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亿研发算一台机器净利2k元,一百多万台就回来了,很大吗?
做魅蓝做那么多年,想象不到高端机利润到底有多大了吧
苹果全年研发投入70亿人民币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用苹果十几年前的数据打脸现在的华为,李楠在刻舟求剑吗?
下面我把整个事件我重新梳理了一下,从头说起。
Mate40发布会结束后媒体专访,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表示:
Mate40系列即使不含海思的研发投入,在我们历代产品中投入的人力和财力也是最高的,全系列投入达到5.6亿美元。
魅族前副总裁李楠在微博表示做一款真正全面屏手机需要投入5000万,网友在(这个网友的名字好像意有所指?点进去一看还是我的粉丝)评论中表示:
你太不专业,华为mate40,光研发费用就有35亿人民币。
李楠回应:
吹nb而已。。。苹果当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也就是70个亿。你自己算算如果35亿沉没投入,mate不要赔死。
然后知乎有了提问
如何评价李楠说余承东口中“华为Mate 40系列研发超35亿”是吹牛这一观点?
这是整个事情的经过,首先这个问题有个错误,包括我一开始也没注意,“华为Mate 40系列研发超35亿”的说法是李小龙说的,开头有说明。
下面说李楠的这个回答
苹果当年全年研发费用投入,也就是70个亿
首先,可以确定李楠知道苹果现在的全年研发费用不是70亿,所以他用了当年的说法,这个当年有多远呢?2008财年(2007年10月1日——2008年9月30日)距离现在12年了,当时iPhone 3G刚发布,当年的研发费用是11.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80亿人民币(200年美元汇率从7.3到6.8),也许李楠说的更早一点。
根据苹果最新的财报,2020财年苹果的全年研发投入是187.52亿美元,比2019年财年增长16%,而增长原因是相关研发人员的增加。
12年间,苹果的研发费用从11.09亿美元增长到187.52亿美元,增涨了1690%!李楠明明知道这个是当年不是现在,却故意这么说,这不是在刻舟求剑吗?用苹果十几年前的数据来说华为不可能,真是闹笑话,这不是蠢而是坏。
李楠说的后半句是
你自己算算如果35亿沉没投入,mate不要赔死。
研发算沉没成本吗?我认为应该算,但是企业的研发是要有产品产出的,研发是投入,不是收入,是不是赔死还要看收入多少。
研发投入的都包括什么?我也不知道华为是怎么算的,估计是相关的都算上吧。这里说一个有趣的点,华为P40 Pro+上面就用过的这个潜望式多反射10倍变焦,之前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说过,这项技术本来是要用在Mate40上的,但是加班加点提前赶出来了又暂时没法大规模量产就用在了P40 Pro+上了。这样的研发费用会用在Mate40上吗?我感觉会算上。
还有一些是无法体现在产品上的,因为很多事情是重复造轮子,很多事情是被迫选用的方案代价很高,别的不说就那个被很多人喷的HMS ,华为去年因为禁用GMS的问题,投入上千名工程师赶工投入研发,光这些人力成本就多少?华为的说法是从去年9月开始投入几千人历时9个月,并称之为“松湖会战”。
我们就当华为是吹NB吧,我们打个大折来算,他说投入几千人我们算500人,我们算每个工程师的薪水是1万元人民币(事实上绝不可能),即便这样算9个月只是薪水支出就超过4500万人民币,算上社保等接近6000万吧。实际投入可能是几倍于这个数字。为什么呢?对于科技企业来说研发支出的大头是就是员工的薪水福利,根据华为的2019年年报,华为2019年支付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1349.37亿元,一共有员工19.4万,平均每个员工年收入69.5万元人民币,假设有1000名员工参与了Mate40的研发,只做了一年,那薪资支出就有6.95亿元。
此外,华为手机还有很多零部件需要用国产的还要达到自己的标准,这投入也很大的,如果把这些相关支出都算上35亿是很可能的事情。
做手机的门槛不高,培训英语的可以做,家族企业做,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也在做,投入的研发费用差距也非常大,是这些企业都是傻子不懂研发吗?
李楠说35亿研发,Mate会赔死,会赔死吗?首先华为研发的产出不只是用在Mate40上,比如前面提到的10倍变焦镜头以及系统、算法层面的东西。其次就算华为只有Mate系列,华为会赔吗?当然不会,Mate系列根本不是性价比产品,现在Mate40根本抢不到,产品的定价都是考虑到这些成本上再加利润的。
华为的35亿可能有一些取巧,但是李楠这么说绝对是笑话。
补充下,刚看了 @李楠 的回答,可把我逗乐了。
首先拉高姿态,把自己包装成更美国战斗的英雄,你跟华为是一种情况吗?当年魅族是不尊重是知识产权。
比如下面引用了我的话也没提一下这句话来源于哪儿,与当初魅族不交专利费如出一辙。
最后说尊重品牌不尊重这种舆论气氛,那你当年搞的“卡慢丑小糙”之类的舆论氛围你又如何看呢?
整个回答通篇不提自己用十几年前的数据来对比扣帽子,苹果的研发费用也比当初增长了十几倍,你又怎么看呢?
余承东:我们已经掌握了120w甚至200w的快充技术。
知道余承东为啥被称为余大嘴吗...
这家伙吹牛逼不打草稿啊!
包括在发布会上他对产品描述的各种头衔:全球最强,全球第一等等...广告法根本限制不了他,隔壁小米还每次在全球最强前面加个“可能”,余承东倒好,直接硬来。
首先在研发费用方面,如果不是公司正经财报上的数字,那其他非正式场合一般都会适当夸大。
我能找出的数字,是多年前雷军说过的,当年小米一款手机研发费用为几千万。
这个数字应该也有夸大成分,就姑且算一两千万吧。
几年过去,加上通货膨胀还有技术越来越强的因素,小米一款旗舰机大概在一两个亿?
再多就不行了,因为还要考虑利润等因素,研发费用不可能无限增长。
记得去年mix α宣传上说的研发费用也才五个亿,先不说mix α是不是划时代产品,单单就研发难度来说,是比正常手机要高很多很多的。
实话实说,单算数字,华为研发费用确实要比小米多一些,那华为大概在5个亿以内吧,顶天应该也不会超过7个亿。
35个亿...这余大嘴也真能说,这么多研发成本,利润基本就收不回来了,这么多成本,在公司内部是绝不可能通过的。
什么叫研发费用,就是与研发沾边的费用都算。
其中大头是人工成本。
就算3千工程师做mate40相关的研发,平均年薪30万,数据不算高吧?
仅此一项,一年工资成本就超10亿了,因为公司还要交社保。
还没说什么设备采购,什么测试,什么模具乱七八糟的具体费用了。
而新闻里说,研发周期长达3年,这么算下来,研发费用35亿还算多么?
我就不说影像系统了。
这次苹果12吹抗摔能力。
结果背板摔稀烂
华为40系我就没看他们吹耐摔,结果呢?
前后两面都抗住了。
论吹牛逼,华为比苹果还是差点意思。
我就不提苹果挤牙膏的外观升级了。
要知道,外观升级,整个结构要跟着变,带来的就是大量设计变更,这会直接拉升研发支出。
而苹果手机一个样子用几年,当然可以省研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