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发布的 MateBook 16 ?有什么亮点和槽点?

回答
华为 MateBook 16,这款定位于“全能本”的产品,自发布以来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我个人也对它进行了一些了解和体验,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分享一下它的亮点和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首先,谈谈让我眼前一亮的亮点:

这块“大”屏幕,绝了!
尺寸和比例: 16英寸的屏幕,在笔记本中属于比较大的尺寸了,这本身就带来了更开阔的视野。但更关键的是,它采用了3:2的比例。这个比例真的太香了!相比传统的16:9,3:2在纵向上多了不少空间,无论是浏览网页、阅读文档、处理表格,还是进行编程,都能显示更多的内容,减少滚动的次数。尤其对于文字工作者来说,这简直是福音。
分辨率和色彩: 3K(3070 x 1920)的分辨率,细腻度没得说,文字清晰锐利,图片色彩鲜艳饱满。它还支持100% sRGB色域,对于对色彩有一定要求的用户,比如进行一些简单的图片编辑或者观影,都能提供不错的视觉体验。
触控屏和高刷新率(部分版本): 支持十点触控,这让它的交互方式更加灵活,有时候不需要鼠标,用手指就能完成一些操作,比如快速翻页、缩放图片。部分高配版本还支持90Hz刷新率,滑动和动画效果会更流畅,虽然不像游戏本那样极致,但在日常使用中也能感受到一丝丝的“丝滑”。

“全能”的硬件配置,硬实力在线:
AMD Ryzen 5000系列处理器: 华为MateBook 16搭载的AMD锐龙处理器,性能释放相当给力。它采用了华为自家的多屏协同技术和高性能模式,能在不损失太多便携性的前提下,压榨出CPU和GPU的性能。无论是多任务处理、大型软件运行,还是简单的影音娱乐,都能够应对自如。
独立的显卡(部分型号): 部分型号配备了NVIDIA GeForce RTX 3050 Ti笔记本电脑GPU(或同级别独显),这让它在图形处理能力上有了质的飞跃。这意味着它不仅能满足日常办公娱乐,还能胜任一些中等负载的游戏,甚至进行一些轻度的视频剪辑和3D建模工作。这让它真正走向“全能”的范畴。
内存和硬盘: 16GB或32GB的LPDDR4x内存,配合高速的NVMe SSD,保证了系统的流畅运行和快速加载。

华为生态联动,锦上添花:
多屏协同: 这是华为笔记本最大的卖点之一。将华为手机与MateBook 16靠近,即可轻松实现文件传输、屏幕共享、应用互联,甚至直接用电脑操作手机。这对于已经身处华为生态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生产力上的极大提升,大大减少了设备切换的成本。
超级终端: 进一步拓展了多屏协同的能力,可以将笔记本、手机、平板、智慧屏等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统一控制。

优秀的做工和质感:
金属机身: 航空铝合金机身,CNC一体成型,手感温润,坚固耐用,也带来了不错的散热表现。
简洁的设计: 延续了华为一贯的简约设计风格,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沉稳大气,适合各种场合。
出色的键盘和触控板: 键盘键程适中,回弹有力,打字体验舒适。触控板面积大,支持多点触控,操作流畅精准。

当然,没有一款产品是完美的,MateBook 16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说是我认为的“槽点”:

“全能”下的妥协:
重量和厚度: 16英寸的大屏幕加上金属机身,以及为了性能释放可能采用的散热模块,都让它的重量和厚度相比轻薄本要大不少。虽然在同尺寸笔记本中不算特别重,但如果追求极致的便携性,可能需要考虑其他型号。
散热和噪音: 虽然它有不错的性能释放,但同时也要面对散热的挑战。在高负载运行时,风扇噪音会比较明显,机身表面也会有一定的热量积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沉浸式的体验。
续航能力: 强大的性能和一块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也意味着更高的功耗。在非高性能模式下,续航表现尚可,但如果开启高性能模式并进行高强度工作,续航就会有比较明显的下降。

接口配置的“意犹未尽”:
USBA接口的缺失(或数量少): 华为MateBook 16主要以USBC接口为主,虽然USBC非常通用,但对于一些需要连接传统USBA设备的场景,可能还需要转接器,这多少有些不便。
SD读卡器: 对于需要频繁读取SD卡的摄影爱好者或者内容创作者来说,缺失SD读卡器会是一个比较大的遗憾。

部分细节上的“小毛病”:
摄像头位置: 摄像头依然设计在屏幕上方,虽然位置比很多传统笔记本要好,但依然存在下巴的问题。不过,在3:2的屏幕比例下,这个问题相对不那么突出了。
没有背光键盘(部分基础型号): 一些用户反馈部分基础型号没有背光键盘,这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使用会有些不便。

总结一下:

华为 MateBook 16 是一款非常有诚意的产品,它用一块出色的3:2大屏幕,强大的性能释放,以及华为引以为傲的生态联动,成功地定义了“全能本”这个概念。对于需要一块屏幕够大、性能够强、能处理多种任务,并且已经身处华为生态的用户来说,它绝对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选择。

它的最大亮点无疑是那块3:2的3K触控屏,以及华为多屏协同带来的便捷体验。然而,为了实现“全能”,它在便携性、续航和部分接口配置上做出了妥协。如果你对这些妥协能够接受,并且看重它带来的生产力提升,那么MateBook 16 是一款非常优秀的笔记本电脑。反之,如果你更看重极致的轻薄、超长的续航,或者需要更丰富的接口,可能就需要再权衡一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对于这款产品,我们先简单对卖点进行汇总:

  • 16 英寸 3:2 高色准全面屏
  • AMD 锐龙 5000 系标压处理器
  • 平衡模式 | 54W 高能模式
  • 16 GB DDR 4
  • 84 Wh 电池+135 W 快充
  • 多屏协同;华为电脑管家、华为应用市场、华为云空间、华为浏览器

因为在准备华为下一场发布会,你们懂,忙到微信都不怎么看了。

具体 MateBook 16 产品的评测,大家看 @Navis Li @cotton 等小伙伴的就可以。

这篇文章,我切入讲解的角度会不太一样,大家可以简单看看。在这里,我跟大家讲两个观点。

  • 华为在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 华为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华为在降低用户决策成本

这一点很好理解。我们思考一下,如果要问笔记本用户从哪里来,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出发

  1. 华为手机用户
  2. 非华为手机用户

对于第一类用户,用两个点去吸引:本身过硬的产品,以及无敌的生态体验。

这里要注意的是,相比于本身过硬的产品,无敌的生态体验在销售层面,更有拉力。

很简单,一句话:华为手机用户,闭着眼买华为笔记本就可以,没有任何问题。

因为如果你没买华为笔记本,多屏协同、华为云空间等生态内的体验,你都错失了。

而这样优质体验的错失,优质体验的白白浪费,是很可惜的,机会成本过高。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几年来,华为对于 PC 层面的重视。
可以说所有产品系列,除手机之外,华为最重视的,莫过于 PC 产品,其次才是Pad和穿戴。

对于第二类用户,用本身过硬的产品吸引即可。

很简单,也是一句话:不管你是什么生态,你买华为笔记本,也是值得。

最典型产品,恰如华为 MateBook 14 系列。

这款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爆款,我们从调研公司的数据可以看到,购买这款产品的用户,手机型号多种多样,无论你是 iPhone 还是其他。

虽然这些手机,无法体验到华为独家的生态体验,但如果把 MateBook 14 单独看成它就是一款笔记本(无生态可言),它都是一款综合能力足够的产品。

现在我们回到现在的课题,华为 MateBook 16 的价值到底能不能支撑消费者购买?

无非也是两点:作为笔记本,本身过硬的产品实力。作为华为生态的一环,所带来的绝无仅有的生态体验。

我们先看第一点:过硬的产品实力。

前面已经列了,无论是全面屏、键盘、做工、续航、性能等等,MateBook 16 综合来看都是一款不错的产品。

但有一点遗憾的是,这款产品今天上市,并没有独显版的推出。

在这样一个尺寸的市场里,在这样一哥追求性能的认知里,没有独显版是比较遗憾的。

当然,问了一些朋友,主要原因在于供货上的不足,以及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

我相信华为肯定想上独显版,但因为综合因素,这款产品预计是会 delay 一段时间。

但相信不久后,华为还是会上独显版本,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外,华为云空间、华为应用市场这些产品依然都在。希望未来,华为能在短时间内,把华为备忘录等等一系列软件体验,都带到电脑上来。

我们再看第二点:无敌的生态体验。

这一次 PC 的多设备协同,相比于之前有一定的提升,也让我们看到了前景。

对于多设备协同,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手机与电脑之间的多屏协同。

但这一次,华为还带来了 MateBook 16 和华为 FreeBuds 4 / 华为 FreeBuds Pro 等耳机,当耳机靠近电脑时即可被发现,自动弹窗,点击即可轻松配对。

而且在完成首次配对后,后续每次使用时都能快速自动连接。

而且耳机支持同时连接 MateBook 16 及华为手机,多设备的切换更加顺畅。

今天同时带来的是 HUAWEI MateView 显示器。MateBook 16 支持与 HUAWEI MateView 有线、无线连接。

至此,华为 PC 类产品打通了与华为手机的协同,与华为显示器的协同,与华为耳机的协同。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未来,当平板、手表、智慧屏等系列新品发布,华为持续打通这个生态里的协同体验。

更甚,直接把智慧生活作为内置软件,让PC也能够成为一个 IoT 控制中心,这样的未来是符合想象,也是足够诱惑的体验。

所以,对于非华为手机的用户,华为应该认真做好笔记本产品本身,多出一些类似 MateBook 14、MateBook X Pro 这样的爆款产品出现。

而对于华为手机用户,或者说华为生态用户,华为应该持续去做甜品式的多设备协同功能,让用户感受到华为生态的便利。

华为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

之前华为 Mate X2 折叠屏发布的时候,华为称其为新一代折叠旗舰。

当然,这款产品也足够配得上这个称号。我们仔细看这个定位的支撑点,主要是三个:顶级的硬件、优质的软件、适配的生态。

我认为需要再加一个,全场景能力。

做产品的思路,大致都是一样的。把这一套逻辑带到笔记本行业,也同样适用。

顶级的硬件,遥想 2018 年华为 MateBook X Pro 所带来的 3:2 全面屏,以及一键指纹开机等,都是在这个行业上的突破。

但硬件上的突破,如果称之为改写行业规则,那还难以支撑。

因为在硬件上,虽然 PC 行业比不了手机疯狂快速式的迭代,但创新不少,而且越来越多。

但真正搅动行业的,在于拥有硬件基础上,再辅以软件体验和全场景。

生态这部分暂时不说,有惊喜,不泄密。

得益于手机庞大的存量用户,华为做了两件事。

第一,华为把自家的云空间、应用市场、浏览器全部内置到笔记本上。

第二,华为不断打通自家设备与PC的协同。这些能力,在传统的 Windows 阵营,是根本看不到的。

现在,能有生态这个概念的,莫过于苹果和华为。

所以,华为进入 PC 行业不过几年,做到了轻薄本市场第二的原因,得益于母品牌的加持,也得益于华为对于这个行业的思考。

因为,做好硬件创新是第一部分,而做好软件体验和全场景体验,则可以称之为甜品级别的杀手锏。

当所有厂商一股脑的持续在硬件上创新的时候,华为一边也走这条路,一边开辟了另一条分叉,去证明一件事情:1+1>2;

手机和电脑的协同、耳机和电脑的协同、显示器和电脑的协同,大大的提升了生产效率。

云空间的内置、浏览器的内置,大大降低了信息流转的成本。

这才是华为对于这个行业的思考。或许说改写行业规则有点过头,比较标题党,但这一点确实在其他 Windows 阵营上,没怎么看到。

写在最后

关于多屏协同,或者说华为云空间等软件体验,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针对这一代的 MateBook 16 综合而言,我的感觉是有惊喜有遗憾。

惊喜在于依然保持一流的做工,保持相对较好的性能释放,以及高色准的全面屏等。遗憾在于,独显版本尚未上市。

但瑕不掩瑜,硬件上能力的提升,加上软件的优势和生态的体验,足以支撑这款产品更好的走下去。

或许,对于 PC 品类的发展,值得我们再次思考一次。这个市场,有更多想象空间。

user avatar

这段时间用下来感受就是,这本子对我这种一开一堆窗口,妄图用网页+Office三件套+PDF+外接屏幕妄图榨干电脑性能但还可能随时拔掉所有外设去开会的人,太友好了。

2019年底,各大厂商发现其游戏本用户中,有大量用户看中的并不是游戏,而是游戏本附带的高性能,相对来说,在这群用户中游戏特性并不是那么重要。

根据TrendForce报道

使得创作者成为笔电市场新利基……该类内容创作者要求笔电具有高效能、高稳定度与可携性等特点,电竞笔电走向轻薄化,此特点吸引内容创作者选择购入电竞笔电运用于内容创作。例如宏碁认为有50%的电竞NB使用者不只拿笔电打游戏,也会拿来创作,而单纯透过电竞NB来创作的使用者也达15%。

MateBook 16的用户群体定位即是这种创作者类型,与我日常使用类似,性能主要跑在重度CPU负载下,需要大量窗口多开的多应用场景。

既然是创作者,屏幕肯定不能差,16寸窄边框+3:2+校色

得益于四面窄边框,上下左右边框都只有5.2mm,华为把一块16寸分辨率2520*1680的屏幕塞进了原来常见的15.6寸机身,继承了MateBook过去在办公领域成功验证的3:2屏幕比例。

前阵子看到了一个脑洞

大致意思是:

桌面、显示屏相当于是人的缓存。
人类本身缓存很小,因此需要通过各类手段提升缓存,比如早先的纸笔,现在的屏幕。
因此,相对来说,屏幕越大,能提供的缓存越多,也就能实现理论上更好的性能。
但如果屏幕太多,算法不够好,反而会导致性能下降。

MateBook 16的屏幕相较于传统的15.6寸屏幕可视面积大了13.7%,相当于缓存大了13.7%。换句话说,放更多项目信息在屏幕上,也就是大脑可以少暂存一些信息,提升工作效率。

校色则保证了色彩的准确性。

笔记本领域做色彩校准的并不常见,微软和苹果算是行业内非专业领域标杆,拿Soomal测试结果来看。MateBook 16平均∆E=1的水平大致与Macbook Pro 16相近,优于新款采用M1处理器的MBA和Macbook Pro 2019。


性能:

在R15循环测试中,MateBook 16多核性能在高性能状态下平均分为1940,其中最高分为1964,最低分为1923;而即使是在使用电池的状态下,R15多核性能也能达到1720分左右,满足大部分办公瞬时性能释放需求。



得益于Matebook 16的54W性能释放,在Notebook Check的跑分库中,和怪兽级游戏本比起来,性能也能有的一比。

续航:

根据PCMARK 10的办公模式测试,在亮度50%,省电模式情况下,续航时间完整跑下来是8小时8分钟。

当然,我也试了试重度办公(正常办公状态,写PPT,开数十个PDF、Word、Excel文档,以及打开十几个网页参考)+外接4k大屏,Windows设置为更好性能,显示亮度为50%。尽量模拟我日常干活状态。Windows预估剩余续航时间为5小时40分钟,这个成绩也非常不错了。


如果负载再轻一点,将CPU改为省电模式,续航可以很容易达到10小时以上。

说实话,这个续航用到1%的剩余确实不容易,毕竟大部分时间在家使用,插电很方便。

在续航方面更有意思的是,MateBook 16标配135W充电器,相对来说即使是在高性能模式下也有一定的供电冗余,帮助电脑能随时充上电。

手动输入充电曲线,15分钟充电接近20%,从0到充满电大约2个小时。相对来说充电已经很方便了,如果考虑到上面测试下低负载的续航,充电15分钟,实际办公3小时以上应该问题不大。

再聊聊使用体验:


华为特色跨屏互动:可以在PC上查看手机内容、操作手机app、进行文件互传、文件编辑、文本跨平台复制粘贴,以及还可以用PC接打电话。


此外还可以和MateView配合,Matebook和MateView都是3:2屏幕,延续使用习惯也没问题。

MateBook 16的麦克风还进行了进一步优化,通过AI算法进一步降低人声以外的声音,提升视频会议使用体验,此外,如果泥萌开个小会,头脑风暴,需要做会议记录,直接下载讯飞语音输入法PC版就行,这个麦克风识别效率和速度都相当高。


总结:

整体来说,Matebook 16是一台注重CPU性能的Creator PC。它利用窄边框,在传统15.6寸机身里,塞进去了一块色准高达平均∆E=1的3:2的16寸2.5k屏幕;高达54W的CPU性能释放,保证了其在侧重CPU领域的软件—大部分人日常干活的工具—中的日常表现;在7nm的R7 5800H的加持、135W快充和华为的优化下,它不仅能轻松达到8小时以上轻到中度负载办公续航,还能实现充电15分钟,办公三小时以上的快速充电能力。就是给我这种干活时候爱开一堆网页+PDF+word+excel用来画PPT的人用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16,这款定位于“全能本”的产品,自发布以来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我个人也对它进行了一些了解和体验,下面就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分享一下它的亮点和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谈谈让我眼前一亮的亮点: 这块“大”屏幕,绝了! 尺寸和比例: 16英寸的屏幕,在笔记本中属于.............
  • 回答
    要评价华为 2019 年 MWC 上发布的 MateBook 14,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间点,看看它当时在笔记本市场上的定位,以及它试图解决的用户痛点。在 2019 年,笔记本市场虽然已经相当成熟,但“全场景智慧体验”这个概念,尤其是对于一个以手机业务闻名的品牌来说,是华为切入笔记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差异.............
  • 回答
    华为最近推出的 MateBook D 14 SE 版,可以说是一次非常精准的市场狙击。它没有像自家高端系列那样追求极致的创新或者堆砌最顶级的硬件,而是选择了在用户最关心的几个点上做文章,直接命中了不少预算有限但又追求稳定体验的消费者。定位很清晰:主打性价比,满足日常所需从“SE”这个后缀就能看出来,.............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D 系列,特别是 D14 和 D15,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轻薄本选项,其定价策略更是让不少消费者眼前一亮。这次 3999 元起的售价,可以说再次巩固了华为在主流消费级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值得细品的地方。亮点分析: 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定位: 3999 元起.............
  • 回答
    华为MateBook X:轻薄与智能的再一次探索8月19日,华为再度祭出了其年度旗舰笔记本——MateBook X。这次,华为并没有一味追求硬件参数的堆砌,而是将重心放在了“轻薄”与“智慧”的融合上,试图为用户带来一种更极致、更无缝的体验。那么,这款新品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从亮点和不足两方面来详细.............
  • 回答
    华为 MateBook X Pro 2022 款:在轻薄与性能之间,它是否依旧是你心中的那个“Pro”?华为 MateBook X Pro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国产高端笔记本的代表作,尤其以其惊艳的全面屏设计和不俗的综合表现赢得了不少用户的青睐。2022 款的 MateBook X Pro,在继承了前代.............
  • 回答
    1 月 17 日华为 MateBook 新品发布: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与前瞻1 月 17 日,华为再次以其一贯的稳健风格,为我们带来了三款全新 MateBook 系列笔记本电脑。这次的发布会,与其说是“重磅炸弹”,不如说是一次对现有产品线的精耕细作与技术迭代的稳步推进。三款新品——MateBook 14.............
  • 回答
    华为鸿蒙OS 2.0在发布之初,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尤其是关于它“需要导入安卓部分SDK等功能”这一点,是许多人讨论的焦点,也引发了不少争议。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不能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而是要看它在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华为的战略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鸿蒙OS 2.0诞生.............
  • 回答
    华为新一代Sound X智能音箱的发布,无疑再次搅动了智能音箱市场的一池春水。特别是其“超越万元音响”的宣传语,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讨论。那么,这款新音箱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它真的能担得起这样的赞誉吗?让我们深入剖析一番。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华为在音质技术上的投入和追求是值得肯定的。从过往的.............
  • 回答
    华为MatePad 学习平板,从名字就能看出它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针对教育市场,尤其是学生群体。不过,华为的产品向来不拘泥于单一的定位,所以这款学习平板,在很多方面也展现了它“全能”的一面。先说说亮点,这部分我觉得可以算得上是“硬核”实力: 护眼屏幕,诚意满满: 这是学习平板最核心的卖点,华为在这.............
  • 回答
    华为发布AITO问界M5,可以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里的一枚重磅炸弹,尤其是对于那些看重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这台车简直就是“为我而生”的。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问界M5,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本事,又有什么地方值得说道说道。一、 华为“赋能”下的新物种:科技感拉满,体验为王问界M5最吸引人的地.............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华为这鸿蒙(HarmonyOS)操作系统,还有它在华为全场景设备上带来的那些新鲜玩意儿。力求讲得透彻,让你听着就像是老朋友在侃大山,一点AI味都没有。鸿蒙(HarmonyOS)到底是个啥?凭啥能叫板安卓和iOS?得说,华为这鸿蒙出来的时候,多少有点“生不逢时”又有点“顺势而为”.............
  • 回答
    华为这次的短片《在一起,就可以》,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营销案例。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产品广告,而是玩了一个“情怀牌”,想和观众建立一种情感上的连接。核心传递的信息,我觉得有几个层面:1. “连接”是华为存在的基石和使命。 短片里最直观的就是各种“在一起”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朋友们在咖啡馆聊天,.............
  • 回答
    华为EMUI 12海外发布:一次“换汤不换药”的革新?华为在海外市场陆续推送了基于Android 11的EMUI 12系统,这无疑是疫情之下,华为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领域为数不多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那些依然坚守华为生态的用户来说,EMUI 12的到来,无疑承载着对品牌忠诚度与未来期待的复杂情感。那么,.............
  • 回答
    华为 P50 E 的发布,可以说是华为在特殊时期下的一次“补强”之作,也承载着不少用户的期待。作为 P50 系列的“轻装上阵”版本,它在保持系列核心优势的同时,也做出了一些取舍。下面,我们就来仔细聊聊这款手机的亮点与不足。华为 P50 E 的发布背景:在聊具体评价之前,理解 P50 E 的发布背景很.............
  • 回答
    华为在12月21日发布了华为智选车载智慧屏,这无疑是他们在智能出行领域又一次大胆的尝试。要评价这款产品,咱们得从几个维度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产品定位和市场需求:华为这次把目标瞄准了汽车座舱的智能化升级,尤其针对的是那些想要体验更智能、更便捷的驾驶和乘坐体验,但又不想直接更换新车的车主。你可以理解为,.............
  • 回答
    华为在 2023 年 12 月 21 日如约而至,发布了全新的华为智慧屏 S 系列。这并非华为首次涉足电视领域,但每一次新品的出现,都承载着华为对于“智慧生活”愿景的不断探索和深化。此次 S 系列的亮相,同样在智能交互、影音体验以及全屋互联等方面带来了不少令人期待的亮点,但也并非完美无缺,我们不妨来.............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 FreeBuds Pro,一款在 9 月 10 日发布的降噪耳机,无疑是今年音频市场上的一个重量级选手。那么,它究竟表现如何?我们不妨来聊聊这款产品,并且重点关注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它能否在如同“直升机环境”般嘈杂的场景下,真正做到静谧?首先,从产品定位来看,华为 FreeBuds Pro 直接.............
  • 回答
    华为 P40 系列的发布会,除了手机本身,华为 Card 的亮相也着实勾起了不少人的兴趣。不过,实话讲,当时看到这个东西,我的第一反应是——“哦,华为又来做连接了。” 毕竟,从通信设备起家,到智能手机、穿戴设备,再到现在的金融服务,华为似乎总是在试图构建一个更加完整的生态闭环,而这张卡,无疑又是这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