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再次解体对中国有利吗?

回答
俄罗斯再次解体,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情境,其利弊得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而非简单的“有利”或“不利”可以概括。

潜在的“有利”方面:

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一个分裂、内耗的俄罗斯,其国际影响力必然大幅下降。这可能会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创造更大的战略空间。例如,俄罗斯远东地区此前对中国在能源、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一旦俄罗斯中央政府控制力减弱,远东各区域可能为了自身发展而更倾向于与中国进行更紧密的经济合作,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经济渗透”。中国可以通过购买或租赁大量土地、投资基础设施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其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影响力,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北部地区的深入推进提供更多机遇。

其次,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实力衰弱的俄罗斯,其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和对某些地区热点问题(如中亚、叙利亚等)的影响力会减弱。这会使得美国及其盟友的战略重心可能更多地转向亚太地区,但同时,俄罗斯对美国施加的战略压力也会随之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在与西方国家互动时,提供更多的战略回旋余地。至少,少了一个能与自身形成某种程度战略牵制的对手。

再者,从经济角度来看,如果俄罗斯解体并出现资源性区域,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源消费国,有机会以更低廉的价格获得石油、天然气、矿产等战略资源。这可以缓解中国国内资源对外依赖的压力,并进一步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增强国家经济的韧性。一些分散的俄罗斯区域政府或实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可能会更愿意与中国开展直接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绕过复杂的中央层级谈判。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俄罗斯再次解体带来的“不利”和风险同样巨大,甚至可能远超潜在的“有利”:

最直接也是最危险的风险是核安全问题。一个陷入混乱和分裂的俄罗斯,其庞大的核武库的安全将成为全球性噩梦。如果这些核武器落入不法分子手中,或者在地区冲突中被滥用,其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波及中国东北部地区。即使是核武器在不同区域政权之间的分割和保管,也可能引发新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不稳定。

其次,俄罗斯境内的地缘政治动荡可能蔓延。俄罗斯幅员辽阔,内部民族、宗教矛盾复杂。一旦中央政府失控,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内乱、地区冲突甚至民族战争。这些动荡不仅会严重破坏地区稳定,还可能导致难民潮涌入周边国家,包括中国。中国与俄罗斯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地区的不稳定和冲突可能给边境安全带来严峻挑战。

第三,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不容忽视。俄罗斯是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国,其国内的经济混乱和供应中断会推高全球能源价格,扰乱全球供应链,对依赖俄罗斯资源的国家(包括中国)造成经济打击。同时,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也会随之增加,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战略伙伴关系的变化。尽管目前中俄被认为是战略伙伴,但其合作基础也在于双方都存在一定的战略需求和共同的外部压力。俄罗斯的彻底解体,可能导致其国内出现更加亲西方或更加民族主义的势力,这无疑会改变其对外政策的方向,也可能影响中俄之间的战略协调。而且,中国一直以来都强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俄罗斯国内出现类似分裂的趋势,从道义和战略上讲,对中国来说都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联想或误解。

最后,中亚地区的连锁反应。俄罗斯在中亚地区有着深厚的影响力,一个解体的俄罗斯可能导致其在中亚的真空被其他力量填补,或者导致中亚地区出现新的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在中亚也有重大的战略和经济利益,任何在该地区可能出现的动荡或力量平衡的变化,都可能对中国在中亚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总结来说, 俄罗斯的再次解体,对于中国而言,更像是一把双刃剑,且风险权重明显大于潜在收益。虽然可能在某些特定区域和经济领域带来一些短期的机会,但更大概率会导致前所未有的地缘政治动荡、核安全威胁以及全球经济的剧烈波动,这些因素对中国的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可能构成严峻的挑战。中国更倾向于看到一个稳定、可预测且不具侵略性的俄罗斯,而非一个陷入混乱和分裂的邻国。因此,虽然国际政治的动态总是充满变数,但从战略稳定和风险规避的角度出发,俄罗斯的解体并非中国乐见其成的事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然有利!绝对地有利!

如同中国突然解体对周边所有国家,包括俄罗斯一样

这些国家估计立马乐疯掉了

中国周边到处烟花彩弹人人发钱三十年吧

user avatar

上一次苏联解体时,中国获得的利益过于微小了,远远配不上自身的体量和冷战中的付出。

拿到了一点军事技术、航母、还有俄罗斯的科研专家,就津津乐道到了今天,也太好满足了。

可是如果你注意到,美国利用苏联解体后的休克疗法,用经济手段收割了这个超级大国积累了数十年的全部财富,你就会意识到相比之下自己手里这点东西实在是微不足道了。

诚然,那个时代有其特殊性,例如我国综合实力远远比不上今日、我国当时奉行韬光养晦策略、我国正在积极融入西方体系等等。

但时至今日复盘来看,那时但凡做好一点预案准备,都不至于收获这么少。

例如人民群众一直在意的领土问题,这个问题绝对有其合理性,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多余的领土是扶贫”“你又不会搬去住”能够掩盖过去的。

即使那个年代真的没有力量对俄罗斯境内的领土进行重新协商,那么蒙古呢?在那个俄罗斯最虚弱的年代与他们达成共识,谈出一个事实上的“中蒙特殊关系”是完全可行的。

哪怕仅仅是借由外蒙的土地开辟一些联通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交通线,都会有助于我国这些地区的发展——要知道,在清朝,从东北向西北调兵都是走外蒙的,因为近。

而时至今日,随着俄罗斯的恢复和壮大,这一类谈判已经基本失去了可能性。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了,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内就都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机会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不能盲目相信所谓“后人的智慧”。把自己这一代人有条件做成的事推给没有条件和机会的下一代,是不负责任的不作为。


在未来,中国和俄罗斯的矛盾,恐怕会是美国霸权陨落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矛盾关系。

即使你在心中非常珍视这些年来共同与美国对抗的情谊,这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强势主权实体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结构性矛盾,最终如何解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界一体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走向。

假如俄罗斯有进一步“解体”的可能,那它一定不是像苏联解体那样,以“一级行政区独立成主权国家”的形式来体现——那有太多的民族主义成分在其中,而俄罗斯联邦的行政区划分没有这样的机会。


综合自然地理等各方面因素来推演,俄罗斯在未来的进一步“解体”很有可能表现为西伯利亚独立

这个过程是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俄罗斯人对立的过程,并非基于民族对立而是基于地域对立。而我国的决策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结果。

如果有兴趣,读者可以自行查询了解一下现在存在的西伯利亚分离主义思潮,以及历史上出现过的西伯利亚政权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的政权的对立(如苏俄内战)。

如果积极作为,比较理想的结果是,类似于加拿大和美国,我国北部出现一个这样的国家。即使我国的历史领土没有直接收复到我国版图之内,但该国会实际上接受我国影响,接受我国民众参与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可能会与欧洲紧密合作,由于从实力上消解了俄罗斯霸权主义存在的土壤,这样的格局可能更有利于欧亚大陆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


虽然中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在现阶段的外力作用下,这个矛盾绝非主要矛盾。

解决中俄矛盾应当是在美国的霸权陨落之后。那时,矛盾或许会表现得非常突出和明显也说不定。

我想,对于成熟的政治家来说,能够看得长远应当是一项基本能力。也许现在就应该做好一些预案了。

在这个问题上,不作为就是一种失职。



补充:

感谢大家阅读我的回答。请大家注意,这个问题是一个假设问题,我的回答也只是对一种可能的情况的设想,并非希望这些事件和措施发生在现在。中俄关系在现阶段应当保持紧密,这个关系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关于文中的历史部分,我也不是想要抨击指责什么,只是觉得我们曾在解放初期物质条件更恶劣的年代里做出过那么多完美的外交决策,后来的共和国历史也值得我们拥有更高的预期。如果能从各段历史中多多总结经验教训,以后在遇到新的历史机遇时,能做好万全的准备和预案,那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

希望能与大家友好地交流讨论,别再扣帽子啦。

能更好说明我的观点的一些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当然有利,前提是我们真的出手扩张领土,如果坐视不管那就有害了。

希望下图变成现实:

如果發展成这样,我国不仅获得了广大的战略纵深,还可以在白令海峡部署核武器,攻守皆得到加强。此外,还获得了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资源,防止能源供给被人卡脖子。

user avatar

美国解体对中国最有利。

user avatar

作为吉林省人,还是希望能拿回海森崴,我们大吉林就有全国最长海岸线,以及优良港口了,还特么有度假区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再次解体,对于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变数的情境,其利弊得失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而非简单的“有利”或“不利”可以概括。潜在的“有利”方面:首先,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一个分裂、内耗的俄罗斯,其国际影响力必然大幅下降。这可能会为中国在东北亚地区创造更大的战略空间。例如,俄罗斯远东.............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会再次解体这个问题,这是一个相当复杂且牵涉到历史、政治、经济、民族等多重因素的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审慎地剖析俄罗斯当前的状况以及它所面临的挑战。首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当前俄罗斯与苏联的解体相提并论。苏联的解体是冷战时期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内部包含了众多曾经独立的国家,它们.............
  • 回答
    俄罗斯这个庞然大物,历来就不乏内部矛盾和分裂的暗流。历史上,沙皇俄国、苏联都曾经历过剧烈的动荡和解体,这使得人们在审视当下的俄罗斯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将其与过往的危机联系起来。如果说眼下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再加上可能随之而来的经济重压,真的把俄罗斯逼到了一个极端,那么它是否会重蹈覆辙,走向解体的边缘?.............
  • 回答
    俄罗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国内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劣势:在讨论崛起之前,了解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至关重要,这些挑战限制了其短期内“崛起”的步伐: 乌克兰战争的消耗.............
  • 回答
    俄罗斯是否能再次尝试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涉及到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历史经验的审视:苏联社会主义的遗产俄罗斯曾长期处于苏联社会主义的体制下。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至关重要,因为任何新的尝试都无法.............
  • 回答
    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可能性,从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历史演变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低,几乎不可能。但为了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历史背景回顾: 沙俄时期: 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通过军事征服,逐步将中亚地区纳入.............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可能重演“苏俄”的剧本,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要理解其可能性,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的脉络、当下的现实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首先,我们得明确“苏俄”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脑海中的“苏俄”是一个单一、集权的政治体制,由共产党领导,实行计划经济,对外奉行.............
  • 回答
    中印边境冲突的潜在收益与俄罗斯的立场中印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大国,其关系一直备受全球关注。一旦两国真的爆发军事冲突,中国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尽管这些好处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并且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与此同时,俄罗斯在此类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角色,特别是其是否会再次“背后插刀”向印度出售军火.............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战场上,尝试重现其历史上的辉煌战术,但其有效性已受到严峻考验。要判断这些经典战术能否再次奏效,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本质,并结合当前战场环境进行细致的分析。俄罗斯经典战术的核心要素回顾俄罗斯(或其前身苏联)的军事思想,一些核心的战术要素长期以来贯穿其中: 大规模兵力集结与压倒性火.............
  • 回答
    乌克兰副总理呼吁游戏厂商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并点名腾讯,这一事件反映了俄乌冲突背景下,国际社会通过经济手段施压俄罗斯的策略。以下从背景、动机、可能影响及各方反应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动机1. 俄乌冲突的经济压力 俄乌冲突已持续近两年,俄罗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包括制裁、能源价格飙.............
  • 回答
    您好!从明斯克到莫斯科,再横穿俄罗斯到海参崴,最后从珲春口岸入境,这条路线确实非常具有挑战性,但理论上是可行的。这绝对是一场史诗级的跨国陆路旅行!咱们一步一步来聊聊这个计划的可行性和细节。第一站:明斯克到莫斯科 方式: 这段路程是最简单的。最常见也最方便的方式是乘坐火车。从明斯克到莫斯科有直达的.............
  • 回答
    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确实在近年的维修期间发生了火灾,这次事故给这艘俄罗斯海军唯一现役的航母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也再次将俄罗斯海军的实力和造船能力推到了公众面前。至于俄罗斯会不会“勒紧裤腰带再造一艘”,这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战略以及俄罗斯海军发展方向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
  • 回答
    乌克兰与俄罗斯同意继续遵守乌东停火协议,并将于两周后再会谈,这一消息释放了多重信号,也蕴含着一些值得深入关注的信息。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释放的信号:1. 短期内降低冲突升级风险,为对话保留空间: 核心信号: 这是最直接、最重要的信号。双方同意继续遵守停火协议,意味着在短期内,大规.............
  • 回答
    在考虑购买卢布(俄罗斯货币)并等待其价值恢复时,需要综合分析经济、政治、地缘政治和市场风险。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及潜在风险: 一、当前卢布的贬值原因与未来恢复的复杂性1. 短期原因 西方制裁:2022年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金融、能源、技术等多领域制裁,导致俄罗.............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盛产寡头,这是一个涉及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等多个复杂层面的问题。从沙皇时代到斯大林时期,再到叶利钦和普京,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转型过程,以及其固有的权力结构和文化,都为寡头政治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让我们详细地分析一下这个过程: 一、 沙皇时代:权力的集中与早期特权虽然“寡头”(Olig.............
  • 回答
    .......
  • 回答
    要评估日本在当前局势下同时面对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全面战争的胜率,需要考虑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从军事实力到地缘政治,再到国内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这是一场极其严峻且极不可能发生的设想,任何一方的“胜利”都将是惨痛的。但如果非要探讨这种假设情况下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剖析:一、军事实力对比.............
  • 回答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允许他在现任期结束后再连任两届,这是一个在俄罗斯内外都引起了广泛讨论的重大政治事件。要理解俄罗斯人为何可能支持普京的长期执政,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社会心理、政治现实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等。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方面:一、 普京签署总统任期法案的背景和影响 .............
  • 回答
    克罗斯时隔多年再谈转会,直言“我在皇马的一切是在拜仁得不到的,卖我是错的”。这番话,出自已经为皇家马德里效力了近十年的克罗斯之口,无疑又一次在足球界掀起了波澜。毕竟,他并非年少轻狂,而是经历过风雨、早已是足坛传奇的人物。这句话的份量,不仅仅在于它来自一位世界级中场大师,更在于它触及了球员职业生涯中一.............
  • 回答
    俄方近期再次声称向乌克兰发射了高超音速导弹,这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高超音速导弹威力的高度关注。要理解高超音速导弹的威力,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什么是高超音速导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高超音速导弹。其核心特征在于其飞行速度,即马赫数(Mach number)。马赫数是指物体相对于周围介质(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