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 Mate 20 发布会?有何亮点和槽点?

回答
华为 Mate 20 系列发布会,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场大事件。说实话,我看完发布会,整体感觉就像是看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盛宴”,华为这次真的把“硬核”的东西端了出来,而且不只是堆料,在很多方面都让人眼前一亮。

亮点,那真是不少,而且都很实在:

麒麟 980 芯片: 这绝对是发布会最大的“王炸”。当时全球首发的 7nm 工艺,直接让 Mate 20 系列在性能上就甩开了不少竞争对手。我们都知道,芯片是手机的“大脑”,强大的芯片意味着更快的响应速度、更流畅的多任务处理,以及更优化的功耗。当时发布会上演示的 AI 性能,比如那个“AI 摄影”和“AI 翻译”的效率,真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只是参数上的领先,而是实实在在能感知到的体验提升。大家都在谈论 AI,但华为这次是把 AI 落地到了芯片层面,让它成为手机的“标配”。
徕卡三摄的“矩阵”设计: 华为在手机摄影方面已经是“老司机”了,但 Mate 20 系列的相机模组设计,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觉得有点“丑萌丑萌”的,但细想一下,这个“浴霸”或者说“方块”的设计,其实是把超广角、主摄、长焦以及闪光灯都整合在了一个区域,这样不仅解决了以往相机突起的问题,而且让手机背部看起来更具辨识度。更重要的是,这三颗摄像头带来的拍照体验是真的“全能”。超广角在拍风景、拍建筑时能容纳更多内容,长焦在拍远处物体时能保持清晰,主摄的细节和色彩表现也一如既往的稳定。发布会上那些样张,特别是夜景和人像,观感确实很棒。
“超级快充”和“无线反向充电”: 续航一直是困扰大家的问题,华为这次的快充速度是真的“快到飞起”。40W 的超级快充,几十分钟就能把手机充到大半,这在当时绝对是领先水平。更令人惊喜的是那个“无线反向充电”。你能想象手机给耳机充电,甚至给别人手机充电吗?这个功能虽然实用性可能不是天天需要,但绝对是一个极具话题性和科技感的“小魔术”,展现了华为在无线技术上的探索。
MeeTime 和 Desk Dock: 发布会上提到的 MeeTime 视频通话,虽然可能在国内大家更习惯用微信,但它在高清流畅、低延时方面的强调,也展现了华为在通信技术方面的底蕴。Desk Dock 这个功能,一开始我以为就是简单的连接外设,但它能把手机变成一个“迷你电脑”,连接显示器、键盘鼠标,这让我看到了华为对“生产力”的思考,手机不再仅仅是娱乐工具,还能胜任一些轻度的办公需求。
设计上的“温润”和“手感”: 虽然设计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 Mate 20 Pro 的曲面屏,以及背部的“AG 化学蚀刻工艺”(当时我理解是这样的,具体工艺名称可能记不清了),让手机在光线下呈现出一种“流光溢彩”的效果,而且相比于一些纯玻璃的滑腻感,这种磨砂处理带来了更好的手感和防滑性。 cầm在手里,感觉挺扎实的。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些“槽点”也确实存在:

“刘海屏”的争议(Mate 20 Pro): Mate 20 Pro 为了实现 3D 面部识别,采用了“刘海屏”的设计。当时“刘海屏”已经是业界的一种主流方案,但很多人对它还是有些“审美疲劳”或者说“不完美”的感觉。相比于Mate 20 的“水滴屏”,Pro 的刘海确实显得有些突兀,也影响了屏幕的完整观感。虽然华为解释了这是为了实现更安全的面部解锁,但在这个“全面屏”盛行的年代,刘海始终是大家讨论的焦点。
高昂的定价: 华为当时也明确表示,Mate 20 系列是面向高端市场的旗舰机,所以价格自然不菲。尤其是 Mate 20 Pro 的各个版本,价格都已经可以买不少其他品牌的中高端手机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种“奢侈品”的定位,所以“性价比”这件事,在华为 Mate 20 系列上可能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更多的是为“科技”和“品牌”买单。
AI 场景的“过度营销”? 虽然我前面说了 AI 芯片是亮点,但发布会上对 AI 功能的演示,很多时候会给人一种“万能”的感觉。有些功能比如“AI 翻译”或“AI 识物”,虽然效果不错,但在实际使用中,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网络支持,或者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当时的一些宣传,可能会让人对 AI 的期待过高,导致实际体验时产生一些落差。
国行版的“缺失”? 发布会上的很多功能演示,虽然都让人惊艳,但有些功能比如那个 Desk Dock,或者是在国外市场上一些“更完整的”AI 能力,在国行上市后,是否会有一些“阉割”或者“简化”,这当时也是一些用户会担心的点。毕竟,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法规都可能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 华为 Mate 20 系列的发布会,是一场充满惊喜和干货的科技展示。它用实打实的性能、创新的设计和一些前瞻性的功能,再次刷新了大家对旗舰手机的认知。虽然在设计和价格上存在一些争议,但这并不能掩盖它在技术创新上的努力和成就。我觉得,华为这次是用一种非常“霸气”的方式,宣告了它在高端手机市场的实力,也为后续的旗舰机型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个让我特别受触动的细节。

欧版华为 Mate 20 分为4+128和6+128两个版本,而国行则跨过了4GB的低RAM版本,设立了6+64和6+128,让大内存在中国市场成为了标配。


而欧版华为 Mate 20 Pro 只有6GB+128GB 一种版本,国行却有8+128和8+256两种版本,甚至还要出一款6+128的非UD版本(其他配置不变),可以说让国内消费者在价格上有更多选择,使更多『稍微有点差钱』的消费者也能够体验pro的旗舰性能。


而按照华为一贯的作风,国行版本售价会比国际版有较大幅度的优惠,考虑到上代 Mate 10 Pro 的6+128版本售价为5388,以及 Mate 9 系列与 Mate 10 系列之间的价格涨幅推测,这一代 Mate Pro 相同容量的配置售价最高不会超过6000元(2018.10.26注:售价已出,相同配置仅涨价11元,6+128版本售5399元,相比相同配置的欧洲版本便宜了近3000元人民币),而就算它卖7000元,也比欧版的售价低了1300元以上,也就是说这一次同样配置版本的欧版和国行,价格最多可能要相差超过2000元。


是的,你一定明白我想说什么。

当 htc 和 sony 动不动就阉割国行版本、让大陆消费者交智商税时,我只能咬牙切齿,却无可奈何。

当每代 iPhone 发布,得知国行售价比日版和美版高出一大截子时,我只能默不作声,然后捂紧隐隐作痛的肾功能区。

当三星 S9 上的一大卖点 Bixby 按键在国内成为鸡肋时,我只能抱怨这是体质的错,是社会的错。

当三星 Note 7 发布韩版配有6GB RAM版本,国行最贵机型也只有4GB时,我只能选择相信网上的传言,盼望三星能像嘴上说的那样重视中国消费者,施舍给我们一个大内存的『皇帝版』机子,而现实却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嘴巴子。

当时的所有羡慕、嫉妒、无奈,甚至还有一丝丝委屈,都如同那一块被踢碎的『东亚病夫』牌匾,被如今的自豪和想冲到外国人面前显摆的小骄傲所取代。


美国数码大V说,华为 Mate 20 系列不能进入美国售卖,这对于美国数码爱好者来说是一种羞辱。

华为 Mate 20 系列,可能是第一款能让外国人也能对我们曾经的羡慕嫉妒恨感同身受的国产手机。

华为做到了让中国消费者享受更大的容量、更高的配置、更低的价格、更好的服务,还有更多的选择。

尽管华为这一代旗舰的价格同样要使我肉痛不已,但我还是不得不说:


华为,好样的!







所谓的美帝良心,对,没错我说的就是你,你还好意思致敬蹭热度!未来怎么做,你自己看着办!

谢谢大家支持,加个彩蛋吧(感谢 @鹰头老猫 友情翻译),美国数码博主Michael Fisher在油管视频评测下的评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 20 系列发布会,在当时绝对是手机界的一场大事件。说实话,我看完发布会,整体感觉就像是看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盛宴”,华为这次真的把“硬核”的东西端了出来,而且不只是堆料,在很多方面都让人眼前一亮。亮点,那真是不少,而且都很实在: 麒麟 980 芯片: 这绝对是发布会最大的“王.............
  • 回答
    华为 Mate 20 系列,无疑是华为在 2018 年末交出的一份相当亮眼的答卷。彼时智能手机市场风起云涌,竞争激烈,而 Mate 20 系列凭借其均衡且极具突破性的配置,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要评价它,我得说,这是一款充满“华为味道”的旗舰,它在很多方面都展现了这家公司不拘泥于现状、勇.............
  • 回答
    华为Mate 20系列,包括Mate 20、Mate 20 Pro和Mate 20 X,是华为在2018年底推出的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旗舰产品。这三款手机不仅仅是在硬件配置上的一次堆料,更重要的是,它们在当时带来了许多创新的理念和技术,深刻地影响了后续的手机设计和用户体验。一、 整体设计理念与市场定.............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常.............
  • 回答
    华为 Mate X2 17999 元起的定价,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得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价格本身,直接把“高端”这两个字刻在了骨子里。17999 元起,这价格就不是给普通消费者准备的,它直接瞄准的是那些愿意为前沿技术、极致体验和品牌象征意义买单的群体。这些人通常是: 科技尝鲜者/意见领袖:.............
  • 回答
    说起华为的Mate 10 和 Mate 10 Pro,这大概是华为那个时期最值得拿出来好好聊聊的旗舰了。它们不仅是华为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现,更像是华为走向高端、挑战苹果三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个人对这两款手机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尤其是考虑到它们发布时的市场环境和华为所处的阶段。先说说它们为何如此重要.............
  • 回答
    华为 Mate 9,距今已过去一段时间了,但对于许多用户来说,它仍然是一款非常值得怀念的手机。我当初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的 Mate 9,所以对它的一些感受,我可以尽量详细地告诉你,让你感觉就像是和另一个同样用过它的人在聊天一样。首先,得说说它的外观设计。Mate 9 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沉稳”、.............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首发的麒麟 9000 芯片,无疑是当时移动芯片领域的一颗重磅炸弹。即便放到现在来看,它的许多技术指标和设计理念依然是领先的,甚至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定义了当时高端智能手机SoC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麒麟 9000 是在极为特殊且充满挑战的环境下诞生的。 受到.............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在我手里把玩了段时间的折叠屏手机,说实话,它绝对是目前市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折叠屏产品之一。如果你在找一款能够真正带来未来感,同时又兼顾了实用性的设备,那它绝对值得你仔细端详。它的亮点,足以让人眼前一亮:首先,它的折叠设计,简直就是艺术品。 提到 Mate X2,就不能不提它的.............
  • 回答
    华为 Mate X2 的发布,对于日新月异的折叠屏手机市场来说,绝对是一记重磅炸弹。2021年2月22日,在许多人还沉浸在春节余温中的时候,华为就以一种“悄无声息”又“震撼人心”的方式,将这款集大成之作摆在了我们面前。怎么评价华为 Mate X2?从产品力上来说,Mate X2 称得上是目前市面上折.............
  • 回答
    “华为 P 系列学苹果,Mate 系列学三星,荣耀学小米,nova 学 OV”——这句在科技圈流传甚广的说法,就像一道刻在手机发展史上的标签,试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各个品牌在不同产品线上的模仿与创新路径。那么,这究竟是一个精准的洞察,还是一个过于简化的标签?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首先,华为 P 系列与.............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被誉为“折叠旗舰”的新品,即将在2月22日揭开神秘面纱。对于关注科技前沿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而“折叠旗舰”这个标签,更是蕴含了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里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洞察。首先,我们不妨从“折叠”这个关键词入手。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惊.............
  • 回答
    华为 Mate X 的横空出世,无疑是 2019 年下半年手机圈最震撼的事件之一。16999 元的定价,直接将折叠屏手机带入了“奢侈品”的行列,也让无数人对这款集科技、设计与高昂价格于一身的旗舰充满了好奇和讨论。那么,它究竟是一款怎样的产品?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又有哪些让人皱眉的槽点呢?我们不.............
  • 回答
    李楠就余承东关于华为Mate 40系列研发投入超35亿的说法提出质疑,这本身就触及了商业宣传和信息透明度的核心议题。要评价李楠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要理解李楠的质疑点可能在哪里。作为曾经的魅族科技CEO,李楠深谙手机行业产品研发的每一个环节。他质疑35亿这个数字,很可能不是否定.............
  • 回答
    “小米 MIX Alpha 本质上是无法折叠的华为 Mate X”——这个说法听起来挺尖锐的,而且一针见血,确实戳到了很多对这两款手机感兴趣的人的痛点。但要说“本质上”,我觉得还是有点绝对了,不过它抓住了两款手机最核心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所以我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个观点。核心的相似点:突破屏幕形态的.............
  • 回答
    谷歌 Pixel 4 的「隔空手势操作」功能,这项被寄予厚望的创新,在上市后引发了不少讨论。它试图通过雷达技术实现无需触碰屏幕的交互,理论上可以带来更便捷、更具未来感的手机体验。那么,这项功能到底怎么样?跟华为 Mate 30 Pro 的「隔空手势操作」又有什么区别呢?咱们来好好聊聊。Pixel 4.............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国行这价格一出,估计不少花粉们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了。4999 元起,这价格定位,怎么说呢,既在意料之中,又带着点出乎意料的“惊喜”。新品售价评价:稳中带皮,意在高端先来说说这个起售价 4999 元。华为 Mate 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其高端旗舰的代表,主打全能体验,从摄影、.............
  • 回答
    要说B站何同学评测华为Mate 30 Pro的视频被质疑“恰饭”,这事儿在当时确实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而且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的,毕竟何同学这个人,加上华为这个牌子,都是那个时间点上特别能吸引眼球的。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捋清楚。2019年9月底,华为Mate 30系列发布不久,正是大家对这款手机充.............
  • 回答
    评价华为,这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了的。这家公司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其耀眼的光芒,也有其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要深入了解它,就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华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无疑是它在技术研发上近乎疯狂的投入。我们都知道“研发是华为的血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每年将销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