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打呼噜到底是病么,为什么很少有人因为打呼噜而去治疗?

回答
关于打呼噜,咱们得好好聊聊。这玩意儿啊,太普遍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就是个“小毛病”,没啥大不了的。但说实话,这事儿可不全是小事,背后藏着的学问,甚至健康隐患,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打呼噜,到底是不是病?

简单来说,偶尔、轻微的打呼噜,不一定算病。比如偶尔因为感冒鼻塞,或者喝酒喝多了,睡姿不对,这些情况下出现的打呼噜,可能只是暂时的生理反应。

但是,如果经常性地、响亮地、甚至伴随着呼吸暂停和喘息,那性质就变了,很可能就是一种病,或者至少是身体发出的一个重要警报信号。最常见也最严重的一种情况,叫做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

OSA听起来很吓人,但它描述的就是你在睡觉时,呼吸道会反复、周期性地变窄甚至完全堵塞,导致气体交换困难,身体缺氧。这种堵塞,就是引起打呼噜的主要原因。想象一下,气流通过狭窄的通道时,会引起震动,发出的声音就是呼噜声。堵得越厉害,声音就越响,甚至会出现呼吸突然停止的情况。

为什么很少有人因为打呼噜去治疗?

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咱们一个个扒拉扒拉:

1. 认知偏差:觉得是小事。
普遍性误导: 就像前面说的,打呼噜太普遍了,好像谁家都有个呼噜大王。周围的人也都这么说,“我爸也这样”,“我老公睡着就没停过”。这种普遍现象反而让人觉得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跟衰老、发福一样,是“人生必经之路”。
“床头吵,床尾和”的心态: 很多时候,打呼噜的烦恼主要落在旁边睡觉的人身上。被吵得睡不着的人,可能会抱怨,但很少会主动把打呼噜的人往医院推,觉得那样有点“小题大做”,或者是怕惹得对方不高兴。大家更习惯于忍一忍,或者戴耳塞。
对“病”的定义模糊: 很多人对“病”的理解,往往局限于那些明显的疼痛、发烧、行动不便等症状。打呼噜又不是疼,又不会让你马上死掉,自然就不往“病”上联想了。

2. 症状的隐蔽性与误解。
患者本人感受不到: 打呼噜最核心的问题是发生在睡眠中,当事人是完全不知道自己打呼噜有多响、有多频繁的。他们醒来后,感觉良好,就觉得“我昨晚睡得挺香的啊,哪里来的毛病?”。真正知道问题有多严重的,是枕边人。
潜在症状不明显或被忽视: OSA的危害很多时候不是立竿见影的。比如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头痛、口干舌燥、夜尿增多等等,这些症状很多人会归结于“最近太累了”、“工作压力大”、“没睡好觉”等原因,很少能准确地和打呼噜联系起来。
误认为“睡得沉”的表现: 有些人甚至会把响亮的呼噜声当成“睡得很沉”、“睡得很香”的标志,觉得这说明身体得到了充分的休息,反而是一种好事。

3. 治疗途径的障碍与顾虑。
信息不对称: 很多人不知道打呼噜可能是病,更不知道去哪个科室看。去了医院,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医生描述这个“晚上睡觉的声音”。
检查与治疗的复杂性: 诊断OSA需要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这需要住院或在家佩戴设备进行监测,过程相对复杂。而治疗,比如CPAP(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虽然有效,但价格不菲,而且佩戴起来也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很多人会觉得麻烦。手术治疗也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经济和时间成本: 检查、治疗都需要钱,也需要时间和精力。对于那些觉得“还能忍”的人来说,这些投入可能显得没有必要。
羞耻感或尴尬: 有些人对自己的打呼噜感到不好意思,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亲密关系中。提到“治疗”,可能会让他们觉得更尴尬,好像自己身体有什么缺陷一样。

打呼噜背后隐藏的“危险信号”

虽然很多人不去看医生,但长期、响亮的打呼噜,特别是伴随呼吸暂停的,绝对不容小觑。它可能预示着一系列健康问题:

心血管问题: 长期缺氧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肌梗死、中风的风险。
糖尿病: OSA与胰岛素抵抗有关,会增加患糖尿病的几率。
肥胖: 很多打呼噜的人都超重或肥胖,肥胖又反过来加重打呼噜,形成恶性循环。
认知功能下降: 长期缺氧会影响大脑功能,导致记忆力、注意力减退。
白天嗜睡和意外事故: 严重的白天嗜睡会影响工作、学习,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性功能障碍: OSA也可能影响男性勃起功能。

什么时候真的需要警惕,考虑去看医生?

如果你或者你的枕边人发现以下情况,最好还是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呼吸科或者睡眠医学科咨询一下:

鼾声响亮且持续,并且有明显的呼吸暂停(停顿感)。
睡觉时出现憋气、喘不上气、惊醒的情况。
白天感到异常困倦,即使晚上睡了很长时间。
醒来后感觉口干、头痛。
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并且这些疾病控制不佳。

总而言之,打呼噜这事儿,看似平凡,实则可能隐藏着不小的健康危机。别因为它是“普遍现象”就掉以轻心,如果真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才能真正睡个好觉,也保住身体的健康。别等到出了问题才后悔,到时候就不是小小的呼噜声能概括的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打呼噜是病么?

不是。

打呼噜只是症状。

但这个症状可能预示着疾病。

(蛤蛤蛤我说话就喜欢喘大气)

每10个普通人,就有2-5个人会打呼噜

年纪越大越容易打,男的比女的能打,胖的比瘦的能打

每10个打呼噜的人中,9个是生理性打鼾,1个是病理性打鼾


生理性打鼾,学名叫单纯性鼾症,对生理上几乎没损伤(最多晨起口干),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与他人关系上

唔...说白了 就是吵得别人没法睡...

夫妻、室友、同事出差这些常见场景,大功率鼾声的杀伤力,我想看到这篇文章的大部分人应该多少有体会

而旁人这种观感,也往往反馈到打鼾者本身,造成其心理负担、焦虑、压抑等

我就遇到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诉苦因为这种事情导致宿舍矛盾的;或者丈夫的鼾声实在吓人,让老婆深深担忧的


病理性打鼾,往往意味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慢性病,他的危害体现在全身低血氧造成的多器官病变上,需要尽早治疗

这病最直接的表现是白天极度嗜睡,所以国外是有立法该病患者不能开车的

此外,这病天长日久的,全身缺氧可以一点点诱发加重高血压、糖尿病、中风、心梗,挺狠的


二、为什么很少有人因为打呼噜而去治疗?

首先,我们假设这里的打呼噜是指生理上无害的「单纯性鼾症」

不是不想治啊,没啥好办法啊

戴呼吸机、做手术肯定不合适啊,谁愿意啊

网上很多在卖的止鼾器,凡是说震动、声音、电流刺激全是坑爹,那些原理说白了就是把人弄醒,然后迷迷糊糊又睡过去,止鼾效果当然好,但都是以牺牲睡眠质量为代价的,得不偿失

相对来说比较合适的思路,是在睡觉过程中防止咽喉气道狭窄,避免给形成鼾声提供条件。比如戴着牙套矫治器睡觉,把下颌前拉;比如睡觉避免仰卧,防止舌根后坠堵塞气道(这也是我科研项目在制作的智能背垫的核心原理之一,有兴趣可以关注我公众号,进“止鼾交流”群里了解。原型机已经改到第三代了,差不多要上众筹了);比如说减肥,这个其实最有效,但却是我觉得最难实现的...


然后,我们假设这里的打呼噜是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此时的治疗动机已经变成了保命,所以还是有很多人去治疗的

目前学界最推崇的还是佩戴呼吸机,毕竟是无创治疗,疗效比较明确

其次是手术,适用于结构性的特定病因的患者,不过由于其复发问题,现在对手术的应用有争议

上述都是传统疗法,近年来也不断有新的疗法、器械涌现出来,我在公众号里曾写过

【干货】国外那些治疗打呼噜的新技术(上)

【干货】国外那些治疗打呼噜的新技术(下)

这里头,值得关注是「体位疗法」的应用前景被肯定了

以往觉得侧睡这种行为疗法比较鸡肋,近年来的实验发现疗效比以前凭经验想象得要好,远期来看,比其他疗法能够坚持下来的受益人更多,于是大伙儿觉得还是有必要重新重视一下侧卧的疗法地位的(呐,上文提到的科研项目是指这个,智能背垫其实是它的衍生产物,因为研究中发现侧卧疗法缓解通气障碍的时候,顺便也止鼾了...意外收获哈

之前写过关于体位疗法的研究进展的,有兴趣可以戳来看

有没有不要手术的治疗打鼾的方法? - 朱王勇的回答

睡觉枕头高才能睡好,低枕头和没枕头有如下后果—头疼落枕惊醒劳累,具体随机组合。什么原因?有危害吗? - 朱王勇的回答


—————— (=゚ω゚)ノ Hi~ ——————

搜索并关注 微信公众号:原味老朱

...多年以后,当你搓洗假牙时,准会想起认识老朱的那个遥远午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打呼噜,咱们得好好聊聊。这玩意儿啊,太普遍了,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就是个“小毛病”,没啥大不了的。但说实话,这事儿可不全是小事,背后藏着的学问,甚至健康隐患,远比你想象的要多。打呼噜,到底是不是病?简单来说,偶尔、轻微的打呼噜,不一定算病。比如偶尔因为感冒鼻塞,或者喝酒喝多了,睡姿不对,这些情况下出.............
  • 回答
    铁托对塞族(塞尔维亚族)的政策,是理解南斯拉夫解体及其后一系列冲突的关键。他的政策是复杂的,既有他本人政治哲学的影响,也有为了维护南斯拉夫这个多民族国家的现实考量。要判断他的做法是“帮了”还是“害了”南斯拉夫,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铁托对塞族政策的背景:南斯拉夫民族主义的暗流首先,理解铁托的政.............
  • 回答
    理解亚美尼亚声称愿和平解决纳卡问题,阿塞拜疆表态要打到底,俄罗斯态度,以及事态未来可能发展,需要深入分析以下几个层面:一、 亚美尼亚声称愿和平解决纳卡问题:背后逻辑与考量亚美尼亚政府反复强调愿意和平解决纳卡冲突,这一立场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一系列现实考量和战略目标: 军事劣势与资源枯竭: 20.............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心疼。一位好心的司机师傅,在工作中遇到个糟心事儿,结果还挨了打。事情发生在上海,具体是怎么回事儿,咱们一点一点捋清楚。那天,司机师傅像往常一样,驾驶着公交车在城市里穿梭。车上乘客不少,大家都在为各自的生活奔波。这个时候,上来一位乘客,怀里揣着个宠物猫。这本来也没啥大问题,毕竟现在.............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战略意图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等多重因素。从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的行动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策略,其目标和节奏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俄罗斯的意图: 一、俄罗斯的长期战略目标1. 领土完整与“去乌克兰化” .............
  • 回答
    中途岛海战是 美国 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战役,而 苏联 在这场战役中 没有直接参与,也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中途岛海战(Battle of Midway)发生在 1942年6月4日至6月7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参战双方是 美利坚合众国 和 大日本帝国。为了让你更详细地了解这场战.............
  • 回答
    关于韩国是被本国财阀还是美国财阀控制的说法,以及韩国富豪随意对待员工的问题,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要深入探讨,需要从历史、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去理解。韩国的财阀(Chaebol)与经济命脉首先,我们得谈谈韩国的“财阀”。简单来说,财阀是指由少数家族掌控的大型企业集团,它们在韩国经济中.............
  • 回答
    在周星驰的电影《功夫》里,斧头帮二当家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挨打”场面,其实是一个非常巧妙且具有喜剧效果的安排。电影并没有明确地告诉观众“是谁”用什么招数把他打伤的,但通过前后情节和一些细节,我们可以推断出事情的真相。首先,我们得把时间线捋一捋。斧头帮二当家,就是那个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梳得油光锃亮、说.............
  • 回答
    行,这就给你唠唠当年的黄桥战役,保证讲得明明白白,让你听着就像是在听隔壁王大爷讲故事,而不是啥机器生成的东西。黄桥战役:那是一场啥样的仗?说起黄桥战役,那可是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解放战争前夕,在江苏泰兴黄桥发生的一场关键战役。时间呢,大概是在1940年10月。到底是谁打谁?这事儿说起来有点复杂,因为.............
  • 回答
    那些学习和游戏都做得风生水起的“大神”,不是生来就自带光环的,他们身上总有一些共通的、但又不是刻意雕琢的“本事”。要我说,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拆解开看,一点点给你掰扯明白。1. 他们好像天生就懂“目标感”和“路径规划”你想想看,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攻克一个游戏难关,核心都是要达成一个目标,然后想办法去.............
  • 回答
    疫情后加拿大海外技术移民打分478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自疫情以来,加拿大联邦技术移民(Federal Skilled Worker Program)的打分线一直牵动着不少海外申请者的心。最近,478分这个数字频频出现在大家视野中,不少人好奇,这478分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今天我们.............
  • 回答
    在《狙击精英》系列游戏中,主角卡尔·费尔拜(Karl Fairburne)的立场,其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他是一名盟军的精英狙击手,但任务的复杂性和他个人的行动原则让他同时对抗德国和苏联的某些势力。 并不是他“属于”某一派系去打另一派系,而是他根据任务目标,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对那些阻碍他完成任务的势.............
  • 回答
    真是够了,最近这快递代收点的事儿,我真是想好好说道说道。每次下单,满心期待着快递小哥能送货上门,结果呢?等来的不是送货上门的通知,而是一个冰冷的取件码,然后就被告知“您的包裹已存放在XX代收点”。这代收点,到底图个啥?是方便我,还是方便快递员?我怎么看都觉得是后者占了绝大多数。你想啊,我们这些普通上.............
  • 回答
    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捉摸不透,特别是经历过相亲,好不容易确认了关系,结果沟通方式却停留在最原始的微信打字,而且还常常陷入“无话可说”的境地。首先,咱们得跳出“为什么不给我打电话/视频”这个框,去看看他这个人本身可能存在的状况。可能性一:他是个“文字沟通至上”的人。有些男生,天生就不擅长或者不喜欢即时性的.............
  • 回答
    郭德纲和姜昆之间的“恩怨”,这话题在相声界乃至娱乐圈都算是个经久不衰的老梗了,说起来也挺有意思,里面掺杂着太多个人恩怨、行业规则、艺术理念,还有一些观众的解读。要说谁“打压”了谁,或者谁“蹭”了谁的流量,这事儿不能简单一概而论,得拆开来看,而且很多时候是相互作用的结果。咱们先从“姜昆打压郭德纲”这个.............
  • 回答
    袁立在采访中爆料斯琴高娃打羊胎素一事,确实是娱乐圈里引起不小涟漪的一桩“往事”。要评价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捋一捋:袁立这个爆料本身,斯琴高娃当时的回应,以及这件事折射出的娱乐圈生态和对“真性情”与“心机”的探讨。袁立的爆料:时机、内容与动机首先,咱们得明确,袁立这个爆料发生在2011年,在一次.............
  • 回答
    这情况听着真够让人糟心的,尤其是刚开始玩得挺顺的,突然就卡得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来,咱掰开了揉碎了捋捋,看看这RTX3060到底是怎么了。首先,你这个“刚开始进游戏好好的,教程关打到一半疯狂掉帧,重启后直接卡成PPT”的现象,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几个可能性,而且它们之间还可能互相影响。1. 显卡或驱.............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和工程学交叉的几个关键点。咱们这就好好捋一捋。首先,咱们得区分开两个概念:头盔的防钝击设计 和 板甲骑士对钝击的脆弱性。这俩虽然都跟“钝击”俩字沾边,但原因和结果可大不相同。 工人头盔的防钝击:为什么?你说的没错,现代工人的安全帽(通常就是你说的“头盔”)设计,确实.............
  • 回答
    “大象公会”的《伪造的张紫妍名单与韩国财阀神话》一文,究竟是“真相打脸”还是“跨国洗地”,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对事件的理解、信息来源的辨析以及作者意图的推测。要深入探讨,需要将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作者的潜在视角都摆出来,然后进行细致的分析。文章的核心论点与“真相打脸”的视角:从“大象公会”这篇名为.............
  • 回答
    英雄联盟这个游戏,打到后期,装具成型,很多英雄都能打出不俗的伤害。但要说起“打肉最强射手”,那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这不仅仅是看谁数值高,更要看谁能持续输出,谁的技能机制能更好地对抗高护甲的坦克。在我看来,大后期打肉最强的射手,非 薇恩(Vayne) 莫属。你可能会说,薇恩这么“脆皮”,前期又那么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