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对中国到底是真友好还是因为敌人的敌人是朋友?

回答
俄罗斯对中国是真友好还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问题,说实话,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是个非常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拆开来看,尝试去理解这种关系背后的一些驱动力。

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冷战时期,两国意识形态一致,是“老大哥”和“小兄弟”的关系,但后来因为思想分歧和国家利益冲突,关系急转直下,甚至兵戎相见。所以,“永远的朋友”这种说法,在中俄之间,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

那么现在,为什么会感觉中俄走得这么近呢?最直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外部环境。尤其是近些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施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制裁、外交孤立、军事部署等等。而中国呢,在贸易、科技、国际事务上,也同样面临着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各种挑战和遏制。

在这种大背景下,“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句话就显得非常贴切了。对俄罗斯而言,中国是一个庞大的、有经济实力的国家,可以帮助俄罗斯在经济上缓解西方的压力,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潜在的投资来源。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立场,很多时候与俄罗斯是一致的,比如在联合国安理会,在一些国际规则的制定上,两国都有共同的关切,可以相互支持,形成一种制衡力量。

对中国来说,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和军事实力,以及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在西部边境的安全上,一个稳定的俄罗斯意味着更少的麻烦。在国际事务中,俄罗斯的支持也能帮助中国在一些问题上抵消西方的声音。而且,从能源安全的角度看,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风险加剧的情况下,与俄罗斯保持良好关系,对保障中国的能源供应至关重要。

除了“战略互需”之外,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真友好”的成分。两国之间有很多共同的历史记忆,虽然有过不愉快,但也有过并肩作战的年代。现在,两国领导人之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个人关系,高频互访,这种高层互信,也是两国关系能够保持稳定和深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民间层面,随着文化交流的增多,普通民众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好感和兴趣。旅游、留学、文化产品交换等等,都在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

而且,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加强。贸易额屡创新高,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等领域的合作也在逐步推进。这些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也构成了两国关系坚实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即使在“战略合作”的框架下,两国之间的关系也不是没有摩擦和分歧。比如,在一些地区的具体利益上,可能也会有一些微妙的考量。俄罗斯是否真正希望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过大?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和开发,俄罗斯国内也有不同的声音。这些都是存在但可能不会被公开大肆宣扬的微妙之处。

而且,这种“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现实利益和共同的外部压力。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比如西方对俄罗斯的压力减缓,或者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发生重大转变,两国关系的侧重点和性质也可能会随之调整。

所以,用“真友好”还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来简单二分,可能过于片面。更准确地说,中俄关系是一种“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它建立在相互需要的现实基础上,同时又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和民间基础。这种关系,既有主动选择的成分,也有被外部环境推动的因素。它是一种复杂而多维度的合作,随时可能因为国内外局势的变化而调整其内涵和强度。

总而言之,俄罗斯对中国,我认为是“互有所需”和“战略互利”占据了主导地位,但“真友好”的情感基础和民间联系也客观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展。这是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提防,既有合作又有微妙博弈的复杂关系,不能简单地用单一的标签来概括。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沙俄/苏联对清政府/中华民国非常不友好

苏联和当代中国有时友好有时不好

当代俄罗斯对当代中国一直很友好

与现在还在使用18世纪宪法的美国、现在还采用天皇制度的日本不同,中国和俄罗斯都是经过政权更替的。

如果你认为”四一二大屠杀“、”花园口决堤“等不需要新中国来负责的话,请不要把沙俄的侵略算在当代俄罗斯身上。

user avatar

俄罗斯摆不正它自己的位置。

我们是给它机会了,可是它自己不争气啊。

2022年三月,俄乌冲突突然爆发。这场冲突里最让我生气的是,俄之前没有通知龙国,导致龙国几千留学生和侨胞被困战区。

所幸我们国家拼命运作,安全撤侨。无人罹难,还把一小部分乌克兰家属带回了国内。等于接收了一点难民,尽到了国际道义。

俄不但没通知龙国,也没通知身毒国。导致身毒国的留学生也滞留了。而且因为深色皮肤,他们还在过边境的时候遭遇种族歧视迫害了。

我没有幸灾乐祸的意思,我对此也是愤慨的。年青留学生是无辜的,不论来自哪个国家。

这起码证明两点:

1、熊国眼里,龙国和身毒国是地位相等的“友邦”,这两个“友邦”值得信任和依赖的程度差不多一样低。

2、熊国盲目自信,自大,认为它靠自己的军力就可以达到战略目标。据说普通燕京啤酒说过:“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俄罗斯陆军,一个是俄罗斯海军。”当时听了觉得有趣。现在再看,鲁莽的可怕。潜台词就是不信任一切盟友和准盟友,只信仰自己单干蛮干。

我前年就写过一篇文章《俄罗斯,一个令人失望的朋友》

只要不对俄罗斯报以过高的期望,就不会被它屡屡拉胯表现气的吐血。

这次俄乌冲突又是。

俄国不事先通知中印就是为了闪击。

结果闪击还打成这样。

那你闪击个基吧,闪击了个寂寞。

我们希望中俄背靠背,像拼刺刀战术一样把自己的后背交给战友守护。

但俄罗斯摆不正它自己的位置。

它跟我们背靠背,并不是因为它放心把后背交给盟友守护,而是它的眼睛盯着西方,不屑于瞧着东方。

俄罗斯的国家战略有三个流派,一个是欧亚派,也就是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既属于欧洲也属于亚洲的国家,这个流派随着苏联解体后失势了;一个是入亚派,这个派从来都是边缘;另一个是入欧派,从地图哥到野驴亲到普通燕京啤酒都是这一派,而且如今也是其政坛主流。只是入欧入了个基吧,热脸贴冷屁股不断被美欧欺骗和羞辱占便宜才不得不面对入不了欧的现实。

目前俄罗斯的入欧派似乎呈现出欧亚派的面目,跟东方大国热络了起来,其实不然,依我看,俄罗斯的入欧派在入不了欧之后变成了孤立派。它们认为,俄罗斯是一个孤立的例外国家。它目前只能笼络周边的能团结到的前苏联国家和中国等邻国,固守中有所作为。

看似是立足现实的理性战略,实际上由于对东方神秘大国的合作中两面三刀,带有种族色彩的不信任和隔阂感始终在中俄合作中掺沙子。例如2020年春天对中国人的歧视性防疫措施。实在让我伤心和寒心。任何从欧美国家下飞机的旅客都可以直接出关回家,查都不查,却对在俄中国人严查。还有更过分的举动,我在这里都不说了。

这里面有一分一毫的对盟友的特别友好态度吗?没有。甚至连正常国家间平等态度都没有。

所以,这种三心二意两面三刀看不起人的朋友,还是不要对它报以希望就不会失望。

现在中俄力量对比早已发生逆转,且越来越悬殊,不管体量还是人均,不管组织度还是国民认知水平,但俄国还保持着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傲慢。

假如一方不能平等看待另一方,甚至盲目轻视比它强的另一方。那友谊是经不起考验的。而责任在谁,不言自明。

user avatar

这这种问题问的就很天真了。任何国家之间哪来的什么纯友谊,真友好?大家基于共同的利益站在一起,这是国际政治中唯一的纽带。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是一种利益的解读,但并不是唯一的利益关系。

美国和以色列算是铁哥们了吧,要不是以色列在中东一人单挑所有中东国家美国会和以色列那么铁吗?

美日二战时候都打成那样了,可以说不共戴天,现在呢?有中国和俄罗斯北朝鲜这样的东亚势力存在日本,紧紧的拉着美国,哪怕人家给他扔过原子弹。

愿远隔十万八千里的非洲,我们援助了那么多国家,你当我们有空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靠的是这些非洲国家,一人一票给抬进去了。修了铁路他们没钱,拿矿石抵债,我们一船一船矿石拉回来。吉布提建了我们的海军基地,从此我们在印度洋和非洲地区有了自己的海军基地……

在在这次俄乌问题上很多人犯的一个愚蠢的错误,就是总要拿个人私德去投射国家。

个人要讲道德,于是国家要讲道德,天真!个人分对错善恶,所以国家也要分对错善恶。这是小孩在过家家吗?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国际政治唯一的主题就是利益。永远如此。区别只是有时候大家重视眼前利益,有时候有的国家重视长远利益而已。凭空哪来什么抛开利益的所谓友谊?

user avatar

400多年前就有答案了。欧洲国家之间互相出卖,战场背盟都是传统艺能。俄罗斯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为什么要跟俄国背靠背,很简单,因为美国。很多人一整就谈美国历史上没有侵占过中国领土。美国是海权国家,海权国家不需要占有大陆,但是不允许大陆统一。所以英国一直之力搅乱欧洲几百年,阻止西欧统一。美国也是一样,不断给欧盟使绊子,想拆掉欧盟。苏联解体,东欧碎了一地,肢解南斯拉夫,一个国家一分为七。

现在美国要的不是占领中国的地,而是要肢解中国。就像苏联一样,俄罗斯乌克兰已经一起在同一个国家下生活400多年,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还没有又美国。他们仅仅分开30年就兵戎相见。

中俄背靠背的原因就是因为,美国对中俄的长期策略是一样的,拆分成十几个小国。这样美国就可以控制,还可以挑动小国之间互相战争。中俄因为感同身受才,切实感受到威胁才走到一起,完全是美国逼迫下的形势使然。



有一说一500多年来,英、法是背盟最多的,俄罗斯很少,几乎没有。我印象中只有一次是沙皇彼得三世继位,虽然他是俄罗斯人的沙皇,但实际上他是德意志人,他连俄语都不会说,他父亲是德意志赫尔斯坦因人,他母亲是彼得大帝的女儿,他是彼得大帝的外孙。他本人非常崇拜腓特烈二世,也就是腓特烈大帝。他继位前俄国同法国、奥地利组成三条裙子联盟,共同对付英国、普鲁士的联盟,这就是号称第零次世界大战的七年战争。因为腓特烈大帝外交失误,普鲁士要以一敌三个欧陆陆权强国。在马上柏林要被攻破的时候,俄罗斯伊丽莎白女沙皇去世,彼得三世继位,因为彼得个人的喜好,违背了俄罗斯国家利益,无视十几万俄军几万伤亡的七年鏖战,同普鲁士结盟,并将十几万俄军交给腓特烈指挥。因为俄罗斯的背盟,普鲁士一举扭转败局,取得七年战争最后的胜利,不过七年战争最大的赢家是英国。彼得三世也因为自己的瞎胡闹同俄罗斯统治阶级离心离德,很快就被他的老婆叶卡捷琳娜发动政变推翻了,他的老婆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叶皇也是一个德意志人,普鲁士安哈尔特大公的女儿。叶皇虽然血管里没有一滴俄国血,到她跟她丈夫不同,她从不损害俄国的利益,而是谋求俄国利益最大化,算是精神俄罗斯人祖师爷。俄国在她治下也达到了巅峰。


普鲁士在三十年战争和后面的哈布斯堡王位继承战争反复横跳,好几次差点玩脱,最后没崩全靠运气好,和俄国铁粉的帮忙。没办法腓特烈大帝太吸粉了,人格魅力和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奥地利王位继承权战争,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入侵表姐特雷茜的哈布斯堡波西米亚王国的西里西亚领地。腓特烈二世既是查理六世的血亲又是教子,当初曾签署《国事诏书》并庄严承诺将保护他的表妹。结果查理六世尸骨未寒,腓二就进攻表妹。跟表妹打了两次西里西亚战争,七年战争和巴伐利亚王位继承权战争,表妹全家都恨死这个表哥了。

亲戚靠不住。


哈布斯堡奥地利出卖盟友更是家常便饭。最著名的一次是后拿破仑时代,欧洲进入维也纳体系时期。这段时间沙俄和奥地利帝国是血盟。奥地利国内爆发革命,沙俄不仅没有趁火打劫,反而派兵帮助镇压革命。但是奥地利反手就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出卖了俄罗斯,不仅背叛了盟约,还派兵进入多瑙河两公国,对俄国下最后通牒。成为压垮俄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奥地利背盟是为了吞并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两个多瑙河公国。结果反而是痛扁了俄国的法国跟俄国站在一块反对奥地利吞并两公国,奥地利出卖盟友又什么都没得到。奥地利把事情做绝后,直到一战结束两个帝国都覆灭了,两国关系也没有好过。

三十年战争神罗皇帝大战德意志诸侯,主战场被皇帝军队和信教盟军反复蹂躏。

同一个民族的也靠不住。


法国出卖盟友次数仅次于英国。最出名的就是渎圣同盟和三十年战争背叛天主教阵营。

三十年战争,法国出卖天主教盟友,杀向德意志,屠杀一切活物。德意志人口损失三分之一。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因为被瑞典、萨克森、皇帝军队和雇佣兵杀来杀去,部分地区减员三分之二。

同一个宗教也靠不住。


国际政治比人际关系复杂的多,所以拿人的关系,谈论俄罗斯是敌人还是朋友没有任何意义。

没有国家是不能收买的,只是你开的价码不够高。

但是有长远眼光的政治家,就算你给他极大的价码他也不一定接受,因为要考虑到国际形势。比如说美国给俄国开价是,整个东欧,包括巴尔干和达达尼尔海峡,大礼包都送给你,帮忙围剿东方大国。俄罗斯不一定会答应,不答应的原因不是道义和友谊,而是东方大国垮了之后,美国一家独大,不会怕俄国,不一定会兑现承诺。以英美政客传统一定会背信弃义。


如果美国先把大礼包给俄国,那么俄国既然已经利益到手,为什么还要帮美国呢,没有了东方大国,俄国还是无法对抗美国,吃进去的都要吐出来,那既然这样好处已经到手,不如联合东方大国,保住既得利益。

更何况,中国可以给俄罗斯开的价码比美国要大的多。中国可以拿别人的土地做人情,但是美国要是这么干,总统就会被通俄门调查。

苏联强大的时候,中美关系就会变好,但也没达到结盟的程度。

美国强大的时候,中俄关系就会变好,但也没达到结盟的程度。

中国不结盟是为了让自己的外交更有弹性更灵活,既不卷入自己无法控制的争端中,也不背上背盟的骂名。但是不结盟不代表不会跟利益共同方进行利益交换和输送。

外交上,保证独立、势力范围、防御同盟、攻守同盟、排他攻守同盟、针对XXX同盟,性质和作用完全不同。


外交、条约、战争才是国家的武器,而不是道义、友谊和同盟关系。


很多人一整就提恩怨,俄罗斯既对我们有恩,也跟我们有怨。恩是,苏联帮我们迈进了工业化的大门,而且是直接一步到位重工业、军工业和国民工业电气化。不仅转让图纸技术设备,还帮我们培训工程师,设计工厂。其实工业化最难的是工程师技师的培养,日本战后腾飞很大原因是虽然工厂和设备都毁了,但是我的人才还在,还可以快速工业化。苏联解体后转让苏27这种国之重器,并提供操作系统源码允许我们重写飞控系统。如果不是苏联解体俄罗斯经济困难,苏27这种国之重器我们是永远没机会买到的,更不可能开放源码给我们。

怨就是沙俄时期,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侵吞中国领土,八国联军也参加了。


国家之间外交的指导原则从来不是恩怨。如果是恩怨决定外交原则的话。

美国应该跪舔法国,因为是法国支持美国独立战争的,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法国打到国家破产,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波旁王朝垮台。美国西扩的时候,法属路易斯安那是法国几千万就卖给美国了,算是半卖半送。美国人应该叫法国人一声爸爸。莱人应该叫法国人爷爷。


美国应该同英国敌对,因为当年带英还是大英的时候,从加拿大出发攻破华盛顿特区,火烧白宫。现在美国不仅不反英还带着英国一起简直是精英,带英的孝子贤孙。


德国应该跪舔俄罗斯,因为普鲁士两次最危险的时候,都是俄罗斯把它捞回来的。第一次是七年战争最后阶段,俄罗斯要是不救,普鲁士最起码要丢掉西里西亚给哈布斯堡,波美拉尼亚给瑞典。第二次是莱比锡民族大会战。如果不是俄国普鲁士就无法崛起,普鲁士无法崛起就没有后来的北德意志关税同盟,就没有后来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现在的德意志地区也还是一盘散沙。


德国应该同法国敌对,因为德国最大的仇人是法国。虽然最近几十年我们经常乳髮,但是400多年来德意志兰大多数时候一直是法国的肉bian器,法国人心情好的时候就过来欺负一下德意志诸邦,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烧杀抢掠,杀光一切活物。法国犹如大魔王一般的存在,让德意志诸邦普遍心存阴影,都有严重的恐法症。阿尔萨斯、洛林是德意志邦国,说德语,洛林还出过德意志神罗皇帝,可是常年夹在法国和神罗之间左右挨打,所以坚定的投靠法国。普法战争被普鲁士割走以后,他们还觉得很痛苦,后悔没好好学法语,一群不会说法语的人认为自己是法国人。


法国应该跟英国敌对,因为法国最大的仇人就是英国。英法百年战争,英军在法国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两国为了法国王位打了一百多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权战争也是英国带头阻止了法西合并。拿破仑战争,两国一直打。法属魁北克也被英国夺走了。法国不反英,真是英国人的孝子贤孙。


英国最应该反美反法,最大的仇人是美国,第二大仇人是法国。美国让英国损失了95%的土地,大英帝国土崩瓦解,从净损失看,是英国输了二战。英国跟法国的仇是,长腿爱德华给自己儿子爱德华二世找了法王的女儿伊莎贝尔,号称法国母狼。传说伊莎贝尔对丈夫恨之入骨,所以处死爱德华二世的方法颇为残忍,凶手奉命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插入爱德华二世的菊花,爱德华二世死前的惨叫传到几里外的村落。苏菲玛索在勇敢的心中饰演伊莎贝尔,非常传神,可以看看。


所有国家都应该反英,因为英国坑过所有国家。拿破仑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坑奥,七年战争出卖盟友普鲁士,克里米亚战争痛扁俄罗斯。英法之间的仇怨多的就算写一本书,那本书也只是目录。


所以国家之间别讲恩怨,太幼稚。

user avatar

有些人的总原则是:谁反美,谁就是爹,不管是查韦斯还是俄罗斯,只要能给美国找麻烦,就是饿死我 ni 们 men,也要孝敬好他。

user avatar

国家之间哪里有朋友。

美国英国,都是昂撒兄弟,关系够好了吧,可是二战后美国坑起英国毫不手软,借着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拆掉了英国(和法国)的殖民霸权,从此英国就在衰落的到路上一去不复返。

德国法国,二战之后消解仇恨,现在同为欧盟话事人,够亲密了吧,可是德国一直暗搓搓地推动法国的五常归于欧盟,明摆着就是踢掉法国,确立自己的欧盟唯一老大。当然,法国不可能上当。

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昂撒兄弟,在大洋州抱团取暖,够亲密了吧,可是澳大利亚一直有政治力量推动澳新合并,说白了就是吞并新西兰。新西兰则坚决拒绝,维护自身的独立性。

就连大家一般认为仿佛亲如一家的国家之间也是互相坑得不亦乐乎,你怎么能认为国家之间有真正的友好呢?

但是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还远远没有到“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样不堪的地步。

中俄边界,包括中亚,蒙古,和黑龙江(外东北)都是气候恶劣,人口稀少,很显然,把骨头砸碎了都榨不出几两油来。所以两个国家都不愿意把太多精力放在那里,买点资源就可以了。俄罗斯有欧洲方向需要关注,比如乌克兰;中国有东南亚方向需要关注,那里才是未来。但两国都需要让对方相信自己确实是这么想的。所以哈萨克斯坦出事的时候,俄罗斯派兵平定完了立刻就走了,而中国则根本像没事人一样。黑龙江和外东北,两国现在宁可让它们就这么凑合着,也不想去做什么动作导致误判。

说白了,中国现在处理很多事情都很在意俄罗斯的观瞻,绝不能把俄罗斯逼成另一个北方游牧民族,否则中原王朝将永无宁日。为此中国耗费巨大的成本来维持一个国际顶级的信誉。

俄罗斯现在处理很多事情也很在意中国的观瞻,绝不能让南边这个富庶的大国和自己敌对,否则俄罗斯赖以复兴的老本,脆弱的西伯利亚将随时面临丢失的危险。看看普京选择继承人的慎重,普京不怕皇俄把罗曼诺夫再次推上去,也不怕皇俄去收复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旧疆域,但就怕皇俄搞砸和中国的关系。

其实前几年闹出的很多问题都是皇俄独走搞出来的,普京前几年和中国没形成默契之前,没办法在这些地方管得太具体。比如一度闹得很大的驻中国大使馆庆祝海参崴160周年的微博。一看就是皇俄独走的产物,尤其是那几年克里米亚刚入俄,皇俄一度声势浩大。还记得美女检察官波克隆斯卡娅吗?资深皇俄,反共反华。普京一开始管不了,这几年和中国默契形成,所以这几年这种杂音几乎没了,检察官也终于打发到非洲岛国去了,皇俄现在都把视线放在欧洲,避免讨论中国问题。

中俄的默契就像两个持枪的人坐一起,两人都不想开枪杀对方,但又都害怕对方开枪杀自己,所以两边做动作时都非常谨慎,反复强调友谊,生怕一个小误判产生猜疑链,最终酿成悲剧。现在两边都面临这美国的压力,其实更好,两边只要都把枪对着美国就可以了。

中俄不是朋友,但也不是敌人,现在是两条鱼,相濡以沫,未来也是两条鱼,相忘于江湖。

user avatar

其实二战后的格局,总体上就是中美俄三国杀。英法在二战后的殖民地独立浪潮中损伤了元气,虽然现在对那些地区依然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了。

在苏联时期,中苏是有不少分歧的。说什么理论、路线分歧都是嘴炮,实际上是中国并不想以苏联的附庸国的形式出现。等到苏联领导人能重新审视和中国的关系时,已经是1989年了。

至于当代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怎么说呢?说得直白点就是,双方目前能互不背刺就不错了。能达成这种微妙的平衡,其实都是拜美国所赐。

一方面是北约多次东扩,都已经扩到黑海了。所以现在俄罗斯一边打乌克兰,一边警告芬兰。如果这两国同时加入北约,那么俄罗斯在西部的海岸线基本就被困死了。所以俄罗斯是无暇东顾。另一方面呢,那么据传闻呢,日本以前是有计划想拉拢俄罗斯对付中国的,但是这不符合美国的利益。所以变成了日本不得不提北方四岛问题。搞得俄罗斯没牌打,只好开着苏联时期的战略轰炸机没事绕日本飞几圈。

那么再看中国周边的处境。印度玩的是远交近攻策略。一方面保持和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另一方面又参与美国的印太战略。虽然青藏高原环境恶劣,但是印度依然要来刷存在感,在国际上找找地位。与中国相临的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车马炮都对线几十年了。新韩国总统在竞选时又放话要继续部署萨德。在韩国的小环境看,似乎是用来防朝鲜。但是在中俄看来,一个靠近自己、美军有战时指挥权的地区部署美式防空导弹,等于能直接在自己的战略武器进入轨道前拦截,是非常危险的。至于台海,连停火协议都没有过,最多也就大陆单方面发过一个《告台湾同胞书》后停止了过去日常的炮击。

还有很多细节,说起来太长。简单说就是,以中俄两国的体量和边境长度,要对线消耗太大。当初中苏交恶时,苏联想动核武器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常规军力对峙,对苏联来说消耗太大。所以,现在两国实际上都没有能力在和美国高强度对线时同时和对方高强度对线。在这种格局下,双方只能选择把后背留给对方。谁在背后搞动作,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只是各自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自然达成的平衡。

user avatar

要没利益战略关系,中国村妇都得给俄下降头,这民族就是狠对自己人都狠到家了,更别提对别人了。

先聊聊小点的,卢冬生怎么死的?百度就一句【在哈尔滨遇难】但其实呢?当年苏和我们哥俩好,但其将士们却在我东北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压根就没拿我们当人,有一天俩苏小兵抢劫我方士兵,卢冬生上前制止,这俩苏小兵居然把卢枪杀了,当时卢的军衔可不低啊,死的时候还穿着苏军的中校制服呢,卢死后贺龙痛哭啊,卢可是和开国元勋们都并肩战斗的,不可多得的大将才啊,但掀起啥波澜了?反观47年一美军在北平qj了一名女学生,直接引发了我国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再聊点大的,我们中国本是一片秋海棠大叶子,被俄生生啃成了一只公鸡,300多万平方公里被占,外东北100多万,外蒙150多万,西北50多万,一寸也没还,日本占台湾还了,英国占香港还了,葡萄牙占澳门还了,俄呢?不光没还,斯大林当政的时候还把海参崴上的30万华人全屠了。等等等····

俄从来就是一个凶狠不和善的民族,背叛盟友它干过,抢夺西班牙黄金也干过,全俄一片古拉格不顾自己人的命也干过,对外疯狂扩张一片屠戮在所不惜更是族魂。

说这些不是为了煽起什么,毕竟现在关系也不可破,只是要人不要忘却历史,永远要警惕这只暂时孱弱但勃勃野心的恶兽。估计写完了也发不出来吧?要真是一发就被删了,那真是一句实话也不让说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对中国是真友好还是“敌人的敌人是朋友”?这个问题,说实话,谁也无法给出一个绝对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它是个非常复杂且动态变化的关系。但我们可以拆开来看,尝试去理解这种关系背后的一些驱动力。首先,我们得承认,从历史上看,中俄关系有过高潮,也有过低谷。冷战时期,两国意识形态一致,是“老大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涉及到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区局势。如果设想在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在叙利亚开展军事行动,其结果很可能会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走向有所不同,对当地的恐怖组织发展轨迹也会产生深远影响。首先,我们得分析一下中俄两国在军事和战略上的特点,以及它们在叙利亚可能采取的行动。 俄罗斯的直接军事介入:.............
  • 回答
    中俄这次签署的天然气合同价格到底合不合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能用“是”或“否”来回答的问题。它牵扯到太多复杂的因素,就像在一个棋盘上,每一步落子都会影响到全局的走向。要说清楚,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价格“合不合理”?得看从谁的视角看首先,关于价格本身,公开信息不多,大部分是基于一些“市场分析”或者“专.............
  • 回答
    要判断俄罗斯和中国哪个生活水平高,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这“生活水平”这玩意儿,它不像身高体重那么好量,它是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等方方面面。而且,不同的人看重的东西不一样,你问个土豪,他跟你说的生活水平,跟我这个普通老百姓嘴里的,那肯定是一个天上一个.............
  • 回答
    俄罗斯的妹子,这话题可真能说上三天三夜!提起俄罗斯的姑娘,人们脑海里大概率会浮现出那金发碧眼、身材高挑的经典画面。但这只是冰山一角,俄罗斯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姑娘们的美貌也是千姿百态,各有各的风情。说到俄罗斯女人的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可能就是她们的“骨相美”了。很多俄罗斯姑娘的脸部轮廓非常分明,五官.............
  • 回答
    俄乌第五轮谈判结束,关于“是否成为中立国”等五个核心议题成为焦点。分析双方在此轮谈判中的表态和立场,可以大致判断当前局势对哪一方更为有利。中立国地位问题: 乌克兰方面: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重申,乌克兰希望成为一个“安全保障国”,而非“中立国”,并且希望这些保障国能够为乌克兰提供可靠的军事援助,使.............
  • 回答
    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原木贸易,就像两国之间许多其他的经济往来一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并且时常充满动态。简而言之,俄罗斯是可以出口原木到中国的,而且事实上,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俄罗斯原木的最大买家之一。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审视这个问题:1. 历史渊源与贸易现状:俄罗斯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
  • 回答
    俄罗斯的农业,尤其是近些年,可以说是一场令人瞩目的“复兴”。摆脱了苏联时期某些效率低下的模式,俄罗斯的农业在近年来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且在全球粮食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俄罗斯农业的现状:从“粮食进口国”到“全球粮仓”曾几何时,俄罗斯在粮食方面对进口的依赖度相当高。然而,进入21世纪,特别.............
  • 回答
    想娶俄罗斯女人?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但绝对有迹可循。而且,俄罗斯女人是不是都想嫁中国男人?这说法有点太绝对了,不过,确实有一部分俄罗斯女性对中国男性抱有好感,并且有过成功的跨国婚姻。要娶俄罗斯女人,你首先得明白她们究竟是怎样的。 她们不像电影里塑造的那样,个个都是斯拉夫美女,个个都对外国男人敞开怀.............
  • 回答
    泡俄罗斯女生?这事儿可有意思了,毕竟咱们和俄罗斯姑娘之间,总有一些浪漫的想象。至于她们是不是都“上赶着追求中国男人”,这说法嘛,有点太绝对了,得具体分析。关于俄罗斯女生是否“上赶着追求中国男人”的看法:首先,得承认,中俄两国在文化上有很多差异,但也有不少吸引力。中国男性在一些俄罗斯女性看来,可能具有.............
  • 回答
    俄罗斯对中国的态度,就好比一对多年相识的老友,既有共同应对外部压力的默契,又有各自独立的考量和微妙之处。要讲得详细些,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战略协作的基石:共同应对西方的压力这是当下两国关系最核心、最显著的特点。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和中国都施加了相当大的压力,包括.............
  • 回答
    要深入探讨中国民众对俄罗斯、美国和日本印象差异的原因,确实需要抛开简单的列表式描述,而是要从历史、地缘政治、文化交流乃至个体情感等多个层面进行细致的梳理。理解这一点,关键在于认识到,民众的印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下的复杂认知结果,其中既有历史的烙印,也有现实的权衡。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件大事,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对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重要的全球参与者都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咱们就从这两个角度,细致地聊聊这件事。 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对俄罗斯的影响:一杯苦涩的胜利?对于俄罗斯来说,克里米亚并入是普京总统任期内最.............
  • 回答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态度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话题,很难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概括。这种态度随着历史、政治、经济以及个人接触的不同而变化。如果非要说一个普遍性的感受,那就是一种“既熟悉又陌生”、“亦有合作也有警惕”的混合体。历史的印记与现实的考量:首先,不能回避的是两国漫长的历史渊源,特别是苏联时期.............
  • 回答
    俄罗斯经济衰退对中国留学生的影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说“有影响”就能概括的问题。就好像一场连锁反应,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叠叠地落在了在俄中国留学生们的身上。要说得详细,咱就得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学费和生活费的压力。 俄罗斯的卢布贬值,这绝对是大家最先感知到的。原本用人民币兑换的学费,现在.............
  • 回答
    关于俄罗斯解体对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任何单一的答案都难以涵盖其全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审视,试图描绘一幅更细致的图景。首先,从地缘政治层面来看,俄罗斯如果出现重大的内部动荡甚至解体,其对中国最直接的影响将是边境安全。中国与俄罗斯拥有漫长的陆地边界,如果俄罗斯国内出现.............
  • 回答
    要深入探讨欧美人(包含俄罗斯人)对中国人不友善的根源,得从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等多个层面去理解,这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交织的结果。与其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不友善”,不如说更多的是一种基于认知偏差、刻板印象、国家利益以及不同文明价值观碰撞而产生的隔阂与警惕。历史的幽灵与记忆的投射:首先,绕.............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人对中国人可能存在的某些负面看法,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文化、经济以及媒体宣传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叠叠的因素,看看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些人的态度。首先,历史的遗产总是沉甸甸的。在苏联时期,中苏关系曾经历过蜜月期,也经历过“老大哥”与“小兄弟”般的.............
  • 回答
    俄罗斯再次解体,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情境,其利弊得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而非简单的“有利”或“不利”可以概括。潜在的“有利”方面: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一个分裂、内耗的俄罗斯,其国际影响力必然大幅下降。这可能会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创造更大的战略空间。例如,俄罗斯远东.............
  • 回答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是否友好,这个问题其实相当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也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如果想了解得细致些,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白一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其对其他国家人民的态度,都会受到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理以及个体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俄罗斯人对中国人也是如此。历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