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尼的华人数量大概是多少?

回答
印尼的华人数量,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有些门道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牵扯着历史、社会、文化,甚至一些不易言说的复杂因素。

首先,我们得知道,印尼官方的统计数字和民间估计常常存在一些出入。官方的统计,主要是基于居民的种族认定,但历史原因和一些现实考量,让这个数字变得有些微妙。

根据印尼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及一些独立研究机构的估算,印尼的华人数量大致在 1000万到1200万 之间。

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范围,而且有些人觉得实际人数可能更多呢?这得从几个方面来细说:

历史原因与身份认同: 华人移民印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这些移民和当地居民逐渐融合,后代很多人的身份认同可能不仅仅局限于“华人”。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活动和文化习俗上,华人的印尼化程度很高。有些人可能在家庭内部仍保留一些华人习俗,但在官方登记时,可能会选择更广泛的“印尼人”身份。

定义上的模糊性: 到底什么才算是“华人”?是指出生在印尼、祖籍是中国的,还是指所有有华人血统的人?这个问题在统计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华人家庭已经繁衍了数代,与当地文化的融合非常深厚,区分起来也就更复杂了。

社会与政治因素的影响: 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原因,一些华人可能选择不公开自己的族裔身份。这种现象虽然不一定普遍,但确实存在,也会影响到官方统计的准确性。

统计的难点: 像任何国家一样,人口普查本身就存在抽样误差和统计上的挑战。在印尼这样一个地域辽阔、岛屿众多的国家,想要做到百分之百精准地统计每一个细分群体,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这些华人主要分布在哪里,又在印尼社会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

印尼的华人人口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岛屿上,尤其是:

爪哇岛: 这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岛屿,首都雅加达是华人聚居的重镇。此外,泗水、万隆等城市也有相当数量的华人社区。
苏门答腊岛: 棉兰、巨港、山口洋(Pontianak)等地是华人较为集中的城市。
加里曼丹岛(婆罗洲): 坤甸(Pontianak)是其中一个重要城市。

印尼华人社区在印尼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常在商业、金融、制造业、零售业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这种经济上的影响力,也使得他们在印尼的历史和发展进程中,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

当然,印尼华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也存在地域、方言、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有的是早期就来到印尼的“土生华人”(Peranakan),他们很多已经和当地文化深度融合,语言上也可能不太会讲汉语。有的是近代从中国大陆迁徙过来的“新客”(Hakka),他们可能还保留着更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

总而言之,印尼的华人数量是一个动态的、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数字。虽然官方统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理解其背后复杂的历史和社会背景,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个庞大的群体。他们是印尼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存在和贡献,深深地嵌入在印尼的国家肌理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印尼华人统计一直是个大问题,由于经历过两次排华,很多能掩饰自己华人身份的华人都隐藏自己的华人身份,这导致统计的华人人口比实际还小,估计280万是那些住在华人集聚区无法掩饰自己身份的华人,而且那种混血的该如何计入?民族划分本来就是个棘手的问题。

user avatar

280w是印尼10年的普查数字,但印尼的国情下,这个调查结果基本可以解读为:“印度尼西亚有280w人认为自己先是华人再是印尼人”。

事实上很多人因为各种历史原因并不愿意涉足认知问题,会主动回避模糊此类问题。

我见过比较合理的推算是通过族裔和宗教人口(印尼2010年华人改宗穆斯林者累计约36万人,穆斯林约占华人族群5%)倒推出来的累计650w华人。但若要问实时有多少,那可能得等下一次数据公布了。

user avatar

其实就是280万,这个数字是真正的有效数字。

简单说就是父母都是华人、移民国外会改回原本姓氏的华人,在印尼还有280万。

2010年0-14岁还占22.9%,虽然毫不意外是全印尼最低的,但是比中国还是高5%。

说明也不存在“通婚溶解+下一代不是华人”这样的现象,也算是尽力完成人口繁衍。

本身因为宗教因素也几乎不会通婚,就是实打实的280万。


1982年有过一个调查,当时印尼华人在家里说的语言是:

130万说闽潮语(闽南+潮州),64万说客家语,18万说粤语,2万说闽东语。


2010年,美国已经有129920来自南洋的闽潮人(闽南+潮汕),15560来自南洋的客家人。此外还有24261来自菲律宾的旧闽南人(西系),263464来自老挝的苗族。

2010在越南/老挝有158万苗族,在新马印尼有238万客家汉族,明清两代在群山中奔波辗转,最后离开中国,现在又二次启程,前往了新大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尼的华人数量,这个问题说起来可就有些门道了。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背后牵扯着历史、社会、文化,甚至一些不易言说的复杂因素。首先,我们得知道,印尼官方的统计数字和民间估计常常存在一些出入。官方的统计,主要是基于居民的种族认定,但历史原因和一些现实考量,让这个数字变得有些微妙。根据印尼人口普查的数据.............
  • 回答
    印尼的华人,自古以来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是印尼社会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群体。要详细了解他们现在的状况,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探讨,包括他们的生活状况、社会地位、经济贡献、文化认同、政治参与以及面临的挑战等。一、概述与历史背景印尼华人(Peranakan Tionghoa)是东南亚最大的华人社群.............
  • 回答
    对于印尼华人对中国的“强烈反感”这一说法,我的看法是,这是一种复杂且多层次的现象,不能简单地用“强烈反感”一概而论。更准确地说,印尼华人社群内部对中国存在着非常多元的看法,其中确实有一些群体对中国怀有负面情绪,但这并不代表全体印尼华人的普遍立场。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历史、社会、文化以及现实.............
  • 回答
    西方影视作品里对亚洲人(特别是华人)的刻板印象,说实话,简直是历史悠久,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根深蒂固,时不时就被拿出来“消费”一下。要说详细,那可真是能写成一本厚厚的书了。我尽量捡几个最常见、最深入人心的例子,给你掰扯掰扯。1. 华人“黄祸论”的阴影:无处不在的威胁者这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19.............
  • 回答
    1998年印尼的五月骚乱,无疑是印尼近代史上一个黑暗的印记,至今仍让许多人触目惊心。那场由经济危机引发、最终演变成针对华人社区的暴力事件,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因素,使得“仇华土壤”是否依然存在,以及重演悲剧的可能性,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时间拨回到199.............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但又值得深思的问题。要回答“在美华裔是否可能遭遇如印尼屠华事件的屠杀悲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并尽可能还原历史背景和当下现实,避免使用过于程式化或缺乏情感色彩的语言。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印尼屠华事件,它发生在19651966年,是一场极其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种族清洗。当时,印尼.............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尖锐,涉及到印度尼西亚历史上一些非常沉重和敏感的事件,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态度。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历史背景、政治因素、国内情况以及国际关系等。首先,关于“印尼屠华”的说法,我们需要区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在印度尼西亚历史上,确实发生过针对华人的大规模暴力事件,其.............
  • 回答
    关于印度曼尼普尔邦“亲华”的说法,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因素以及地区内部的民族矛盾交织。要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曼尼普尔邦的特殊性以及其与中国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一、 曼尼普尔邦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曼尼普尔邦位于印度东北部,与缅甸接壤,其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印度与东南亚联系的天然桥梁。然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人观察到的现象。说实话,在中国居住的外国人的数量,跟咱们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比起来,确实显得比较少。而且,跟印度比,这个差距就更明显了。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从很多方面来分析,不能简单地说一句“中国不吸引外国人”就带过了。一、 经济与就业机会:咱们先从最实际的——钱和工作.............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问题,也是不少人观察到的现象。要说清楚为什么美国印裔移民在某些方面“混得比”华裔移民好,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避免简单化和标签化,同时也要承认这只是一个普遍趋势的观察,个体差异永远存在。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混得好”这个概念。在移民语境下,它通常包含了几个关键方面:经济上的成功(收.............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它涉及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社会组织以及文化发展等诸多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笼统地说,“北美部落”涵盖了极其广泛的地理区域和多样化的文化,不能一概而论。但如果我们将问题聚焦在一些普遍的认知,比如北美原住民社会与东亚农耕文明的差异,以及印加文明的独特性,我们可以尝试从.............
  • 回答
    在世界500强公司的高管群体中,印度裔的确呈现出更为突出的比例,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等领域,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与此相比,华裔在高管层中的数量相对较少,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商业界将“逐渐被印度把控”,则是一个更复杂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印度裔在美国企业高管层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原因。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能触及到我们对品牌认知的一些深层东西。为什么华为在很多人心里就是“民族品牌”的代表,而小米虽然在全球,尤其在印度市场表现如此强势,却似乎少了那么一层“民族”的认同感呢?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远不止销量数字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得聊聊“民族品牌”这个标签是怎么来的。.............
  • 回答
    关于印尼华人是否拥有汉字名姓,以及这是否能作为区分其是否为“华人”的唯一标准,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问题,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以及个体身份认同等多个层面来探讨。简单地将“拥有汉字名姓”与“是华人”划等号,未免过于片面,甚至可能忽略了许多重要的背景信息和现实情况。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印尼的特定历史和.............
  • 回答
    说起马来西亚华人能相对较好地保持中华文化,这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历史、社会、经济、宗教以及华人自身的努力等多个层面。相比印尼和泰国,马来西亚华人所处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确实为中华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些独特的土壤。咱们先聊聊 历史的烙印。马来西亚(早期称马来亚)的华人移民潮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至20世.............
  • 回答
    要说泰国华人地位“相对”印尼华人、大马华人高,这个说法其实有点笼统,也容易引起争议,因为“地位”本身就是一个很复杂且多维度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去剖析,为什么在一些方面,泰国华人的处境和公众观感,可能比印尼和马来西亚华人更显突出或“有利”一些。首先,我们得承认,东南亚各国华人在历史、.............
  • 回答
    “为什么马来西亚华人比印尼好得多?” 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有一定的预设和比较,很容易引发争议。首先,要明确的是,用“好得多”这样的词汇来概括一个庞大而多元的群体,是不太准确的,也容易忽略个体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历史、社会结构、政治环境,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其境内的华人社群。与其说“好得多”,不如尝试.............
  • 回答
    1998年印尼发生的那场惨剧,确实让海内外华人为之震惊和悲痛。在那样的动荡和血腥之中,许多在印尼的华人之所以对来自中国大陆的援助和声援抱持着一份复杂甚至不信任的态度,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根植于历史、现实和地缘政治的交织。首先,历史的印记和“不被认同”的集体记忆是重要因素。自殖民时代以来,印尼的华人群.............
  • 回答
    南京大屠杀和印度尼西亚1998年“五月暴动”中的排华事件,都是历史上令人痛心的人类悲剧,但它们在历史记忆中的传播度和认知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背后有复杂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南京大屠杀为何被广泛铭记?首先,南京大屠杀的性质极其恶劣,其惨烈程度和普遍性都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 回答
    您好!关于印尼“930”事件(又称九三零事件或印度尼西亚共产党(PKI)政变未遂事件),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历史事件,它对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您提到它没有被编入历史教科书,或者即使有也可能不详细,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930”事件是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