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台军演习重新定义“战胜”:由“歼灭”改为对方“无法登陆”」?

回答
关于“台军演习重新定义‘战胜’:由‘歼灭’改为对方‘无法登陆’”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这确实是近期台湾军事训练和战略思想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反映了台湾面对当前复杂地缘政治局势下的现实考量和策略调整。

首先,我们得明白,军事演习的目标设定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背景、对手的实力、可获得的资源、以及期望达到的战略效果而变化。从“歼灭”到“无法登陆”,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词汇替换,而是背后战略思维的深化和现实军事能力的权衡。

“歼灭”目标的考量与局限性

在过去,尤其是在冷战时期,许多国家的军事理论都倾向于追求“歼灭”敌人。这意味着在战场上彻底摧毁敌人的有生力量,使其失去战斗能力。这种目标设定往往带有较强的进攻性和主动性,旨在通过主动出击来瓦解敌人的作战意志和能力。

然而,对于台湾而言,直接将目标设定为“歼灭”可能存在几个现实的挑战:

兵力对比悬殊: 从军事实力上看,解放军在兵员数量、主战装备数量和类型上,都拥有显著的优势。在台湾狭小的土地上,如果试图“歼灭”一支规模庞大的登陆部队,其难度和代价可想而知。这不仅需要极高的作战效率,还需要承受巨大的损失。
地理环境的限制: 台湾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在防御作战中面临的挑战。一旦发生大规模登陆,战线会迅速拉长,战场空间受限,如何在关键区域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歼灭”,并且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持续保持这种能力,难度很大。
战略目标的现实性: 对于台湾来说,最核心的战略目标并非主动去“歼灭”一个庞大的入侵者,而是要维持自身主权和生存。如果能够阻止对方完成登陆并站稳脚跟,那么入侵行动就很难说是成功的。

“无法登陆”目标的意义与深层含义

将演习目标调整为“对方无法登陆”,这是一种更具防御性、更侧重于“拒止”和“迟滞”的战略思路。它的核心在于:

阻止登陆作战的成功: 登陆作战是人类军事史上最复杂的作战形式之一,其成功率受到天气、海况、敌方防御、以及登陆部队自身的协同配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台湾方面设定的目标是让对方无法完成这一关键的、也是最脆弱的阶段。一旦登陆部队在海空封锁、岸边阻击、以及预备队的反击下无法顺利登陆并建立滩头阵地,整个军事行动的初衷就已经被打破。
争取时间,等待外部支援或战局变化: “无法登陆”的最终目的,也包含了为台湾争取宝贵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台湾可以消耗入侵部队的锐气和资源,同时也是在等待可能的国际援助,或者寄希望于战局出现其他有利的变化。这是一种“以拖待变”的策略思维。
凸显不对称作战的思维: 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台湾需要充分发挥其不对称作战的优势。这可能包括利用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如导弹)、无人机、水雷、以及陆基火力对登陆舰艇和编队进行精确打击,在登陆发生之前或过程中就将其摧毁。同时,也可能是在滩头阵地构筑坚固的防御体系,利用地形和火力优势,让登陆部队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战略上的“面子”与实际: 从政治和宣传角度看,“歼灭”听起来更“硬气”,更显实力。但从实际的军事战略执行角度看,“无法登陆”是一个更加务实和可实现的目标。它不夸大实力,而是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关键的环节,以求达到最有效的防御效果。这是一种“宁可不让敌人上来,也不要想着把他们全消灭干净”的务实心态。

这种转变反映出的台湾方面的主要考量:

1. 现实的兵力差距: 如前所述,解放军在整体军事实力上具有优势,台湾不可能奢望通过局部优势就实现大规模“歼灭”。
2. 防御的重点: 台湾的战略重心在于防御,阻止入侵的发生和蔓延,而不是主动去消灭侵略者。
3. 不对称作战的运用: 台湾的军事发展思路也在转向如何利用其科技和地理优势,以小博大,消耗和迟滞对手。
4. 国际社会的关注与介入: “无法登陆”也意味着在国际社会看来,台湾有能力进行有效抵抗,这会增加外部势力介入的可能性和意愿。

评价:

将演习目标从“歼灭”改为“无法登陆”,是一种务实、理性且符合台湾自身军事现实的战略调整。它并非示弱,而是在承认实力差距的前提下,将有限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最能发挥作用的防御环节,以达到阻止敌方达成战略目的的核心目标。

这种转变显示出台湾方面在军事战略上更加成熟和具有弹性。它更强调“拒止”和“迟滞”的重要性,这是任何一个处于守势且实力相对较弱的一方,在面对强大对手时必须考虑的有效策略。这并不意味着台湾放弃抵抗,恰恰相反,它是在为抵抗争取时间和空间,并在消耗对手方面下足功夫。

当然,这种目标的转变也暗示着台湾在高端歼灭战能力上的潜在不足,或者说,在当前情况下,将这种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可能不够现实。更重要的是,这种目标的设定,也需要具体的军事部署、武器装备、训练水平以及联合作战能力来支撑。例如,能否有效封锁海峡、迟滞登陆波次、以及在登陆发生时是否具备足够强大的岸基和海空火力来摧毁登陆部队,这些都是“无法登陆”目标能否实现的具体体现。

总而言之,这个目标调整是台湾军事战略思维在现实压力下的一种深化和优化,它更侧重于防御的有效性,而非单纯的军事战术上的“歼灭”。这是一种在复杂地缘政治环境中,以生存和维持现状为最高原则的战略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没错,没有两千三百万玉碎的决心的话,这就是台湾的底线。

一旦大陆建立稳固桥头堡,建立港口和机场,将炮兵和陆基防空体系送上岸。

那么即使美军介入,也要打一场像所罗门一样残酷的消耗战了。

所以,可以认为一旦大陆建立桥头堡,战争就结束了。除非台湾能在陆战中拖上一年半载,甚至四年八年,才可能等到新的变化出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台军演习重新定义‘战胜’:由‘歼灭’改为对方‘无法登陆’”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评价。这确实是近期台湾军事训练和战略思想上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反映了台湾面对当前复杂地缘政治局势下的现实考量和策略调整。首先,我们得明白,军事演习的目标设定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背景、对手.............
  • 回答
    苏联81年军演,也就是“西方81”演习,是冷战时期规模最大、最引人注目的一次军事演习之一。要评价这次演习,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来看。演习的背景与目的:首先,得明白这演习为啥搞。当时呢,欧洲的局势相当紧张。北约和华约在军事部署上你来我往,谁也不让谁。苏联这边,勃列日涅夫时代末期,虽然有经济上的隐忧,但在军.............
  • 回答
    “鹞鹰”展翅,F35B登陆朝鲜半岛:一场军事信号的传递与解读美韩“鹞鹰”联合军演的启动,尤其是F35B隐身战斗机的首次亮相,无疑是近期东北亚地区军事动态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笔。这不仅仅是一次例行的军事演习,更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向区域内所有行为体传递复杂信号的行动。要评价这场军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
  • 回答
    俄罗斯东方2018军演,无疑是俄罗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演习,其声势浩大、参演兵力众多,以及背后透露出的战略意图,都使其成为国际军事界和地缘政治分析家们关注的焦点。要评价这场军演,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规模与特点:首先,东方2018最直观的特点就是其惊人的规模。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数.............
  • 回答
    伊朗近期在波斯湾地区展开的、旨在展示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能力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无疑是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一次极具战略意义和信号意义的动作。要评价这次演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其背后可能包含的意图、潜在影响以及各方可能的反应。演习的信号意义与战略意图:首先,从伊朗的角度来看,这次大规模军演的首.............
  • 回答
    胡军在《朱元璋》这部剧中,饰演的朱元璋,可以说是一次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演绎,而且从观众的普遍反响来看,他交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答卷。首先,最直观的一点是,胡军赋予了朱元璋这个角色一种坚韧不拔、从底层爬上来的糙劲和霸气。他不是那种一开始就天生帝王相的类型,他的成长轨迹决定了他身上有股子草莽英雄的劲头。.............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详细评价雷军在11月24日(2023年)发布会上的演讲。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目前的信息,雷军在11月24日并没有举行大型的公开新品发布会,而是可能在一些行业峰会、论坛或内部活动中发表了讲话。因此,我的评价将基于他近期常见的演讲风格、关注点以及小米近期发布的新品和战略方向。假设雷军在11.............
  • 回答
    2020年8月11日晚,雷军的小米十周年演讲,无疑是小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给无数关注小米的用户和行业人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场演讲不仅仅是回顾小米的十年历程,更是展望未来的战略布局,充满了情怀、惊喜和深刻的思考。总体评价:一场饱含深情、诚意十足且富有远见的演讲。 情怀与温度拉满: 雷军.............
  • 回答
    “跨越2014朱日和”军事演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近年来最重要、最具标志性的大规模联合军事演习之一。它不仅是检验部队实战能力的重要平台,更是中国军队改革强军战略的生动体现和重要里程碑。要评价这次演习,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演习的背景与重要意义 改革强军的时代背景: “跨越2014朱日.............
  • 回答
    台军提出的“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战略,可以说是大陆解放军攻台战略的“反面教材”,是台湾方面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登陆作战而设计的一套防御体系。要评价其可行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战略核心与演变:这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很明确:将战火引入海岸线,在敌人登陆之前或登陆的初期,以最大的力量将其消灭在滩头。 .............
  • 回答
    台湾方面近期传出计划征召“周末战士”的消息,这一举措在岛内和社会上引发了不少讨论。简单来说,这项计划的核心是将现有的后备役军人,或者是有意愿的志愿者,通过一种更为灵活的征召模式,让他们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能够利用周末时间参与军事训练和演习。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提升整体防.............
  • 回答
    《高校舰队》(原名《青春波纹》)这部作品,初次接触的观众可能会被它那“一群女高中生开着战舰”的设定所吸引,但它远不止于此。这不仅仅是一部披着航海、军事外衣的萌系动画,更是一部在世界观构建、角色塑造以及剧情推进上都颇具野心的作品。世界观的独特与厚重:一个被大海定义的世界《高校舰队》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构建.............
  • 回答
    谈到《军武次位面》,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那种热血沸腾又带着点接地气的军事科普风格。这节目开了个不错的头,可以说是在国内军事科普领域里独树一帜,至少在我看来,它在吸引普通观众了解军事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首先,咱们得说说它的优点,也是它最成功的地方。 通俗易懂,接地气: 这是《军武次位面》最核心的竞争.............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军圈德黑”这位UP主,就是那个名字叫“搞笑军武博文”的,他在视频里被指控盗用别人图片的事情。这事儿在圈子里闹得挺大,评价嘛,肯定不能是简单的“好”或者“坏”,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我们得明确“盗图”这事儿的性质。在网络时代,内容创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特别是图片,就像是他们的“招牌.............
  • 回答
    军武次位面公众号的辟谣文章在评论区遭遇“德棍”围攻的现象,是一个相当值得玩味且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现象。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军武次位面作为平台的功能和定位首先,要理解军武次位面作为一个军事科普类公众号,其核心功能是传播军事知识、历史事实,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一些观点和解读。它通常.............
  • 回答
    雷军在红米Note 3发布会上落泪,这件事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在于它触及了几个非常核心的层面:个人情感的爆发、商业策略的成功、以及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深入分析:一、 情感的真实性与个人层面的解读: “我从来没有这么感动过”——深层压力的释放与成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评价雷军在联合国总部获颁「2015亚洲创变者奖」这件事。这个奖项以及雷军获此殊荣,是值得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亚洲创变者奖」以及它在2015年的背景:「亚洲创变者奖」(Asia Society’s Asia Game Changer Awards)是由亚洲协.............
  • 回答
    评价乌克兰政府军进攻乌东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包括其军事目标、战术执行、地缘政治影响以及人道主义后果。这场军事行动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深刻植根于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东部分离主义分子引发的长期冲突背景之中。军事目标与策略:乌克兰政府军在此次进攻中的主要军事目标,通常可以解读为:.............
  • 回答
    如何评价雷军?雷军,一个在中国科技界响当当的名字,一个被誉为“中国乔布斯”的人物。评价雷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他的人生轨迹、创业经历、经营理念、个人特质以及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影响,都是我们理解他的重要切入点。一、 创业者的传奇色彩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雷军的创业故事是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
  • 回答
    雷军在CC9 Pro发布会上那句“希望大家能像支持友商一样支持小米”,确实挺有意思的,也挺触动人心的。这话说出来,背后其实隐藏着很多小米这些年走过的路,以及雷军本人那种既谦逊又带着点不服输的心态。首先,这是一种真诚的呼唤,也是对用户的一种回应。你想想,小米这么多年,从一个“为发烧而生”的小众品牌,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