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发布的鸿蒙OS 2.0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等功能?

回答
华为鸿蒙OS 2.0在发布之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它“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等功能”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的焦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在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华为的战略考量。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鸿蒙OS 2.0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华为遭遇了美国的“实体清单”制裁,这直接导致了华为在硬件、软件和生态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最直接的打击就是,华为无法继续使用谷歌的GMS(Google Mobile Services)以及基于Android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进行深度定制和更新。但华为又不能放弃其在智能设备领域,尤其是手机市场的地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鸿蒙OS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战略选择,是华为在极端压力下,为了保持自身在智能设备领域的独立性和竞争力而采取的“应急”加“长远”规划。它需要解决两个迫切的问题:

1. 短期内能够让现有设备和开发者继续运转: 考虑到庞大的安卓应用生态和开发者群体,如果鸿蒙OS完全是一个全新的系统,那么迁移成本将是天文数字,开发者和用户都会流失。
2. 长期构建一个独立、自主的生态系统: 华为的愿景是建立一个面向万物互联的分布式操作系统,而不仅仅是手机操作系统。安卓虽然强大,但其设计理念和架构与华为的“万物互联”愿景并不完全契合。

那么,为什么鸿蒙OS 2.0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

这其实是出于兼容性的考虑,尤其是为了兼容大量的安卓应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鸿蒙OS的底层和框架设计与安卓有共通之处: 尽管华为一直在强调鸿蒙OS的分布式特性和全新内核,但在早期阶段,尤其是面向手机的鸿蒙OS 2.0,它并没有完全抛弃安卓的底层技术和部分API。导入安卓的部分SDK,实际上是为了让鸿蒙OS能够“读懂”和“运行”绝大多数现有的安卓应用。这是一种渐进式过渡的策略。
降低迁移成本,服务开发者和用户: 如果鸿蒙OS 2.0想要快速获得开发者和用户的支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开发者现有的App能够方便地迁移过来,甚至在鸿蒙OS上直接运行。导入安卓SDK,能够让大部分安卓App在鸿蒙OS上得到良好的兼容性,用户无需担心应用缺失的问题。
“兼容模式”的实现: 我们可以把鸿蒙OS 2.0中的这种做法看作是一种“兼容模式”或者说“迁移阶段”的策略。它允许开发者通过一些适配工作,让他们的安卓App在鸿蒙OS上运行,同时也能利用鸿蒙OS的一些新特性。这为开发者提供了一个过渡期,让他们逐步理解和拥抱鸿蒙OS的分布式能力。
技术栈的延续性: 任何操作系统的发展都不是从零开始的“爆炸”,而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华为在安卓生态中有深厚的技术积累,直接抛弃所有安卓相关的技术栈,显然是不明智的,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保留一部分安卓的核心组件和API,可以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加速系统的成熟。

这样做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快速建立生态: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吸纳和保留大量的安卓应用,为鸿蒙OS的初期推广打下基础,避免了“空壳系统”的尴尬。用户可以在鸿蒙OS上继续使用熟悉的App,降低了学习和适应成本。
降低开发者门槛: 许多开发者只需进行少量或无需修改即可将App迁移到鸿蒙OS,大大降低了开发和适配的难度,鼓励开发者积极参与鸿蒙生态的建设。
平滑过渡: 为用户和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平滑的过渡期,让大家有机会逐步了解和适应鸿蒙OS的特性,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巨大变革。
利用已有技术优势: 华为在安卓系统上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保留部分技术栈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优势。

缺点和争议点:

“套壳安卓”的质疑: 这是最主要的质疑点。许多人认为,既然还依赖安卓的SDK和部分底层,那么鸿蒙OS就不是一个全新的、独立的操作系统,而是“披着鸿蒙外衣的安卓”。这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鸿蒙OS的独特性,也让一些期待鸿蒙OS彻底摆脱安卓束缚的人感到失望。
独立性不足: 对华为来说,其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面向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如果长期依赖安卓的技术栈,其独立自主的程度就会受到质疑,也可能在未来面临新的技术瓶颈或限制。
性能和体验的潜在影响: 引入安卓的兼容层,理论上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性能损耗,或者在系统流畅度、功耗等方面不如纯粹为鸿蒙OS设计的原生应用。虽然华为通过各种优化来弥补,但这种潜在影响依然存在。
生态发展方向的迷茫: 在早期,这种做法也可能让开发者和用户对鸿蒙OS的未来发展方向产生困惑。它究竟是安卓的一个分支,还是一个全新的生态?这种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

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评价:

评价鸿蒙OS 2.0导入安卓SDK的做法,不能脱离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华为的生存压力。这是一个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华为所能做出的最务实的、兼顾短期生存和长期发展的选择。

战略上的“迂回”: 这是一个战略上的“迂回”而非“放弃”。华为并非不想做一个全新的系统,而是它需要一个跳板,一个能够让它在生存下去的同时,逐步实现其长远目标的方式。通过兼容安卓,它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和时间。
“向上”发展的演进: 华为的官方表述一直是鸿蒙OS是一个“面向未来的、全场景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导入安卓SDK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鸿蒙OS 3.0、4.0的不断迭代,其“纯血”的、独立的特性会越来越突出,分布式能力也会逐渐成为核心优势,逐步摆脱对安卓的依赖。
生态的“双轨制”: 某种程度上,鸿蒙OS在初期采用了“双轨制”策略:一方面兼容安卓生态,另一方面也在积极推广基于HarmonyOS特性的原生应用和分布式能力。这是一种“两条腿走路”的模式。

总结来说:

华为鸿蒙OS 2.0导入安卓部分SDK,是华为在面对严峻外部环境时,为了快速构建生态、保留用户和开发者、降低迁移成本而采取的务实且具有战略眼光的过渡性措施。

它不代表华为放弃了独立发展鸿蒙OS的决心和能力,而是为了在生存和发展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虽然这种做法招致了“套壳安卓”的质疑,但从华为能够持续推出新版本、不断拓展生态、吸引开发者和用户来看,这种策略在当时是有效的,为鸿蒙OS的后续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评价的关键在于理解这是一种演进而非终点。鸿蒙OS的真正价值和潜力,在于它能否在未来逐步展现出其独特的分布式能力和完整的独立生态,最终摆脱对安卓的依附,实现华为“万物互联”的愿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后一次更新

12月开源前应该不会再更新了,更正一下,基于LiteOS内核是没有java虚拟机的,java编写的app只能是未来用在大内存设备上,目前小于128M内存的lite设备只能使用html+js的方法编写、编译程序,在LiteOS中使用华为已经开源的js framework运行app,目前系统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参考华为提供文档中的JS架构增加了未来Java的一部分):

内核包含了Linux这不是我自己加的,文档中JS架构图、驱动架构图均出现了Linux,在驱动架构图中还出现了micro微内核,手机端究竟如何只有等开源了才能揭晓答案。

官方原版架构图:



再次更新

昨晚有空下载并阅读了openharmony的源代码,发现了新大陆。可以确定的是,在嵌入式设备中基于LiteOS内核,华为确实开发出了一套自己的app运行时framework、ability framework以及UI framework,并且与app开发中的java接口相一致。看得比较急,还没找到java虚拟机的实现代码,有一部分框架文档还没开放,点开链接是404,具体的以后有时间再看再更新,考研党逃了~


半天没看知乎,突然多了这么多赞

补充几点说明,首先虽然hap安装包中有apk安装包,但这并不是说鸿蒙是安卓套壳,从前面我的分析可以看出,apk包中是不包含任何软件逻辑的,这个包似乎是自动生成的,并且即使创建新的工程再编译,除了java的包名以外也基本上都不会变的。原回答的图中可以看出,apk的代码包含两个类:MainAbilityShellActivity和ShellMyApplication。shell是壳的意思,例如Linux的shell就是指在内核上套了一层壳,用户在终端通过这层壳与内核交互,从类名可以大致判断,这里的Activity是作为鸿蒙的Ability的一层壳,猜测是用来实现安卓进程与鸿蒙进程通讯。可以先看一下AbilityShellActivity的源代码:

这里的代码也正是引起大家争议的地方,因为他import了安卓的api,继承自安卓的Activity,不过这里import大多数都是与上下文有关的类,可以看到这个类还实现了一个接口IAbilityShell,查看其源代码:

这个接口用来获取系统的上下文、获取系统类加载器、设置UI,也就是说这个Activity会与相应的Ability绑定,通过这个接口在安卓进程中可以获取到鸿蒙Ability相应的上下文信息,实现进程间的ipc。同样看一下HarmonyApplication这个类:

该类继承自安卓的Application,作为一个安卓进程的实体类。该类有get、set Ability等方法来获取、设置所对应鸿蒙进程的ability。

如果分析的没错,这个apk就是用来实现鸿蒙进程与安卓进程通信的,HarmonyApplication中的最后一段代码也能说明这点

可以看到这个类初始化是会加载ipc_core.z这个so库,从名字就可判断是用于进程间ipc的。

知乎上另一个问题有大佬已经解释,鸿蒙作为分布式架构拥有分布式内核,也就是说可能鸿蒙与Linux会同时存在,如果鸿蒙的内核确实是独立于安卓的Linux内核,那么通过上面分析,鸿蒙app启动流程可能是这样:鸿蒙App在鸿蒙的内核中启动运行->鸿蒙内核主动向Linux内核发送请求运行apk包中的代码在安卓虚拟机中创建一个用于与该鸿蒙进程通信的Shell进程,并设置好对应ability的上下文环境->安卓进程通过这个Shell进程与鸿蒙进程通信。

以上纯属从软件端代码分析做出的判断,而鸿蒙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存在还需要阅读鸿蒙的内核源代码,目前只开源了用于嵌入式设备的LiteOS内核,手机端只能等到12月开源才能进一步分析。

不论最终鸿蒙是自己的内核还是基于Linux还是别的什么操作,华为能将ide发布,并且公开相应的app开发文档,说明鸿蒙App基于java的开发框架就是目前这样了。华为肯定是希望开发者能尽快适配鸿蒙OS,之所以鸿蒙的Api与安卓是如此的类似,就是为了减少开发者迁移和学习的成本,现在只需静等手机端开源再下结论,其他的只能说是猜测。

最后补一句毛主席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以下为原回答


不知道具体的机制不多做主观回答,个人觉得为了能够兼容安卓吧,鸿蒙才2.0,想要独立的用方舟编译器把apk直接编译成鸿蒙app不太现实。刚刚装好DevCro体验了一下,整个界面和Android Studio非常接近,可用html+js的方式开发,也可以用纯java开发。api也和安卓没有太大区别,部分类名做了修改,比如activity改成了ability,整体上基本不变,这样应该是为了能够更方便的将安卓代码移植过来。

编译后生成了hap安装包,可以直接将其作为zip压缩包打开,里面有一个entry_signed_entry.apk,这里应该是程序的入口。

classes.dex是java编译后的文件,反编译可以看出是我们前面的harmonyOS的代码

将apk解压后可以看到是正常的安卓安装包

反编译这个apk中的dex,jar包查看java源代码,发现里面也确实调用到了安卓的api,不过只用到了android.os.bundle,这个类是用来在activity间通讯的。

而且这个apk是可以在安卓手机安装的只不过无法运行,因为其余的资源文件和我们编写的harmony app的代码都被抽在了外面,直接安装里面的apk运行是不行的。不知道鸿蒙具体的运行机制是啥,这个entry_signed_entry.apk的源代码也没有看出是从他来启动harmonyOS的ability。具体等后面官方公布技术细节,个人觉得鸿蒙是有安卓的运行时支持的,因为鸿蒙的hap包内本身并没有第三方的lib,要想调用这个android.os.bundle只能是系统已经内置了,鸿蒙本身就是分布式架构,针对不同的应用可以选择不同的运行时,不过这样的系统不臃肿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鸿蒙OS 2.0在发布之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它“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等功能”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的焦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在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华为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鸿蒙OS 2.0诞生.............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华为这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还有它在华为全场景设备上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力求讲得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在侃大山,一点AI味都没有。鸿蒙(HarmonyOS)到底是个啥?凭啥能叫板安卓和iOS?得说,华为这鸿蒙出来的时候,多少有点“生不逢时”又有点“顺势而为”.............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一款在7月6日正式亮相的鸿蒙平板,无疑是当下平板市场中备受瞩目的一员。它不仅仅是一台硬件设备,更是华为鸿蒙生态一次重要的落地实践。作为一款面向年轻用户、追求效率和创新的产品,MatePad 11 身上有不少值得深入剖析的亮点,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谈谈我的看法。核心亮点:.............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华为在 6 月 2 日发布的华为 Watch 3 系列,这款手表可是搭载了我们期待已久的鸿蒙系统,确实是件大事。整体印象:走向独立,生态构建的重要一步华为 Watch 3 系列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特别是操作系统层面,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鸿蒙 OS 的赋能,不仅仅是.............
  • 回答
    华为在 3 月 16 日正式推出了他们的首款鸿蒙便携音箱——Sound Joy。这次的发布,尤其是在便携音箱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华为带来了不少令人关注的亮点。作为华为在音频设备领域,特别是与鸿蒙生态结合的又一次探索,Sound Joy 确实值得我们好好说道说道。外观与质感:低调中的亮点首先,从外观.............
  • 回答
    华为在 6 月 2 日为我们带来了他们今年最受瞩目的新品之一——全新一代的 MatePad Pro 系列平板电脑,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触控手写笔。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华为在平板领域的一次全面革新,不仅在硬件上堆料十足,更重要的是,它进一步深化了鸿蒙生态的体验,让用户感受到“万物互联”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
  • 回答
    3 月 16 日,华为发布了备受瞩目的首款鸿蒙墨水平板——华为 MatePad Paper。这不仅仅是华为在平板领域的一次新尝试,更标志着鸿蒙生态在“万物互联”战略下的又一次重要落地。那么,这款产品究竟表现如何?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亮点解析:1. 鸿蒙墨水屏,打破界限的阅读与书写体验: .............
  • 回答
    好的,我们来好好聊聊 6 月 2 日那场华为鸿蒙发布会。这次发布会可不是小打小闹,简直是鸿蒙生态的一次大阅兵,而且释放了不少重量级的信号。总的来说,这场发布会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稳”与“进”的结合。 华为在鸿蒙这条路上走得非常坚定,并且这次发布会展现了鸿蒙生态日渐成熟的实力,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新的边界.............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发布,2499元起的价格区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平板,它承载了华为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野心,也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平板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这款MatePad 11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我们掏出2499元甚至更多的预算来入手呢?鸿蒙系统体验:这是.............
  • 回答
    华为发布鸿蒙,这绝对是中国科技界近年来最受瞩目,也是最具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要评价它,得从几个维度来细说,而且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首先,咱们得说说鸿蒙诞生的背景,这非常关键。 大家都知道,美国对华为的制裁是“卡脖子”最直接的体现,其中就包括限制华为使用谷歌的安卓系统和相关生态服务。在这种生死.............
  • 回答
    华为的首款鸿蒙打印机 PixLab X1 的发布,无疑是整个打印机行业乃至智能家居领域都值得关注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一款打印机,更像是华为鸿蒙生态的一次重要落地,承载着华为希望构建“万物互联”新愿景的期待。一、 鸿蒙生态的“打印”新篇章:为什么说 PixLab X1 不仅仅是一台打印机?我们可以把.............
  • 回答
    华为发布矿山鸿蒙操作系统“矿鸿”: HarmonyOS 在工业领域落地的深度解读与评价华为发布的“矿鸿”操作系统,标志着 HarmonyOS 正式迈出了在工业领域深度落地的关键一步。这不仅是对 HarmonyOS 生态拓展的重大突破,也预示着中国在工业操作系统领域的重要进展。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评价.............
  • 回答
    华为MatePad Pro新一代平板的发布,加上新款手写笔,无疑是近期科技界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仅是华为自家生态建设的关键一步,也牵动着整个平板市场和生产力工具领域的发展方向。如何评价华为MatePad Pro及新一代手写笔的发布?首先,从品牌战略层面看,这次发布是华为“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进一步落.............
  • 回答
    华为鸿蒙发布会“凉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按理说,华为这牌子在国内的影响力,鸿蒙更是自家主打的“压舱石”,每次发布会都应该像过年一样热闹才对。结果这次,很多平台上看下来,好像确实是“静悄悄”,没激起多少水花。这事儿细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值得说道说道。首先, “疲劳度”这东西,真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
  • 回答
    华为鸿蒙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发布,无疑是智能设备操作系统领域的一件大事。从技术、生态、用户体验等多个角度来看,这次的发布都充满了看点和讨论的价值。以下是我对HarmonyOS 3开发者预览版的一些详细评价:1. 技术演进与核心能力提升: 更强的分布式能力与万物互联: Harmon.............
  • 回答
    华为新一代Sound X智能音箱的发布,无疑再次搅动了智能音箱市场的一池春水。特别是其“超越万元音响”的宣传语,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么,这款新音箱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它真的能担得起这样的赞誉吗?让我们深入剖析一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华为在音质技术上的投入和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从过往的.............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16,这款定位于“全能本”的产品,自发布以来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我个人也对它进行了一些了解和体验,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分享一下它的亮点和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谈谈让我眼前一亮的亮点: 这块“大”屏幕,绝了! 尺寸和比例: 16英寸的屏幕,在笔记本中属于.............
  • 回答
    华为MatePad 学习平板,从名字就能看出它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针对教育市场,尤其是学生群体。不过,华为的产品向来不拘泥于单一的定位,所以这款学习平板,在很多方面也展现了它“全能”的一面。先说说亮点,这部分我觉得可以算得上是“硬核”实力: 护眼屏幕,诚意满满: 这是学习平板最核心的卖点,华为在这.............
  • 回答
    华为发布AITO问界M5,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的一枚重磅炸弹,尤其是对于那些看重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台车简直就是“为我而生”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问界M5,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地方值得说道说道。一、 华为“赋能”下的新物种:科技感拉满,体验为王问界M5最吸引人的地.............
  • 回答
    华为这次的短片《在一起,就可以》,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营销案例。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产品广告,而是玩了一个“情怀牌”,想和观众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核心传递的信息,我觉得有几个层面:1. “连接”是华为存在的基石和使命。 短片里最直观的就是各种“在一起”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朋友们在咖啡馆聊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