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跑分软件安兔兔的官微对于华为麒麟 990 的一系列发文?反映了哪些问题?

回答
如何看待安兔兔官微对华为麒麟990的一系列发文?反映了哪些问题?

安兔兔官微近期针对华为麒麟990处理器发布的一系列发文,无疑引起了广泛关注。要理解这些发文的意义和背后反映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安兔兔官微发文的可能意图和表现形式:

首先,安兔兔作为一款广泛使用的手机性能测试软件,其官方微博账号的言论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安兔兔官微可能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对麒麟990进行评价和讨论:

发布跑分成绩: 这是最直接的方式,展示麒麟990在安兔兔测试中的各项分数,并与其他同期旗舰芯片进行横向对比。
解读跑分数据: 不仅仅是罗列数字,安兔兔可能会进一步解读这些分数,分析麒麟990在CPU、GPU、UX、内存等方面的优势和劣势。
进行技术分析和评论: 安兔兔的技术团队可能会对麒麟990的架构、工艺、性能调校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技术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评价。
回应网友提问和讨论: 针对用户对麒麟990的疑问和争议,安兔兔可能会在其官方渠道进行回应和澄清。
发布与麒麟990相关的科普内容: 例如介绍芯片的先进技术,或者解释跑分软件的测试原理等。
与华为官方互动或合作: 有时,跑分软件的评价也可能与厂商的推广策略有所关联。

安兔兔官微一系列发文可能反映出的问题:

从安兔兔官微近期针对麒麟990的密集发文,我们可以推测并分析出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1. 行业内部竞争与关注焦点:

旗舰芯片的性能标杆之争: 麒麟990作为华为的旗舰芯片,其性能表现一直是消费者和行业关注的焦点。安兔兔作为行业内的重要评测机构,其对麒麟990的关注和发文,本身就说明了该芯片在市场上的重要地位。安兔兔的评价,往往会被视为对芯片性能的一个重要参考。
对标竞品: 安兔兔的评论和跑分对比,很大程度上是在与高通骁龙、联发科天玑等同期的其他旗舰芯片进行对比。这些发文可能是在突出麒麟990的优势,或者指出其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引发市场关注和讨论。
市场营销和话题制造: 无论是安兔兔还是华为,都可能希望通过这些发文来制造话题,提升产品关注度。安兔兔作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平台,其对某一芯片的评价可以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

2. 技术评价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跑分软件的局限性: 这是最常被提及的问题之一。跑分软件只能衡量芯片在特定场景下的理论性能,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用户体验。例如,优化良好的游戏体验可能与纯粹的GPU跑分高低不完全等同。安兔兔的评价是否过于侧重跑分数据,而忽略了实际功耗、发热、AI性能等其他重要因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评测标准的透明度: 安兔兔的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是否足够透明和公平?是否存在对某些芯片的“偏爱”或“偏见”?这是用户和厂商普遍关心的问题。如果安兔兔的评价带有主观色彩,或者其测试方法存在争议,那么其发文的权威性就会受到质疑。
“应试”优化: 芯片厂商是否会为了在跑分软件中取得好成绩而进行“应试”优化?即在软件层面针对跑分场景进行特别的调校,而这种优化可能无法转化为实际使用中的性能提升,甚至会影响功耗和稳定性。安兔兔的评价,有时也会成为对这种现象的监督。

3. 行业生态与信息传播:

信息传播的加速器: 安兔兔作为社交媒体上的活跃账号,其发文能够迅速地将关于麒麟990的信息传播出去,影响消费者的购机决策。
争议与讨论的催化剂: 安兔兔的评价往往会引发用户和厂商之间的争议。这种争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益的,可以促进行业对技术优化的关注,也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产品。然而,如果争议演变成不理性的口水战,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品牌形象塑造: 安兔兔的评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华为品牌及其产品的形象。积极的评价有助于提升品牌美誉度,负面评价则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4. 地缘政治和产业发展(尤其针对华为):

中国芯的崛起与挑战: 华为麒麟芯片的每一次进步,都代表着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发展和突破。安兔兔对麒麟990的评价,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也可能被解读为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关注和审视。
外部环境的影响: 鉴于华为在外部环境下面临的种种限制和挑战,对其核心技术的评价,更容易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安兔兔的评价,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用来佐证或反驳一些关于华为技术实力的论调。
民族情绪和市场认同: 对于国人来说,支持华为和国货的情绪是很强的。因此,安兔兔对麒麟990的任何评价,都可能被放大和解读,与民族情感联系起来。

具体到安兔兔官微对麒麟990的一系列发文,可能反映的具体问题会根据发文的具体内容而有所不同:

如果安兔兔密集发布关于麒麟990跑分优异的微博,并与其他芯片进行对比,可能反映:
麒麟990在绝对性能上表现出色,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华为在芯片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安兔兔作为第三方评测机构,对其性能给予了肯定。
市场对高端芯片性能的关注度很高,安兔兔通过发布数据来满足这种关注。

如果安兔兔发布对麒麟990的某些不足或局限性的分析,或者对其“应试”优化提出质疑,可能反映:
跑分软件的评价标准可能与实际用户体验存在差异。
在某些方面,麒麟990可能不如竞争对手。
安兔兔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惧于指出问题。
芯片厂商在技术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挑战。

如果安兔兔的发文频繁且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可能会引发对以下问题的讨论:
安兔兔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是否受到影响。
其评价是否受到市场营销或地缘政治因素的干扰。
评测机构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和责任。

总结:

安兔兔官微对华为麒麟990的一系列发文,是一个多维度的问题。它既反映了当前智能手机行业在旗舰芯片性能上的竞争态势,也引发了对跑分软件评价的客观性、行业生态以及信息传播机制的思考。

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理性看待安兔兔的评价,将其作为参考信息之一,同时结合实际使用场景、用户口碑、功耗发热、系统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安兔兔这样的评测机构,其发布的信息应该更加透明、严谨和客观,才能真正赢得市场的信任和尊重。而对于华为,则应该持续在技术上追求卓越,并在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很想知道创立了小米公司的雷军当年投资评测机构是什么心态。

user avatar

首先,对于什么是自主研发,安兔兔可能是被母公司带偏了。按照小米高管的说法,联发科 G90T 是小米工程师自研的。

辛辛苦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芯片,到头来还不如轻轻松松“优化”跑分参数来的实际,这真是够讽刺的。同时,想通过买下恶臭KOL 大V 控评,恶意造谣攻击来试图掩盖真相的行为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产品销量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哪家手机企业的市占率大幅下滑,哪家高歌猛进,不言而喻。消费者会用真金白银为自己喜爱的商品投票。

安兔兔也配谈自主研发?以前安兔兔只是私下里偷偷“优化”,今年以来愈发的肆无忌惮了,甚至公开站队小米。

科技美学最近的测评中,红米note8 Pro 的联发科 G90T安兔兔跑分几乎要追上荣耀9X的麒麟810,然而实际应用场景中红米note8 Pro 的联发科翻车了。

两轮应用程序打开耗时测试结果如下:

接着游戏帧率及发热情况如下:

这种跑分软件是什么情况,相信大家会心里有数。

其实上半年安兔兔从公开站队小米开始,就有了类似操作。比如仅三个月时间骁龙855 在安兔兔上的跑分一路飙升,而麒麟980跑分呈现断崖式下跌:

12月4日,安兔兔官方微博公布的骁龙855跑分是343051分

2月15日,雷军微博公布的骁龙855安兔兔跑分是387851分

2月28日,IQOO发布会公布的骁龙855安兔兔跑分是406958分

3月4日,小米张国全微博公布的小米9 骁龙855跑分是428457分

期间3个月时间,骁龙855的安兔兔跑分,一共提升了85000分,提升幅度高达25%。照这个趋势,855跑分应该还有巨大提升空间,未来可期。与此同时,麒麟980的安兔兔跑分跑分呈现断崖式下跌。辛辛苦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发芯片,到头来还不如轻轻松松“优化”跑分参数来的实际,这真是够讽刺的。

安兔兔这种生长型跑分软件,符合互联网+思维,代表了未来AI的发展方向,具备完全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在小米一页纸都写不下的黑科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不知道是否申请了专利?

user avatar

更新:这位大佬已经给出了麒麟990系列的功耗/跑分表:

斗胆总结一下,GPU方面:

性能:855Plus>995=994>855

能效:995>994>855>855Plus

跑分上990系列的确和855系列在子项上有胜有负,综合来看这个排行应该是正确的;功耗能效方面基本上995最强855Plus垫底没什么争议。


什么自主架构、公版架构之类的就不提了,这玩意儿吵半天也吵不出个所以然来,个人也不感兴趣。个人感兴趣的是,麒麟990的GPU峰值性能和855相比到底孰强孰弱?

目前的争议点主要是麒麟990的安兔兔GPU跑分落后骁龙855 1W分左右,而GFXbench曼哈顿3.1离屏,990是76帧,略强于855的71帧。一高一低看起来是矛盾的,而安兔兔目前暂时并没有给出解释。,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是这一个点。

理性的说,曼哈顿3.1只是其中一个子项,安兔兔的GPU跑分测了3项,而测试内容也不同。测试项目不同,跑分强弱也有可能不同。比如下图(来自微博 暂时就叫这名吧,侵删)

对比麒麟810和骁龙730G,麒麟810绝大部分子项领先,但是aztec vulkan的高压/低压测试是不如骁龙730G的,而对比其他的子项,麒麟810领先的幅度有高有低,像1080P霸王龙只领先了5/84≈6%,而发布会唯一提及的1080P曼哈顿3.0则领先了13/42≈31%,基本上是所有子项中领先幅度最大的子项。

题外话:更有意思的是MTK G90T,发哥官方的“一张图看懂”里面,提及的唯一一个GFX子项就是1080P曼哈顿3.0,为48帧,超过了42帧的骁龙730G,领先幅度达到了14%,然而看其他子项,除了astec openGL的高压/低压测试和1080P曼哈顿3.0以外,其他子项其实都是落后于730G些许的,而astec openGL两项也只分别领先3%和5.6%。

从810和G90T的表现来看,SoC设计官方都有意的在PPT上提出性能领先最大的子项来“吊打”友商,而其他子项到底是孰强孰弱,从官方的PPT上是读不出来的。

所以,在没有GFX完整跑分的前提下,暗讽安兔兔“暗改分数”未免有点操之过急了。如果真的像G90T一样,990的PPT也隐瞒了不如855的子项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等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我自己去线下店跑一次完整的GFXbench,和我的一加7Pro一对比,到时候真相就明了了。



去线下店跑了一次3DMark(时间问题跑不了GFXbench)开了性能模式


对比一加7Pro:


从3DMark显卡分数来看,麒麟990的跑分的确是略超骁龙855,而我在线下店跑的安兔兔则依旧不如855。


一来是时间不允许,二来是展示机没有Google服务,装GFXbench实在是太麻烦了,三来是最近的那啥可能不太好用,只能遗憾放弃跑GFXbench了。

user avatar

我二叔 @养猫的哈士奇 说得很好。

如何评判一家公司的产品到底是不是【独立自主】,只需要看他发布的产品是不是可控的,即有没有【为人所制】。

小米等厂商普遍采用高通的芯片,高通和小米哪天关系破裂了,断供了,小米已有产品线就完了,这就叫为人所制。

往大了说,新中国在外交上另起炉灶,内灭蒋匪,外拒美帝,即使面对重重封锁,即使犯过路线问题,仍然把国家建设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这就是独立自主!

但你不能说,新中国因为用了苏联的技术,日本的贷款,美国的军售,她就不是独立自主。

我们每个环节都有可以替代的方案,即使次一点,即使慢一点,即使要多付出很多很多努力和牺牲,但你不能否定我们是独立自主的。

因为新中国从来没有受制于任何国家!

从这个角度说,华为也一样。不夸张的说,mate 30 pro是目前全球最独立自主的手机!它是不是机皇目前没人说得好,但至少他是顶着最大的压力、冒着最大的阻力做出来的旗舰产品!华为人是好样的!

为什么这么讲?

众所周知,arm架构是目前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底层基础,就如同X86之于PC,没有arm,就好比是农民没了锄,裁缝没了布,作家没了笔,厨子没了醋。

正因此,我们必须默许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来进行比较。我们总不能说,你哈登詹姆斯篮球打得好,是因为Spalding篮球做得好,你库里字母哥不会做篮球,就不能进全明星阵容。

这个基础,就是arm架构。强大如苹果,也是在arm的基础上生产的A系列芯片。所有顶级玩家玩的游戏是一样的,所有顶级厨师做菜用的原料是一样的,这样才能比较。

当然,你要是能用更老的架构做出同样优秀性能的芯片,那只能说你牛逼,就像你用dota那一套不能改键的操作虐了dota2选手。但目前没有人做得到。

而华为已经得到了arm V8的授权,就是已经获得了做饭的全部原料,可以在此基础上随便魔改。改得好不好,能不能用,都是华为自己的本事。

无论好不好,那是水平问题,这个时候你跳出来来一句:

游戏不是你做的,你TI9 S9拿了全球冠军也白扯。

篮球不是你生产的,你NBA奥运会冠军也辣鸡。

菜不是你种的,猪不是你养的,你做饭做得再好吃我也要骂你。



莫不是要被打出去哦。


挂一个人。

我原以为他只是与我立场相左,逻辑混乱,没想到还是个分裂分子。

在此统一回答:中国只有一个。无分南北。

user avatar

别的不说,能说出:公版架构 这四个字的任何人,都是业余中的业余。让我更匪夷所思的是这竟然是一个评测软件研发机构说出口的。

什么叫公版架构......要IP授权开发CPU这不是几十年来的行业惯例吗,更何况ARM的商业模式就是授权IP给第三方,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至于麒麟990能跑多少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这句话严重暴露了娱乐兔瞎带节奏的本质。


前几天在深圳某个大厂,人家产品总监的观点是:“能够引领供应链,带领供应链去创新,是更高层次的自主研发。在这个之前最成功的就是苹果。”

安兔兔这个思维极其狭隘,跟闭关锁国有什么区别?任总都说全球化不可阻挡,用了ARM的IP就不叫自主研发了?搞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