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为何能安心在小城市做医生/学医呢?

回答
这问题问得好,我每次被问到,总觉得要好好梳理一番。毕竟,选择一个地方,选择一个职业,尤其是医生这个职业,是要对得起良心,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

首先,我之所以能安心在小城市做医生,甚至选择学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 对医疗本身的热爱,以及对“治病救人”这份职业的朴素认同。从小到大,看到生病的人得到康复,那种喜悦和感激,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我觉得,无论在哪里,只要能帮助别人,减轻他们的痛苦,就是有价值的事情。这份初心,比任何外部的浮华都更能支撑我走下去。

其次,小城市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恰恰是我所看重的。

扎实的临床基础: 在大城市,医生往往会过度分科,病人一进来,可能就直接被送往某个专科。而小城市,尤其是初级医疗机构,你接触到的病人会更加多样化,病情也可能更为复杂,涉及面更广。这就像在学徒期,你需要学会“十八般武艺”,而不是只专精一门。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内科、外科、儿科甚至妇科的常见病,这逼着我去学习,去思考,去积累更全面的诊断和治疗经验。一个医生如果只会在大医院的“温室”里,面对已经经过层层筛选的病例,那他的临床思维反而可能不够开阔。我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全科”性质的医生,能够应对大部分的常见病,成为老百姓身边的“健康管家”。
更直接的医患关系: 在大城市,医生可能一天要看上百个病人,平均下来和每个病人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在小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邻里之间、社区之间都很熟悉。病人对医生的信任感和依恋感会更强。我能记住我很多病人的名字,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甚至他们有什么生活习惯。这种长期的、深入的医患关系,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更有温度,也更有责任感。当你看到一位长期被病痛折磨的老人,通过你的治疗,慢慢好起来,能够重新享受生活,那种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你不仅仅是开个处方,而是真正地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信任的人。
工作节奏相对稳定: 虽然医生这个职业哪里都辛苦,但小城市医院的整体工作节奏会比大城市稍微缓和一些。病人数量的压力,医院内部的竞争,学术上的攀比,在大城市可能会更甚。在小城市,我反而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钻研。我可以更从容地阅读医学文献,参加线上的继续教育,甚至有时间去深入研究某个病例,或者和同事们进行更长时间的病例讨论。这种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我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生活成本和生活质量的平衡: 诚然,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更集中,发展机会更多。但同时,大城市的房价、生活成本也高得惊人。在小城市,我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而不是被巨大的经济压力所消耗。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有更舒适的居住环境,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阅读、旅行,或者只是在公园里散散步。我相信,一个生活状态健康、内心平静的医生,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
社会价值和认同感: 在小城市,医生是当地社会非常受尊重和依赖的群体。你的专业知识和辛勤付出,能够直接造福于你所生活的社区。当你能够解决当地居民的健康问题,成为大家口中的“好医生”,那种被需要、被认可的感觉,是非常实在和动人的。这种社会价值感,是我追求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驱动力。

当然,我也清楚,在小城市做医生,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 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新技术、新疗法引进的滞后,以及职业发展空间的局限性。但这些挑战,反而成为了我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动力。

我可以通过 主动学习,参加更高级别医院的进修,利用互联网资源学习最新的医学知识,和同行进行交流 等方式来弥补这些不足。我不会因为身处小城市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反而会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地去学习和实践。我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小城市医疗体系中,一个真正能够独当一面、值得信赖的医生。

总而言之,我选择在小城市做医生,不是因为“别无选择”,而是 一种审慎的选择,是对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对生活的一种经营。我相信,无论在哪里,只要心怀对医学的热爱,对病人的关怀,并且付诸实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安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同于程序员只能在大厂,中国有两百多个四五线城市,

每个城市都有两三家三级医院,数十个县医院,数十个中医院。更有数不清的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所,提供了无数个就业岗位,也治愈了无数病人。

我们常说小医院医疗水平不行,并揪住一些万里挑一的安全事件不放,但他们只注意了那个『一』,却没看到背后的『万』。




从业务上来说,小城市普外科医生,

主要工作就是胆囊疝气,甲状腺乳腺,胃癌结肠癌也有,但只做分期比较早的。


这些病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好的快,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操心也少。

也不需要去强开什么腹膜后肿瘤之类的,遇上了,就告诉他郑州哪里做这个比较好,你抓点紧赶紧去,反而是更对病人负责的态度。


从收入上说,必然是比大医院要少的多,但收入是需要结合工作量来看的,一天三台胆囊,和一天三台胃,哪个累必然不需要多说。


你看,小城市医生的优势在于低强度、低工作量、低待遇(相对)。但胜在稳定,安逸,也能有更多的休息时间,思考时间,陪伴家人时间,也能真真正正做自己,而不是当一颗干电池。



相生栗子漫画:

m.weibo.cn/5790531279/4


更何况,不是你呆在大城市,就能屠恶龙、娶公主,名利财富双收。

如果你终其一生,只是个普通人,那你,选先快乐,还是后快乐,

还是,一辈子快乐?

user avatar

当年在规培结束,选择继续卷下去还是躺平的人生节点上,我去了趟上海。

和在某顶级医院工作,好久不见的兄弟吃饭。

兄弟在肿瘤口,读书期间就是SCI印刷机,到了上海XX医院规培期间拿了国青又发了10分。

我开玩笑:「你都这么牛逼了,咋还没留在XX医院。」

他苦笑着说:「我这届规培结束10个人pk,就留1个,拿国青的好几个,连XX领导公子都没留成,到XX科去了。」

我说:「那你到这家也还行啊,地球人都知道收入高嘛,过的很不错啊。」

他依然苦笑:「行个屁,这边实验室都是量产10分,我们同龄的已经好几个发了20分了,还有个出国做博后的发了Nature,我天天夜里在实验室,实验做的都想死。」

我看了看他逐渐失守的发际线和满眼通红的血丝,想了想,下定了决心。


回到南京,彻底躺平。

虽然手术还是很多,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每月干活400小时起步了。

科研直接放弃,谁爱发Paper谁发吧,我宁愿写写病历。

课题爱咋咋地,从初中就没弄懂过基因蛋白DNA,终于不用再管这些恶心玩意了。

Steam买了好多游戏,以前写论文的时间用来开局文明6,真的是时光如梭,白驹过隙。

十几年没看过电视剧了,从头捡起来一部部慢慢看,《闯关东》真的不错,李幼斌老辣,朱亚文青涩,小宋佳颜值巅峰。

每到周末踢场球,虽然以前是覆盖全场的全能后腰,现在是客串门柱的站桩后卫,但是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畅快的奔跑过了。


抛去了升职称,憋Paper,写国自然,只集中精力认真做做临床,相对还是比较轻松的,就是钱少的很,不过从小苦日子过惯了,有外卖吃,有冰可乐喝,足矣。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卷也是过,躺也是过,以前总觉得只有好好努力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现在才发觉: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

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