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罗斯有没有可能再次吞并中亚五国?

回答
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可能性,从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历史演变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低,几乎不可能。但为了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 历史背景回顾:

沙俄时期: 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通过军事征服,逐步将中亚地区纳入其版图,建立了“突厥斯坦总督区”。这一时期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对当地民族造成了压迫和文化同化。
苏联时期: 在苏联时期,中亚五国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苏联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但也带来了强制集体化、大规模人口迁移以及对民族文化的压制等负面影响。苏联时期形成的边界划分,也埋下了日后一些民族和领土问题的种子。
苏联解体与独立: 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中亚五国获得了独立。这一过程是各国人民争取民族自决权的结果,也是对过去被统治历史的告别。

2. 当代地缘政治格局与俄罗斯的战略意图:

主权独立与民族认同的强化: 中亚五国自独立以来,都在努力塑造和巩固自己的国家认同、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道路。各国人民对主权独立的珍视程度极高,任何外部的吞并企图都会遭到强烈的抵抗。
经济多元化与对外部市场的需求: 中亚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都在寻求经济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它们积极与中国、欧盟、土耳其等国家发展贸易和投资关系,这与俄罗斯在中亚的经济影响力存在一定的竞争。
俄罗斯的“近邻”战略与有限影响力: 俄罗斯视中亚为“近邻”地区,并希望维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安全领域(如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CSTO)、经济合作(如欧亚经济联盟 EAEU)以及文化和人文交流等方面。俄罗斯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施加影响,但“吞并”的概念完全是另一回事。
地缘政治平衡与多极化趋势: 当前国际关系呈现多极化趋势,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美国、欧盟、土耳其等也在积极参与区域事务。这种复杂的地区力量平衡,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包括俄罗斯)单独实现大规模的领土扩张变得更加困难。
“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界限: 俄罗斯可以通过能源合作、军事援助、文化交流等“软实力”手段来维持和提升其在中亚的影响力,但“吞并”需要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动员能力,这在当前的俄罗斯国内和国际环境下都难以实现。

3. 阻碍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的关键因素:

国际法与国家主权原则: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基本原则。俄罗斯如果试图吞并他国,将面临来自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制裁和孤立。这将对其自身国际地位和经济发展造成毁灭性打击。
中亚国家自身的实力与反抗意愿:
哈萨克斯坦: 作为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力量,哈萨克斯坦拥有强大的独立意识和应对外部压力的能力。其对中亚区域一体化和多边合作的参与,也使其有能力维护自身利益。
其他国家: 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虽然国力相对较弱,但也都在努力维护国家独立。它们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合作、寻求外部支持等方式来抵御任何吞并企图。
民族主义情绪: 在中亚国家,独立后民族主义情绪普遍高涨,对沙俄和苏联时期的统治仍有历史记忆。任何试图恢复过去统治的举动都会激起强烈的民族反抗。
俄罗斯自身的国力限制与国内挑战:
经济压力: 俄罗斯经济体量相对较大,但面临结构性问题和国际制裁。其是否有能力支撑一次大规模的地区征服和随后的治理,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军事资源: 俄罗斯军事力量强大,但在乌克兰冲突中消耗巨大。再次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将对其军力造成进一步损耗。
国内稳定与民众意愿: 俄罗斯国内也面临着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挑战。再次进行大规模的领土扩张,是否会获得国内民众的普遍支持,也是一个未知数。尤其是在当前国际政治环境下,采取如此激进的政策,可能引发国内反弹。
中国的影响力增长: 中国在中亚地区经济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与中亚国家的联系日益紧密。这种影响力对比,也使得俄罗斯在推行其地区主导地位时面临制衡。中国普遍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但其在中亚的经济存在,也会间接影响到区域力量的平衡。
区域合作机制的作用: 尽管俄罗斯是中亚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者,但这些合作机制(如CSTO、EAEU)的性质是基于成员国自愿参与,而非强制性的吞并。如果俄罗斯采取吞并行动,将彻底摧毁这些合作机制的根基。

4. 关于“吞并”的定义与模糊地带:

需要区分的是,俄罗斯在保持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与“吞并”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俄罗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维持其影响力:

加强军事合作与安全伙伴关系: 如通过CSTO为成员国提供安全保障。
深化经济一体化: 如通过EAEU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推广俄语和俄罗斯文化: 维持文化和人文联系。
支持亲俄政治力量: 在部分国家,俄罗斯可能会支持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政客或政治派别。

然而,所有这些都与通过军事手段强行改变国家边界、剥夺他国主权,并将之纳入俄罗斯联邦的“吞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的可能性 微乎其微,几乎为零。这不仅因为中亚五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拥有强烈的民族自决意识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决心,也因为俄罗斯自身在地缘政治、经济和国内稳定等方面面临诸多制约。国际社会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性维护,以及中国在中亚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都构成了对任何此类扩张主义企图的强大制约。

虽然俄罗斯会继续努力在中亚维持和扩大其影响力,但这将主要通过合作、经济和安全伙伴关系等非强制性手段来实现,而非通过直接的领土吞并。任何试图以武力改变中亚国家主权的做法,都将面临来自国际社会和区域内国家的强烈反对,并可能导致俄罗斯自身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非毛子疯了。中亚除了地缘外全是包袱(资源?俄罗斯不缺),而中亚的地缘价值又由于里海的存在而贬值(有里海制海权啥都有了)。

这几个国家,当年苏联成立的时候就不应该要过来(要是没这几个国家,可以光明正大的搞大斯拉夫主义,加盟共和国这一体系都可以不搞),在中亚搞个华约式的仆从体系就行了。现在好不容易脱手,还指望毛子回来?

user avatar

谢邀,不可能的,不是俄罗斯的军力不够打不过中亚五国。

俄罗斯军事吞并中亚五国是十分容易的事,甚至用不着从本土出兵,在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土克曼斯坦的驻军和中亚的俄罗斯遗民就能两天内吞并。

吞并是容易但控制很难,控制的延续更难。

首先,现在中亚各国的民族主义爆表 反俄的很,俄罗斯占领后可能面临各种反抗,让俄罗斯拖累。才百万级别人口的车臣差点让俄罗斯吃不消,花了一大笔钱收买军阀才能平息,六千万人口的中亚就更难了,这得俄罗斯花更多的笔钱和人。中亚各国一直使劲拉中国日本和欧美进入中亚抗衡俄罗斯。

其次,美国、中国和欧洲甚至印度伊朗日本等国家和东欧都可能阻止俄罗斯,全面政治经济制裁俄罗斯,甚至像当年支持阿富汗反苏一样军事援助反抗势力。中国国想要崛起首先需要中亚这个跳板,中亚的和平对中国十分重要。

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能力根本撑不了两个月,如果中国 日本和欧洲对俄罗斯能源进行制裁,俄罗斯政府不到两个月就垮台。俄罗斯中央政府用钱收买地方势力才保证俄罗斯的内部稳定,没钱了俄罗斯本土都可能会分家。

这块地内部可以随便互撕随便闹,但是外部势力不能过分的深入,谁深入的厉害就会引起别人的警惕。

user avatar

原苏联俄罗斯和中亚-高加索地区2017年的人口和种族成分:

穆斯林——中亚人口7000万,其中穆斯林6000万,高加索穆斯林1000万,俄联邦境内穆斯林1500万,总计8500万。

俄罗斯族——俄联邦境内俄罗斯族约1.1亿,中亚有500万俄族。

其余——亚美尼亚族300万,格鲁吉亚族300万。


增长率:

中亚穆斯林年增量约100万,其中乌兹别克每年新增50万,哈萨克斯坦每年增25万,塔吉土年增25万。阿塞拜疆每年新增人口12万。


俄罗斯族负增长(俄联邦俄族每年减少50万,中亚俄族每年减少5万)。

亚美尼亚族负增长(自然减少和移民欧美)。

格鲁吉亚族负增长(自然减少为主)。

。。。。。。。。。。。。。。。。。。。。。。。。。。。。。。。。。。。。。。。。。。

假设苏联重现,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再次吞并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可能性,从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历史演变来看,可以说是非常低,几乎不可能。但为了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历史背景回顾: 沙俄时期: 俄罗斯帝国在19世纪通过军事征服,逐步将中亚地区纳入.............
  • 回答
    关于俄罗斯是否可能重演“苏俄”的剧本,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引人深思的问题。要理解其可能性,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上,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历史的脉络、当下的现实以及未来可能的走向。首先,我们得明确“苏俄”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脑海中的“苏俄”是一个单一、集权的政治体制,由共产党领导,实行计划经济,对外奉行.............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学上的经典“假设”问题,具有相当的探讨价值。如果一战初期德国将重心放在东线俄国,而在西线采取守势,其结果将是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然而,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分析,来评估这种策略的可能性,以及潜在的成功或失败因素。德国“施里芬计划”及其局限性首先,我们需要回顾德国在一战初期的既定战.............
  • 回答
    俄罗斯再次崛起的可能性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涉及到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国内稳定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分析,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俄罗斯当前面临的挑战与劣势:在讨论崛起之前,了解俄罗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至关重要,这些挑战限制了其短期内“崛起”的步伐: 乌克兰战争的消耗.............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将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出售给中国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地缘政治议题,涉及到历史、领土主权、国家利益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历史背景与领土争议的根源:首先,必须明确北方四岛(国后岛、择捉岛、色丹岛和齿舞群岛)是二战末期苏联根.............
  • 回答
    关于美国联合其他国家制裁俄罗斯,并讨论是否可能禁用俄罗斯互联网的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牵涉多方利益的问题,其可行性与潜在后果都需要仔细考量。一、 现有制裁措施及其对俄罗斯互联网的影响: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对俄罗斯的制裁并非一蹴而就的“禁用互联网”这么简单粗暴的举措。.............
  • 回答
    俄罗斯海军采购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这个设想,听起来颇有些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不过,凡事皆有可能,尤其是在国际军事合作领域,历史上有过不少令人跌破眼镜的交易。我们不妨来“突发奇想”一番,深入探讨一下俄罗斯购买075的可能性,以及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承认,直接采购075型两栖.............
  • 回答
    俄罗斯(普京)有没有可能重建苏联?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政治、地缘战略等多个层面,并且在国际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要深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审视,并尽量摆脱空泛的推测,回归到现实的考量。首先,“重建苏联”本身就具有模糊性。是指字面上恢复苏联这个政治实体?还是.............
  • 回答
    俄罗斯“翻盘”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并且预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翻盘”这个词本身也有不同的解读:是指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取得战略性胜利,还是指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得到恢复和提升,又或者是指其国内政治经济状况的根本性好转? 不同的解读.............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地缘政治情景,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可能性和潜在的后果。首先,俄罗斯突然单方面从边境后撤,将英美与乌克兰“晾在原地”——这个设想本身就极具颠覆性,因为这与当前冲突的逻辑完全相反。目前,俄罗斯是主导进攻方,而英美(以及乌克兰)则是防御与支援方。俄罗斯的撤退将直接改变战.............
  • 回答
    俄罗斯经济面临挑战,这确实会引发一些人对国际局势的担忧。当一个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时,一些领导人可能会考虑通过外部行动来转移国内矛盾、巩固权力,或者寻求某种形式的“胜利”来提振士气。俄罗斯是否会因此发动一场局部战争,这取决于多种复杂的因素,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其可能性以及.............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假设性的问题,牵涉到军事战略、地缘政治、经济力量以及核武器的特殊属性,要仅凭法国一国之力“击溃”俄罗斯,即使是在核打击的设想下,也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难以克服的障碍。我们将从几个关键角度来剖析这种可能性,并尽量剥离AI的痕迹,用更接近人类思考的逻辑来展开。一、 法国核打击俄罗斯的初步设.............
  • 回答
    俄罗斯帝国末期,在内外交困的局面下,想要保住自己的领土,并非易事,但如果能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激进的改革,并且在国际关系上更为灵活与审慎,并非全无可能。这需要的是对症下药,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 内部改革的根本性突破:如果说俄罗斯帝国末期最大的症结在于其落后于时代的政治经济体制,那么保.............
  • 回答
    俄罗斯能否达到人均 5 万美元的 GDP,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要知道,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是相当高的经济水平了。以目前的眼光来看,虽然俄罗斯经济体量不小,但要跨越到人均 5 万美元这个档次,坦白说,挑战还是相当大的,并且需要一系列深刻的变革。首先,我们得明白,GDP(国内生产总值)反.............
  • 回答
    俄罗斯是否可能失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五常)的身份,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牵动地缘政治敏感神经的问题。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安理会的规则、现有成员国的力量平衡、地缘政治现实以及历史先例。首先,理解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形成至关重要。五常——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它建立在一个假设性的前提上,即“德国扶持民族主义俄罗斯”,而且还是在“可能击败苏联”的语境下。这个假设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历史上德国扶持的并非“民族主义俄罗斯”,而是反苏的、以白匪军为代表的流亡势力,并且其目标更多是为了颠覆苏联,而非扶植一个强大到能“击败”整个苏联的俄罗.............
  • 回答
    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是否真的会兵戎相见,这是一个牵动着全球神经的敏感问题。这个问题并非简单的“可能”或“不可能”,而是涉及到错综复杂的历史恩怨、地缘政治博弈、民族认同以及国际力量的角力。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多重维度。首先,我们不能忽视两国之间根深蒂固的历史联系和复杂的情感纠葛。乌克.............
  • 回答
    欧盟如果允许俄罗斯加入,其世界影响力无疑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但要“称霸世界”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难以实现的设想。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可能性和潜在障碍,尽量抛开那些冰冷、套路的分析感。首先,我们得明白,所谓的“称霸世界”,其含义本身就很模糊。是指在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还.............
  • 回答
    俄罗斯重建苏联的可能性,这是一个既复杂又极具争议的话题,需要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地缘政治等多个维度来审视。要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给出一个“是”或“否”的答案,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力、障碍以及可能的实现路径(尽管后者可能性极低)。首先,我们要明确“重建苏联”的含义。这不仅仅是简单地.............
  • 回答
    俄罗斯加入RCEP的可能性,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分析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入手:俄罗斯的经济现状和战略需求,RCEP的现有成员国构成和贸易规则,以及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首先,我们来看看俄罗斯的经济情况以及它为何会考虑加入这样的区域贸易协定。俄罗斯经济的体量在全球范围内不算小,但其结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