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它不好看啊!
这是戏剧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差别。对于影视作品来说,「好看」是第一位的。一个黑暗中点燃的小火苗,对于好人来说最后的希望,对于坏人来说是垂死的挣扎。你用水把小纸条糊成一团,007 立马变清洁工啊。
同理,影视作品中还有类似的问题——为什么电影里的坏人开枪之前还要再搬一下手枪套筒后的击锤啊?因为这样帅啊!
用火烧情报字条后,字条会化成灰烬。你把灰烬处理掉,这个物体就在物理上消失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5957827293904896你用水把纸弄糊成一团,这个物体在物理上还是存在的,只是改变了形态。
就算上面的字无法辨识,你还是需要解释你为什么要把它弄糊,上面之前都写了什么。
而你要是把它烧成了灰烬后,把灰烬处理掉,你不需要就它做任何解释,因为没人知道它的存在。
你用水把它弄糊后,不还是得把它扔掉?别人一看就知道你是间谍了,普通人谁会闲得没事用水把字条弄糊后再扔掉的?这不是典型的自已暴露身份的做法么?
再说了,火柴和打火机你可以随身带着,想烧时就可以烧。
那要是在没有水的地方呢?你怎么用水来销毁情报字条?
比如像阿拉伯的劳伦斯这样,他是英国的情报军官,在北非领导阿拉伯武装与土耳其作战。如果他被土耳其士兵在沙漠上包围了,他到哪儿弄水去?
有专门的水溶性墨水和容易溶解的纸张,一般是海军用来写机密文件比较多,船被击沉文件遇水就变糨糊了,即使是没人来得及销毁也能自毁,比火烧强一些但是具有使用环境限制。当然火烧在处理大量的文件确实也有隐患,一是来不及搅碎灰烬有可能会被复原,很多文件燃烧后灰烬完整还是可以看到上面墨迹的,二是燃烧不完全,尤其是处理大量文件时纸张很容易卡在炉子里面烧不干净,一沓文件可能表面烧了中间的还没烧,美国驻伊朗使馆当年就遇到过这个问题,虽然按正规流程是先用碎纸机打成条再扔进炉子里面,但是当时太紧急了光碎纸机都用坏了好多台,然后来不及了只能成本塞进炉子里面,结果伊朗人都冲进来了还有相当多的文件没有烧完。
冷战时期法国秘密行动分局的负责人勒鲁瓦在一次去柏林出差的时候,细心的勒鲁瓦偶然间发掘了一条获取情报的捷径。在与一位德国人的闲聊中,勒鲁瓦了解到,当时东德物资紧缺,不少党政机关、部队和警察局等单位都缺少上厕所用的手纸。因此,很多东德官员都拿各类文件、报告的副本当手纸使用,这些绝密文件用过之后就被水冲到便池坑内。讲故事的人纯粹把此事当成了笑话,但勒鲁瓦听后却没有笑,反而陷入了沉思当中。很快,他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主意。回国后,勒鲁瓦立刻命令手下,寻找东德各要害部门厕所的下水管道图,然后派特工小组在下水管道里捞取用过的文件“手纸”。法国人将这些臭气熏天的情报装进特制的口袋,然后运往西方。
正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虽然无法进入警备森严的东德政府机关,法国人却通过下水道搞到了大量绝密情报,让美英等国的同行们大为惊叹。勒鲁瓦将此次行动命名为“垃圾桶”,
场景一:你是一名反渗透人员,这天你在例行搜查时发现你同事刚上完厕所的地方沾了一点点灰,你起了疑心,但这些灰有很多种来源,你只好加强对他的侦查,等待下次机会。
场景二:你是一名反渗透人员,这天你在例行检查时发现你的同事垃圾桶里放了一张用水渗透过的纸,虽然纸上面原先传递的信息已经没有可能查取了,但是哪个正常人会故意把纸上上下下用水渗一遍?你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上级也觉得你这位同事非常可疑,并第一时间提升了对他监控等级,果不其然,再后续的严密监视中,你的同事暴露了他是间谍的事实。
场景三:你是一名间谍,被敌人困在了房间里,你必须尽快销毁手头的宝贵资料,你拿出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点燃了文件,敌人不久便冲了进来,但这时你已经自杀了,摆在敌人眼前的只有一些文件残渣和灰烬。
场景四:你是一名间谍,被敌人困在了房间里,你必须尽快销毁手头的宝贵资料,你本想用火烧掉文件,但你又回想起你的上级对你的教诲:只会用火销毁文件的间谍都是氵货,真正的高级间谍都直接上氵的,耍水才是自我挑战呢!秉承着间谍的职业精神,你还是决定用水来销毁文件。但哪个正常人会在口袋里揣着那么多水啊?你还在寻找水源,此时敌人已经充了进来,他们可不给你反应的机会,第一时间将你制服,并在现场搜出了全套的秘密文件,在此之后你的组织在敌人的打击下连连败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