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钢铁侠比蝙蝠侠人气高?

回答
最近在讨论谁更受欢迎时,“钢铁侠”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似乎比“蝙蝠侠”更高了,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尤其考虑到蝙蝠侠在漫画界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粉丝基础。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近年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

首先,电影的巨大成功是绕不开的关键。漫威影业凭借《钢铁侠》开启的漫威电影宇宙(MCU)简直是现象级的存在。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胃口,塑造了一个立体、迷人、又接地气的托尼·斯塔克。小罗伯特·唐尼的演绎更是锦上添花,他完美地将角色的魅力、脆弱、自负和成长展现出来,让这个亿万富翁、天才发明家、花花公子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相比之下,虽然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也堪称经典,但它更偏向于严肃和黑暗的风格,虽然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但覆盖的受众面可能不如MCU那样广。

然后,我们得看看角色本身的“现代性”和“可接近性”。托尼·斯塔克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用科技改变世界的人物。他有钱,但他的财富和他的装备都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是通过他的智慧和努力得来的。这种“从无到有”(或者说从有到更有)的过程,以及他对于尖端科技的运用,很容易让现代观众产生共鸣,甚至可以说是对科技力量的一种理想化投射。你可以看到他使用的各种酷炫装备,了解到背后的科学原理(虽然是幻想的),这本身就很有吸引力。

反观蝙蝠侠,虽然也是用科技,但他的核心驱动力更多是源于童年的创伤和对正义的执念。他是个孤胆英雄,生活在哥谭这座充满罪恶的阴暗城市里。他的装备再先进,也无法掩盖他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这种黑暗和压抑的特质吸引了另一部分观众,但对于一部分更喜欢乐观、积极或者说“科技改变生活”的观众来说,钢铁侠的故事可能更符合他们的口味。

再者,MCU的“共享宇宙”效应功不可没。钢铁侠是MCU的奠基石,他贯穿了整个早期阶段,并且与复仇者联盟的其他成员有着紧密的联系。观众看着他从一个人变成一个团队的核心,看着他与其他超级英雄一起经历各种挑战,情感上投入更深。你不仅仅是喜欢钢铁侠一个人,你还喜欢他与美国队长斗嘴,喜欢他与小蜘蛛的互动,喜欢他作为复仇者的领导者。这种群体效应让钢铁侠的人气不断被放大和巩固。

相比之下,蝙蝠侠虽然也有自己的独立电影系列,也有各种联动,但“共享宇宙”的强大叙事能力和持续性上,MCU的模式更占优势。观众更容易被一个庞大的、有内在逻辑的超级英雄世界所吸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人物的成长弧光和情感表达。托尼·斯塔克的故事线非常完整和丰富。他从一个玩世不恭的富二代,经历了生死考验,学会了责任和牺牲,最终为了拯救宇宙而牺牲自己。这个过程充满了情感的起伏,有英雄主义,也有人性化的挣扎。尤其是他与小辣椒的感情线,以及他对其他英雄的关怀,都让他显得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

蝙蝠侠的故事更多的是关于坚持、关于压制愤怒、关于如何在黑暗中寻找光明。虽然也很深刻,但相较于钢铁侠那种从自我到奉献的转变,可能在情感的广度和温度上略有不同。当然,这并非说蝙蝠侠的情感不丰富,而是表达方式和观众的接受度可能有所差异。

最后,时代风向和文化潮流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一个能够用科技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的英雄,更容易被观众视为榜样和时代的象征。钢铁侠代表了一种乐观的科技主义,一种“用智慧和力量让世界变得更好”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现代社会对进步的渴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蝙蝠侠就不受欢迎了。蝙蝠侠的粉丝群体依然非常庞大和忠诚。他所代表的那种坚韧、不屈、即使身处绝望也要战斗的精神,依然是许多人心中的英雄主义典范。只是从“普遍人气”和“讨论度”上来说,钢铁侠在近些年通过成功的影视作品,确实吸引了更多的眼球和话题。

总而言之,钢铁侠人气“高过”蝙蝠侠,更多是电影的成功、角色的现代性和可亲近性、漫威电影宇宙的强大号召力、以及角色本身出色的成长弧光和情感共鸣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一种时代选择的体现,也是影视作品如何塑造和传播超级英雄的成功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K赞,感谢各位的捧场,补上一下红子的小字条和蝙蝠年刊结局。

————————————

鉴于许多朋友说为什么我在答非所问说明一下:

蝙蝠侠是以前公认的人气第一,而钢铁侠在内战之前单纯从人气上看也就是个硬二路(联动漫画上蝙蝠侠合体金刚狼成夜爪,铁人合体绿灯成钢灯,对比美队合体超人成超级士兵)

但是在M家逐渐学着通过对角色认真塑造来获得大量路人粉的成功先例下,WB和DC对角色运作还是那么的不用心和急功近利,依然使用几十年前胡搞大新闻方式来对待自家的重要角色以求短期销量爆发,才是“朋友都觉得钢铁侠人气高”这种情况出现的根源。

而我就是用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来说明,DC还在用多么老旧粗暴又短视的方式,来对待自己手中最大牌的漫画角色,对待自己曾经的或潜在的忠实读者。有句老话叫“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丢给DC,毫不为过。

——————以下为原答案————————

看完许多回答,请各位注意:我要开地图炮了(算是写完了吧,感谢各位支持)

如果您去年一直关注着DC漫画,明白蝙蝠50发生了什么,那么我不会针对您,相信您是真心喜爱DC的作品,蝙蝠50虽然混账到爆,对于之前DC的那么多经典也的确不至于让真爱粉丧失信心;

如果您是诺兰三部曲粉丝,那么我也不会针对您,因为当您知道DC干了什么后,相信您会加入我的一边;

如果您没看过多少DC漫画,也不知道去年蝙蝠50发生了什么,还在这里人云亦云说蝙蝠侠还是美漫人气一哥漫画销量冠军,对不起:

咱能先学会装逼再来装吗?

————————————————————————

借用本问答的一张图

许多人会说:哎呀,这蝙蝠侠人气还是不错的嘛

那我只能回答:你们知道蝙蝠侠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嘛?

这是2018年1月的美漫销量,仅仅一年之间,蝙蝠侠就从屠榜一样的霸占1、2、3、4、7、9,直接跌到仅占3和9!

这是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个神奇的蝙蝠50!!!!

蝙蝠50惹事到什么地步?我甚至可以讲个笑话:

萌新:请问DC蝙蝠侠的故事好看吗?

DC粉:当然有了,有很多!比如漫画的骑士陨落、致命玩笑、家庭之死……

我:蝙蝠50。

DC粉:漫画改编的经典电影也有很多啊,黑暗骑士三部曲……

我:蝙蝠50。

DC粉:DC的动画也很棒,黑暗骑士归来、英勇无畏……

我:蝙蝠50。

DC粉:游戏也非常棒,阿卡姆疯人院还有两代不义联盟……

我:蝙蝠50。

DC粉:咱们能不说蝙蝠50吗?

我:Martha。

DC粉:Why did you say that name!!

————————————————————————

毋容置疑,不管现在DC电影屎成什么鬼样子,诺兰三部曲是影史的经典;

无论是阿福戈登、还是双面人贝恩,甚至雷肖古,这些形象分明和漫画经典形象有着巨大的区别,却各个塑造的成功,更毋论言必经典的希斯版小丑。

而海瑟薇的猫女,大家相信也没有几个会反感吧?

从老漫迷角度来说,前两部尤其是经典的黑暗骑士使用了一个原创女主;然后把最重要的两大漫画女主都塞到第三部,还把孩子妈塔利亚弄成了自杀女疯子,这稍微有一点点不爽,但是这并没有破坏的观感。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黑暗骑士归来对猫女的角色塑造非常丰满,而又给了布鲁斯和蝙蝠侠一个完美的结局,这值得每一位DC爱好者感谢。

————————————————————————————

因为诺兰电影的成功,随着n52宇宙的重启,猫女在第一刊就把老蝙蝠抬上来确定了自己正宫的地位。

N52前期剧情许多都属于对新人很友好的发糖内容,在过去5年后,随着重生这个糟糕到爆的配合WB电影的大事件(疯狂到删除了整个N超和P超),剧情出现颓势的DC漫画决定用蝙蝠家的一件大事来刺激整个2018年漫画的销量,正好去年还是蝙蝠侠诞生75周年,于是……


然后从此开始,整个DC漫画进入了蝙蝠婚姻大骚动,所有的刊物都在有一搭没一搭的扯蝙蝠和猫的婚礼:

要结婚了,肯定先带着去跟基友夫妻见个面

孩子妈那边,带着现任给前任过审

孩子?交给养子去做工作



婚纱这边,当然是自己去偷啦

正联战斗方面,嗯,让猫猫拍翻仨闪电够了吧

甚至专门去把丑爷收拾了一顿,证明自己不会和大少奶奶或者桶哥一样成为丑爷对蝙蝠的伤害。


各种对几十年来两人的经典致敬更是山呼海啸

甚至跟绿灯的偶阿之书一样,俩人的婚后白头偕老的结局都给画好了

画蛇添足来说一下这最后页吧:蝙蝠完美预测到了在他去世后猫姐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上面的I love you)和后续的行动(来到蝙蝠车),于是提前写好了字条留言放在这里给猫姐看,什么是好的蝙蝠漫画情节呢?这就是。

我们不要忘了蝙蝠侠的传奇开始于Detective Comics侦探漫画(也是DC的由来),蝙蝠侠有一个头衔是World's Greatest Detective最伟大的侦探。从黑暗骑士崛起开始我们在影视上只看到了蝙蝠侠如同绿灯一样百折不挠几乎到莽撞的地步,而他真正的魅力之一 —— 智力的描写,我们在WB的DCEU作品中,连根毛都看不见。

我特么已经不想在整理为了这次婚礼,DC世界到底惹了多大的动静,说实话作为一位吃过见过的老漫迷,到了这一步依然在怀疑这次结婚到底会不会还整出什么幺蛾子。但是不管最后成不成,我还是觉得既然是蝙蝠侠,总会交代的很好吧。

至于国外的粉丝,那可激动的多了,铁杆粉丝甚至要给自己出生的孩子起名布鲁斯/赛琳娜

然后在万众期待中,我们等来了蝙蝠50,看完后我笑的像个丑爷

我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告知每个因为现在超英电影而对美漫开始有着懵懂好感的爱好者:DC现在到底多么的不堪。

DC漫画有过许多伟大的作品:天国降临、黑骑归来、红色之子、不义联盟、神灵野兽、正义领主……

但这一切的辉煌,都在反衬这现在DC和蝙蝠侠作品的可悲,可悲到居然要玩弄电影黑暗骑士三部曲粉丝的心态来保证漫画的热度和销量。

好了,蝙蝠50正式开始详细介绍

蝙猫理论上要举办婚礼,但又不想弄的很隆重。二人一边揍人一边决定各带一名主婚。地点在屋檐。这没啥问题。

猫姐选的主婚人是霍莉,即猫女接班人霍莉罗宾逊,目前她关押在疯人院暂时被保释(TK的重生里面甚至有还是小妹子的霍莉单杀老蝙蝠的剧情……)

然后就是各种回忆两人初次见面(这里两人见面的偏差是个梗)。本刊这里开始用了许多画师的单独插画页,这张黑暗骑士归来的米勒嗑药画风,作为模糊不清的回忆倒真是合适………………

新人换礼服,老爷表示只是自己感觉现在太像自己的父亲了。阿福称那自然是的。

婚礼见证人的选择上,阿福问道用不用叫大少或大超。但老爷表示不必了,觉得阿福才是从最开始一直陪同他到如今的,所以应该是阿福来见证人。虽然蝙蝠侠的温情我们越看越多,但是说实话没人会看腻。

到这里大家真是觉得一切都很美好,然后毛蛋的事儿就来了:

出发前的闲聊中,霍利表示很惊讶,称她从来没见过如此的快乐的蝙蝠侠,蝙蝠侠一直以来永远是个谜。听完这番话,猫姐突然一脸惊讶的说“什么?”

对此的剧情解释是,猫女觉得蝙蝠终归是那个受伤的男孩。通过把痛苦转化成希望,才有了蝙蝠侠这个机器。如果给予了那个男孩幸福。就会扼杀了蝙蝠侠这个机器,扼杀这个世界的希望。

于是婚礼中断了。

然后还有最后的补刀

霍利成功破坏了蝙蝠的婚礼,这都是贝恩的计策。

对此,从一个老漫迷的角度来说,单独看这个剧情的话,

可以理解,因为这主旨还是蝙蝠侠的核心,没有出现ooc;

但是差劲,因为这种草率的处理完全配不上蝙蝠侠的地位。

超级英雄的婚姻并非是角色坟墓,P52的超人,F4的神奇四侠都是婚姻关系持久而经典的典型。

超级英雄的婚姻破裂也有处理得很优秀的先例,蜘蛛侠的最长一日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婚姻破裂处理的不好也是有前车之鉴的,黑豹和风暴女因为AvX突然爆炸的婚姻直接炸飞了俩个角色的故事线(一直到Fox收购开始启动,剧情开始回归后两人的刊物立刻合理正常了许多)

而这区区一句话就造成的婚礼破裂,更像是红色之子最后卢瑟的那张纸条。

说到底,剧情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剧情要可信、合理、完整。

老漫迷能接受,因为我们看过太多美漫的垃圾草率的事件结尾了。

但是,这是美漫人气第一蝙蝠侠的婚礼;

但是,这是铺垫了几个月,调动了全部DC漫画资源烘托的婚礼;

但是,这是万众期待的婚礼,观众中并非只有是见惯了虎头蛇尾的美漫老油条,还有很多黑暗骑士三部曲后入坑N52的新人。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了:都是悲剧,究竟什么才是经典?什么才是可信?什么才算及格?什么才算喂屎?

我个人看法如下(用G社的经典为例):

铺垫完整,合情合理,是经典的史诗,如天元突破卡米那的牺牲;

没有铺垫,合情合理,是可信的悲剧,如飞跃巅峰史密斯的阵亡;

铺垫完整,不合情理,是及格的剧情杀,如EVA加持良治的死亡;

没有铺垫,不合情理,才是垃圾的喂屎,如蓝宝石传奇尼莫船长的结局。

而蝙蝠侠50,属于基本不合情理(我坚持英雄婚姻并非会破坏英雄论),然后还特么反向铺垫?那只能说这是沼气池了。

从客观漫迷的角度来看,这次蝙蝠50最愚蠢的行为其实就是巨大的铺垫和草率的结局。

————————————————————————————————————

但是之后呕心的是,TK开始没完没了的拿这个婚礼撩读者

这个行为在上个月蝙蝠69康斯坦丁的梦境指引中达到了巅峰

现在大家对DC和TK的心理感受基本上就是

蝙蝠和猫的爱情,之前几十年已经折腾的很清楚透彻了。这次蝙蝠50只不过拿起老话,用很夸张的方式重新演绎了一遍,却没有任何新意反而加倍的恶心人来溜粉。

说句糙话,这叫“新瓶装的过期饮料,还往里面撒了泡尿

——————————————————————————————

最后调侃几句我自己………………这是我几年来头一次重温旧梦,再次写DC漫画的图文贴

曾经我也是DC的忠实爱好者,每个月会有那么1-2个周二,刷新资源第一时间拿下来写图文分析(主要是SW相关,我究竟是因为黑归天国红子才喜欢的SW还是因为SW喜欢的这些经典故事不得而知,但是我相信SW的世界,故事一定不会差)。

然后,DC电影来了,为了联动,毁灭了N52的超人和SW刊。

——好吧,如果能像漫威一样拍出经典的电影,这也未尝不可。

然后,DCEUBvS正义联盟来了,拍成了一团垃圾(还附送一个老胖金发路易斯)

——好吧,那么就等等N52超人复活吧,先看着熟悉的P52超人在N52的故事。

然后,DC重生来了,将P52超人彻底抹除,上世纪90年代经典超人之死的超人和N52的故事一起不再存在。

——好吧,我希望超人的伤痛不要再重现了,看看动画就好了。

然后,超人之死动画来了,再一次毁灭了N52的超人和SW。

——好吧,从此我只看蝙蝠侠的刊物,反正已经很黑暗了,总不会更惨烈吧

然后,蝙蝠50来了。

DC,你究竟要多混账?

好吧,那就让一个懂你的人去告诉世界,你到底有多么混账!!!!!

user avatar

先摆明立场,我是DC粉。

但输了就是输了,没打赢就是没打赢,没啥丢人的,毕竟这玩意靠数据说句话。

许多知友说题主案例太少,没有参考意义。但数据告诉我,题主说的是现实情况。

题主的问题问于5月5日,正值《复联4》大热期间。咱们把国内的路人、影迷、漫画迷合在一起,看看百度指数、微信指数、微博指数。



以这90天为例(符合题主5月5日讨论范围),钢铁侠在热度上,的确对老爷呈现碾压趋势,事实摆在这里。

我们在用百度指数11年至今的数据做个大了解。

根据百度指数,从11年至今铁人的日均量是8156老爷的是5554。虽然不构成碾压,但依旧存在一定差距。

产生差距的整体原因,固然和MCU新作不断推出,保持了铁人热度有关。但老爷不能接连在影视化中优质推新,提升人气,究竟应该怪谁呢?

热度代不代表人气?

不少老爷迷把深度漫画爱好者作为“人气”的最后一道防线。为了守住高垒,拿漫画销量说事。

诚然,漫画代表了人气的一部分。但漫画人物人气增长,和它动画化、影视化的成功密不可分。《灌篮高手》《幽游白书》《足球小将》就是最好的例子。同样,藤崎龙的《封神演义》就是反例。

毕竟,谁生来就是深度粉?不都是从路人粉转来的。

刻意设置门槛,和圈地自萌无异。

所以,路人粉当然也算人气,管他分不分的清DC和漫威,超人或美国队长。

路人粉有潜力成为深度用户,但大多路人粉是会随时间流失的。这个时期铁人比老爷人气高,无可厚非。

我甚至毫不怀疑,从现在起到9月止,铁人的人气都会比老爷高。

毕竟,铁人的宣稿不断,热度也不断。老爷近来的大热,还有等到10月《小丑》助力。

这丢人嘛,这不丢人。

近段时间老爷锋芒不敌铁人,和12年之后华纳一系列的骚操作不无关系。但是咱老爷自带哥谭体系,瘦死的骆驼还是大骆驼。

因为老爷是所有超英中,唯一自带体系的

美国是没有史前神话的国家。都市神话成为了它现代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尼尔·盖曼的《美国众神》就是对此的通俗化写照。

超级英雄作为都市神话,承担着美国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80年来被不断解构再结构的蝙蝠侠及哥谭市是这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除了蝙蝠侠,没有人任何一个超英的故事,能解构出移民潮、西进运动、40年代萧条、美国黑帮变迁、自由主义混乱等一些列美国“特色”。

蝙蝠侠和哥谭市承载着美国历史,他无可取代。就好比别的超级英雄,在这个时代需要联动才能赚足眼球,散发光芒。而哥谭市的存在,足以给老爷提供了闭环的土壤。

这样的闭环创造了一个特殊现象。别的超级英雄都是答案,而老爷,是标准答案。

言至此,再补一句:

只要你骂华纳,我们就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楼下有小伙伴贴了谷歌的数据,以此证明老爷在美国吊打铁人。

关于这点,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以“预设”立场。无论是回答还是留言,都反复强调一个立场,这是建立在题主和他小伙伴是中国人的立场上回答。

开题也强调了:

咱们把国内的路人、影迷、漫画迷合在一起。

我并不觉得我的回答有问题,预设立场,根据立场实事求是贴数据,分析原因。

毕竟,我实在做不出拿美国数据diss国人,强调国人思维有误这种操作。


对于个别答主,如果是无心之失,也就罢了。如是刻意不分“Iron Man”“IronMan”,只截优势数据,那究竟是什么居心?

Iron Man在美国现在数据是不是比Batman高?(不要拿IronMan混淆)

Iron Man在全球现在数据是不是比Batman高?(不要拿IronMan混淆)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

Iron Man和Batman在这一年互有胜负,但最近人气在中国是不是Iron Man更旺?

我是很少发脾气的,但这次我真的受不了许多答主用如此卑劣的手段误导用户。

咱们是知识的交流者,面对客观数据,在原则上动手脚,是要诛心的!

user avatar

前置补充:


利益相关,本人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合起来看了二十多遍(包括在电脑上自己看)


BVS和正义联盟从宣发开始到上映到后续扑街的过程中,持续有DC粉丝吹扎黑诺,当然作为电影迷,我也不想反驳粉丝从漫画原设出发的攻击性语言,所以当时我一言不发了。同时扎克施耐德是剧情为画面服务的导演,诺兰是拿一块钱变十块钱的导演,两者的执导风格相差很多,也没法从电影本身来比较(唯票房和唯口碑论都会引战,干脆不说)


但是看到漫威和DC开战之后,DC粉又搬出来诺兰版三部曲做武器,真的是不吐不快了


DC粉当时把我最喜欢的影片贬的一文不值,把诺兰和黑暗骑士三部曲开除DC籍的时候我不说话,是因为它是不是DC的我不在乎,我跟你的出发点不同,价值观不同


你现在捧DC手里没子弹,顺手又把我心爱的电影搬出来扔到战场上?excuse me?


你可以不喜欢,你也可以不热爱,你还可以喷


你别糟蹋好吗?既然当初说了黑暗骑士三部曲和漫画没关系改的一塌糊涂面目全非,就别翻脸不认账。


评论里请别说“我没见过身边的DC粉xxx”这种话,重点是我见过,我经历过,所以我发言;你没见过,你没经历过,那你来反驳我干嘛?你没得过重病我就不能说重病很可怕了吗?

——————————————分割线,以下原回答———————————————


比较搞笑的一点是


本问题下面用影片数据做支撑来证明蝙蝠侠比钢铁侠人气高的DC粉


用的都是DC自家拍电影时候被粉丝贬的一文不值的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


影片卖座又卖好,是因为诺兰会拍商业片


要是真的说蝙蝠侠大超的人气高到带动电影销量,DC的钢铁之躯+超蝙+正义联盟肯定不会扑街的


所以说美漫就老老实实说美漫,DC自己拍电影初期把诺兰贬的一文不值,到处吹大本黑贝尔,等到比票房比口碑的时候又把人家抬出来了?都是一群什么粉丝

user avatar

妈耶,怎么就200赞了,我惊辽。

恰逢评论区有人说我掩耳盗铃,钢铁侠现在人气比蝙蝠侠高(果然被某大兄弟说中了,真是勿谓言之不预),我就多掰扯两句。

我否认MCEU的成功了吗?我否认电影方面铁人现在如日中天了吗?都没有吧,所以掩耳的部分不成立。

铁人美漫人气排行拿到第一了吗?IP价值超过老爷了吗?游戏化被提上日程了吗?(现在世面上的别提了,那也算是个游戏?)都没有吧,所以盗铃的部分也不成立。

那么我的问题来了,得出钢铁侠人气更高的盆友们,你们的数据支撑呢?总不能是靠朋友圈吧?

就好像通过朋友圈大数据分析,能得出数码宝贝比神奇宝贝更火一样。zhihu.com/question/3793

没有意义啊,我天朝自有国情不假,但是客观数据更是不假,认也好,不认也好,都是客观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好像有一天钢铁侠IP超过蝙蝠侠,美漫人气榜常年霸榜,那么不管我多喜欢蝙蝠侠,多喜欢DC,我也得接受事实,纳头便拜,而不是扯个人感官和朋友圈大数据说些主观的含混不清的东西。

答主其实不是很懂为什么好多人都是用二元对立看待漫威和DC两家的,我是DC粉,但是我也很喜欢铁人,喜欢小虫,喜欢漫威的很多角色。干嘛跟饭圈追星似的,水火不容的到不承认客观数据。

--------------以下原回答----------------

题主的以“自己和身边几个朋友”为样本量,成功得出了钢铁侠人气比蝙蝠侠高这一颠覆性结论。

这一结论不仅让布鲁斯·韦恩哭泣,更让彼得·帕克颤栗。

我很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电影宇宙可以代表整个漫画公司,我不反对针对电影宇宙的各种问题和讨论,不否认漫威电影宇宙已经把DC甩在了身后。但是如果你谈论一个角色,一个IP,那么仅仅谈论电影宇宙中的他/她/它是不够的,电影宇宙中的他/她/它只是其中一个他/他/她/它。

而一个电影宇宙,目前来看还是没能让钢铁侠的人气一蹴而就的超越蝙蝠侠的,不管是人气投票还是IP价值。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最近在讨论谁更受欢迎时,“钢铁侠”这个名字出现的频率似乎比“蝙蝠侠”更高了,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尤其考虑到蝙蝠侠在漫画界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粉丝基础。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而且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像是近年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首先,电影的巨大成功是绕不开的关键。漫威影业凭借《钢铁侠》开启的漫威电影.............
  • 回答
    钢铁侠胸口的微型方舟反应堆,那玩意儿在电影里可是酷毙了,不仅能给托尼·斯塔克一套高科技战甲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还能让他像个自带发光特效的超级英雄。但你要是把它搬到现实世界来,那难度可就不是一般的大了,甚至可以说,目前离实现还有十万八千里。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微型方舟反应堆到底是个啥?在电影的设定里,.............
  • 回答
    要回答钢铁侠的科技领先我们多少年,尤其是以他那套堪称“黑科技”的纳米战甲为标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能引发无限想象的问题。要详详细细地聊,咱们得从几个核心点拆解开来,才能把这差距感勾勒得淋漓尽致。首先,咱们得明确,托尼·斯塔克制造出那身纳米战甲,那是基于一个怎样的“未来”设想。这套战甲,与其说是一.............
  • 回答
    想象一下,托尼·斯塔克,那个亿万富翁、天才发明家、花花公子,如果有一天,他的生命走到尽头,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在某个遥远的时空被召唤……他会以何种英灵之姿降临?这可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确,英灵的职阶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与英灵生前的特质、事迹以及召唤者的意愿息息相关。而托尼·斯塔克,他.............
  • 回答
    《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中“离散工业”(Dispersed Industry)和“密集工业”(Dense Industry)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在试图 抽象化和游戏化 现实中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的主要区别。它们反映了工业化初期到中期,以及在不同资源和技.............
  • 回答
    说起来,我们这代人,很多时候提起钢笔,脑子里可能还会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爸爸妈妈那个年代,学生时代人手一支,墨水瓶摆在桌上,写字时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还有时不时漏墨的狼狈。但现在呢?大街上、学校里,甚至办公室里,手握钢笔的人,真的算得上是稀罕物了。这事儿说起来,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里头门道儿可.............
  • 回答
    过去写字,用钢笔是个时髦的事儿。那时候的钢笔,吸墨水的方式和现在不太一样,大家可能更熟悉那种需要小心翼翼地“挤一挤”才能把墨水吸进来的。这种挤压式负压吸墨胶管,其实在设计上颇有心思,利用了空气压力的原理。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笔杆里有一根柔韧的胶管,外面连接着一个可以按动的按钮或者杠杆。当你按下这个.............
  • 回答
    知乎上关于钢琴的讨论,最近确实能看到不少关于吕卓然的批评声音,而且往往把他作为反面教材。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有着一系列的事件和舆论发酵。要深入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说说吕卓然这个人。他以“天才少年”、“中国肖邦”等标签闯入大众视野,早期凭借着出色的演奏.............
  • 回答
    听到这个问题,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那些仿佛从历史画卷中走出来的音乐巨匠们。比如贝多芬,他不仅是伟大的作曲家,更是技艺精湛的钢琴家,而且还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指挥家。再比如莫扎特,虽然短暂一生,但他在作曲、演奏(尤其是键盘乐器)上的天赋无人能及。而李斯特,更是集作曲、钢琴演奏、指挥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他的钢.............
  • 回答
    说起防弹衣,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电影里那种笨重、硬邦邦的装备,像穿着一副盔甲。而过去,确实,早期的“防弹”装备,或者说抵御武器攻击的铠甲,很大程度上就是靠金属板来实现的。古时的甲胄,到后来战争中士兵穿的钢盔、胸甲,都是这个思路。那么,为什么到了现代,我们看到的防弹衣不再是那种厚重的钢板,而是更轻.............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为啥现在这版本的青钢影,很多玩家宁愿点不灭之握,也不愿意去点那个听起来更带劲儿的征服者。这事儿啊,说起来还得从青钢影这英雄本身和版本的趋势说起。首先得搞清楚,青钢影这英雄是个什么定位?她是个刺客战士,爆发很高,一套技能下去能把脆皮秒了,但她也挺依赖持续输出和站撸的。以前征服者那是真的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到位,也是很多玩刀、玩工具或者对金属加工有了解的朋友们常有的困惑。确实,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追求极致性能的领域,比如高端刀具、精密机械零件,锻打的钢材似乎总能赢得更高的赞誉,看起来比铸造的要“高一等”。但说铸造钢材“比不了”锻打钢材,可能有点过于绝对了。现代铸造工艺的进步非常大,很多.............
  • 回答
    李云迪,这个名字曾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骄傲,是“钢琴王子”的代名词,是“天才少年”的标签,更是古典音乐在中国普及的重要推手。他的音乐才华,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国际舞台上闪耀,赢得了无数赞誉。然而,从那样耀眼的高光时刻,到如今的跌宕起伏,他的人生轨迹确实令人唏嘘,也引发了我们对成长、教育和个人选择的深刻反.............
  • 回答
    您好!很高兴为您提供关于4.5米挑高 Loft 商住两用房钢结构隔层的安全做法建议。考虑到物业不允许现浇,钢结构隔层是一个非常合适的选择。下面我将从设计、材料、施工等多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一套安全可靠的钢构隔层方案。 一、 为什么选择钢结构隔层?在深入讨论做法之前,我们先来简单理解一下钢结构隔层的优.............
  • 回答
    要摧毁一个边长100米、由均质钢组成的立方体,而且不使用核武器,这绝对是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对于一个现代军事强国来说,并非不可能。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有效地将巨量的能量注入这个钢铁巨兽体内,使其结构彻底失效。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个立方体的规模。100米的边长意味着它占据了相当大的体积,.............
  • 回答
    仙侠剧近年来的口碑和观众评价确实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市场导向、制作水平、剧本创新、演员表现、观众审美变化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一、剧本创作:套路化与内容贫乏1. 套路化情节 仙侠剧逐渐陷入“三生三世”“修仙成神”“爱恨情仇”等固定模式,剧情发.............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男生选择在宿舍打游戏而非主动寻找对象,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学业压力与时间管理 学业竞争激烈:大学阶段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面临考研、实习、竞赛等压力。例如,理工科学生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程,而文科.............
  • 回答
    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平台(如滴滴出行)中女性司机的比例显著上升,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一、社会性别观念的转变1. 性别平等意识增强 随着中国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过去,女性.............
  • 回答
    人们对美国的仇视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政治因素1.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 美苏争霸:美国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代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期间,美国的军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