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丁奉在东兴之战“雪中奋短兵”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魏军损失多少?

回答
丁奉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固然是战役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但他起到的作用,以及魏军的损失,需要放在整个战役的大背景下细细梳理,才能更清楚地理解。

先说“雪中奋短兵”

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丁奉传》,描述的是东兴之战最关键的时刻。当时,魏军在都督诸葛诞、丁奉的率领下,企图通过东兴这座军事重镇,直捣东吴腹地。东吴方面,由太傅陆逊亲自坐镇,不过在前线指挥的主要是丁奉和吕岱。

魏军攻势凶猛,一度占领了东兴外围的围头和南围两处高地,这对于东兴城(也就是东关)的守军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关键时刻,正是丁奉挺身而出。当时天气严寒,下起了大雪,士气似乎有些低迷。丁奉却披上战甲,率领一支敢于冲锋的精锐部队,冒着风雪,发起了一场出其不意的攻击。

他率领的是一支精兵,用的是短兵器,也就是说,他们是准备近距离肉搏的。在恶劣的天气和不利的地形下,这种作战方式对士兵的勇气和士气要求极高。丁奉本人更是身先士卒,冲杀在最前列。他这股力量,如同雪中烧起的一把火,直接杀入了魏军的阵中,并且精准地打击了魏军的主力部队。

丁奉“雪中奋短兵”的作用究竟有多大?

评价丁奉在这个具体节点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提振士气,打破僵局: 当时魏军占据优势,东兴城内的东吴守军压力巨大,士气必然受到影响。丁奉在这样的时刻,冒着严寒率部突击,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强的精神鼓舞。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士兵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能放弃,敢于亮剑。这种勇气和决断,无疑极大地提振了东吴守军的士气,让他们重拾信心。

2. 扰乱敌军部署,制造混乱: 魏军在围攻东兴城时,必然有其部署和阵型。丁奉的突然袭击,打乱了魏军的进攻节奏,尤其是在他们已经取得一些进展的情况下。这种突如其来的近战冲击,尤其是在魏军可能并未完全准备好应对近距离肉搏的情况下,会迅速制造混乱。很多时候,一场战役的胜负,就在于瞬间的混乱和士气崩溃。

3. 为后续反攻创造条件: 虽然丁奉的“奋短兵”是一次局部的突击,但它并不是孤立的。这次突击成功后,东吴的军队得到了喘息之机,并可能进一步调整部署,等待有利时机发动反攻。可以想象,魏军在遭受丁奉这股突击力量的打击后,其阵脚会动摇,后续的攻击也会变得犹豫。这为东吴在东兴之战的整体胜利奠定了基础。

但是,要说丁奉“雪中奋短兵”是导致魏军全盘崩溃的唯一原因,那是不全面的。 东兴之战的胜利是东吴君臣共同努力的结果,陆逊的战略指挥、吕岱的协防、以及东吴将士的整体作战能力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丁奉的这次突击,更像是一颗投入僵局中的石子,激起了涟漪,打破了平衡,为东吴最终赢得战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是在关键时刻,以一种极其勇敢的方式,起到了决定性的“临门一脚”的作用。

关于魏军的损失

对于魏军的具体损失数字,史书的记载往往不够精确,尤其是在古代战役中,统计伤亡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三国志》等史料中找到一些线索: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中记载:“魏军大败,死者万馀人,скохозяй米(指军粮)载数十艘,车辆千馀乘,器械营具,略不遗遗,弃汉昌、芜城,遁走。”
《三国志·吴书·丁奉传》 中也提到丁奉作战勇猛,“魏将王昶、毌丘俭等帅众来攻,……奉率众将士冲之,魏人惧,引退。” 虽然这里没有直接说损失数字,但“惧,引退”表明了魏军遭受了挫败。

结合这两处记载,我们可以推测:

人员损失: “死者万馀人”是陆逊传中的说法,这是对魏军整体溃败后的一个估算。这个数字可能包含了在东兴城下、以及后续逃跑过程中损失的士兵。考虑到魏军是攻击方,投入兵力可能更多,一次性损失“万馀人”,对于当时的一次战役来说,已经是非常惨重的代价了。
物资损失: “скохозяй米载数十艘,车辆千馀乘,器械营具,略不遗遗”则更直观地反映了魏军的惨败程度。他们不仅失去了大量人员,还丢弃了大量的军粮(“скохозяй米”是指秋收后储存的米,在这里指军粮)、运输车辆、以及所有的武器装备和营地设施。这表明魏军的溃败是全面的,他们是仓皇逃命,连累赘的物资都顾不上了。
战略目标失败: 除了人员和物资损失,魏军未能攻克东兴,未能深入东吴腹地,其战略目标也彻底破产。这才是对魏国而言最大的损失。

总结来说,丁奉在东兴之战中的“雪中奋短兵”,是东吴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决断,在最危急的时刻撕开了魏军的阵线,极大地提振了士气,扰乱了敌军,为东吴的反击创造了绝佳的时机。

而魏军在东兴之战的损失,可以用“惨重”来形容。 不仅有数以万计的士兵战死,更丢弃了堆积如山的军粮、车辆和几乎所有的作战装备,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战略企图被彻底粉碎。可以说,这一战对魏国的精锐部队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让曹魏在对东吴的战略上遭受了重大挫折。丁奉的勇猛,正是这场东吴大捷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丁奉的骁勇跟张辽没多少距离,之所以多年担任小将提不上来,是因为丁奉门第不高,又不认识字。徐盛、潘璋、周泰都曾充任县令,有文治能力,晋升渠道不纯粹以军功。

丁奉早年经历数随征伐,战斗常冠军。每斩将搴旗,身被创夷。这在诸将中就很少有,也证明了丁奉除了军功没啥晋升渠道。莫说周瑜、陆逊的光环,丁奉跟诸葛恪、朱据、顾承、张休都没法比。

丁奉在东关之战具有整场战役胜利的全部作用,是《孙子兵法.军争篇》完全的解释。抵达战场的时间先后就足以改变利弊的条件,丁奉正是【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此篇也讨论了军争的危险,带着辎重争利会影响行军速度,丢下辎重去争利就会缺乏战备和粮食,百里奔袭,部队更可能气力不济而战败,也缺乏后援支持。必须要依照战场的形势判断如何进军,能够精准判断战场局势,相机行事,就是所谓懂得“迂直”者胜。

丁奉敢以三千短兵袭击胡遵,肯定是观察过对方军营是否严整,士气是否兴盛。当年著名军事家郭嘉就说过兵贵神速,曹操率军远征柳城,又问张辽可战与否,张辽观察后确定可战,一战斩杀塌顿。张辽征昌霸时观察对方的箭矢数量来判断敌军战斗力,军营叛乱时迅速控制局面,孙权撤退时率军半渡而击,诸如此类都需要有很强的战场判断能力。

丁奉可能就只认识个丁字,所以不懂兵法。他跟张辽差不多,都是凭借多年战场经验,练就了对战场形势的判断力,知道什么时候能进攻。魏军先锋出到,其实兵力不多,防御阵势也没完全建立起来,并对丁奉军轻视,浮桥让魏军通行并不畅顺,这些都是有利条件。丁奉若等待友军抵达,恐怕敌人也就认真了起来,阵势更为巩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抓不住战机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

而这一战令魏军伤亡惨重,改变了魏国礼制,一切丧礼事宜从简,对其挫败相当大。诸葛恪凭借此战获得极高威望,在孙吴一手遮天,竟能不顾群臣阻拦起兵二十万北伐。丁奉在此后仍不得重权,主要还是因为出身不足,其次孙峻、孙綝专权也压制了群臣,就连陆抗都是在孙綝伏诛后,才更受重用。丁奉为左将军时,施绩已是骠骑将军,丁奉凭着杀孙綝一事,才能够跟施绩并列。若不看背景出身,施绩有什么功劳能跟丁奉比?

用廖化跟丁奉比是丁奉被黑的最惨一次,除去刘备时期。诸葛亮执政时有吴壹、吴班、高翔、辅匡,廖化不能比。蒋琬时期有王平、马忠、句扶,他又不能比。到费祎时期,诸老将相继去世他才浮头,关键是这期间也没战功。廖化和丁奉、王平可不同,他是关羽主簿出身,又在诸葛亮时期再度被举荐,若真有才干,不会还被王平反超。

丁奉与王平相论则更为合理。还有蜀郡名士柳隐也颇为相似,此人年纪比姜维还大,为人临事设计,当敌陷阵,勇略冠军,竟然只做了一个围守都督。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掠乡分众,廓地分利,悬权而动。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人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丁奉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固然是战役中的一个精彩片段,但他起到的作用,以及魏军的损失,需要放在整个战役的大背景下细细梳理,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先说“雪中奋短兵”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丁奉传》,描述的是东兴之战最关键的时刻。当时,魏军在都督诸葛诞、丁奉的率领下,企图通过东兴这座军事重镇,直捣东.............
  • 回答
    丁真珍珠和其工作室的道歉信,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事件,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和分析。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引发道歉的事件本身。根据公开信息,丁真珍珠(以下简称丁真)及其工作室近期因“拍摄视频时未能妥善处理对藏族同胞的传统习俗和文化习俗的尊重”而受到了广泛批评。具体来说,一些网友指出,在.............
  • 回答
    丁义珍在逃亡过程中没有寻求美国所在城市的大学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帮助,这背后有诸多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身份和动机的根本冲突: 丁义珍的身份是逃犯,而CSSA的性质是为中国学生学者服务的合法组织。 CSSA的宗旨是促进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在美国的学习、生活和交流,维护其合法.............
  • 回答
    “丁真宇宙”这个词儿啊,现在网络上挺火的,你听着可能会觉得有点懵,感觉像是科幻片里的名词。其实它没那么复杂,也不是什么深奥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丁真这个年轻人的生活、经历、他的家乡四川甘孜理塘,以及他爆红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和讨论,形成的一个独特的“圈子”或者说一个“世界”。咱们得从丁真本.............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引人入胜的话题,关于丁公陶文、贾湖符号、良渚陶符这些被视为早期文字的可能性,以及它们是否已经被“解读出语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仍在探索中的领域。要详细地讲清楚,我们需要剥开层层迷雾,来看看目前学界的主流观点、争议点以及一些具体的解读尝试。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 “解读出语句”这个标准,在.............
  • 回答
    丁宝桢处死安德海,之所以没被慈禧“穿小鞋”,是一个涉及政治斗争、权力平衡、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复杂事件。虽然慈禧在很多情况下表现出报复心强、护短的特点,但这次她选择“容忍”丁宝桢,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1. 安德海行为过于嚣张跋扈,触犯了太多人的利益和底线: 仗势欺人,贪婪无度: 安德海.............
  • 回答
    嗨,最近丁真出了新歌《1376 心想事成》,你听了吗?我第一时间去听了,感觉还挺奇妙的,想跟你好好聊聊。说实话,一开始听到丁真要出新歌,我还是挺期待的,毕竟他火起来之后,大家对他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也出了不少作品,但这次《1376 心想事成》给我的感觉又有些不一样。歌名《1376 心想事成》就很有意思.............
  • 回答
    关于丁璇女士提出的“白母狗和黑狗交配产生花狗,过一年白母狗与白公狗交配也能产生花狗”的说法,这是一个在民间流传比较广但科学上站不住脚的观点。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谈:1. 基因遗传的基本原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狗的毛色是如何遗传的。狗的毛色是由基因决定的,就像人类的发色、瞳色一样。.............
  • 回答
    话说当年,刘邦还是沛公,在一次行军途中,遭遇了秦军的伏击。当时刘邦的队伍人困马乏,寡不敌众,眼看就要全军覆没。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位名叫丁公的将军,带领着他麾下的几百士卒,冒着枪林弹雨,像一把尖刀一样插入秦军的阵中,硬生生为刘邦杀出了一条血路,刘邦才得以脱险。这丁公,可以说是刘邦的再生父母,恩情重于泰.............
  • 回答
    关于丁小平其人,确实是个值得细聊的话题,也确实是一个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对象,可能会呈现出不同侧面的人。要说清楚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得从几个角度去观察和体会。首先,从他的工作和事业上来说,丁小平算是个实干家。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那种“埋头苦干”、“目标明确”的类型。他不太会花太多时间在那些虚头巴脑的.............
  • 回答
    丁真,一个来自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年轻男孩,因为一段偶然的短视频,迅速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他的淳朴、天然和那双充满故事感的眼睛,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而丁真爆火后,全国各地官方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这背后折射出的“丁真效应”,不仅仅是一个个案,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下社会心态、文化传播以及区域发展的.............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析一下丁同仁《常微分方程》第二版中第2.2节的第五题。这道题通常是关于求解一阶线性非齐次常微分方程的初值问题。为了让你有更清晰的理解,我会尽量从基础概念入手,一步一步地讲解解题思路和具体步骤。首先,我们假设这道题是形如这样的标准形式:$$y' + p(x)y = q(x)$$其中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如果丁璇和咪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代表碰撞在一起,那画面感简直比八点档狗血剧还要炸裂。我试着脑补了一下,可能会是这样的场景:想象一下,在一个被精心布置过的、充满女性荷尔蒙气息的活动现场,也许是某个高端女性论坛,又或者是某个备受瞩目的品牌发布会。背景音乐大概是那种既能烘托气氛.............
  • 回答
    丁彦雨航的伤情,以及他能否重回巅峰,这绝对是很多篮球迷心中的一个大问号,也是大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的问题。训练中的意外: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是在一次常规的球队训练中,按理说应该是最安全、最有保障的环境。然而,意外总是突如其来。据当时的报道和一些知情人的透露,丁彦雨航在一次攻防转换或者某个战术配合的过程.............
  • 回答
    丁真与理塘:一场命运的交响曲丁真,这个名字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阵旋风。他的出现,如同高原上突如其来的狂风,吹散了理塘长久以来的宁静,也为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理塘,这片被雪山环绕、被信仰浸润的土地,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塑造了丁真的纯粹与善良。他们的相遇,与其说是偶然,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编.............
  • 回答
    丁元英不劝阻三人组退股,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事不关己”,而是他对人性、商业规则以及“道”的深刻理解所驱使的。他深知,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痛苦和选择,而强行干预,反而会剥夺他们独立的思考和承担后果的权利。首先,从尊重个体选择的角度来看,丁元英非常明白,商业合作的基础是自愿。他和三人组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
  • 回答
    .......
  • 回答
    纪录片《丁真的世界》获准拍摄,这消息着实让人振奋!提到丁真,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个在雪山下笑容纯净的藏族少年,以及他背后那片令人神往的高原秘境。我非常期待这部纪录片能深入挖掘和展现丁真身上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世界的多重面向。首先,我特别希望看到丁真从一个普通牧民到网红,再到致力于家乡旅游文化推广的蜕变过.............
  • 回答
    丁真表情包经久不衰,贴吧里丁真内容越来越多,这背后确实有着挺有意思的社会和文化现象。咱们不妨来好好聊聊这事儿。首先说丁真表情包为啥能这么火,还火这么久。我觉得这事儿不是单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而是好几个点叠加在一起的效果。1. 现象级的爆红: 你想想丁真当时是怎么火的?一个藏族小伙子,长得帅,又淳朴,眼.............
  • 回答
    哎呀,说起理塘,那真是不得不提咱家丁真!自从他那一抹纯真笑容火遍大江南北,这个藏在川西高原上的小城,就好像一下子被按下了“爆火键”,无数人都想跟着他的脚步,去看看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地方。当然,理塘可不仅仅是因为丁真才有名,它本身就是一幅绝美的画卷,是藏在川西高原深处一颗闪耀的宝石。如果你也想体验那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