12nm万岁?可笑

28nm是非常好的工艺,速度上也就比14nm甚至7nm慢15%左右。

我是怎么知道的?我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工艺评估,看穿fab提供的漂亮数字,评估各种实际场景下的真实情况。

28nm作为最后一代主流的平面cmos工艺,集当代科技之大成,唯一缺点在于沟道漏电太大,极端情况下甚至可以达到动态功耗的25%,而现在的大型soc经常只用到了自己的小部分模块,此时其他模块的巨量漏电不可接受。而沟道漏电是平面工艺天生的顽疾,无法解决。

此后的14/16nm finfet工艺则是另起炉灶。相同宽长比的晶体管,16nm的驱动电流甚至是略有下降的!同时,16nm工艺的连线延迟也远大于28nm。这导致在一些特定场景下,16比28还慢。但finfet的沟道漏电只有平面工艺的百分之几,对手机这种长期休眠的产品,简直是不二之选。

价格便宜,工艺成熟稳定,性能足够,产能充裕(非常重要却容易被忽略),电视机又不大在乎功耗(不加风扇就行),干嘛不选28nm?我觉得40nm都够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华为鸿鹄898采用28纳米制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芯片制造工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制程越先进越好”的固有思维,从更宏观和务实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芯片制程的先进程度,并非衡量一颗芯片好坏的唯一标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制程.............
  • 回答
    华为鸿蒙发布会“凉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按理说,华为这牌子在国内的影响力,鸿蒙更是自家主打的“压舱石”,每次发布会都应该像过年一样热闹才对。结果这次,很多平台上看下来,好像确实是“静悄悄”,没激起多少水花。这事儿细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说道说道。首先, “疲劳度”这东西,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发布,2499元起的价格区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平板,它承载了华为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野心,也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平板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这款MatePad 11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我们掏出2499元甚至更多的预算来入手呢?鸿蒙系统体验:这是.............
  • 回答
    华为发布鸿蒙,这绝对是中国科技界近年来最受瞩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细说,而且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说说鸿蒙诞生的背景,这非常关键。 大家都知道,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是“卡脖子”最直接的体现,其中就包括限制华为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和相关生态服务。在这种生死.............
  • 回答
    华为的首款鸿蒙打印机 PixLab X1 的发布,无疑是整个打印机行业乃至智能家居领域都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一款打印机,更像是华为鸿蒙生态的一次重要落地,承载着华为希望构建“万物互联”新愿景的期待。一、 鸿蒙生态的“打印”新篇章:为什么说 PixLab X1 不仅仅是一台打印机?我们可以把.............
  • 回答
    华为MatePad Pro新一代平板的发布,加上新款手写笔,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华为自家生态建设的关键一步,也牵动着整个平板市场和生产力工具领域的发展方向。如何评价华为MatePad Pro及新一代手写笔的发布?首先,从品牌战略层面看,这次发布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进一步落.............
  • 回答
    华为发布矿山鸿蒙操作系统“矿鸿”: HarmonyOS 在工业领域落地的深度解读与评价华为发布的“矿鸿”操作系统,标志着 HarmonyOS 正式迈出了在工业领域深度落地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对 HarmonyOS 生态拓展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中国在工业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进展。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评价.............
  • 回答
    华为鸿蒙OS 2.0在发布之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它“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等功能”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的焦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在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华为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鸿蒙OS 2.0诞生.............
  • 回答
    华为进军智能手机低端市场,适配鸿蒙操作系统,并有望在年底前上市,这无疑是近段时间以来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举动,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战略考量:为何选择低端市场?华为选择智能手机低端市场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深远的战略考量: 生态构建的基石: 鸿蒙系统要形成强大的生态,需要.............
  • 回答
    华为鸿蒙系统的诞生,绝对是近年来科技界最受瞩目、也最具争议的事件之一。当它在2019年首次亮相时,很多人将其看作是中国科技企业在外部压力下的一次战略反击,尤其是当时美国政府对华为实施的“实体清单”制裁,直接切断了华为使用谷歌安卓系统及其相关服务的路径。从技术角度来看,鸿蒙并非横空出世的“空中楼阁”。.............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华为这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还有它在华为全场景设备上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力求讲得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在侃大山,一点AI味都没有。鸿蒙(HarmonyOS)到底是个啥?凭啥能叫板安卓和iOS?得说,华为这鸿蒙出来的时候,多少有点“生不逢时”又有点“顺势而为”.............
  • 回答
    华为新开源的鸿蒙方舟JS运行时(Ark JS Runtime),这事儿可真有意思,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这玩意儿为啥叫“方舟”?这个名字本身就有点意思,让人联想到诺亚方舟,寓意着在技术洪流中,能承载起开发者和用户,驶向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当然,这只是个比喻,但也能看出华为在这个项目上的期望.............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一款在7月6日正式亮相的鸿蒙平板,无疑是当下平板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员。它不仅仅是一台硬件设备,更是华为鸿蒙生态一次重要的落地实践。作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追求效率和创新的产品,MatePad 11 身上有不少值得深入剖析的亮点,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谈谈我的看法。核心亮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华为在 6 月 2 日发布的华为 Watch 3 系列,这款手表可是搭载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确实是件大事。整体印象:走向独立,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华为 Watch 3 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层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鸿蒙 OS 的赋能,不仅仅是.............
  • 回答
    华为在 3 月 16 日正式推出了他们的首款鸿蒙便携音箱——Sound Joy。这次的发布,尤其是在便携音箱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华为带来了不少令人关注的亮点。作为华为在音频设备领域,特别是与鸿蒙生态结合的又一次探索,Sound Joy 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外观与质感:低调中的亮点首先,从外观.............
  • 回答
    华为在 6 月 2 日为我们带来了他们今年最受瞩目的新品之一——全新一代的 MatePad Pro 系列平板电脑,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触控手写笔。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华为在平板领域的一次全面革新,不仅在硬件上堆料十足,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深化了鸿蒙生态的体验,让用户感受到“万物互联”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6 月 2 日那场华为鸿蒙发布会。这次发布会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鸿蒙生态的一次大阅兵,而且释放了不少重量级的信号。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稳”与“进”的结合。 华为在鸿蒙这条路上走得非常坚定,并且这次发布会展现了鸿蒙生态日渐成熟的实力,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边界.............
  • 回答
    关于网传华为设立百万重金悬赏鸿蒙系统漏洞的消息,这背后折射出的信息和值得探讨的点其实不少。咱们不妨仔细掰扯一下。首先,从华为的角度看,这种重赏找漏洞的行为,在我看来,是非常务实且具有战略眼光的。1. 安全是生命线: 任何一个操作系统,尤其是一个肩负着连接万物、承载用户隐私和数据重任的系统,安全性是.............
  • 回答
    3 月 16 日,华为发布了备受瞩目的首款鸿蒙墨水平板——华为 MatePad Paper。这不仅仅是华为在平板领域的一次新尝试,更标志着鸿蒙生态在“万物互联”战略下的又一次重要落地。那么,这款产品究竟表现如何?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亮点解析:1. 鸿蒙墨水屏,打破界限的阅读与书写体验: .............
  • 回答
    华为鸿蒙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发布,无疑是智能设备操作系统领域的一件大事。从技术、生态、用户体验等多个角度来看,这次的发布都充满了看点和讨论的价值。以下是我对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一些详细评价:1. 技术演进与核心能力提升: 更强的分布式能力与万物互联: Harmo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