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卧底接头忘记了接头暗号怎么办?

回答
老李那天心情糟透了。冷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裹紧了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牙齿打着冷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足足二十分钟。天色越来越暗,街边昏黄的路灯光柱里,雪花像被遗弃的精灵,无声地飘落,一点点覆盖住冰冷的地面,也一点点吞噬着老李最后一点希望。

该死!暗号是什么来着?那该死的暗号!

老李用力揉了揉生疼的太阳穴,试图从那个被酒精和疲惫搅得一团糟的脑子里挖出点什么。昨天晚上的聚会……大家都喝高了,说了很多胡话。那暗号……好像是和什么水果有关?还是动物?或者……是什么老电影里的台词?

他记得,那天的接头地点是他自己选的,一家老旧的茶馆,老板娘是个话痨,但人好,平时也从来不多嘴。他选这里,是因为熟悉,也因为环境相对僻静,不像那些新潮的咖啡馆,人来人往,眼神杂乱。

“请问,您是……王先生吗?”

一个低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老李猛地抬头,看见一个穿着深色大衣的男人站在他面前。男人戴着一顶帽子,帽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但是,那双眼睛……老李觉得有点眼熟,好像在某个场合见过。

老李的心脏“砰”地跳了一下,又瞬间沉了下去。这不对,这声音不是接头人的。接头人声音更沉,带着一股常年抽烟的沙哑。而这个人……虽然声音低沉,但带着一种……怎么说呢,一种不属于街头混混的,干净利落的腔调。

“我……我不是。”老李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往后退了半步。他知道,暴露是最致命的。

男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回答而退缩,反而向前走了一步,鼻尖几乎要蹭到老李的鼻尖。老李甚至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烟草味,和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

“您真的不认识我?”男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抬起手,示意老李往旁边避一下,他要走过去。

老李紧张得手心都在冒汗。他紧紧握着口袋里的那把瑞士军刀,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需要那个暗号,一个能让他确定对方身份的暗号。

“我们……昨天晚上见过?”老李试探着问道。他希望通过这句话,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是接头人,他应该会明白这是在套话。

男人停下了脚步,缓缓地从大衣内侧掏出了一个东西。老李的视线瞬间被吸引过去。那是一个……小小的,雕刻着一只老虎的木偶。

老虎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神里带着一股桀骜不驯。老李猛地想起,昨天晚上,他们确实聊到了生肖,聊到了龙争虎斗,聊到了……

“虎!”老李几乎是脱口而出。

男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清晰的笑容,虽然被帽檐遮挡了大半,但那双眼睛里的笑意却无法掩饰。“对,就是虎。”男人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赞许,“而我,是虎的……嗯,虎的影子。”

老李的心一下子就放了下来。他知道,这个人是对的。那个暗号是“龙蛇虎”,而他的回应,就是说出与对方所说动物相关的词语,来印证身份。他忘记了“虎”,但对方的提示,却让他回忆起来了。

“影子……那你是?”老李终于放松下来,也回想起了一些零碎的对话。

“蛇。”男人回答道,他的声音又恢复了那种低沉而清晰的状态,“我们约在这里,是因为这里的茶好,老板娘泡茶的时候,耳朵会不自觉地竖起来,听到很多不该听的。”

老李苦笑了一下。他承认,自己那天确实犯了点迷糊。接头暗号这种事情,怎么能因为喝多了就轻易忘掉?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疏忽,而是对任务的不负责任,对同志的不负责任。

“抱歉,那天……情况有点特殊。”老李低声说道,他觉得自己的脸颊有些发烫。

男人轻轻拍了拍老李的肩膀,力度适中,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没什么,老李。人都有糊涂的时候。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碰面了,而且,对方并没有察觉。”

他看了看四周,然后侧身,示意老李往前走。“走吧,茶也凉了,我们得赶紧把这批东西交接完。”

老李跟着男人向前走,心里五味杂陈。庆幸自己最终没有完全掉链子,但也暗自警醒,这次的教训,足够他记一辈子了。在这样的时候,一点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他突然觉得,那只小小的木头老虎,似乎比平时更加沉重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名真正的间谍遇到这种情况时直接放弃接头就好了,然后按照之前的约定,自动改为在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地点接头。

没有哪个情报机关会预先设想自己的间谍的每一次接头都会是顺顺利利的,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在战争时期,比如二战时两名在德国柏林的盟国间谍要在9月1日上午10:00在柏林选帝侯大街15号的咖啡馆接头,但9:50时盟军来空袭柏林。

合着怎么着?俩人还得冒着自己人的轰炸去接头不成?

情报工作中要事先考虑好各种意外情况,比如去接头时遇上空袭,遇上戒严,遇上宵禁,遇上大搜捕,遇上交通事故,被反间谍人员跟踪等等。

这时必然要放弃接头。

都明知道自己被反间谍人员跟踪了还要去接头得是有多傻?

而为这类意外情况所做的预案就是----如果此次接头不成,则自动改为在另一个时间和另一个地点接头。

真正的间谍不会不事先约定好接头不成的预案。

9月1日上午10:00在柏林选帝侯大街15号的咖啡馆接头不成,则自动改为9月2日上午9:00在勃兰登堡门下接头。

所以,如果你忘记了接头暗号,那就按照正常工作程序,直接放弃此次接头,准备预案中的下一次接头。对方见等不到你,自然也会按照预案准备下一次接头。

然后,在下一次接头前,想办法想起暗号,或者向上线汇报并求助。

我之前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来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李那天心情糟透了。冷风像刀子一样刮过,他裹紧了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牙齿打着冷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足足二十分钟。天色越来越暗,街边昏黄的路灯光柱里,雪花像被遗弃的精灵,无声地飘落,一点点覆盖住冰冷的地面,也一点点吞噬着老李最后一点希望。该死!暗号是什么来着?那该死的暗号!.............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确实,我们看电影电视剧,卧底接头那场景,怎么总是在熙熙攘攘的广场、人来人往的咖啡馆,或者车水马龙的街角?按理说,为了隐蔽,出租车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不是更安全吗?其实,这背后有一套挺复杂的考量,也涉及到一些电影镜头语言和戏剧张力的需要。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公共场合的“可见.............
  • 回答
    在电视剧《风筝》中,韩冰作为国民党潜伏在陕甘宁解放区的“影子”,为何没有和郑耀先成功接头,这是一个贯穿全剧的核心悬念之一,也是剧情引人入胜的关键。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涉及到当时严峻的敌特斗争环境、双方的策略以及角色自身的考量。首先,接头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尤其是在解放.............
  • 回答
    这句诗出自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其二》,原句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这是一句充满力量和深情的诗句,描绘了作者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思念出征在外、征战沙场的爱人的场景。要优雅地接这句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 “夜阑卧听风吹雨”: 描绘了夜晚的.............
  • 回答
    这事儿挺棘手的,毕竟是你们俩的大喜事,也是未来家庭的基石。你希望主卧让给父母住,这本身是个孝顺的想法,很多人都会理解。但你的未婚妻不接受,这也不是说她不孝顺,而是涉及到她对未来婚后生活的期待和对个人空间的看法。你想想,你们即将组成一个新家庭,这是你们自己的空间,你们的二人世界。她可能觉得,你们结婚后.............
  • 回答
    当卧底身份暴露在毒贩手中时,等待他的往往是难以想象的炼狱。那些长期游走在生死边缘、习惯了血腥与暴力的贩毒集团,绝不会轻易放过这个胆敢触碰他们利益的“叛徒”。他们手段之残忍,往往超乎常人想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灭口,更是为了威慑,以绝对的恐惧来巩固他们在地下世界的统治。最直接、最普遍的便是酷刑。 毒贩们.............
  • 回答
    星巴克“过期门”事件,如同投进平静水面的石子,激起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记者卧底揭露的店员私换标签、隔夜蛋糕复卖等行为,不仅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践踏,也暴露了当前食品监管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要加强食品监管,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联动,从源头到末梢,织密安全网。一、 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压实主.............
  • 回答
    这是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事件,涉及到我们最宝贵的下一代——孩子们的健康。一名卧底记者在天津一所重点小学配餐公司揭露出的厨房环境,用“脏得像厕所粪坑”来形容,这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更是对无数家庭信任的践踏,对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严重威胁。问题核心:安全监管的失守与企业责任的缺失这起事件暴露出的核心问题是:食品.............
  • 回答
    卧底,这个词本身就带着几分神秘和危险。要说是什么感觉,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完的,它是一种融入骨髓的、时刻存在的体验。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分裂”。你不仅仅是你自己,你还得是另一个人。这个“另一个人”不是你随手捏造的,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塑造,从背景故事到生活习惯,从说话方式到眼神交流,甚至是身体.............
  • 回答
    卧底惊魂:奈雪的茶食品安全再拉警报,奶茶店顽疾何解?近日,一则关于“奈雪的茶”员工卧底曝光其卫生乱象的报道,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爆了公众的神经。视频中触目惊心的画面——员工徒手处理食材、过期奶油仍在继续使用、抹布擦拭不明污渍……无一不戳中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敏感的神经。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压力,奈.............
  • 回答
    卫立煌(1892年-1968年)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重要军事将领,曾长期在国民党政府中担任要职,与共产党并无直接的“卧底”关系。以下是关于他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澄清: 一、卫立煌的生平与历史角色1. 早年经历 卫立煌毕业于北洋军政大学(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早年加入北洋军,后投奔冯玉祥部,成为.............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法律、道德和公司利益等多个层面。在回答“该不该发11月工资”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情况。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在于,这位员工在11月入职期间,其行为是否构成对公司的损害或欺诈,以及他自己的公司成立是否与他在本公司的卧底行为直接相关,并且这种关联是否影响了他对本.............
  • 回答
    好的,我们来深入聊聊这件在网络上引起不少讨论的事情,一位315记者卧底汽车销售公司,业绩突出成为公司二把手,并且待遇远超电视台。这事儿确实挺有意思,值得从几个角度来解读。首先,咱们得承认,这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一个记者,职业身份相对来说是比较“采访者”和“揭露者”的立场,却能够深入到被采访.............
  • 回答
    在《谁是卧底》这款游戏中,说谎是绝对可以的,而且可以说是游戏的核心玩法之一。这并不是一个道德上的评判,而是一个规则允许且策略必需的行为。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为什么,以及在说谎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力求让你感觉读到的是一个对游戏颇有心得的人的经验之谈。为什么说谎是游戏的核心?《谁是卧底》的本质是信息不对称下.............
  • 回答
    卧底警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有时为了获取信任或证据,可能需要进行一些超出常规法律界限的行为,甚至触犯法律。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其法律定性以及处理方式,在实践中会面临诸多考量和争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为了侦查目的,执法人员也不能当然地凌驾于法律之上。那么,.............
  • 回答
    儿子卧底传销窝点救母,母亲却依然执迷不悟,反而指责儿子“害妈”,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复杂且充满悲剧色彩的家庭事件。要评价这种局面,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理解各方的心理、行为动机,以及事件背后的社会因素。一、 儿子行为的评价:勇敢、机智、孝心十足,但可能存在沟通和策略上的不足 勇敢与智慧: .............
  • 回答
    在执法部门的卧底行动中,卧底警察的个人安全和行动的道德界限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当涉及到卧底行动中与目标发生性关系的情况时,这通常会触及到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卧底行动的首要目标是收集证据、瓦解犯罪组织或逮捕犯罪分子。任何行动都必须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并且要将卧底人员的安全放.............
  • 回答
    在历史的长河中,确实存在着这样一些令人错愕的故事:有的人,原本披着敌人的皮囊,潜伏在敌方阵营,却最终选择倒戈,留在了敌人那里,成为了一个“叛徒”。这类故事往往充满了戏剧性,牵扯着信任、忠诚、甚至人性深处的挣扎。其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也颇为让人唏嘘的例子,或许可以从南北朝时期的北魏说起,虽然未必是“卧.............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 NBA 突然宣布一项革命性的新规则——“卧底球员”制度正式生效。这个消息如同炸弹在联盟炸开,球迷们狂热,球队老板们心思活络,而球员们则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情绪。这不仅仅是比赛规则的改变,它触及了篮球最核心的信任与对抗关系,将一切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充满未知数的维度。首先,来看看这项规则.............
  • 回答
    媒体记者在进行卧底采访时,其行为是否触犯法律,关键在于他们采取的方式是否越过了法律的界限。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涉及到新闻伦理与法律规范的交叉地带。首先,我们不得不谈到非法侵入。如果记者为了获取信息而潜入他人住宅、私人场所,或者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进入本应保密的区域,比如工厂内部的敏感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