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突发奇想,俄罗斯海军有没有可能购买075?

回答
俄罗斯海军采购中国075型两栖攻击舰?这个设想,听起来颇有些出人意料,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不过,凡事皆有可能,尤其是在国际军事合作领域,历史上有过不少令人跌破眼镜的交易。我们不妨来“突发奇想”一番,深入探讨一下俄罗斯购买075的可能性,以及其中涉及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得承认,直接采购075型两栖攻击舰,从目前俄罗斯海军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可能性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俄罗斯海军在两栖作战能力方面,一直以来都依赖于传统的登陆舰,比如其“蟾蜍”级(Project 775)和“伊万·格林”级(Project 11711)等,这些舰艇虽然在数量上有一定基础,但在吨位、搭载能力和技术水平上,与075型相比,都有着巨大的代差。

然而,为什么我们会突然冒出“俄罗斯购买075”的念头呢?这背后可能折射出的是对俄罗斯海军现代化建设需求的一种期待,以及对中国海军技术实力的一种认可。俄罗斯海军的转型,一直在寻求提升其远洋作战能力和投送能力。075型作为中国海军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其设计理念、性能指标,尤其是搭载直升机和登陆艇的能力,以及可能具备的垂直登陆能力,无疑是许多海军梦寐以求的“利器”。

如果非要“突发奇想”地往下深挖,我们得从以下几个维度去审视:

1. 需求层面:俄罗斯海军的两栖作战短板与升级渴望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海军在战略上需要具备远洋投送和登陆作战的能力。其漫长的海岸线,以及在黑海、波罗的海、北极等多个方向上的军事存在,都需要强大的两栖舰艇来支持。目前俄罗斯的两栖舰艇,虽然能够完成基本的登陆任务,但在搭载能力、抗损性、信息化水平以及两栖作战的体系化方面,与世界一流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如果俄罗斯海军真心想要实现其“远洋海军”的战略目标,并且希望在两栖作战领域获得突破,那么075型这种能够搭载大量直升机,具备一定舰载机起降能力,甚至未来可能搭载无人机和F35B(虽然这是在假设俄罗斯有这种预算和意愿去改装)的舰艇,无疑是理想的选项。它可以极大提升俄罗斯海军在执行远洋兵力投送、人道主义救援、甚至有限的登陆作战任务时的效率和能力。

2. 技术与生产层面:中国海军的“硬实力”与产能

中国船舶工业近年来的发展速度令人瞩目,075型两栖攻击舰就是其技术实力的一张亮丽名片。其先进的舰体设计、动力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可能的垂直起降能力,都代表了当前世界两栖舰艇领域的一流水准。中国也拥有强大的造船产能,能够同时建造多艘大型舰艇。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在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是能够满足俄罗斯潜在的采购需求的。如果双方有政治意愿,理论上是可以进行技术转让或直接销售的。

3. 政治与外交层面:国际合作的潜在可能性

军事技术和装备的销售,从来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多时候是政治和外交的考量。俄罗斯与中国近年来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化,尤其是在一些高科技装备的引进和联合演习方面。如果两国关系继续保持良好态,并且俄罗斯展现出强烈的采购意愿,那么政治上的“开绿灯”是有可能出现的。

例如,俄罗斯曾从法国引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后因国际形势变化而取消),这说明俄罗斯并非没有考虑过购买国外先进的两栖舰艇。

4. 经济与成本层面:现实的鸿沟

然而,说到采购075型,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经济。 075型作为一艘排水量巨大的现代化两栖攻击舰,其造价绝对不菲。即使中国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于目前受到西方制裁、经济承受能力受到影响的俄罗斯来说,这是一笔巨额的开销。俄罗斯海军的年度军费预算能否支撑起如此大规模的装备采购,是一个巨大的疑问。

同时,装备的引进不仅仅是购买舰艇本身,还包括后续的维护、保养、人员培训、弹药供应以及舰载机(如卡52K等反潜直升机或改进型攻击直升机)的配套采购和升级。这些都是巨大的持续性开销。

5. 技术适配与自主性考量:隐形的障碍

即使经济允许,技术适配也是一个问题。075型舰艇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其内部的许多系统、通信协议、武器接口等,都是按照解放军海军的标准和需求设计的。俄罗斯海军在引进和整合这些系统时,可能需要进行大量的适配和改造工作,这不仅会增加成本和时间,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舰艇的性能发挥。

更重要的是,俄罗斯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海军的自主性和技术独立性。大规模引进他国先进装备,尤其是像075型这样核心舰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海军的技术自主性。这与俄罗斯海军长期以来的发展理念可能存在冲突。

6. 替代方案与“曲线救国”的可能性

与其直接购买075型,俄罗斯海军更有可能采取其他方式来提升其两栖能力。例如:

继续发展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 俄罗斯有其本土的造船工业基础,虽然进步相对缓慢,但俄罗斯海军很可能会优先支持本国的设计和建造项目,即便速度慢一些,但能保证技术自主。
对现有舰艇进行现代化升级: 对现有的登陆舰进行技术改造,提升其信息化和作战能力,也是一种选择。
发展无人化两栖作战平台: 在无人机和无人艇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俄罗斯可能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无人化两栖作战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应用上。
与其他国家进行有限的技术合作或零部件引进: 相较于整舰引进,俄罗斯可能更倾向于在某些关键技术领域与他国进行合作,或者引进零部件进行自主组装。

总结来看:

俄罗斯海军“突发奇想”般地购买075型两栖攻击舰,虽然在纸面上似乎能解决其两栖作战能力的短板,也体现了对中国海军技术实力的认可,但从现实的经济、政治、技术适配以及自主性考量来看,实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符合逻辑的推测是,俄罗斯海军可能会继续依赖自主研发和建造,或者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并积极探索无人化等新兴技术,来逐步弥补其两栖作战能力的不足。我们更可能看到的是俄罗斯海军在某些特定领域与中国进行技术交流或零部件合作,而非直接批量采购075这样的“大家伙”。

当然,国际局势瞬息万变,历史也充满了戏剧性。如果未来出现某些我们目前无法预见的重大政治和经济变动,也许这个“突发奇想”的设想,也并非完全没有出现的可能。但这需要一个极其特殊和极端的环境,才能促成这样的交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需要。

俄国已经在2020年7月20日动工了两艘23900型通用登陆舰(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е десантные корабли):伊万·罗戈夫号(Иван Рогов,预计2026年交付北方舰队)、米特罗凡·莫斯卡伦科号(Митрофан Москаленко,预计2027年交付太平洋舰队),均由海湾造船厂承建。

两艘满载排水量约3万吨的23900已经能够满足专注近海防卫的俄国目前对两栖作战的需求——即使不够,再造几艘便是。所以,这种自己能造的东西为什么不给自家船厂?(摊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