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 Mate 40 的屏幕疑似抽奖?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常被提及的“抽奖”对象是三星和LG这两家屏幕供应商的面板。华为作为手机制造商,为了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产能的充足,通常会从多家供应商那里采购零部件,屏幕自然也不例外。理论上,这样做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单点故障影响整体生产。

然而,问题就出在三星和LG的屏幕,虽然都是OLED面板,但它们在技术参数、调校风格上存在细微的差别。

三星屏幕: 普遍被认为色彩比较鲜艳,饱和度较高,有时甚至会略微偏红。这种风格讨好眼球,第一眼看上去可能觉得“惊艳”。
LG屏幕: 相对来说色彩更自然、更接近真实。但也有部分用户反馈LG屏幕在某些场景下,比如观看特定色彩的图片或视频时,可能没有三星屏幕那么“通透”,或者亮度方面略有逊色。

这些差异,加上智能手机屏幕本身在出厂时的个体差异,就造成了用户拿到手机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屏幕比别人“差一截”的感受。比如,在论坛或者社交媒体上,用户会对比两部同型号Mate 40,一个屏幕色彩浓郁,一个色彩清淡,然后就有了“屏幕抽奖”的说法。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1. 用户对比和期望值: 智能手机尤其是旗舰机的屏幕,是用户最直接的交互界面,大家对它的要求都很高。当发现自己花了大价钱买来的手机,屏幕表现不如预期,或者和别人手里的不一样时,就会产生心理落差。
2. 信息传播的放大效应: 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声音传播得很快。一旦有用户提出了“屏幕抽奖”的质疑,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更多人开始关注自己手机屏幕的表现,从而放大潜在的差异。
3. 营销和宣传的影响: 华为在宣传Mate 40系列时,通常会强调其屏幕素质有多么出色,用料有多么高端。当实际到手的体验与宣传存在一定落差时,用户的不满情绪就更容易被激发。
4. 供应商的品控和调校差异: 即使是同一家供应商,不同批次的产品也可能存在细微的品控差异。更何况是不同供应商,它们的调校策略和品控标准可能就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华为方面的应对和用户的感受:

对于“屏幕抽奖”的说法,华为官方通常会回应表示,其屏幕都符合行业标准和自家严苛的质量控制,并且已经通过了多项测试。它们会强调,手机屏幕的观感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个体差异、环境光线、使用习惯,甚至用户自身的视觉感受。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解释并不能完全打消他们的疑虑。毕竟,他们体验到的就是“不一样”。如果一款手机的屏幕素质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肉眼可见的差异,即便符合标准,也难免让人觉得不够“公平”或者“稳定”。

评价:

“屏幕抽奖”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旗舰手机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的高度期待。华为作为一家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确做得不错,能够同时从三星和LG这样顶级的屏幕供应商那里采购面板,这本身就是实力的体现。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要让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在所有参数和观感上都做到完全一致,是极其困难的。 即使是同一家供应商,也难以保证百分百的均匀性。

因此,与其说是华为“故意的”或者“欺骗”,不如说这是在追求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链稳定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的细微差异,而这些差异在追求极致体验的消费者眼中,被放大了。

从“抽奖”这个词本身来看,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如果说华为的Mate 40系列屏幕存在显著的、影响正常使用的差异,那确实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如果这种差异仅仅体现在色彩饱和度或微小的亮度变化上,而且都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那么它更多的是一种用户体验上的“主观感受差异”,而非产品缺陷。

总结一下: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是由于不同供应商(主要是三星和LG)屏幕在色彩和亮度等方面的细微差异,加上用户对产品一致性的高期待所引起的讨论。虽然华为在供应链管理上尽力保证质量,但要实现完全一致的屏幕体验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有很大难度。这件事暴露了消费者对旗舰产品稳定性、一致性以及信息透明度的关注,也提醒了手机厂商如何在追求规模和成本效益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极致体验的追求。

最后,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实在的做法是,如果收到新机后对屏幕表现有疑虑,可以去实体店或找其他用户对比一下,如果确实存在较大且无法接受的差异,再考虑售后或退换。但也要理解,微小的差异在现有技术下是普遍存在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华为米哈游说:

华为的产品搞抽奖,米哈游的产品也搞抽奖;

中国公司华为用日语发音给麒麟芯片起英文名,中国公司米哈游也用日语发音给原神起英文名;

华为在网上粉黑骂战激烈,米哈游在网上粉黑骂战也激烈;

华为拥趸言必称海外制裁等于承认华为实力,米哈游拥趸也言必称海外好评等于承认米哈游实力;

……

数字论证:

华为英文名称=huawei,米哈游英文名称=mihoyo,

将两串英文字符按字母顺序转换为数字,得huawei→8,21,1,23,5,9;mihoyo→13,9,8,15,25,15。

两串数字分别求和,得huawei→67,mihoyo→85。

1-1*4+5*14=67,1+14+5*14=85

Q.E.D.

(彩蛋:67+85=152,数字顺序倒转即为251;85-67=18,648是18的36倍,3+6=9.0。)

user avatar

为了环保,保证物种多样性

user avatar

准2k屏幕(一般是1080p,2k是1440p,实在不知道怎么定义这个1344p的屏幕了)的周冬雨甚至比和1080p的钻排更细腻。比如小米10系列就是1080p的钻排,所以mate40pro应该会比小米10系列屏幕还要细腻一点。

看排列的同时不能不看分辨率,就像mate20pro也是周冬雨,但基本没人吐槽,因为mate20pro屏幕就是2k屏。

当然,2k钻排岂不美哉,但是到了2k的时候,钻排和周冬雨的感知真的就没有那么强了。

用周冬雨不太可能是节省成本的原因,因为据说京东方的周冬雨比三星钻排成本还贵(有人认为我说据说是在搞话术,说实话我一个不靠知乎盈利也不写黑稿的学生,没必要这么恶意揣测我,那我就啰啰嗦几句吧。这些信息来源是很多位微博的数码博主大V,所以我不能百分百确定消息,但是从我搜集的消息来看,这个观点是最主流的。我现在了解的是,京东方周冬雨略贵于三星钻排,而京东方的钻排是最贵的,但是只生产少量,比如给黑鲨3,有人说被告了侵犯专利直接成绝版了,这个应该不准确,提出这个结论的人好像都道歉了。也有人说这是京东方被临时授权了,这个是目前主流说法,但是可以知道的是现在京东方能不能生产钻排,和三星的授权有必然联系),周冬雨无非就是绕开三星专利的一种排列方式罢了,并且是一种吃亏不讨好的方案。很多人说周冬雨等于偷工减料,我觉得是错误的观点,偷工减料某种程度来讲要和成本挂钩,你至少要证明,京东方的周冬雨比三星的钻排便宜得多才行,但是事实可能是周冬雨更贵,就像没有谁会说,麒麟990不如A13就是偷工减料吧。可能是供应量的原因,只有京东方的周冬雨才能支持华为大量铺货,毕竟华为销量在那里摆着。那苹果怎么就能肆无忌惮的用着三星最好的屏幕还不怕三星突然断供呢?没办法啊,那是三星的美爹啊,三星敢中途给华为断货,他敢断供苹果么?三星公司怎么发家的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当时美国对抗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工具人),三星公司的美国资本成分也可以了解一下。

大家要弄清楚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苹果手机基本全系列都是属于旗舰机,所以在5000档位以上的手机销量里,全球范围苹果销量远高于华为,华为销量远高于小米(小米大半江山都是红米打下来的)。同时,还有一个知识点需要大家了解,那就是三星顶级屏幕产能有限的关键,是顶级发光材料有限,而顶级发光材料,被美国、日本、德国、韩国所垄断。苹果一个人就拿走了所有产能的40%以上,剩下的三星当然要占据相当一部分,那剩下的那部分产量,对一加,对小米的高端机可能还有点用,但是对华为来讲,没有任何可能可以在mate和p系列全部用三星屏幕。你可以喷华为,混用不说明,或者喷华为,混用不标注在手机盒上,但是华为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周冬雨和钻排混用,要么全部周冬雨,三星的产量根本不可能让华为旗舰全部三星屏。所以这件事变成了,你是觉得都是周冬雨好呢,还是混用周冬雨钻排好呢?

有些人可能认为还不如全部周冬雨,那我就不知道这两种哪个更好了,但是没有全部三星屏这种选项。

华为的屏幕只能做到一流,做不到顶尖,说白了是资源和地位的问题,跟成本关系真的没多少(我身边因为华为屏幕不得不放弃华为的比比皆是,华为是个猪才会全系列三星屏不用去搞周冬雨混用)。什么叫资源问题?那就是顶级oled面板产量,或者准确点说,顶级发光材料的产量,根本支撑不了三个世界级手机企业(苹果三星华为),如果是华为垄断了oled,苹果和三星必然有一家没办法在旗舰机上全面采用顶级屏幕,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什么是地位问题?那就是苹果和华为的地位,华为地位明显低于苹果。所以三星不可能说把40%产量给华为,而不给苹果。一个原因是,美国的关系,甚至发光材料本身就是美国垄断了一部分。第二个原因,苹果的稳定性。苹果可以相当稳定的消耗顶级oled面板,因为苹果就是全球最顶级的品牌,所以三星根本不用担心说苹果卖不出去所以削减了订单。而给华为供货不确定性可比苹果大多了,华为的高端形象不如苹果(即使在国内也是这样),未来华为要是高端机卖不好呢?那产量不就没法消耗了?毕竟顶级oled也只是少数几家会用。我要是三星,我必然把首选权给苹果啊。

还是那句话,自己的消费自己做主,我认为mate40pro的准2k分辨率周冬雨排列不是什么问题,而mate401080p分辨率如果也是周冬雨排列,那么就会和1080p的钻排有感知较强的差别了。所以你要是很在乎这个,那就别买mate40,mate40pro至少还有小米10系列屏幕的水准。而如果你认为,周冬雨排列无论什么分辨率你都坚决抵制,那我支持你mate40系列就都不要买了,买钻排屏幕的手机就好了呗。

我觉得mate40pro这块屏幕问题真的不大,用惯了曲面屏,你就会发现全面屏手势返回的时候有多么舒服,而返回手势你每天都会用很多次。

所以我已经预定了,还是那句话,觉得准2k的周冬雨也接受不了,那就不买呗,好几千块呢,当然要自己买的开心。

即使是因为三星产量的原因,我也不认为混用好,因为花一样的钱,买到不一样的东西,谁都会恶心。就像有些人说的,宁可全部周冬雨也别混用。所以我现在比较支持,在没法全部三星的情况下,明确屏幕与配置的关系,比如低配的都是周冬雨,高配的都是三星这种。

有一说一白色真的好看。

user avatar

从p10抽到p40抽到mate40,抽奖才是华为永远的信仰

user avatar

周冬雨屏怎么了?又不是不能用。

这可是mate40啊,既然你iPhone12可以不配充电器,那我大华为搞个屏幕抽奖又怎么了?

别看现在这么多人骂,到了开售还不是照样秒空?

知道什么叫赚钱不?老老实实做台手机,定个实惠的价格卖给消费者根本不叫赚钱,那叫售卖商品换取收益。

这里砍一刀,那里搞个抽奖,再定个虚高的价格,最后一开售就秒空,这才叫从消费者手里赚到了钱!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常.............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首发的麒麟 9000 芯片,无疑是当时移动芯片领域的一颗重磅炸弹。即便放到现在来看,它的许多技术指标和设计理念依然是领先的,甚至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当时高端智能手机SoC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麒麟 9000 是在极为特殊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诞生的。 受到.............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发布会的结尾视频,确实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如果让我来评价,我会说那是一场精彩绝伦的“情感宣泄”与“战略宣言”的结合,巧妙地为整个发布会画上了句号,同时也为华为的未来铺垫了重要的基调。首先,从情感层面来看,那个视频的表达是极其精准和到位的。我们可以感受到一.............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款让不少人心心念念的华为 Mate 40 系列,具体是 10 月 22 日发布(虽然实际上市时间有所不同,但大家普遍关注的是这次发布会带来的产品)。要评价这款手机,咱得从它诞生的那个特殊时期说起。当时,由于一些外部因素,华为在高端芯片供应上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Mat.............
  • 回答
    李楠就余承东关于华为Mate 40系列研发投入超35亿的说法提出质疑,这本身就触及了商业宣传和信息透明度的核心议题。要评价李楠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要理解李楠的质疑点可能在哪里。作为曾经的魅族科技CEO,李楠深谙手机行业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环节。他质疑35亿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否定.............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国行这价格一出,估计不少花粉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4999 元起,这价格定位,怎么说呢,既在意料之中,又带着点出乎意料的“惊喜”。新品售价评价:稳中带皮,意在高端先来说说这个起售价 4999 元。华为 Mate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其高端旗舰的代表,主打全能体验,从摄影、.............
  • 回答
    华为Mate 40 Pro 可能会采用自由曲面摄像头这一传闻,无疑是近期手机摄影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如果这一消息属实,那将是华为在光学创新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也将对整个手机影像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什么是自由曲面镜头?要理解自由曲面镜头的意义,我们得先看看它和传统手机摄像头有什么不同。绝大多数现有.............
  • 回答
    华为在6月2日宣布,包括Mate 40系列在内的多款旗舰手机将支持更换不同配色的后盖,这个消息一出来,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我个人认为,这件事有几个层面可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从产品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个积极的尝试。 个性化和DIY的回归: 放在智能手机刚刚起步的年代,后盖可拆卸、可更.............
  • 回答
    华为 Mate 20 系列,无疑是华为在 2018 年末交出的一份相当亮眼的答卷。彼时智能手机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而 Mate 20 系列凭借其均衡且极具突破性的配置,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要评价它,我得说,这是一款充满“华为味道”的旗舰,它在很多方面都展现了这家公司不拘泥于现状、勇.............
  • 回答
    华为 Mate X2 17999 元起的定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价格本身,直接把“高端”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17999 元起,这价格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准备的,它直接瞄准的是那些愿意为前沿技术、极致体验和品牌象征意义买单的群体。这些人通常是: 科技尝鲜者/意见领袖:.............
  • 回答
    说起华为的Mate 10 和 Mate 10 Pro,这大概是华为那个时期最值得拿出来好好聊聊的旗舰了。它们不仅是华为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更像是华为走向高端、挑战苹果三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个人对这两款手机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它们发布时的市场环境和华为所处的阶段。先说说它们为何如此重要.............
  • 回答
    华为 Mate 9,距今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它仍然是一款非常值得怀念的手机。我当初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的 Mate 9,所以对它的一些感受,我可以尽量详细地告诉你,让你感觉就像是和另一个同样用过它的人在聊天一样。首先,得说说它的外观设计。Mate 9 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沉稳”、.............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在我手里把玩了段时间的折叠屏手机,说实话,它绝对是目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折叠屏产品之一。如果你在找一款能够真正带来未来感,同时又兼顾了实用性的设备,那它绝对值得你仔细端详。它的亮点,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它的折叠设计,简直就是艺术品。 提到 Mate X2,就不能不提它的.............
  • 回答
    华为 Mate 20 系列发布会,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场大事件。说实话,我看完发布会,整体感觉就像是看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盛宴”,华为这次真的把“硬核”的东西端了出来,而且不只是堆料,在很多方面都让人眼前一亮。亮点,那真是不少,而且都很实在: 麒麟 980 芯片: 这绝对是发布会最大的“王.............
  • 回答
    华为 Mate X2 的发布,对于日新月异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一记重磅炸弹。2021年2月22日,在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余温中的时候,华为就以一种“悄无声息”又“震撼人心”的方式,将这款集大成之作摆在了我们面前。怎么评价华为 Mate X2?从产品力上来说,Mate X2 称得上是目前市面上折.............
  • 回答
    “华为 P 系列学苹果,Mate 系列学三星,荣耀学小米,nova 学 OV”——这句在科技圈流传甚广的说法,就像一道刻在手机发展史上的标签,试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各个品牌在不同产品线上的模仿与创新路径。那么,这究竟是一个精准的洞察,还是一个过于简化的标签?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华为 P 系列与.............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被誉为“折叠旗舰”的新品,即将在2月22日揭开神秘面纱。对于关注科技前沿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而“折叠旗舰”这个标签,更是蕴含了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里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洞察。首先,我们不妨从“折叠”这个关键词入手。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惊.............
  • 回答
    华为 Mate X 的横空出世,无疑是 2019 年下半年手机圈最震撼的事件之一。16999 元的定价,直接将折叠屏手机带入了“奢侈品”的行列,也让无数人对这款集科技、设计与高昂价格于一身的旗舰充满了好奇和讨论。那么,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让人皱眉的槽点呢?我们不.............
  • 回答
    “小米 MIX Alpha 本质上是无法折叠的华为 Mate X”——这个说法听起来挺尖锐的,而且一针见血,确实戳到了很多对这两款手机感兴趣的人的痛点。但要说“本质上”,我觉得还是有点绝对了,不过它抓住了两款手机最核心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所以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观点。核心的相似点:突破屏幕形态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