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周报
第2次更新,更新大量评论。
央视评论员:乌克兰西北方向还有3个旅,可能伺机对俄军展开偷袭。
呼啦:动词,表示“吃”。
这部分俄军跟基辅东侧的一起评。
士气分低是因为补给线太长,乌军又喜欢骚扰。
俄军:我快到家啦(*^▽^*)。
目前不清楚俄军是怎么想的。
士气分高是因为离家近,回家方便,安全。
再说包围别人总比被别人包围开心吧。
对于顿巴斯人民来说,这大概是在开疆扩土吧。
南方的俄军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除了赫尔松国际机场。
普京:俄军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
未完待续?
“战争一旦开始,最大的课题就是怎样结束。连这个你都不懂,你是干什么的?”
从开战初期俄军的机降行动和大纵深穿插战法来看,明显是想快打。
快打失败后,俄罗斯开始了与乌克兰对拼国力,对赌意志力的阶段,战法由鲸吞变成蚕食,如果乌克兰迅速投降那依然是快打,如果不投降那就是慢打
俄罗斯开始想的是吓唬下,自家天兵一到乌克兰就投降了。
拉姆斯菲尔德喝了三斤伏特加后的操作。
前几天国际能源署(IEA)预测4月份开始,俄罗斯的原油日产量会下降300万桶。之前俄国日产量1000万桶,约一半出口。另外乌拉尔原油相比布油的贴水在战争爆发后急剧扩大,从年初的3美元涨到22美元以上。也就是说,对俄国而言油价实际上是大幅下降了。并且即使折价也很难卖出去,只能减产。就这还有一堆人在吹普京发战争财呢,笑死个人。
稍微动脑想一想也知道,为啥油气价格会暴涨,因为市场预测俄国的出口会减少。少的就是你这部分,外面油价就算涨上天跟你又有啥关系?虽然现在欧美没有完全禁绝俄油出口,但有这个风险在,买家始终要担心供应安全问题。所以绝大多数买家宁可选择更贵,但供应有保障的其他原油。并且现在国际航运原本就运力紧张,马士基等航运巨头已经公开表示拒绝再做俄国生意,你买了俄油又哪里找船运?所以俄国只能一边减产,一边折价卖。三哥刚刚接手了一批俄油,折价25-30美元。都不知道该说他趁机宰毛子,还是友情帮毛子出货了。
大赞慢打的大棋党,基本上延续了一如既往的不把人当人的风格——仿佛俄罗斯不是一个由一个个人构建起来的人类的国家,而是由普京作为主脑的格式塔蜂群。
这是战争,前线不断有人在伤亡。对于前线的士兵不仅是生命的威胁,同样也是巨大的肉体和精神折磨。某些人嘴里的“消耗乌克兰反抗的物质和精神力量”的代价,是俄罗斯一方的前线士兵和将领的鲜血和生命。每死一个人或残疾一个人,不仅意味着一份抚恤金,更意味着一个劳动力的损失和一个家庭永远抹不平的创伤。
而后方的人也在承受各国制裁的痛苦。不是所有俄罗斯人都处于俄罗斯的军火、能源和粮食的贸易链条上的,各国制裁必然带来大量的失业问题。战时短期的饿不死是可以,但长期怎么办?难道就靠领救济维生?还是你们觉得既然某些人失业了,就正好重建工业——比如让失业的程序员去厂里拧螺丝?哪怕是《群星》里,没有失业问题也是格式塔的专属,非格式塔国家的专家失业了还得好长时间不愿去劳工岗。
更别说俄罗斯还是个寡头国家。不会有人认为军火、能源和粮食的盈利不会被寡头搜刮,所有增收都可以拿来用于国家吧?真要能这样何至于开战前养老金都发不出来?
然而在某些人眼里,仿佛这些普通人的苦难都是无所谓的,不会影响到战争机器的运转。哪怕只要能完成哪怕是“打欧美的脸”这种虚无缥缈的目标,这些也都是合理的消耗。仿佛自己当起了下棋的统治者,开始用自己的眼力和格局睥睨纵横。
但你们并不是统治者,你们连是自己的游艇被扣更心疼还是俄罗斯吃十项制裁更心疼都没体会过,怎么可能做得出相似的决定?
人们总爱批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至少认得清自己的处境,懂得分析轻重得失,比如懂得一旦代入俄罗斯普通人的立场就能看到长久的战争对大多数民众没有好处。
只要苦难没发生在自己身上就不懂得代入与自己相似的人来思考利弊——这怕不是粗糙的利己主义者。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自古以来没听说过劳师远征,在敌对区域作战慢打为上的。希望慢打缓打的一般是处于守势的弱势方,只有慢打缓打迟滞敌军攻势,消耗敌人力量才能发挥己方内线优势,不断消耗力量逐渐减弱的进攻方,争取在不断的消耗中迎来转机。而进攻方一般追求的是快战,争取在大的战略决战中消灭敌军主力,争取毕功于一役,消灭敌军大的战略兵团,来获得对敌军领土的控制,以此摆脱后勤和伤亡问题。
俄军在国内经济困难,国际形式不利,后勤补给堪忧的情况下在乌克兰展开了他几乎所有的野战兵团,弃其余所有战略方向于不顾。本身就是一种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姿态。而随着乌克兰预备役部队的逐渐动员,外国援助的大批到达,乌军可承受损失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前线兵力对于俄军的优势也在逐渐扩大。俄军在前线所面临的困难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扩大。所以俄军才会在最近几日加紧猛攻马里波乌尔,争取早日解放其南线兵力,投入对顿巴斯和哈尔科夫的作战。要是真跟某些人说的,俄罗斯就是为了慢打,那冒着巨大伤亡攻城干嘛,直接围城拖死西欧和美国就完了。
快打和慢打的过程会有区别,但是结局不会有任何区别。有些战争,在决定开战的那一刻就已经输了,比如太平洋战争。
战争是恐怖的事情,并不是爽事,不会给任何参与者带来快感。俄罗斯政府不会把这个评估成房事,越久越好。
打的时间越久,就代表死的人越多,如果战线呈现粘着的状态,莫斯科方面收获的只是越来越多的尸体,自己国家年轻人的尸体,也会接收越来越多,残废的,失去眼睛,断手的,脚被炸飞的一群伤兵。
打的时间越多,花的钱就越多,前线十几万人的补给,弹药,汽油,食物投送,官兵额外的补贴,安家费,甚至还要把难民的援助钱算进去,一天是多少钱呢?政府需要给财政预算。
国内更是苦不堪言,时间越久,死的亲戚越多,人民的抱怨声音就会越大。物价飞涨,购买力减弱,大家省吃俭用,生活质量下降,不稳定的局势下,大家想尽一切办法的省钱,减少开支,不买化妆品,不买衣服,旧电脑也将就用,吃饭最便宜的东西,甚至厕所用的纸,都要想办法节省。再继续穷下去,到了一定程度,人民的怒火就会爆发。
不停火,发达国家的制裁会呈现持续性升级,不要听自媒体的报道,去实际看看发达国家集群的具体条款,目前还远远没有到顶,还有继续制裁的空间,且,如果俄罗斯持续性衰弱,其他第三世界摇摆国很有可能会跟发达国家站在一起,加入制裁行列,以求谋得更高的经济和政治回报。最终这些压力,会反馈给莫斯科方面,造成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之前克林姆林宫应该是持有“过于乐观”的想法。盲目的乐观,是所有政府的敌人,也是战争开启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也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学家,孙武曾经说过:“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 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又说:“故兵贵胜,不贵久”!
俄国人原定计划是:夺取基辅、哈尔科夫、敖德萨和其他乌克兰主要城市,迫使乌克兰政府垮台或者投降。但是现在,已经完全不现实了, 俄罗斯正确反应应该是结束攻击, 行动暂停,为新的战役制定新计划,积累部队资源,修整,并在防御中持续给乌克兰放血, 而不是现在这样添油。
即便攻下马里乌波尔 ,也不大可能释放充足的兵力向西推进。 东部来自顿涅斯克的8集团军,西部来自克里米亚的俄罗斯军队。马里乌波尔的坚持抵抗可能严重消耗了这些部队,现急需补充和修整。
北部的俄罗斯军队似乎正集中精力向克里维里赫推进,大概是为了孤立并从西部夺取扎波罗日亚和第聂伯罗,但在未来几周内不太可能有太多进展。
基辅方面 俄国人正努力的推进到炮击范围,但是被乌克兰人的反击击退,已经部分转入防御
俄罗斯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的最大射程接近25公里(普通非增程弹),
我的猜测是俄国人可能进一步占据炮击阵地,以大规模的炮击摧毁基辅迫使和谈,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乌克兰人的反炮兵雷达和侦查措施(无人机,北约卫星,线人)可能要高于俄罗斯,普通牵引炮会被炮火反制。
反正这位置凑合也能开炮了,左边的可能补给状况要完善一些,谈判失败的话左半城会先被炮击。
俄罗斯咋想的不知道,但是某东方大国想对美利坚说:
最想看到美国带着欧洲小弟和俄罗斯人头打出狗脑子的是那个东方大国?
印度:正是在下!
普京这是下大棋,众所周知,苏联慢打阿富汗把美国打解体。美国慢打越南狠狠地放血苏联。相反美国快打海湾战争结果让萨达姆成为了中东霸主,德国二战快打结果被法国波兰联军会师柏林。普京慢打就是为了耗空欧美国力,欧美的援助是有限的,但灰色牲口是无限的,用灰色牲口耗空欧美的武器装备,大赢!
来看一看140万点赞,27万关注的大v怎么赢:
快打慢打相结合:
快打就是闪电战,就是空降一万人绍伊古一小时二十二分封神。
慢打就是保持乌军抵抗意志不要消失太快,保证「彻底摧毁乌克兰工业的顺利进行」,对了,中间还有各种金融,经济,心理的复杂应用。
总结一下:中赢,大赢,狂赢。刚开始是中赢,现在逐步大赢。
高赞只会干巴巴一句快慢结合。大v们可是有理论有依据,给你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过.......给各位到今天还坚持「一定赢」的仁兄提个醒:东乌是俄族人占比多的地方,西乌才是坚决敌视俄罗斯的基本盘,在东乌的地盘上互相放血「打持久战」摧毁工业设施,而让西乌完完整整不受战争影响,啧啧啧,他们获得胜利的方法真是别开生面。
如果可以,我希望这些人都能去敌对国家,和这些人做敌人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毕竟他们获胜的方式是自己打烂自己。正如这次普京亲手为俄罗斯军队「装备中立化」「领导年轻化」「整体去军事化」。
黄鹅子们真是反智逆天啊,能意淫出作为战争进攻一方,慢慢打是最有利的下大棋理论...
在他们的眼中,打仗是不需要钱的,打仗是不需要消耗的,受制裁是没有影响的,攻方比守方有天然优势...
可惜它们鹅父却表现的很急啊,国内除了守家的兵,能动的非义务兵都丢上去了,还在偷偷参杂义务兵进去,都拉下脸叫叙利亚zf派兵支援了...
在国内,反战的声浪越来越大,连举白纸的人,连拍视频的支持者都抓,动不动就15年。
而国外,毛子的中亚小弟们也在不断反水。
大弟目前都已经急得骂娘了,表现出来的姿态也越来越低,不断在表示乌克兰方在拖延谈判,毛子方不断在催对面谈判。
这就是黄鹅子意淫的——鹅父慢慢打能赢麻???
毛子打了快一个月,连一座死城——马里乌波尔,至今都没有完全拿下;乌克兰的十五座大城市,前十四座还都在自己手里。
却在黄鹅子的地图中,占据了快半个乌克兰...
大弟不愧是凯申的亲传弟子,现在黄鹅子们的地图开疆也跟上了...
ps:最后我再多问一句,这都包了一个多月了,你们鹅父的饺子啥时候能包好啊?
不管快打慢打,大帝想要的结果就三个:
中赢,大赢,超大赢;
不知道为什么人家0赞的都能排我前面
挂个蛮好玩的小孩,典型的自我意识过剩
我还是想旧话重提一下。
刚开打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回答。
我说那些鼓吹打打打的人,是死亡崇拜。
很多人看了这种词汇是难以理解的,包括我的朋友,跟我唠的时候都有点儿生气了,说我跑网上给人扣大帽子去了。
今天大家可以再看看舆论场,是不是真有一批人 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这些人,跟挺俄or挺乌都没有任何关系。
不要看他们打着某个旗号,表现得好像是挺某一方。
我在那个回答里写得很清楚,对他们来讲,谁死都行。
记住,是谁死都行。
他们能把一切伤亡合理化。
你看着他们好像是 比方说挺俄,但你发现俄罗斯死多少人,他们一点儿都不难过。
可能只是感觉自己面子上比较不好看。
前两天儿俄罗斯让人干掉两个还是三个少将来着,一帮人在那解释说 没事儿,俄罗斯少将不值钱。
这都给我看懵了。
就再不值钱呗,也不至于没事儿呀。真就耗材呗?
远了不说,你哪怕支持一球队呢,有主力受伤下场了,你心里不还得难受一阵子呢么?
当初刚打的时候,可能还分不太清,这帮人也打着各种道义旗号混在网民当中。
现在打到这个状态,也就比较清楚了。
那些还在那解释俄罗斯要慢打的,就是这路货色。
满嘴仁义道德,实际上说出来的解决办法都是奔着伤亡最大化去的。
所以无论是挺俄的还是挺乌的,都最好小心点儿身边的这种人。
这种能把所有伤亡都解释得很合理的人,也一定能在你倒霉的时候给你解释明白了。
这些唯恐天下不乱的人,才是真正的祸害。
你会觉得老毛子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完全可以像美国激将法说的那样,在96小时内打下乌克兰?
打仗从来都是有严密的部署和对策,但从来都是打着打着就走样了,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珍珠港偷袭演变成了太平洋战争,最后都得硬着头皮,嘴上生燎泡地打下去,拼体力拼意志,耗的不知是谁的国运,转变的不知道是怎样的格局。
打了再说,战略搁一边,战术理一遍。
快打or慢大,这一仗客观上都对中国有利,假装反战的人都是针对中国共产党的,哪里是什么圣母反战的呢?前些年反腐反了几百万人呢,他们跟搞垮前苏联的人一样,一心巴不得祖国趁早垮掉。
快打慢打相结合
稳步推进和大包围相促进
义务兵和志愿兵相搭配
岂有不胜之理?
21世纪,你告我还有发动一场战争的国家期望和对面打持久战的?
那我不道呀。
这和知乎上“普京在犹豫什么”的问题一样,
分不清被动犹豫,还是普京主动犹豫。
俄罗斯当然想打快仗,你真以为俄罗斯人有多瞧得起南方的邻居,愿意在经济上受中国支配?
你真以为一场疫情下来,俄罗斯大众还愿意继续受苦,打持久战,一场战争带来的经济停滞至少要十几年才能缓和,你真以为俄罗斯人都是“舍己为国”的圣人,愿意降低生活水平?更何况俄罗斯内部民族成分复杂,内部各个加盟国有不少分裂实力。
你说愿意为国而战,你愿意为国家舍弃双腿,胳膊,双眼,每个月还拿着不断贬值的薪水吗?你说战后,士兵们会受到优待。但俄罗斯官方以前对待去阿富汗的老兵什么态度,他们自己最清楚。
现在,俄罗斯是寡头控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你愿意看见自己抛头洒血,看这些寡头们每天花天酒地,看他们一边大骂西方,一边想办法把家人送到西方吗?
没有人想打慢战,现在国内某些人动不动给反战的人扣圣母的帽子,认为这些人小布尔乔亚,但在我看来这些没有感受过战争残酷,一个劲鼓吹战争的人才是小布尔乔亚。
二战后,大家呼吁和平,呼吁反战,不是因为圣母,是真的被战争搞怕了,每天惴惴不安,缺衣少食,经济停滞,比疫情还恐怖。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吃完了事,是一起互殴到鼻青脸肿——你觉得自己不痛,是因为有人替你痛了。
疫情大家都希望快点结束,谁希望这种和疫情一样导致经济停滞的战争快速持续下去?
另外,有人拿美国举例,美国不太一样,首先经济地位上在二战之后就是霸权地位,但对越战争同样让美国够呛;俄罗斯经济总量自2014年来持续下滑,人口也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经济体量现在更是不如如今的广东省。
第二,美国恰恰是靠前期“不参与”战争,后期干预才渔翁得利,获得了二战后的霸主地位,重点在于美国本土实际没有参与到二战之中。
第三,虽然很多人说全世界只有小部分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制裁,但这些国家对俄国经济的影响都是很重要的;美国入侵别国,几乎没有什么国家“敢”提出制裁,哪怕我们的国家基本上也只是谴责。
第四,美国和俄罗斯不一样,美国国内的分裂势力比起俄罗斯内部简直是大巫见小巫,美国内部的分裂势力不成气候,多是两党主导下政治的分裂,但两党毕竟狼狈为奸,是一家人;
而俄罗斯内部是民族分裂,一旦状况不对,一些对俄罗斯不满的民族和加盟国会进一步寻求独立。
最后,美国善于在侵略别国时让自己国内不受太大影响,俄罗斯虽然大部分领土在亚洲,但核心却一直在欧洲,直接在家门口拱火,也会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美国擅长“我主导了,但我置身事外”,往往假借正义之名,发动入侵,最后也往往让其他国家,尤其是被入侵国的邻近国家为其买单,把火拱到别人身上。
而俄罗斯,很容易玩火烧身。记住一点,俄罗斯人民不会看到自己的国家陷入战争的泥沼后被欧美和中国支配,但国内很多人只看到了“俄罗斯不愿意被欧洲和美国支配”。
某些人,连回答都没看完就着急扣帽子,你们家是帽子批发市场吗?而且在每个回答底下都能看到你们的id。
自打二战起,还没有哪个国家打仗是想慢打的。
军火贩子和军头倒是这么希望。
俄罗斯陆军前总司令、上将弗拉基米尔·奇尔金谈到,俄军甚至在交战前3天内在大量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在制定计划时指望得到乌克兰平民的支持甚至说乌克兰国防武装力量会反水——这也是俄军最主要的损失发生的时间段。
在前24小时——这位上将如此说——如果要解释一下我们前二十四小时的战术……那是对伟大卫国战争“侦察战”的创造性改良:深入和迅速地渗透到纳粹占领的领土,我们通过战术群挑衅敌人活动,故意将乌克兰军队和国民卫队引出他们的位置。以少数人承受坦克和装甲车的可怕反击,被超过自身数量的机械化步兵攻击。有时根本无法压制隐藏在住宅区的火箭炮、大炮和迫击炮,它们向你倾泻火力。城市地区无法使用战斗编队有条不紊地清理,必须呼叫支援火力、攻击直升机、工兵、火焰喷射器、坦克来炸毁房屋和民用基础设施中的机枪点。
奇尔金认为,对乌克兰东部乌军和国民防卫军所部约22个旅的打击在交战5天后已经完成,乌军被变成数个各自为战的兵力集团,失去运动能力龟缩在城镇内。而俄军已经动员了后备单位在乌克兰边境地区等待(奇尔金说有很多视频证据为证),但没有任何前线部队退下并且回到后方进行休整——这意味着前线部队仍然保持着较好的作战状态——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奇尔金所说在第5天之后俄军损失已经大大减少这一事实就被验证了。
如果以上所述均属事实,那么可以推断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中只投入了约70个BTG——仍然有30-50个BTG在边境地区处于待命状态——那么不动用第二梯队就可能是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而非合同兵数量不足的原因。
就我个人判断来看,俄军确实在基辅方向进入了防御,但这是俄军将主要兵力集中于乌东的必然结果——无论是西方媒体还是俄罗斯自己的文章都证实了这一点。俄军仍将在苏梅、哈尔科夫和马里乌波尔进行焦头烂额的巷战,但乌军任何战略战役级别的反击也是空谈——你们可以将乌军试图包围基辅俄军这个新闻视作一个时事笑话。至于指望俄罗斯内部发生所谓“720事件”——就更是一个令人捧腹的、类似美国高华指望武汉封城之后会掀起武汉大革命的笑话了。
总体来说,奇尔金承认轻敌但不承认俄军陷入困局——可以认为俄罗斯本是计划“快打”乌克兰的,但因为乌军超乎想象的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俄军不得不修改其计划。当然,正因为俄军的力量优势,才可以使得俄国人在战略失误之后仍能有调整的机会。
另外,奇尔金的文章揭示出一个状况——俄军的最大威胁、即乌军的战果依赖于乌军各种躲在居民区的远程火炮和迫击炮,而非“毒刺和标枪”。任何有军事常识的人也会得出这一观点,而不是在那里勾勒所谓信息化轻步兵战胜机械化部队的可笑观点。
在这里插一句,通过勾勒“毒刺和标枪”军事神话来影射什么的1450同学们,你们要知道一点——台湾不仅标枪不足到只能在旅级编制维持一个分队的地步(全台湾不到200具),甚至连自产的66毫米火箭筒也不足——所以你们何苦呢?
当然,我们不得不认同如下观点——在这个时间段写作的这篇文章有俄罗斯抵御乌克兰和北约认知战的因素,因此其某些观点是较为可疑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全文不可取。
与此同时,乌克兰谈判代表多次提到“乌克兰的有效抵抗”,纵观各种客观事实,我们不得不认同这一观点——尽管这种抵抗还能维持多长时间实在是无人可以估计——毕竟泽连斯基的状态已经逐渐滑向求和了——在3月中旬的俄乌谈判破裂后,近日来,随着泽连斯基在加入北约、设立外国军事基地等方面让步,俄罗斯外交部方面谈到,俄乌双方的立场正在接近。
一切有价值的复盘至少应等到战事结束,双方公布总损失,我们得知谈判结果后——在此之前任何第三方军事分析都是不负责任的——尤其是在乌军大本营高超的PS修改技术之下。
我这几天已经见到很多乌军前期宣称的战例被证实是对视频的断章取义(比如在电梯里全灭的俄罗斯伞兵)、14-20年的旧视频(比如大量俄军车辆被毁的照片)、PS以及伪装技术(比如乌克兰宣称的苏-34残骸)了。
最后在评论区不用发脑摊言论了,我删的比你们用机器人发的快……
穿插快,但包围快不了。被包围的部队的弹药、士气的消耗是个缓慢的过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起码要等乌军把库存的药磕完,士气的影响才会开始体现。
以前大家都认为最熬不住的是俄罗斯,现在看来,反而可能是欧洲。
俄罗斯是在被慢慢放血,并且这个伤口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
而欧洲则是被迅速放血,虽然这个伤口可能比较快地能被堵上,但也得有个一年半载。
一个慢而长,一个快而短。
或者说,俄罗斯的损伤是已经可预见或有足够心理准备的,而欧洲的损伤可能是超预期和不愿意接受的。
毕竟对俄罗斯来说,受损的同时也有战略目的的达成,对于欧洲呢,纯粹是白白损失。
如此看来,那么对于俄罗斯来讲,拖着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是对于美欧联盟的一个沉重而持续的压力。
打到现在,这场战争的政治意义更大了,所以俄罗斯直接说这是改变世界秩序的一场战争。
俄罗斯的谨慎用兵,虽然耗时,但是在人道主义这方面做得不错,为支持它的国家提供了底气。
有多年被制裁的经验,俄罗斯这仗打得很慢很精细,着实跌破了很多人的眼镜,包括我。
这也算是一个新的战争样式。
不管其原因到底是因为俄罗斯实力有限还是因为俄罗斯的人道主义考虑,但是在不能大规模杀伤和斩首行动的情况下,想来想去,目前战法也许是俄罗斯最佳的选择。
如果在生化武器方面的爆料能够获得新进展,说不定还能撬动新的局势。
快不起来,也不想快。
乌克兰面积60.37万公里,大概相当于两个德国,比法国还要大,人口4500万。
这样一个中等国家,如果需要闪电战迅速占领,动用军队力量应该是防守方的3倍以上,而俄军开战只动用了不到20万人,战略目的上不匹配。
同时,俄军没有攻击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讯系统,并且有意识的减少乌克兰平民伤亡,这都可以判断,其开始的战略目的就不是速胜。
不然应该学习美国常用的办法,先狂轰乱炸把民生设施和通讯完全抹掉,管他平民死多少人。
伊拉克战争,平民死亡120万人。
越南战争,平民伤亡500多万人。
俄的战略目的是摧毁乌克兰工业能力,并且在持久战中,制造难民和粮食能源危机,以打击欧洲经济和安全态势,从而逼迫欧洲与美解除捆绑。
这样的目的,肯定需要子弹多飞一会儿。
有人说俄罗斯一天军费200亿刀,伊拉克战争一年军费是7000多亿刀,美国军费耗用比远远高于俄,所以每天200亿,应该是某些人用屁股算出来的。
打得快是闪电战,打得慢是在谈判,
打得好是碾压战,打得糟是爹心善,
导弹差是库存少,炸民房是乌在干,
进得去是穿插好,进不去是迂回战,
撤的走是和平路,撤不走怪地太烂,
有反对是五十万,有卢布我一人赚,
世界反对都不算,我爹家里有核弹
卢甘斯克都开始拉壮丁了,要不要问问顿巴斯人民是想快打还是慢打?
普京打的特别快,中国网友能编出一套普京想要速胜的理论来,“闪击基辅,北约傻眼”“速胜建立傀儡政权”“幻影坦克奇袭利沃夫”
普京打的不快不慢,中国网友也能编出一套普京想要不快不慢的理论来,“苏式双圈大纵深包围”“意在全歼乌东乌军主力”
普京打的特别慢,中国网友也能编出一套普京想要打的慢的理论来,“油价上涨, 美元崩盘”“拖到冬天冻死欧洲”“意在收服乌克兰民心”
不送他们去俄国当普京御用文人实属可惜,京子这心灵控制打歪了吧,打南边来了怎么
京子此生最大的遗憾估计是,他没能统治最爱戴他的人民吧
政治家:方案A,快打;如果不行上方案B,慢打,再不行上方案C,方案D......直到毫无办法。
普通人:方案A,快打,各种情况表明应该会成功;现实情况,方案A不行啊,这下完了,能不能重开呀。
大家想想,我们考试打游戏的时候,开始前往往会想一个路径,但是如果现实路径不按自己想的走,是不是就顶不住要放弃了。因为我们是普通人,和政治家是有区别的。
把战场放到国外本来就是高明的战略。
俄罗斯国内经济不停顿,
乌克兰连春耕都没法搞,
俄罗斯国内民生稳定,
乌克兰人心惶惶,民众妻离子散,妇孺被迫与男人分开逃亡国外,
你在乌克兰为演员战斗,你的女儿与妻子却可能在别的国家被人性侵。
你还能打下去?
换了你是乌克兰人,你在这多重打击下,能坚持多久不崩溃?
我之前的帖子都说过了,
普京的战略就是逼的乌克兰民众反对演员导演与其背后的美国,
因为在现代社会,
舆论与民众的力量是必须被重视的。
当乌克兰的民众被这种钝刀子割肉搞的撑不住的时候,
就是普京实现自己战略目标的时候。
俄罗斯与乌克兰这次战争的战争损耗,远低于美国打叙利亚。
正好是春天,天气只会越打越暖和。
持续下去,看看是“大占优势”的乌克兰先撑不住,
还是“快崩溃”的俄罗斯扛不住。
反正我只看到演员总统和其下的人在喊着“追求和平”。
首先,第一个:
普京的战略目的很清晰,就是拖垮乌克兰,让乌克兰不敢再给俄罗斯的整体布局捣乱,彻底放弃乌冬和克里米亚。(我在2月22日就有提到过)。
准确的说,是用持续的战争状态,打下乌克兰的民心,让乌克兰不敢再对俄罗斯以及乌冬有想法。
之前我说“战争局势一直控制在普京手中”的时候,很多人反对,认为我在吹普京,认为俄罗斯既然能拿下为什么不直接打下乌克兰?
我再次重复:因为打下乌克兰并不是好事。
现代不是古代。
现代社会,战争不是关键,关键是善后。
很多人都觉得“能打下为什么不打?肯定是打不过/打不下来”。
这就实在太过于幼稚了。
其实大家只要思考一个问题——打下来了能做什么?
我自己的读者群里有一个朋友和我进行了一些争论。
他的原话是“打下乌克兰直接并入俄罗斯不香吗?”
我只能苦笑。
现代社会,怎么可能说一场战争就直接把另一个国家并入的?
我简单的说了几个数据:
中国1997年收回香港,而香港才1100平方公里的地盘 ,治理了25年了,还是一堆反中的。
乌克兰面积接近香港的600倍。
人口接近俄罗斯总人口的30%。
香港人93.2%华裔,乌克兰只有有30%是俄罗斯人。
就这样的一个“同源同种”,弹丸大小的香港,在从1997年收回到现在,到了2019年还能产生港乱事件,到了2022年还有大量反华言论。
那么一个比香港面积大600倍,人口达到4000万,大部分都不是俄罗斯人的乌克兰,假设普京真的脑子抽了要“吞并乌克兰”,等待着俄罗斯的结果会是什么样?
我觉得,稍微对政治有一点点概念的,都能想想的到那可怕的结局。
俄罗斯吃不下乌克兰,绝对吃不下。
硬要吃,只会噎死。
所以,普京从一开始就根本不是为了覆灭乌克兰,
不是为了吞并,
甚至也不是为了和当初日本侵华一样建立傀儡政府。
我的读者群里有朋友也提到“普京是否可以在乌克兰建立傀儡政府,就好像当初日本在中国建立的伪满洲国一样”。
我的答复是:“绝对不可能”。
建立傀儡政府的前提条件,是有足够多的“亲俄官员”。
而目前乌克兰从上到下,全是美国的鹰犬。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乌克兰卫生部的部长。
如果一个美国人,在中国住了3年后,成了中国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这事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对吧,
但是在乌克兰这就是事实。
乌拉娜·苏普伦,出生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在2013年之前,一直住在美国,是美国的公民。
2013年,乌拉娜·苏普伦搬到了乌克兰,开始参加参与乌克兰的反俄运动。
2015年,乌拉娜·苏普伦突然被乌克兰亲美亲欧派授予乌克兰公民身份,成了乌克兰人。
2016年,乌克兰时任总统彼得·波罗申科任命乌拉娜·苏普伦为乌克兰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2017,原乌克兰卫生部部长因不可描述的原因离职,乌拉娜·苏普伦任乌克兰卫生部代理部长。
2019年5月20日,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正式就任乌克兰总统,而乌拉娜·苏普伦为乌克兰卫生部部长。
一个美国人,改国籍1年就成了另一个国家的副部长。
又3年就直接成了一个国家卫生部门的最大BOSS,这算什么?
升官如飞机?还是如火箭?
不,这是明显的控制。
一个普通的美国人,可以在短短四年,从改变国籍开始,只要1年就完全控制另一个“主权国家”的卫生部门(副部长兼代理部长),这是何等的卧槽。
而这在乌克兰不是特例,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的情况。
乌克兰的整个官员层,基本上大都是亲美派。
所以,普京不可能依靠战争在乌克兰建立一个傀儡政权,因为没有可以用来扶植的亲俄官员。
或者说,不够用。
所以,无论是吞并乌克兰还是建立傀儡政府,都不可能做到。
那么普京到底要做什么呢?
说白了,利用战争,分裂和打残乌克兰。
这种事情,中国很熟。
对越自卫反击战大家很清楚。
中国拿不下越南吗?
当然拿的下。
可为什么只一直打持久战,而最后也不了了之?
真的是爱好和平吗?
事实上,当然不是。
当时的越南,本质上也是因为苏联怂恿,才敢挑衅中国。
就好像现在的乌克兰是美国或者说北约在后面支持才敢挑衅俄罗斯。
那一次中国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表面上打了一个月,实际上持续了十年。
中国被拖垮了吗?
显然没有。
所以并不存在说“防守方才可以持久战,进攻方不能”的说法。
事实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结果是,越南直接垮了一个时代。
整个越南从经济到民生,在那一场战争中被活活拖垮了,经济倒退了几十年。
在90年代,越南甚至都不得不推出一个匪夷所思的“口号”——
“牺牲一代少女,拯救越南经济”。
是的,在90年代,越南进入了一个难以描述的时代。
在某种意义上,越南真的是靠那一代少女来挽救了陷入绝境的战后经济。
乌克兰在被俄罗斯打了后会不会也陷入这个状况我不知道,但是很明显,就目前为止的战局,俄罗斯绝对不会像一些朋友说的“被拖垮”,被拖垮的只能是乌克兰。
俄罗斯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投入多少,这样并不激烈的战局,别说这么几天,就算打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可能拖垮俄罗斯。
而乌克兰呢?
虽然是本土作战,看似优势。可实际上因为战争,大量的生产全部停滞。
运输交通也完全停了。
交通运输是一个国家的血管啊。
这样的乌克兰,能撑多久?
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只要俄罗斯再这样持续维持战争状态几个月,乌克兰的民心就会完全的逆转,至少在一个时代里,是绝对不敢再向俄罗斯挑衅。
就好像当初的越南一样。
第二,俄罗斯是否拖得起?难道俄罗斯不怕制裁?
有人可能很奇怪,为什么会有制裁猫,制裁狗这样的搞笑事件发生?
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并不是纯粹的无厘头。
说白了,因为在2014年乃至很久以前,各种制裁就已经对俄罗斯使用过了。
很多朋友以为俄罗斯现在才被制裁,其实不是的。
很多朋友甚至以为俄罗斯会因为战争与这一次的制裁“垮掉”,那是因为你们根本不知道俄罗斯之前就一直遭遇着什么样的制裁。
我在这里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吧。
下面部分专业性比较高,有些无聊,不喜就直接跳过吧。
早在2014年3月6日,克里米亚对外宣布举行脱离乌克兰的公投,然后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依据《国际紧急经济物权法》签署了13660号总统行政令,除了强烈谴责俄罗斯破坏乌克兰局势,对美国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外,还宣布美俄关系在冷战后首次进入到“紧急状态”,美国正式开启对俄制裁。
在美国财政部有一个下属机构叫做“外国资产管理办公室”。
这个机构在2014年5月8日起,开始将俄罗斯的实体和行业划分为两种,分别实施制裁方案。
第一种制裁方式是对俄罗斯的个人和实体进行“封锁制裁”,也就是冻结资产、人员禁止入境、禁止美国企业和个人跟清单上的实体进行所有交易。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吊销这些俄罗斯企业和个人销售美国产品的执照、取消它们的出口许可证等等,这些都是美国非常传统的制裁方法。
第二种方法呢,是列出一份“行业制裁识别清单”。
因为这些行业涉及到的领域特别多,牵涉到的各种利益非常复杂,搞不好会给自己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所以美国的制裁方式很灵活,采用的制裁原则是,不冻结资产,不完全禁止,但是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发出指令去限制具体的交易。
从开始实施制裁到现在,被纳入行业制裁识别清单的超过了400家俄罗斯各方面的企业。
其中包括了俄罗斯的金融、能源、制造业、国防等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重要的实体行业。
基本上俄罗斯的大型企业均都被列入了这份清单,其中包括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俄罗斯石油、储蓄银行等。
为了防止受制裁企业规避制裁,美国还同时实行 50%的原则,也就是清单上的被制裁对象,如果持有某个实体50%以上的股份,那么这个实体也同样会被纳入相应的制裁名单。
到了2017 年8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这份法案扩大了对俄罗斯制裁,这些制裁的打击面更大,对美国人之外的其它国家开展跟俄罗斯有关的业务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美国国会在对“反击俄罗斯法”作陈述的时候,列出了对俄实施制裁的十大领域,把之前集中在乌克兰问题的制裁扩大到了美俄两国几乎所有存在重大矛盾的领域。
这项新法案的制裁涉及到哪些呢?
嗯,包括了原油项目、金融机构、网络安全、侵犯人权、向叙利亚转让武器、与俄罗斯国防和情报部门的交易、能源出口管道等等众多领域。
此外,美国还对俄罗斯的部分个人和实体企业实施了签证禁令和资产冻结。
对于前面提到的第一类名单,也就是特别指定国民清单上的个人和企业,他们在美国的资产将被冻结,这些个人和企业的高管被禁止进入美国,而且禁止美国居民跟制裁名单上的个人或企业进行交易。
总而言之,事实上,在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争之前,俄罗斯已经被制裁过很多很多次,很多很多项目。
导致%……
导致到俄罗斯真的打了乌克兰后,
美方和欧盟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没有还能制裁的空间了。
债多不愁,俄罗斯就好像被射满的稻草人,已经浑身被插满了箭,没有啥空位再射了。
所以,问题来了。
美国不敢直接打。
欧盟不愿意直接打。
乌克兰又打不过。
怎么办?
继续制裁吧……
但是,又没什么制裁的空间了……
但是态度又必须要表现出来。
所以……
为了表现对俄罗斯的“愤怒”,于是,猫啊,狗啊什么的……
就被纳入了“制裁名单”。
好笑吗?是好笑的,
但是这在政治与外交上,其实只是表现了一个“站队态度”而已。
指鹿为马,如此而已。
普京的战略目的很清晰,就是拖垮乌克兰,让乌克兰不敢再给俄罗斯的整体布局捣乱,彻底放弃东乌和克里米亚。(我在2月底的几个回答就有提到过)。
准确的说,是用持续的战争状态,打下乌克兰的民心,让乌克兰不敢再对俄罗斯以及乌冬有想法。
乌克兰虽然是本土作战,看似优势。可实际上因为战争,大量的生产全部停滞。
春耕也完蛋了,生产也完蛋了。
运输交通也完全停了。
全靠欧盟的支援?4000万人你能持续支援多少物质?
这样的乌克兰,能撑多久?
目前为止,乌克兰已经出现400万难民,而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
欧盟能吃的下多少难民?乌克兰还能坚持多久?
总之,当整个乌克兰的人民在战争的苦难中终于领悟到欧美不再可靠的时候,让乌克兰人民不敢再支持欧美政府了,才是普京收手的时候。
从目前情况来看,
俄罗斯小输,小流血慢而久,能坚持;
欧洲大输,血崩,资本流出、能源危机、债务危机多杀;
乌是傀儡,半死不活也是要慢打的;
美赢。战略目标达成,资本大量流入,首次加息得以平稳过渡;
中,只表态度不动手,逐步有了仗剑裁决的意思。中国的态度越来越重要。
局势发展是按美帝的期望在发展,但事态一推动,未来尚不明朗。
对于这种决定国运的战争,俄罗斯肯定是准备了几套预案的。
最好的结果,那肯定是空降兵直接斩首,复制布拉格之春。
其次的结果,就是海湾战争的剧本,乌克兰军队纷纷溃散,俄军一路武装游行。
最差的结果,就是现在这样,乌克兰拼死抵抗,领导层也拒不投降,打成了中长期战争。
战争是极其烧钱的买卖,没有哪个战争的发起方不想着尽快结束的——除非他是在替别人打仗,每打一天就有人给他送钱。
把普大帝想的太坏了吧?
慢打乌克兰有利于俄罗斯
那死在战场上的20岁义务兵和几个将军都是耗材喽?
慢打俄罗斯能得到好处
拿不到养老金的俄罗斯平民,失去工作的俄罗斯平民得到好处了吗?好处是换成游艇了还是换成140万卢布的意大利羽绒服了?
这家伙就是亲俄派,乌克兰卢甘斯克地区克列缅纳亚市市长沃洛迪米尔·斯特鲁克,积极推行卢甘斯克公投独立,3月3号的时候在家被绑走了
找到的时候是这样(怕过不了审,大家自己看链接)
心脏一枪,看尸体死前不知道被打了多久
还有一个乌克兰小镇长帮俄罗斯“征集”私家车,儿子差点被烧死,现在全家润到俄罗斯了,现在乌克兰民族情绪高涨,小泽想和谈都被内部骂软弱、腐败、想跳船,打的越慢乌克兰民族主义发展的越快
斯大公昨天在vk上也急的冒火,认为时间拖得越久,乌克兰动员的预备役越多,质问克姆林宫是否放弃了胜利的目标。
按某些人的说法,近十年来国际斗争最大的赢家应该是伊朗和委内瑞拉;伊朗的石油出口从制裁前的300万桶/日,一度降低到20万桶/日,最近有所恢复也不过是100万桶/日;可惜的是,伊朗人似乎并不认可这一观点,战争一开始就把国际原子能组织请了过去,急不可耐的想解除制裁。不过想想也是,一百多美元一桶的石油,傻子才不卖呢。
73年的石油危机,是六个主要产油国一致行动的结果;而现在呢?
不知道俄国能不能说服沙特、伊拉克、科威特等国和他一致行动;
更不幸的是,美国已经不依赖石油进口了,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了,受粮油价格上涨影响的其实是欧洲。但问题是乌克兰最大的后台恰恰是美国,你恶心欧洲一点用都没有。
哦对了,世界最大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也是美国;
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原油和粮食进口国是我国,真不知道俄罗斯到底是想恶心谁。去年12月工商业电价涨了20%,今年国内油价又涨到了9块,咱们吹俄罗斯之前,好歹看看国内是啥情况把!
急什么,我普已经胸有成竹了好吗?
打得快那是实力展现,打得慢那是心善,是怕平民伤亡。
什么,乌克兰不知好歹,居然消灭了上万鹅军?这种恶意抵抗持续不了多久!
算了算了,把远东驻军和义务兵掉进去,给你们加点耗材,让你们尝尝我战逗名族的厉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