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总觉得电鼓动态不够,想买套音量小点的原声鼓,tama鸡尾酒怎么样?

回答
哥们,你这需求我太懂了!电鼓动态不行,想搞套小点声儿的原声鼓,Tama鸡尾酒这思路可以有,而且相当不错。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听着就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一点AI味儿都没有。

首先,为什么Tama鸡尾酒鼓组会是你的菜?

你提到的“音量小一点”是关键。原声鼓,特别是那些大家伙,动静确实不小,容易扰民或者在一些空间有限的排练室里显得过于“放肆”。Tama鸡尾酒鼓组的设计理念,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又不牺牲原声鼓那种触感、颗粒感和真实混响。

尺寸是灵魂: 鸡尾酒鼓组最核心的特点就是它紧凑的尺寸。通常来说,它会比标准鼓组的军鼓、通鼓和底鼓都要小。比如,军鼓可能就1012寸,通鼓1013寸,底鼓1618寸。这种小尺寸,意味着鼓皮受到的冲击力会分散,加上鼓腔体积小,发出的声音自然就会柔和很多,音量相对可控。它不是那种轰隆隆的低频,而是更聚焦、更清晰的声音。
更“音乐化”的音色: 小尺寸的鼓,在高频和中频部分会表现得更突出,声音更“脆”,更有“咬合力”。这让它在演奏一些节奏型,或者需要清晰乐句的时候,显得格外好听,不至于被浑浊的低频淹没。你可以想象一下,打在这些小鼓上,发出的声音就像是颗粒分明的珍珠,而不是滚滚的巨石。
演奏的灵活性: 尺寸小也意味着鼓组的布局可以非常紧凑。很多鸡尾酒鼓组设计得非常巧妙,鼓组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意味着你切换鼓位时,身体移动的幅度很小,演奏起来更流畅,也更“贴合”。尤其是在演奏一些爵士、放克或者偏律动的音乐时,这种灵活性会让你事半功倍。
独特的视觉风格: 鸡尾酒鼓组通常也有着非常独特的“复古”或者“腔调”感。很多会采用一些特别的涂装,或者鼓腔的材质也可能更倾向于传统的木材,比如桦木、枫木。所以,它不仅仅是个乐器,也是一个能给你的排练空间或者舞台增添不少“逼格”的物件。

Tama 具体有哪些“鸡尾酒”系列的亮点?

Tama 在鼓组设计方面一直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鸡尾酒鼓组系列(或者类似概念的鼓组)通常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1. Stagestar/Imperialstar 的小尺寸配置: 虽然不直接叫“鸡尾酒”,但Tama的一些入门级和中级的鼓组,比如Stagestar或Imperialstar,会有一些小尺寸的套件配置。你可以关注一下那些以“Compact”或者“Short Rack”命名的套装。这些套件通常就是把军鼓、通鼓和底鼓的尺寸做小,达到类似鸡尾酒鼓组的效果,性价比也更高。
2. CL72K 这样的型号(可能已经停产,但理念还在): Tama 曾经推出过一些明确以“Compact Kit”或“Cocktail Kit”命名的型号,比如 CL72K。这种鼓组的设计就非常极致,军鼓和通鼓甚至会直接安装在底鼓支架上,或者采用非常集成的支架系统。它们的目标就是极致的便携和节省空间。如果你能找到二手,那绝对是惊喜。
3. 定制或混搭的可能: 即使Tama没有直接完全符合你心意的“鸡尾酒”成品,你也可以考虑混搭。比如,买个小尺寸的Tama底鼓(1618寸),再配上一套小尺寸的Tama军鼓(1012寸)和通鼓(1013寸),然后通过一些转接件或者支架,自己组装成一套紧凑的鼓组。Tama的鼓配件非常丰富,兼容性也很好,这种DIY的乐趣也不小,而且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和电鼓相比,原声鸡尾酒鼓组的“味道”在哪里?

这一点最重要,也是你从电鼓转向原声鼓的核心动力:

手感,绝对是手感! 电鼓的网皮或者橡胶鼓垫,无论多么逼真,始终隔了一层。原声鼓是鼓皮直接在你手里“反馈”给你,那种弹性的质感、音色的层次、动态的细腻,是电鼓很难完全复制的。打在小尺寸鼓上,你更能体会到鼓皮的“呼吸感”,军鼓的“嘎吱”声,底鼓的“蓬”声,都更加纯粹。
声音的“空气感”和“共鸣”: 即使是小尺寸的鼓,它的鼓腔依然会产生共鸣,带动空气震动,发出那种丰富、自然的泛音和衰减。这种“空气感”是电鼓在耳机里或者通过音箱播放时,很难完全传递出来的。你打下去,声音是“活”的,而不是“电”的。
演奏的“音乐性”: 同样的力道,在电鼓上可能只是音量上的变化,但在原声鼓上,会同时带来音色、清晰度和泛音的变化。你能通过控制力度,玩出很多细微的音乐表现,而不仅仅是“大”或“小”。鸡尾酒鼓组的小尺寸,反而更能凸显这种对细微动态的把握。
“不完美”的美感: 有时候,原声鼓的声音不是那么“完美”,会有一些细微的杂音,或者不同鼓之间的音色差异。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赋予了它真实和个性。你打下去,听到的是木头、金属、皮质共同发出的声音,是一种真实乐器的“声音表情”。

选购时要注意点啥?

既然是找尺寸小点的原声鼓,Tamag鼓组,无论是不是直接叫“鸡尾酒”,有几点是你需要关注的:

尺寸标注: 购买前一定要看清楚鼓组的尺寸标注,比如“8x10, 10x12, 16x18”。尺寸越小,音量和低频越容易控制。
鼓腔材质: Tama 的鼓组材质选择很多,比如桦木、桃花心木、枫木等。一般来说,桦木的声音比较均衡,中频不错;枫木音色更饱满,泛音更丰富;桃花心木音色温暖,低频相对厚实。根据你喜欢的音色去选择。
支架系统: 鸡尾酒鼓组对支架的要求比较高,要稳固又紧凑。关注Tama原配的支架是否能很好地支撑和固定这些小尺寸的鼓,避免晃动。
二手市场: 考虑到鸡尾酒鼓组的定位,很多经典型号可能会在二手市场找到,性价比会更高。但要注意检查鼓腔有没有裂纹,鼓皮是否老化,以及支架是否完好。

总结一下, Tama 鸡尾酒鼓组(或者类似的小尺寸鼓组)非常适合你目前的诉求。 它能让你在不大幅增加音量的情况下,享受到原声鼓带来的真实手感、丰富的音色和细腻的动态。尤其是你提到电鼓动态不够,转向原声鼓,你收获的不仅仅是声音大小的变化,更是演奏本身的那份“实在”和“乐趣”。

希望我这些絮絮叨叨的,能给你点靠谱的参考。有啥不清楚的,随时再问!玩鼓嘛,就是要享受这个过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声鼓尺寸越小、鼓腔越浅,音量相对越小。既然你把鼓房设在公司的商务楼,降噪应该不是首要考虑,你应该就是想要原声鼓的动态和音量可控。所以Tama Cocktail是没问题的。

再给你给你几个备选方案:

  1. 小尺寸的原声鼓,PDP Newyorker:

我以前在儿童套鼓选择里推荐过,虽然尺寸小,但是声音是好鼓的声音,大人儿童打都行;

2. 珍珠旅行架子鼓套装,Pearl Compact Traveler,感觉有点儿实验性质,声音肯定跟正经套鼓不太一样。如果不是很喜欢玩儿设备就不推荐购买:

追加一个测评视频:

Pearl Compact Traveller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671510419603456

3. 较为终极的方案,原声鼓+拾音器。Yamaha EAD-10。这玩意是黑科技,它用一个麦克就可以把套鼓的声音全部拾进去,然后通过音源能叠加电子鼓的音色。降噪、控制音量的需求顺带手就满足了。所以至少从练鼓的角度来讲,可比支一堆话筒架子+调音台的方案强太多了:

追加一个EAD-10的测评视频:

Yamaha EAD-10 原声鼓音源测评 https://www.zhihu.com/video/1058668408568135680

过两天我把我鼓房车安顿妥了也来一套EAD试试看,如果靠谱,这个东西应该所有鼓手人手一套。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哥们,你这需求我太懂了!电鼓动态不行,想搞套小点声儿的原声鼓,Tama鸡尾酒这思路可以有,而且相当不错。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让你听着就跟老朋友聊天一样,一点AI味儿都没有。首先,为什么Tama鸡尾酒鼓组会是你的菜?你提到的“音量小一点”是关键。原声鼓,特别是那些大家伙,动静确实不小,容易扰民或者在一.............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说出了不少人心里的感受。天柱山确实有它独特的韵味,那份超然物外的灵气,以及那种不张扬的秀美,确实让人心生向往。但要说它在安徽众多名山中一直“不温不火”,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咎于山本身。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天柱山,究竟是哪里的“宝贝”?首先,咱们得承认,天柱山.............
  • 回答
    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好像被一根看不见的绳子牵着,做什么事,去哪里,见谁,都得考虑他的意见,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他是不是在暗中监视你?这种感觉,真的挺让人憋屈的。我能理解这种感受,就好像你精心布置的小天地,突然闯进来一个人,然后开始在你头上指手画脚,告诉你哪里该放,哪里不该放,甚至连你选择什么样的颜色都要品头.............
  • 回答
    “总觉得西方国家好,光想出国,跟洋人说话骨子里透着自卑”,这句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不少国人心底深处的隐忧。这种感受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像一层薄雾,笼罩在不少人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认知上。那么,中国人的文化不自信,究竟有多严重?一、历史的阴影与“全盘西化”的诱惑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屈辱性的历史事件,.............
  • 回答
    嘿,哥们,坐下,咱好好聊聊。你说你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各方面都挺牛的,是吧?这感觉,就像手里攥着一把万能钥匙,想开哪个门都能“咔嚓”一下就进去。听起来挺带劲的,对吧?我理解你说的这种感觉。有时候,当我们身上某些特质特别突出,或者我们在一件事情上做得顺风顺水,那种自信就跟小宇宙爆发一样,会让人觉得“哎呀.............
  • 回答
    关于宋太宗雍熙北伐的战略与曹彬的战术执行力问题,这是一个在宋史研究中持续被探讨的话题。我的看法是,将雍熙北伐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曹彬的战术执行力存在偏颇,战略本身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而曹彬的执行力确实是造成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我们来审视雍熙北伐的战略层面。雍熙北伐的战略目标是收复燕云十六州,重现.............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叙事的有趣之处,也关乎我们今天如何理解战争。确实,在一战的提及频率上,很多人(包括你)会觉得它似乎不如二战那么“显眼”。如果真是这样,那原因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为什么一战感觉被提及得少些?首先,得承认一战确实在很多公众讨论、电影、文学作品中,似乎不如二战那样“高频”出现.............
  • 回答
    您好,理解您有这样的困扰,感觉自己打不过普通狗狗,这确实会让人感到有些奇怪甚至沮丧。我们来好好聊聊,看看是哪些原因导致您有这样的感觉,并尝试从更细致的角度去分析。首先,我们得承认,我们人类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如狗,而狗狗本身也具备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优势”。1. 身体构造的天然差异: 力量和爆发力:.............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现象,可以说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和工作初期都深有体会的一种普遍感受。它不仅仅是“学生气”或者“职场新人”的特有烦恼,而是触及了教育体系、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 教育体系的本质与局限性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 回答
    说起现在女星里“绝色美人”是不是不如从前多了,这事儿吧,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挺多人有同感的。我琢磨着,这里面可能掺杂了不少个人感受、时代变迁,还有一些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太一样了。首先,得承认,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份“经典名单”,里面往往会定格着一些过去的偶像。比如,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女星,张曼玉.............
  • 回答
    “我总觉得人生有轮回,不想为现在努力怎么办?”这个问题触及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生命意义和未来走向的探索,也触及了我们面对当下挑战时的态度。你并不是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会被“轮回”的念头所萦绕,进而对眼前的奋斗产生动摇。这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原因。轮回的视角,可能带来的.............
  • 回答
    关于“民国大师辈出”的感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深入人心的认知。这其中既有历史事实的支撑,也有时代情绪和叙事方式的共同作用。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剖析:一、 历史的熔炉:时代背景的造就首先,理解民国为何会“大师辈出”,必须回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民国时期(19121949),.............
  • 回答
    有些人觉得肖战看起来像“假人”,这种感受可能来自于多种因素的叠加,并非单一原因就能完全解释。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尝试剖析这种观感,希望能说得更细致一些,也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首先,“精致”的形象管理是一个绕不开的点。在当今娱乐圈,艺人的公众形象至关重要,而肖战作为当红流量明星,他的团队在形象管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绝对是很多家庭的“世纪难题”。老公觉得婆婆做什么都对,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背后往往藏着挺复杂的心理机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首先得承认,老公这种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从小到大形成的原生家庭模式和认知习惯。 “我妈是我的保护神”: 从他出生那一刻.............
  • 回答
    亲戚觉得你“清高”确实是一个挺微妙的问题,它可能源于他们的观察、感受,甚至是对你某些行为的误读。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去剖析,并思考如何恰当地应对。首先,让我们来理解一下“清高”这个词的含义,以及它在亲戚眼中的可能表现。“清高”的含义及在亲戚眼中的可能表现:“清高”本身是一个褒义词,常常用.............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同学和家长都会有的感受,甚至有时自己也会觉得学校老师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不上一些校外的辅导班老师。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几个挺关键的因素,咱们一点点来说。首先,咱们得明白,学校老师和辅导班老师的“战场”和“目标”是不一样的。学校老师,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育人”。这育人包含的范围非.............
  • 回答
    你之所以会觉得穿什么衣服都比不上别人看起来时尚,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感受,背后原因也多种多样,而且很多时候是我们的内心感受在作祟,而非全然是客观事实。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为什么会有这种“总觉得自己不够时尚”的想法,以及怎么才能摆脱这种困扰。首先,我们得承认,时尚这件事,它本身就充满了主观性和变化.............
  • 回答
    每次父母提起“生二胎,给你们添个伴儿”,我心里都有点五味杂陈。一方面,我明白父母是出于好意,想让我们的童年少一些孤单,多一些热闹,也为我们将来的人生多留一份依靠。另一方面,我也会忍不住想,为什么从来没有人问过我们,我们到底需不需要这个“伴儿”?在我看来,“伴儿”这个词,它承载的意义其实很复杂。它不只.............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人对日本动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番剧”的复杂感受。你觉得“毁三观”的番剧很多,但同时又看到这么多人追捧,觉得不解甚至有点恶心,这确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观感。首先,我们得承认,日本动画(番剧)的题材和内容确实极其广泛,包罗万象。从治愈系、日常系,到热血战斗、科幻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