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了劳动者:都老老实实加班
还起到警示作用,这明明就是在起到一个激励的作用,鼓励的作用。
中国的劳动法之所以很难执行下去,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而劳动者的维权成本太高。
很多企业违法之后,因为企业占据一个强势的地位,有律师,有钱,有时间,可以和劳动者长时间的耗下去。
从劳动仲裁到1审,2审,执行,这个流程走下来,10个劳动者里边估计有1个能坚持下来就很不错了。
而最后的结果劳动者也仅仅只是得到了他本来应该得到的工资,对于违法的企业没有任何的惩罚,或者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惩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有什么可以顾虑的吗?
就像这个案例,企业一共被罚款3250元,但是却没有一个非常真实可靠的数字表明,员工在被延长劳动的这段时间里,创造了多少价值。
如果真正的按照劳动法算起来的话,劳动者是不是应该得到更多的补偿,最起码在自己额外付出的这段劳动时间里应该获得更多的报酬,这样是不是才是公平的?
然而很可惜的是,没有,一点也没有。
重发一遍,被罚了多少钱?
我看看是我眼睛不好使了还是耳朵听不清了
题目咋问的,这哪是警示作用,这明明就是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很好奇,这个3250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我一开始以为我看错了,怎么也应该是325k吧。
这个3250元远低于我的工资,我相信也低于这位员工的工资。
这把去哪儿可乐坏了,啥也没亏,还赚了个吆喝。
对于这样的大型企业,而且是有一定带头作用的,3250元,年会一等奖奖品都不够,真的是很搞笑。
这可不是好事情,恐怕要把风气带的越来越坏,处罚犹如微风吹过,泛起涟漪,不疼不痒,毛用没有。
这个罚款数额别说起到警示作用了,只要别起到鼓励作用我就谢天谢地。
企业表面罚了3250元,可之前员工们在加班时间内所创造出的利益得是这罚款金额的十倍甚至百倍了吧?
对于去哪儿网来说,带着名字上了个新闻,又给自己增加了一点关注度,这波简直是稳赚不赔的操作。
虽然3250的罚款微不足道,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真的很少看见企业因为加班而被罚,请加大处罚力度!!!
去年11月,四川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超时加班专项执法检查,检查的范围是各地反映加班现象严重的企业。
希望其他地方的监管部门也能像四川省一样不坐等劳动者上门求助,而主动帮劳动者维权。
一定要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企业,加强对企业的日常巡视检查等,这样才能倒逼企业不再侵犯员工休息权,尊重与善待劳动者。
如果全国彻查加班,咱就是说即使处罚金额很低很低,我想财政也能收个不少钱。
有多少人还在忍受加班却不敢怒也不敢言。
所谓的“自愿加班”,多少人都是迫于无奈罢了。
这3000多块的警示作用可太大了,都没够起征点的。
如此低的罚款额度,起到了鼓励雇主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作用,警示劳动者看清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真实地位
警示作用?
难道不是鼓励作用?
这是鼓励紫苯甲包年啊。
这3250显然比付加班费便宜啊,干脆企业就包月付算了。属于劳动者的加班费被地方给拿走了,老板要求你加班更加理直气壮,我可是付了钱的!
对于企业来说,付了这笔钱从此怎么加班都合法了,赢了
对于地方来说,可以定期收到一笔钱,赢了
对于劳动者来说,等于直接的为国家做贡献(反正这么多人都想考公务员为国家做贡献,现在直接把钱给国家了,贡献巨大),赢了
全赢了!赢麻了!没有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最近在学英语,准备考托福,run。每当学不下去的时候,打开知乎,看看类似的新闻,就瞬间元气满满,感觉每个英文单词都那么美妙,如饥似渴的学下去。
事情要合在一起看,宁德时代员工离职违反竞业协议赔偿100万。
企业违反劳动法赔偿3000。
很合理也很和谐。
极强的警示和指导作用。
警示了广大员工,闲着没事不要举报公司违法劳动法,就算你举报了我就罚公司三千,公司之后怎么对你,你自己掂量吧。
指导了各大公司,你们就继续这么干,顶多罚你3000,不到3瓶茅台,你们怕啥。
有关部门这是有kpi每年必须开多少罚单是么,干脆罚公司领导买两瓶茅台自罚三杯得了,这样还能利好茅台。
经过评论区指正,是罚了一瓶茅台的钱。
后面不加个万,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
我甚至觉得这是鼓励。
这警示了打工人。人违反个劳动法,都比你随便违反个公司条例罚的少。
下次还敢。
只要利益足够诱人,任何惩罚都只是成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