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华为即将于 2 月 22 日发布的 Mate X2 ?「折叠旗舰」反映了哪些信息?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被誉为“折叠旗舰”的新品,即将在2月22日揭开神秘面纱。对于关注科技前沿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而“折叠旗舰”这个标签,更是蕴含了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里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洞察。

首先,我们不妨从“折叠”这个关键词入手。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惊艳亮相,到如今的逐步成熟,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新颖的形态,更是一种对未来手机使用体验的探索和重塑。华为Mate X2的到来,将再次把折叠屏推向一个更高的维度。

“折叠旗舰”的深层含义

1. 技术实力的彰显与突破: “折叠”二字,直接点出了这款手机的核心技术——可折叠屏幕。这背后涉及到超薄玻璃(UTG)、柔性OLED面板、铰链设计以及多屏协同等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技术。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凝聚着华为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和不懈努力。华为敢于将“折叠”作为旗舰定位的核心,说明他们对自身在这些关键技术上的成熟度和领先性有着极强的自信。尤其是铰链设计,这是影响折叠屏手机耐用性、开合手感和屏幕平整度的关键,华为能否在Mate X2上带来更坚固、更流畅、更无痕的铰链体验,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2. 引领行业趋势的野心: 华为一直以来都扮演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从5G技术到影像创新,再到如今的折叠屏。选择将最高端的产品线命名为“折叠旗舰”,传递出华为希望通过折叠屏手机来重新定义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信号。他们不甘于仅仅是在传统直板手机的竞争中厮杀,而是希望通过这种差异化的创新,开辟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并将其份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是一种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跟随。

3. 产品形态的创新与用户体验的升级: 折叠屏手机最直观的优势在于其“大屏”和“便携”的结合。展开后,它能够提供近似平板电脑的视觉体验,无论是浏览网页、观看视频、阅读电子书,还是进行多任务操作,都能带来更沉浸、更高效的感受。而折叠后,又能回归到相对紧凑的尺寸,方便携带。华为Mate X2的“旗舰”定位,意味着它将不止步于简单的尺寸变化,而是会在系统优化、应用适配、交互设计等方面,将折叠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为用户提供更具生产力、更娱乐化的全新体验。

4. 品牌形象的重塑与高端定位的巩固: 在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尤其是在面临外部压力的情况下,华为需要不断通过创新来巩固和提升其品牌形象,特别是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折叠旗舰”这一标签,直接将Mate X2置于了科技前沿的顶端,它代表着最先进的技术、最前沿的设计和最极致的体验。这有助于华为向消费者传递一个信息:即使面临挑战,华为依然是那个能够引领技术潮流、创造突破性产品的高端品牌。

5. 生态构建的延伸与用户粘性的增强: 华为正在构建一个全场景的智慧生活生态。折叠屏手机凭借其更大的屏幕尺寸和更强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可以更好地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中心”或“枢纽”。想象一下,在折叠屏上更流畅地进行鸿蒙OS的“超级终端”操作,将手机内容无缝流转到平板、笔记本甚至智能家居设备上,这无疑会极大地增强用户对华为生态的粘性。Mate X2的发布,更是这一生态战略的重要一步。

对于Mate X2的期待与可能的亮点

基于前代产品的经验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对Mate X2抱有诸多期待:

内折还是外折?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华为Mate X的内折和Mate Xs的外折都各有优劣,Mate X2会如何选择,或者是否会有新的折叠方案,将是市场的关注点。
更平整的屏幕和更耐用的铰链。 这是折叠屏手机用户普遍的痛点,华为在这方面的突破将极具吸引力。
更强大的性能与续航。 作为旗舰,搭载华为最新的旗舰芯片(如麒麟9000系列)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续航表现和散热优化也至关重要。
影像系统的升级。 华为在影像领域的实力毋庸置疑,Mate X2能否将高端的影像能力与折叠屏形态完美结合,带来独特的拍照体验,值得期待。
鸿蒙OS的深度整合。 随着鸿蒙OS的不断完善,Mate X2有望成为展示鸿蒙OS强大能力,特别是多屏协同和应用流转的最佳载体。

总而言之,“折叠旗舰”的定位,是华为在技术、市场和品牌层面的一个综合性战略宣言。它预示着华为不仅要参与折叠屏手机市场的竞争,更要通过Mate X2这款产品,将折叠屏手机推向一个更加成熟、更加主流的阶段,并以此巩固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导地位。2月22日,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华为将如何书写折叠屏手机的新篇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叶竹邀。

路线之争落幕:外折 vs 内折

在三星 Fold 和华为 Mate X 初代发布的时候,外折 vs 内折的路线之争也就正式摆到了台面上。

当时不少人认为华为的外折方案明显看起来更有未来感,而且比起 Fold 初代那个寒酸的正面小屏幕,华为外折的方案能保留近一半的屏幕面积作为正常的手机使用。此外,初代 Mate X 的体积控制,相机方案也更加优秀。

但是三星路线的支持者也提出了非常有力的反对观点:

  1. 外折的打开方式是反直觉的,需要解锁后才能翻开
  2. 外折的屏幕更容易暴露在外界的各种威胁下,塑料屏幕的可靠性不足
  3. 内折屏幕弯折幅度小,屏幕寿命长
  4. 内折可以让屏幕停在各种各样的角度且保持可用性,外折不完全打开就意义不大
  5. 内折方案拥有更大的进化空间,上面所描述的问题不过是初代产品的不足,不能代表长期趋势

而我们在二代产品上也能看到一些端倪:

华为保持外翻方案,但是因为制裁也好,别的什么原因也好,形态上基本没有改变,换个芯,更新一下外围,修修补补,完事。

如果说这一代继续外折,那我们还可以说外折产品形态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外折方案只需要小改,但如果用的是内折,那很明显——路线错了,推倒重来

路线错了没什么问题,有勇气去修改它才是最重要的(说你呢 RYYB(逃))。

Fold 2 在产品形态上的进化可就太大了,里面的屏幕 120Hz,Dynamic OLED,这些顶级屏幕该有的特征都有了,华为这边不知道能跟进多少。

目前各种信息都指向华为 Mate X2 将使用内折设计,也就是说——承认路线错了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其实说到底,还是材料学局限:

  1. 我们没有既可以外折又可以内折的材料
  2. 华为因为各种原因没法拿到 UTG 超薄玻璃材料的折叠屏

UTG 这个高性能折叠屏技术,目前还是三星独家,毕竟三星从屏幕到设备一条龙,掌握核心技术,这方面国产屏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华为 Mate Xs 上使用了双层聚酰亚胺柔性薄膜,已经是目前他们能拿到的最好产品了,不过比起 UTG,在耐用性等指标上还是差一截。

回归核心体验

一台折叠屏手机,外形再炫酷,再有未来感,最后还是得落实到:能用,少坏这个基础体验上来。

三星 Fold 也好,华为 Mate X 也好,柔派也好(还有人记得首发折叠屏的柔派吗?),都在第一代产品上栽了很大的跟头,而耐用性这个问题在材料学突破性革命以前,都是所有柔性屏手机必须面对的。

如果没有做好一直免费给用户换屏的准备,那还是选择内折方案靠谱一些——人再潇洒,被杀就会死,折叠屏再帅,进灰就会坏。

当然,如果未来国产屏幕有突破,或者华为通过什么方式搞到了 UTG 的屏幕,那到时候回归外折我觉得显然要比前两代为了帅容易坏的选择,要靠谱得多。

空间

内折方案能提供更加充裕的空间,基本上每一边都是常规手机的厚度,尽管收纳后会显得非常厚,但是通过收窄机身,很容易将手感提升上来,并且正面全面屏的形态可以得到保留。

外折则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弯折幅度不能过大,注定了机身不能太厚——在带给未来感观感的同时,也就扼杀了机身内部空间——同时 5mm 单面的厚度还导致保护盖板塞不下,结构强度要更弱。

而且华为引以为傲的摄像头模组现在体积越来越大,你让工程师把潜望镜模组做到 5mm 不到的机身里,那也是真的不可能做到……

质感

内折方案在质感上带来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你摸过 Fold 2 和华为 Mate Xs,你就会发现 UTG 这种超薄玻璃带来的手感,虽然依旧和传统的康宁玻璃的顺滑感有区别,但比起 PI 薄膜还是强多了,PI 薄膜那种发涩的软趴趴的手感,总是让我想起了前几年没有疏油层的某些华为手机。

也因为 Mate Xs 用的是外翻方案,所以装在里面的材质质感都挺……廉价的……

怎么说呢?John Ivy 说过,好设计就是要做好抽屉的背面。华为抽屉的背面做得怎么样我不知道,但是 Mate Xs 的背面是大塑料,这带你大家还是知道的。

塑料后盖,转轴部分钢琴烤漆部分给人,沾上指纹质感也容易显得跌份。质感上比起 Z Fold 2 那个金属转轴结构 + AG Glass 的质感要差很多。

希望这次换用内折方案后,在 CMF 设计上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让它摸起来更像是超旗舰机。

一个小细节:华为 Mate Xs 在采用塑料背板减重后,重量还比三星 Fold 2 重了 20g 左右,达到了 300g,很难想象如果内折方案如果把内部换用玻璃背板或者金属,重量会如何失控。

折叠屏市场现状

现在折叠屏的市场大致如下:

小屏内折,将传统手机的收纳形态进一步缩小,代表例子 Moto Razr,和三星 Z Flip 系列

大屏外折:代表例子华为 Mate X,Mate Xs

大屏内折:代表例子三星 Fold,Fold 2,柔派

双折叠多折叠:目前只有验证机,代表例子小米,TCL

目前看起来三星在这方面跑得最快,华为紧随其后,尽管路线需要修正,但是折叠屏手机领航者之一的地位没有改变

在 Mate X2 上,我们将能看到华为重新出发后的全新设计方案,考虑到去年华为经历的风风雨雨,我们姑且将它和 Fold 2——而不是即将推出的 Fold 3 归类为一代产品好了,这份迟交了半年的答卷结果如何,我很期待。

预料之内的:麒麟 9000 系列旗舰 SoC,各种硬件拉满,Mate 40 Pro+ 同款摄影模组,改用金属 + 玻璃/陶瓷/素皮材料,升级屏幕到 90Hz 或者 120Hz。

user avatar

之前供应链上就传过有Mate X 2这款机器。

我就说个公开的吧,根据DSCC消息,2020年第四季度本应该有一款Mate X2上市,8英寸屏幕折叠手机。但受美国制裁影响,导致产品无法上市,全球可折叠手机销量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Foldable panel shipments are expected to rise 454% in 2020 to 3.1M units in 2020. Foldable panel revenues are expected to rise 394% to $462M. Shipments and revenues are below earlier expectations as US restrictions prevented Huawei from launching the Mate X2, an 8” in-folding device which was expected to drive a lot of volume in Q4’20.

最近微博上炒的比较火的,也是专利,所以我按可折叠去搜了一下专利。

刚出来的这个专利很有意思,在传统铰链的基础上,利用电机控制伸缩轴的速度和力度,进而达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屏幕面板,减小柔弯折区域受力的目的。有点点电子VS机械的意思在里头,传统机械方式无法完全实现的,通过加电子元件来解决。下图中30581就是铰链中的电机。


当然,除了上面这一个专利,华为其实已经走的很远了,开始涉及铰链、屏幕显示这些方面的研发了。

我之前提到过,屏幕、保护膜、铰链,这三件是制约折叠屏手机量产的关键因素。

根据供应链消息,目前业内对于可折叠手机的耐用性要求是开合寿命20万次,这样能保证,在每天开合300~400次的情况下,手机寿命达到两年——即目前大部分手机的使用寿命。
要承受二十万次折叠的,有我们上面提到的屏幕、保护膜,以及,铰链。

在当时,三星屏幕的良率仅为10-20%,铰链良率更低。

所以,针对折叠屏可能出现的问题,华为开始动手往更上游的方向做了。

做铰链、改屏幕图像补偿,甚至针对当时问题还不太明显,现在越来越成为制约手机性能因素的散热开始动手动脚了。

做铰链:

华为做了一堆铰链方面的尝试,我这随便举两个。

用滚珠限位:

CN201910569633.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轴机构及可折叠移动终端,通过在转轴机构的主轴两侧设置转动组件、位移组件以及弹性模块,以在转动组件绕主轴转动时,位移组件随之转动,同时弹性模块的滚珠沿位移组件的侧壁滚动,由于位移组件的侧壁具有多个限位凹槽,这样滚珠在滚动的过程中会在弹性模块的弹性结构件的弹力作用下落入限位凹槽,以阻止滚珠继续在位移组件上运动,从而使转动组件停止转动,进而可使移动终端维持在对应的折叠位。


用支撑杆组件提供相对大范围开合:

CN201880094066.8 一种支撑杆组件(1),包括:支撑杆(2);弹簧装置(3),环绕所述支撑杆(2)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凸轮扭矩装置(4a),邻近所述支撑杆(2)的第一端部(5a)布置,其中,所述第一凸轮扭矩装置(4a)包括至少一个凸轮扭矩元件(6);第二凸轮扭矩装置(4b),邻近所述支撑杆(2)的第二端部(5b)布置,其中,所述第二凸轮扭矩装置(4b)包括至少一个凸轮扭矩元件(6)。每个凸轮扭矩元件(6)包括第一凸轮连杆(7a)和第二凸轮连杆(7b)。所述支撑杆组件(1)具有尽可能小的外部尺寸,同时仍然可以实现广泛范围的移动,并为跨越所述支撑杆组件(1)延伸的任何部件提供支撑。

改屏幕图像补偿:

补偿不同折叠区域屏幕图像算法。

CN201910578494.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补偿方法及装置、显示装置,方法包括:控制显示面板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种颜色的子像素,基于m种第一灰阶中的每种第一灰阶发光;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每种颜色的子像素基于每种第一灰阶发光时,根据针对显示面板的第一调节操作,确定每种颜色在每种第一灰阶下的灰阶调节度;根据第一区域在待显示图像中对应的调节子像素的目标参数,对调节子像素的灰阶进行调节;其中,待显示图像中的调节子像素包括:具有第一灰阶的子像素,调节子像素的目标参数包括:调节子像素的颜色在调节子像素的灰阶下的灰阶调节度。本申请能够解决目前的图像补偿装置的功能较为单一的问题。本申请用于对显示装置进行图像补偿。

利用折叠铰链的金属提升散热:

CN201910522688.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及其枢转式的散热装置。可折叠的电子设备包括:可折叠配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内设有热源;枢转式的散热装置,包括枢轴和支架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的材料为导热材料,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第二部分上。可以在不增加折叠式电子设备的厚度的前提下,增加其散热效果。

当然,也有做设备。

CN201910578530.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终端,属于折叠式终端技术领域。该折叠式终端包括柔性显示屏、第一机身部分、第二机身部分、折叠机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机构包括固定盒、第一旋转件和第二旋转件,其中:第一旋转件通过第一转轴铰接在固定盒的第一侧,第二旋转件通过第二转轴铰接在固定盒的第二侧,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均位于固定盒的内部;第一机身部分和第一旋转件固定在第一壳体中,第二机身部分和第二旋转件固定在第二壳体中;折叠状态下,柔性显示屏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相贴合,柔性显示屏的第三部分收容折叠机构形成的收容空间中;展开状态下,第三部分与折叠机构相贴合。采用本申请,可以提高用户操作终端的便利性。

根据DSCC的预测,未来随着京东方的良率逐步提升,其面板的市占率在未来几年内会达到跟三星一个量级的水平,尽管总产能依然还是不够大,但已经能达到数百万这个级别了。到时候实用化的可折叠手机的价格有可能会进一步下探,至少,可以到实用化的程度。


在这个程度前,手机厂商们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去尝试,如何将折叠屏手机做的更实用、更好用、更耐用,这些都需要手机厂商和供应链一起探索和努力。

所以,看了华为这么多的专利技术,行业面临的问题,你再问我怎么看华为新一代折叠屏“折叠旗舰”的概念?

不再让折叠屏成为小众的玩具,让折叠屏成为可被大众实用的电子产品,甚至是作为日常主力旗舰使用,或许就是华为新一代折叠屏最重要的目标。

另外再提一点,折叠屏的赛道也是越来越宽了。

搜专利的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其他国产手机厂商、国内屏幕面板厂商、ODM厂商的专利,大家也都在积极探索。从华为踽踽独行开拓赛道,到现在大家一起把赛道做大做宽,一起努力,好好做吧。

user avatar

最近汇报 MatePad Pro 的方案比较忙,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就不长篇大论了。

关于 Mate X2 这款产品,发布会后给大家拍上手视频,这里先说两点:形态与意义。

关于形态

前几天「华为再公布折叠屏新专利」登上微博热搜,这或是华为目前所公开的第三个「一种可折叠的终端设备」发明专利。

从官方的预热海报可以看出,这款产品采取「内折」形态。

自从 2019 年华为发布 Mate X / Mate Xs 之后,折叠屏赛道上,华为和三星两位主要选手,分别作出了不同选择。

而关于「内外折」也一直争论不休。

如今,华为走了一条「兼容并包」的路:我有外折的解决方案,也有内折的解决方案。

内折方案我很早就知道了,不过华为选择优先发布外折。

当然,余总也曾调侃内折是华为淘汰的方案(我这样说老板,不会被开除吧)不过这次华为的内折跟三星还是有些不同哦。

关于选择「内折」还是「外折」我们都能找到无数理由去支撑它,也能找到无数理由去驳斥对方。这里暂且避开这个话题,留给大家讨论,我反而想说另外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找到一位同事问了一个问题:假如你有七千的预算,你有以下三种选择:

  • MateBook X
  • MatePad Pro 2
  • MateBook E

你能不能告诉我:消费者会怎么选?这些消费者的区别在哪?这三种选择哪一种更有未来?

我的同事认为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这三者虽然形态极其类似,但却归属于三个完全不同的品类:PC、Pad、二合一

或许根据当下的市场调研报告、销售测算以及出货量数据,能得出当下的结论。

但哪一种更有未来?

在七千元价位段,面对三种选择,是 Pad 挤压 PC 市场?还是二合一开始独自做大?还是 PC 作为主导产品的地位不变?

或许对于这个问题,华为也没想好,可能苹果也没想好。

参考同价位段 MacBook Air 及 iPad Pro

回到折叠的问题。

关于「内折」或「外折」哪种更有未来?看了大量的,无论内部还是外部的资料,令我现在都比较犹豫。所以,不如全部投放市场,毕竟「市场是最好的老师」

但有趣的是,迄今为止华为提供了两种折叠方案。无论你怎么折,形态如何「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部都要」

想购买折叠屏的消费者都能有所选择。

回到官方的微博。

偷偷提前说一句,Mate X2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做了大幅升级。

在探索不同折叠形态后,我们应该回到体验层。

折叠屏无论形态如何,我们更该向前一步,去思考折叠屏的「交互」以及「软件」体验,去思考「折叠屏应用生态」的打造与布局。

Mate Xs 相比 Mate X 在硬件上做了一定更新,如铰链设计、芯片、电池等。而在软件上,也丝毫没有落下。

华为把在 Pad 上主要的交互体验如智慧分屏功能引入到了折叠屏中。这一次的 Mate X2 在软件,亦或是折叠屏应用生态上有何创新,还是值得拭目以待的。

毕竟,没有软件以及应用生态的加持,那么折叠屏「屏幕变大」的特性也不过是落于表面。

关于意义

前几天 IDC 公布了一份全球手机 Q4 出货量数据,华为手机市场份额的下跌相信很多花粉都不愿看到。

报告发布后,我看到部分媒体渲染华为已然归属「失败者联盟」虽然我平常知书达理、温柔体贴、平易近人,但看到这类文章还是冷笑一阵。

因为你要清楚,这份市场报告所呈现的结果是在「不公平市场环境」下所诞生的。

余总曾说,如若没有制裁,华为手机早已成为世界第一。而当时的语境,应该是刚刚受到第一轮制裁。如今,已经演进到了第三轮。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华为依然打造出了 Mate 40 系列这一「史上最强大的华为 Mate」并完成 Mate 40 Pro 的量产及规模化出货。

华为是失败者?并不。华为依然是一家值得尊敬的企业,只是现在略显得有些悲壮罢了。

同样,在如此困难的环境之下,华为依然推出 Mate X2 这款「新一代折叠旗舰」依然将最先进的科技技术实力展现在大家前面。

这无疑是一剂强心剂,无疑能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让各位粉丝、朋友、合作伙伴看到华为依然在不懈努力。

「制裁能够阻挡我们前进的速度,却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2 月 22 日,我们发布会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华为 Mate X2,这款被誉为“折叠旗舰”的新品,即将在2月22日揭开神秘面纱。对于关注科技前沿的朋友们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值得期待的盛宴。而“折叠旗舰”这个标签,更是蕴含了华为在智能手机领域,乃至整个移动通信行业里的雄心壮志和市场洞察。首先,我们不妨从“折叠”这个关键词入手。折叠屏手机,从最初的惊.............
  • 回答
    关于华为即将推出的台式机,虽然目前官方信息透露得不多,但我们可以根据华为过往在科技领域的表现以及当前的市场格局,来做一番深入的分析和展望。这不仅仅是一台电脑的推出,更可能是一次在关键时刻对整个行业格局的一次有力冲击。首先,从产品本身来看,华为台式机可能具备哪些亮点?我们可以预见,华为在自家台式机产品.............
  • 回答
    华为在P30系列发布前夕,就为“月亮模式”这项拍摄功能申请了专利,这无疑是一招非常高明的棋,充满了商业智慧和前瞻性。从多个维度来看,这次专利申请的举动,不仅巩固了华为在智能手机摄影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首先,技术领先的体现与壁垒的建立。 华为能够想到并实现“月亮模式”,本身就证明了.............
  • 回答
    《明日之子》第二季,华晨宇作为星推官,他在音乐上的造诣和独特视角,让他在节目中备受关注。而他针对李袁杰的点评以及即兴创作考核,无疑是他节目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引发了不少讨论。点评李袁杰:直击灵魂的“真诚”与“技巧”之辩在李袁杰的表演结束后,华晨宇的点评可谓是一针见血,直击问题的核心。当时李袁杰带来的.............
  • 回答
    评价华为,这绝非三言两语能概括得了的。这家公司如同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有其耀眼的光芒,也有其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要深入了解它,就得从多个维度去剖析。一、技术实力与创新驱动:华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无疑是它在技术研发上近乎疯狂的投入。我们都知道“研发是华为的血液”,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它每年将销售.............
  • 回答
    华为拿出400亿人民币为10万股东分红,这件事在商业界和社会层面都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华为的股东结构与分红的性质:首先,理解华为的分红,必须先了解其独特的股权结构。 非上市公司: 华为并非上市公司,其股票不公开交易。 员工持股为主: 华为.............
  • 回答
    华为 Mate X:MWC 2019 上惊艳登场,折叠屏的未来畅想华为在 MWC 2019 上发布的 Mate X,无疑是当时展会上最耀眼的新星之一。这款手机的出现,不仅是华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的集大成者,更是对未来移动设备形态的一次大胆探索。它凭借着革命性的折叠屏设计,以及对 5G 技术的深度融合.............
  • 回答
    华为首款电纸屏平板MatePad Paper,作为一款主打阅读和笔记的设备,其定位非常清晰。它试图将传统电子书阅读器的便携性和护眼性,与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性结合起来,创造一种全新的用户体验。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详细地评价这款产品: 华为 MatePad Paper:优点1. 出色的阅读体验和.............
  • 回答
    华为 P40 标准版官网页面宣传“支持 22.5W 无线快充”,但实际上需要购买配件才能实现这一功能,这种做法在消费者权益和市场营销层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价:1. 信息披露的准确性与误导性: 宣传口径与实际体验的脱节: 官网页面通常是用户了解产品信息最直接、最权.............
  • 回答
    华为冬季旗舰新品发布会上的 AITO 车机应用体验确实是本次发布会的亮点之一,尤其是在智能汽车领域备受关注的华为,其在车机系统上的投入和创新值得深入探讨。综合来看,AITO车机应用体验可以用“深度融合、以人为本、生态协同、持续进化”这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并展现出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雄心和实力。一、 .............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钟钊团队成功开启了 AutoML 大规模商用的先河,这无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要评价这项成就,我们需要深入理解 AutoML(Automated Machine Learning) 是什么,以及它为何如此重要,才能理解钟钊团队的贡献有多么了不起。 什么是 AutoML?Auto.............
  • 回答
    华为在 12 月 23 日正式发布了其首款血压手表——华为 WATCH D。这款产品甫一亮相,就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我来为大家详细地剖析一下这款产品,说说我的看法。华为 WATCH D 的核心卖点:医疗级精准血压监测毫无疑问,华为 WATCH D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搭载了.............
  • 回答
    华为在中年人群体中的口碑确实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扬,并且在很多人的感受中,它已经超越了魅族和小米。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华为长期以来多维度布局和精细化运营的结果。咱们不妨细细道来。首先,得说华为打的这张“国家队”牌,虽然说得有点朴素,但效果拔群。尤其是在近几年,全球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以及一些西方.............
  • 回答
    华为 Mate 40 系列的屏幕“抽奖”传闻,的确在用户群体中引起了不少讨论和困扰。简单来说,这个传闻的核心在于,同一款手机型号(例如 Mate 40 Pro)在不同的零售批次或个体之间,可能使用了不同供应商生产的屏幕,而这些屏幕在观感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在色彩显示和亮度表现方面。究竟是怎么回事?最常.............
  • 回答
    华为起诉美国政府这一举动,绝非简单的法律诉讼,它是一场充满策略博弈的较量,其背后牵扯着科技、政治、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意义深远。首先,从法律层面来看,华为是在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长期以来,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禁止联邦机构采购华为设备,将华为列入“实.............
  • 回答
    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项目,其高额年薪和对顶尖人才的渴求,以及创始人任正非的亲自关注,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对于华为再次招募年薪 201 万元的“天才少年”,并提到华中科技大学已入选 6 人,任正非表示“养得起”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一、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的背景和意义: .............
  • 回答
    华为的首款打印机 PixLab,可以说是华为在打印机市场的一次大胆尝试,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少新鲜的视角。要评价它,咱们得先把它拉出来跟市面上那些老牌打印机比一比,看看它究竟有什么不一样。首先,从“定位”上说,华为 PixLab 就已经剑走偏锋。传统的打印机厂商,比如惠普、佳能、爱普生,它们更多的是在拼.............
  • 回答
    “破格公主”的华丽转身?姚安娜进军娱乐圈的复杂解读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二女儿姚安娜(Annabel Yao)近日高调宣布进军娱乐圈,以“破格公主”的身份在天浩盛世娱乐出道,这无疑是一枚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场。对于这一消息,公众的反应是复杂且多元的,既有好奇与期待,也有质疑与审视。要评价姚安娜的这一.............
  • 回答
    关于华为鸿鹄898采用28纳米制程,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当前芯片制造工艺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跳出单纯的“制程越先进越好”的固有思维,从更宏观和务实的角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芯片制程的先进程度,并非衡量一颗芯片好坏的唯一标尺。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制程.............
  • 回答
    华为MatePad 11发布,2499元起的价格区间,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作为一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平板,它承载了华为在设备互联互通方面的野心,也试图在竞争激烈的平板市场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那么,这款MatePad 11到底怎么样?值不值得我们掏出2499元甚至更多的预算来入手呢?鸿蒙系统体验:这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