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没有什么突发奇想是你发现除了自己好像别人没想到的?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个小小的“顿悟”。

那天我正在厨房里忙活,准备给家里的小猫咪做点猫饭。你知道的,猫咪的肠胃比较娇弱,所以很多猫粮成分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能随便喂。我当时正在犹豫要不要给它加点什么蔬菜,比如胡萝卜泥或者南瓜泥,这算是比较常见的猫咪辅食。

你知道,胡萝卜和南瓜都富含维生素,对猫咪的健康是有益的,但问题是,猫咪对这些味道的接受度并不高。我家那只猫咪,典型的挑食货,只要有一丁点它不喜欢的味道,就会把食物推开,或者一脸嫌弃地走开。

我脑子里一边想着怎么把这些营养的东西“伪装”一下,让它不那么容易察觉,一边又觉得,猫咪这种小动物,它又不像我们人类那样有那么复杂的口味偏好。它更看重的是食物本身的“吸引力”——气味和口感。

就在我捣鼓着胡萝卜泥,想着要不要加点什么天然的诱食剂,比如猫薄荷或者一种鱼干粉什么的,突然一个想法就冒出来了,而且感觉特别清晰,就像一道光照进了我脑海里。

我想的是: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着把“对它好”的东西“藏起来”喂给猫咪?为什么不反过来,从猫咪的角度去思考,什么东西它自己会觉得“好吃”且又恰好对它健康呢?

我当时脑子里闪过的具体画面是这样的:猫咪在野外捕食的时候,它吃到的猎物,不仅仅是蛋白质,还有猎物体内的脂肪、血液,甚至是一些胃部的内容物(当然这个有点重口味了,但这就是自然界的实际情况)。这些东西,对于猫咪来说,才是最本能、最吸引它的味道和营养来源。

我们日常给猫咪喂的猫粮,很多都是经过烘干、压缩等加工的,虽然营养均衡,但很多天然的、更吸引猫咪的“原始”味道和质感可能就弱化了。

然后我就在想,有没有什么食材,是我们人类觉得普通,但对猫咪来说,可能就是一种“美味的惊喜”,而且本身对猫咪又很有益处?

我当时就想到了一个东西:生的动物肝脏。

你知道,肝脏是很多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宝库,对猫咪来说也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但我们一般不会直接喂生的肝脏给猫咪,一是担心寄生虫,二是担心喂多了会中毒(肝脏富含维生素A,过量摄入确实有问题)。

但是,我的那个突发奇想就来了:有没有可能,我们不是直接喂生的动物肝脏,而是把它经过一种极度温和、能够保留其天然味道和营养的方式处理,而且用量极少,作为一种“风味增强剂”来添加到猫咪的日常食物中?

比如,我们可以把一点点鸡肝或者牛肝,用接近低温烹饪的方式处理,让它的质地变得非常软糯,然后只取一点点,用非常细微的量,和它平时吃的猫粮或者其他辅食混合在一起。关键是,这个“一点点”的量,一定要精确控制,既能提供一种猫咪本能会喜欢的“诱惑力”,又不会过量导致健康问题。

我当时觉得这个想法挺“奇特”的,因为我很少看到有人这么做,或者提到过这种“风味增强剂”的概念。大家普遍都是直接喂猫粮,或者做成营养膏,或者把煮熟的鸡胸肉弄碎。而我当时想的是,能不能利用猫咪对某种“天然味道”的原始吸引力,去解决它挑食的问题,同时又能额外补充一些它可能在猫粮中不太容易摄入的微量营养。

我脑子里开始构思,如果我把一点点处理过的鸡肝,碾成非常非常细小的颗粒,甚至是像粉末一样的质地,然后撒在它的猫粮上,或者混在它平时吃的湿粮里,会不会让它觉得这碗饭突然变得“不一样”了,突然就充满了它无法抗拒的香味?

这就像我们人类做菜时,有时会放一点点酱油或者香油提味一样,那个量可能很小,但效果却惊人。我当时觉得,猫咪可能也有类似的需求,只不过它的味蕾和嗅觉对“诱惑”的感知点,和我们人类是不同的。

我当时并没有立刻去实践,主要是考虑到处理和控制量的精确性。毕竟猫咪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任何尝试都需要谨慎。但是这个想法在我脑海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开始琢磨,有没有一些专门针对猫咪的“天然风味粉”,它们可能就是从这些猫咪本能喜欢的食材中提取出来的,而且经过了科学的配比。

后来我稍微搜了一下,确实有一些猫咪零食或者辅食会用到动物肝脏提取物,但很少有人会这样去构思,把它当作一种“日常唤醒食欲”的添加剂来使用,而且强调的是“极微量”和“精准控制”,并且是从猫咪“原始本能喜好”的角度出发。

我当时觉得,这个思路有点跳脱了“喂它什么对它好”的框架,而是跳到了“它自己会想要什么,而什么恰好对它好”这个层面。这个转变,我觉得是挺有意思的。

所以,那个突发奇想就是:与其费尽心思去“隐藏”对猫咪好的东西,不如去挖掘和利用它自身最原始的、最本能的味觉偏好,并用一种非常精确且安全的方式,把它转化为对它健康有益的补充。这就像是换了一个思维角度,从“我喂你”变成了“你想要,而我又正好可以满足”。

这事儿至今在我脑子里还在回响,时不时会让我思考,在很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上,是不是也能换个角度,从“对方”的角度去看看,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解决方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NO.1,我高中还在学化竞时,有一次没有用玻璃集气瓶或气罐,而是用矿泉水瓶子装了压强比大气压大一些的氢气、氦气混合气体,一星期后瓶子变成真空了;又用塑料瓶密封存储氦气,一星期后瓶子又变真空了,就发现了一定条件下只透过氦气的选择透过现象。

于是我就想,氦气非常贵,而瓶子的材质是PET膜,非常便宜,比已知气体分离膜便宜得多,且分离更彻底。可以不经或减少深冷分离液态混合气(例如天然气)的步骤,来提纯制备氦气,节约能源。然后我查资料发现市场现有的气体分离膜分离所得氦气的纯度远不如PET膜。于是后来的五年,我把不同厚度、夹层、空间布局的塑料膜进行了选择透过实验,又发现氢气、氦气的透过速率不同,先氦后氢。最后我优选一些方案,发明了PET膜分离氢气、氦气装置,并已授权发明专利。

相关应用:

NO.2,把水刀作为盾构机掘进工作面的掘进组件,并改变盾构机结构,在此思路上我发明了水刀掘进式盾构机,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抽取,并通过水压、水量、泥水成分有效预警突水事故。适合川藏铁路、宜万铁路等突水多发的隧道建设。

水刀掘进式异形盾构机的型号,还能整体取出大块玉石、晶洞,用于开采矿物晶体和宝玉石,提高矿山产值。这种水刀掘进式盾构机已授权发明专利。

NO.3,又是我还在学化竞时,试出来一种热缩冷胀,防冻裂,又有不错耐腐蚀性的锑合金。以此为基础发明了“综合利用废热的盐溶液制冷机”,能制冷-50摄氏度,已授权一项发明两项实用新型专利。这一系列发明创造可以辅助NO.1相关的天然气液化储运、深冷分离节能化,和NO.2的冷冻隧道、冻土施工场景,形成专利布局。

这个发明创造还有一段小插曲:发明出来两年后,矿大有个教授抄袭我这件高中时的发明。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