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匿名用户认为“知乎上的主流女权观点未顾及底层女性利益”的回答?

回答
关于“知乎上的主流女权观点未顾及底层女性利益”这一说法,我的看法是: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且非常重要的议题。匿名用户提出这个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触及了现实社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层面。要评价这个回答,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1. “主流女权观点”的定义与解读:

首先需要明确,知乎上的“主流女权观点”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它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甚至有时是相互矛盾的图景。通常,我们理解的“知乎主流女权”可能包含以下一些特征:

关注精英女性的困境: 讨论较多的是职场天花板、婚姻中的不平等(如彩礼、嫁妆、生育成本)、性别刻板印象对高学历、高收入女性的束缚等。
强调个体权利与自由: 突出女性的个人选择权,反对父权制对女性的压迫,倡导两性平等在法律、教育、就业等领域的实现。
语言风格与论证方式: 倾向于使用逻辑清晰、引经据典的论证方式,常引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律等领域的概念,有时也会使用一些网络流行语或带有攻击性的词汇来表达立场。
议题聚焦: 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如职场性骚扰、育儿责任、家庭暴力等,会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批判。

然而,正是由于其“主流”的标签,它往往更容易被那些拥有相对较高教育程度、更易接触互联网信息、并且在公共领域发声更便利的女性所塑造和代表。而底层女性的议题,则可能因为信息不对称、表达能力受限、或者她们的生存压力主要集中在基本生存需求上,而较少被这部分“主流”声音所充分涵盖。

2. “底层女性利益”的指向:

“底层女性”在这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通常指的是那些处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教育程度不高、缺乏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女性群体。她们的利益诉求往往更加基础和现实,例如:

基本生存保障: 包括温饱、住房、医疗、安全等。
劳动权益: 在非正规就业、低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剥削、欠薪、恶劣的工作环境、缺乏社会保障等问题。
家庭内部的压力: 除了普遍存在的性别不平等,她们可能还要承受更沉重的家庭负担,如需要抚养多个子女、照顾年迈的父母、以及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家庭暴力而无力反抗或寻求帮助。
社会歧视与污名化: 在婚恋、生育、就业等方面,她们可能因为出身、经济状况等原因受到更严重的歧视。
教育与发展机会的匮乏: 她们的孩子可能同样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导致阶层固化的风险更高。

3. “未顾及”的论证可能成立之处:

匿名用户提出此观点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议题的优先级偏差: 当“主流女权”在讨论“女性是否应该承担所有家务”或“如何在高管职位上实现性别平等”时,底层女性可能正面临着为了生计而不得不承担所有家务,且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高管职位的现实困境。她们关注的可能是“如何保证我的孩子有饭吃”,而不是“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
解决方案的适用性: “主流女权”提出的解决方案,如强调法律保障、职场平权、倡导性别平等观念等,对于生活在社会边缘、信息闭塞、缺乏法律意识和维权渠道的底层女性来说,可能显得遥远且难以触及。她们更需要的是实际的经济援助、基础的法律援助、以及能够切实改善生活条件的政策。
语言与沟通的障碍: 知乎平台上的讨论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资本和话语能力。底层女性的声音,即使存在,也可能因为表达方式的差异,难以被“主流”话语体系所理解和接纳。她们的诉求可能更多是通过非正式渠道,或者以更直接、朴素的方式表达。
对结构性问题的忽视: 一部分“主流女权”的讨论,可能过于聚焦于微观的性别关系和个人体验,而未能充分认识到,许多底层女性的困境,是经济结构性不平等、城乡差距、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宏观因素作用的结果。女权主义者如果只关注性别内部的矛盾,而忽视了这些更根本的结构性压迫,自然难以触及到底层女性的根本利益。
资源分配的逻辑: 当女权议题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本身也多是中产或精英阶层时,她们的视野和关注点可能天然地偏向于能够为自身群体服务的议题。这并非有意为之的“不顾及”,而是认知和经验局限性可能导致的结果。

4. 辩证看待与反思: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知乎上的所有女权观点。许多女权主义者也在积极地探讨和关注不同阶层女性的处境。这个回答的价值在于提醒:

女权主义的广泛性: 真正的女权主义不应是精英主义的,而应是普适性的,要能够代表和争取所有女性的权益,无论其社会经济地位如何。
关注点应更广泛: 在强调性别平等的同时,也应关注经济、阶层、地域等多种因素交织对女性造成的复杂影响。女权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需要不断地与现实社会中最边缘化群体的需求对接。
打破信息壁垒: 鼓励不同阶层的女性发声,为底层女性提供更多表达困境和诉求的平台与方式。

总结来说,匿名用户关于“知乎主流女权观点未顾及底层女性利益”的回答,触及了一个深刻且敏感的议题。 它并非对女权主义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尖锐的提醒和批判。它指出了在看似蓬勃发展的女权讨论背后,可能存在着视角上的局限性,未能充分回应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这个回答的价值在于促使我们反思:我们的女权主义是否足够包容和全面?我们的社会进步是否真正惠及了每一个女性?这是一个需要所有关注性别平等的人,尤其是那些活跃在公共讨论中的人,不断反思和努力的方向。

评价这样的回答,我们不应简单地赞同或反对,而是要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所指向的社会现实。这是一种对进步主义思潮进行审视和修正的重要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的问题是,中层女性在利用底层女性的悲惨遭遇,去任意地讹诈中层的男性。

在清华,你书包蹭了旁边的女性一下,就有可能莫名其妙地“社死”。

苏享茂几千万身家,却被妻子逼到自杀。

柯洁拿了那么多冠军,在微博上说两句女权的坏话,就要被各种网暴,连全国体育人物都得被取消。

于此同时,底层的女性境遇并没有因为以上种种“女权”行为得到任何的改善。

实际上改善她们境遇的,是国家的扶贫措施,还有独生子女政策+经济发展,带来的高彩礼红利等。

但女权却是最反中国政府的,比如什么“恶之花”之类。

其实也好理解——女权需要受害者,需要底层女性的悲惨,来1:衬托出她们个人的优越感 2:让她们有理由迫使中层男性向她们让渡更多的利益。

所以,底层女性好过了,最最看不惯的,必定是中产“女权”人士。中产"女权"人士,实际上是最最反对底层女性境遇的任何改善的。

底层女性,和网络上种种“女权”势力之间,是最最直接的冲突,是砸饭碗的事。

user avatar

主要是我们在为上层女性发声的时候,他们说:你们这些精致的小布尔乔亚已经过得很好了,要什么平权,你们都骑在我们头上了,你们怎么就不去想想那些贫穷的,大山里的女人。


等我们为大山里的女人,落后地区的女人说话的时候,他们又说:这跟你有什么关系,你们就是拿着那些女人当挡箭牌,为自己谋私利,我们又不是大山里的男人从来没那样欺负过女人,你凭什么拿他们代表我。


所以咯,某些人,左右互搏带师,真理永远掌握在他们手中。

user avatar

首先,匿名用户的答案有一定的价值。

其次,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局限性”的例子。

她的怨气来自于“知乎上的女性没有遭遇到底层女性的不公,有什么资格维权”。小资女性指出农村女性遭受的种种不公,并呼吁维护女性权益时,就是在消费农村女性的苦难。——在她眼里,出身城市小康家庭是原罪,跟她不是一个战线。

那个答案,只能看到满满的怨气而无建设性,她的观点对女权没有提供任何发展,但她的确提供了一种声音足以我们反思。

女权的发展不能只依靠有话语权的城市女性。

user avatar

我倒是觉得这个答案没什么问题,倒是这个问题挺有恶意的。


我一点儿也不想掩饰的说一句话,缺乏理解能力就是作恶,就像这个提问者一样。

因为我全文看过那个答案后,我完全不能读出来什么

女权会影响底层女性利益

这样的狗!屁!观!点!


整个答案的中心思想在答案中是显而易见的:

在知乎上的女权主义者,充满了小资产阶级的傲慢,她们只是打着女权主义的利己主义者。

私以为这句话虽然有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嫌疑,但总的来讲,我个人还是挺认同的。

别再拿那些什么呼吁改善底层女性的言论拿出来佐证知乎的三观正了。知乎本质上就是一个小资社区,这是无从辩驳的。在这种小资社区关于人权或是底层人权的讨论,本来就不可能有多么接地气,在一个真正从底层爬上来的人眼里看来,本来就是文艺青年的无病呻吟罢了

所以,对这位答主的这一论断,我个人深以为然……



当然,答案中的这一部分:

我知道一个国家每年的财政收入是有限的,当一个国家投入保障你们的丈夫可以修男性产假的时候,和我同样出身的女孩子可能就会少了很多学校,少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少了很多运动设施。

我并不赞同,这其实是一种非常片面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幼稚的想法。

但是我觉得提问者和某些答主揪住这一点狠批,将该答案说成一无是处,实在是让人笑话,只是更加佐证了该答主的论断: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如果你们真的非要单独提出这一段来讨论,那也应该是:

“知乎上小资阶级不接地气的女权诉求反而会压制底层女性人权改善的空间”

而这一段很明显是答主用来佐证上面的中心思想:“打着女权主义的利己主义者,而丝毫不关心底层女性的利益是否会受到损失。”

即便这一段立论存在问题,把这一段单拎出来揪着打,说成是某用户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此,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

user avatar

底层的苦难不源于性别。故题目不成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