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款产品,我们先简单对卖点进行汇总:
因为在准备华为下一场发布会,你们懂,忙到微信都不怎么看了。
具体 MateBook 16 产品的评测,大家看 @Navis Li @cotton 等小伙伴的就可以。
这篇文章,我切入讲解的角度会不太一样,大家可以简单看看。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两个观点。
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思考一下,如果要问笔记本用户从哪里来,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
对于第一类用户,用两个点去吸引:本身过硬的产品,以及无敌的生态体验。
这里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本身过硬的产品,无敌的生态体验在销售层面,更有拉力。
很简单,一句话:华为手机用户,闭着眼买华为笔记本就可以,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如果你没买华为笔记本,多屏协同、华为云空间等生态内的体验,你都错失了。
而这样优质体验的错失,优质体验的白白浪费,是很可惜的,机会成本过高。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几年来,华为对于 PC 层面的重视。
可以说所有产品系列,除手机之外,华为最重视的,莫过于 PC 产品,其次才是Pad和穿戴。
对于第二类用户,用本身过硬的产品吸引即可。
很简单,也是一句话:不管你是什么生态,你买华为笔记本,也是值得。
最典型产品,恰如华为 MateBook 14 系列。
这款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爆款,我们从调研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到,购买这款产品的用户,手机型号多种多样,无论你是 iPhone 还是其他。
虽然这些手机,无法体验到华为独家的生态体验,但如果把 MateBook 14 单独看成它就是一款笔记本(无生态可言),它都是一款综合能力足够的产品。
现在我们回到现在的课题,华为 MateBook 16 的价值到底能不能支撑消费者购买?
无非也是两点:作为笔记本,本身过硬的产品实力。作为华为生态的一环,所带来的绝无仅有的生态体验。
我们先看第一点:过硬的产品实力。
前面已经列了,无论是全面屏、键盘、做工、续航、性能等等,MateBook 16 综合来看都是一款不错的产品。
但有一点遗憾的是,这款产品今天上市,并没有独显版的推出。
在这样一个尺寸的市场里,在这样一哥追求性能的认知里,没有独显版是比较遗憾的。
当然,问了一些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供货上的不足,以及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
我相信华为肯定想上独显版,但因为综合因素,这款产品预计是会 delay 一段时间。
但相信不久后,华为还是会上独显版本,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外,华为云空间、华为应用市场这些产品依然都在。希望未来,华为能在短时间内,把华为备忘录等等一系列软件体验,都带到电脑上来。
我们再看第二点:无敌的生态体验。
这一次 PC 的多设备协同,相比于之前有一定的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前景。
对于多设备协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手机与电脑之间的多屏协同。
但这一次,华为还带来了 MateBook 16 和华为 FreeBuds 4 / 华为 FreeBuds Pro 等耳机,当耳机靠近电脑时即可被发现,自动弹窗,点击即可轻松配对。
而且在完成首次配对后,后续每次使用时都能快速自动连接。
而且耳机支持同时连接 MateBook 16 及华为手机,多设备的切换更加顺畅。
今天同时带来的是 HUAWEI MateView 显示器。MateBook 16 支持与 HUAWEI MateView 有线、无线连接。
至此,华为 PC 类产品打通了与华为手机的协同,与华为显示器的协同,与华为耳机的协同。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未来,当平板、手表、智慧屏等系列新品发布,华为持续打通这个生态里的协同体验。
更甚,直接把智慧生活作为内置软件,让PC也能够成为一个 IoT 控制中心,这样的未来是符合想象,也是足够诱惑的体验。
所以,对于非华为手机的用户,华为应该认真做好笔记本产品本身,多出一些类似 MateBook 14、MateBook X Pro 这样的爆款产品出现。
而对于华为手机用户,或者说华为生态用户,华为应该持续去做甜品式的多设备协同功能,让用户感受到华为生态的便利。
之前华为 Mate X2 折叠屏发布的时候,华为称其为新一代折叠旗舰。
当然,这款产品也足够配得上这个称号。我们仔细看这个定位的支撑点,主要是三个:顶级的硬件、优质的软件、适配的生态。
我认为需要再加一个,全场景能力。
做产品的思路,大致都是一样的。把这一套逻辑带到笔记本行业,也同样适用。
顶级的硬件,遥想 2018 年华为 MateBook X Pro 所带来的 3:2 全面屏,以及一键指纹开机等,都是在这个行业上的突破。
但硬件上的突破,如果称之为改写行业规则,那还难以支撑。
因为在硬件上,虽然 PC 行业比不了手机疯狂快速式的迭代,但创新不少,而且越来越多。
但真正搅动行业的,在于拥有硬件基础上,再辅以软件体验和全场景。
生态这部分暂时不说,有惊喜,不泄密。
得益于手机庞大的存量用户,华为做了两件事。
第一,华为把自家的云空间、应用市场、浏览器全部内置到笔记本上。
第二,华为不断打通自家设备与PC的协同。这些能力,在传统的 Windows 阵营,是根本看不到的。
现在,能有生态这个概念的,莫过于苹果和华为。
所以,华为进入 PC 行业不过几年,做到了轻薄本市场第二的原因,得益于母品牌的加持,也得益于华为对于这个行业的思考。
因为,做好硬件创新是第一部分,而做好软件体验和全场景体验,则可以称之为甜品级别的杀手锏。
当所有厂商一股脑的持续在硬件上创新的时候,华为一边也走这条路,一边开辟了另一条分叉,去证明一件事情:1+1>2;
手机和电脑的协同、耳机和电脑的协同、显示器和电脑的协同,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云空间的内置、浏览器的内置,大大降低了信息流转的成本。
这才是华为对于这个行业的思考。或许说改写行业规则有点过头,比较标题党,但这一点确实在其他 Windows 阵营上,没怎么看到。
关于多屏协同,或者说华为云空间等软件体验,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针对这一代的 MateBook 16 综合而言,我的感觉是有惊喜有遗憾。
惊喜在于依然保持一流的做工,保持相对较好的性能释放,以及高色准的全面屏等。遗憾在于,独显版本尚未上市。
但瑕不掩瑜,硬件上能力的提升,加上软件的优势和生态的体验,足以支撑这款产品更好的走下去。
或许,对于 PC 品类的发展,值得我们再次思考一次。这个市场,有更多想象空间。
这段时间用下来感受就是,这本子对我这种一开一堆窗口,妄图用网页+Office三件套+PDF+外接屏幕妄图榨干电脑性能但还可能随时拔掉所有外设去开会的人,太友好了。
2019年底,各大厂商发现其游戏本用户中,有大量用户看中的并不是游戏,而是游戏本附带的高性能,相对来说,在这群用户中游戏特性并不是那么重要。
根据TrendForce报道
使得创作者成为笔电市场新利基……该类内容创作者要求笔电具有高效能、高稳定度与可携性等特点,电竞笔电走向轻薄化,此特点吸引内容创作者选择购入电竞笔电运用于内容创作。例如宏碁认为有50%的电竞NB使用者不只拿笔电打游戏,也会拿来创作,而单纯透过电竞NB来创作的使用者也达15%。
MateBook 16的用户群体定位即是这种创作者类型,与我日常使用类似,性能主要跑在重度CPU负载下,需要大量窗口多开的多应用场景。
得益于四面窄边框,上下左右边框都只有5.2mm,华为把一块16寸分辨率2520*1680的屏幕塞进了原来常见的15.6寸机身,继承了MateBook过去在办公领域成功验证的3:2屏幕比例。
前阵子看到了一个脑洞
大致意思是:
桌面、显示屏相当于是人的缓存。
人类本身缓存很小,因此需要通过各类手段提升缓存,比如早先的纸笔,现在的屏幕。
因此,相对来说,屏幕越大,能提供的缓存越多,也就能实现理论上更好的性能。
但如果屏幕太多,算法不够好,反而会导致性能下降。
MateBook 16的屏幕相较于传统的15.6寸屏幕可视面积大了13.7%,相当于缓存大了13.7%。换句话说,放更多项目信息在屏幕上,也就是大脑可以少暂存一些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校色则保证了色彩的准确性。
笔记本领域做色彩校准的并不常见,微软和苹果算是行业内非专业领域标杆,拿Soomal测试结果来看。MateBook 16平均∆E=1的水平大致与Macbook Pro 16相近,优于新款采用M1处理器的MBA和Macbook Pro 2019。
在R15循环测试中,MateBook 16多核性能在高性能状态下平均分为1940,其中最高分为1964,最低分为1923;而即使是在使用电池的状态下,R15多核性能也能达到1720分左右,满足大部分办公瞬时性能释放需求。
得益于Matebook 16的54W性能释放,在Notebook Check的跑分库中,和怪兽级游戏本比起来,性能也能有的一比。
根据PCMARK 10的办公模式测试,在亮度50%,省电模式情况下,续航时间完整跑下来是8小时8分钟。
当然,我也试了试重度办公(正常办公状态,写PPT,开数十个PDF、Word、Excel文档,以及打开十几个网页参考)+外接4k大屏,Windows设置为更好性能,显示亮度为50%。尽量模拟我日常干活状态。Windows预估剩余续航时间为5小时40分钟,这个成绩也非常不错了。
如果负载再轻一点,将CPU改为省电模式,续航可以很容易达到10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个续航用到1%的剩余确实不容易,毕竟大部分时间在家使用,插电很方便。
在续航方面更有意思的是,MateBook 16标配135W充电器,相对来说即使是在高性能模式下也有一定的供电冗余,帮助电脑能随时充上电。
手动输入充电曲线,15分钟充电接近20%,从0到充满电大约2个小时。相对来说充电已经很方便了,如果考虑到上面测试下低负载的续航,充电15分钟,实际办公3小时以上应该问题不大。
华为特色跨屏互动:可以在PC上查看手机内容、操作手机app、进行文件互传、文件编辑、文本跨平台复制粘贴,以及还可以用PC接打电话。
此外还可以和MateView配合,Matebook和MateView都是3:2屏幕,延续使用习惯也没问题。
MateBook 16的麦克风还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通过AI算法进一步降低人声以外的声音,提升视频会议使用体验,此外,如果泥萌开个小会,头脑风暴,需要做会议记录,直接下载讯飞语音输入法PC版就行,这个麦克风识别效率和速度都相当高。
整体来说,Matebook 16是一台注重CPU性能的Creator PC。它利用窄边框,在传统15.6寸机身里,塞进去了一块色准高达平均∆E=1的3:2的16寸2.5k屏幕;高达54W的CPU性能释放,保证了其在侧重CPU领域的软件—大部分人日常干活的工具—中的日常表现;在7nm的R7 5800H的加持、135W快充和华为的优化下,它不仅能轻松达到8小时以上轻到中度负载办公续航,还能实现充电15分钟,办公三小时以上的快速充电能力。就是给我这种干活时候爱开一堆网页+PDF+word+excel用来画PPT的人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