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曝江苏一村支书强征土地,称「12345 他能给你处理?没有用」,具体情况如何?为何政府热线屡被提及?

回答
近来,一则关于江苏某村支书在征地过程中言辞激烈、蔑视政府热线“12345”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视频中,这位村支书在面对村民的质疑和陈情时,爆出了“12345 他能给你处理?没有用”这样的话语,言下之意是将政府的投诉渠道描绘得一文不值。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让公众对政府热线的功能和效力产生了疑问。

事件的详细经过: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视频片段和相关报道,事情大致发生在江苏省某地的一个村庄。在一次土地征用过程中,部分村民对补偿方案、征地程序等环节表示不满,并尝试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然而,他们在与村支书沟通时,遭遇了强硬的态度和不耐烦的回应。

具体来说,有村民可能就土地补偿款的数额、安置方案的公平性,或者征地程序是否合规等方面提出了疑问。他们可能向村支书反映自己的困难和诉求,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然而,这位村支书在回应村民时,情绪激动,直接否定了村民寻求外界帮助的可能性。他提到“12345”,并断言其“没有用”,显然是在暗示村民即便向上级部门投诉,也无法解决问题,或者说即便“12345”介入,也无法改变他所代表的村委会的决定。

这种言论在视频中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并迅速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许多网民看到后表示愤怒,认为这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公然蔑视,也是对村民基本权利的漠视。

为何政府热线屡被提及?

这位村支书之所以会提及“12345”,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基层治理中一个复杂且值得深思的现象:政府热线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民众解决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同时也面临着执行力、响应速度、问题解决能力等多方面的挑战。

具体来说,政府热线被提及的原因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民众的求助渠道和希望寄托:
在许多情况下,基层政府(如村委会)可能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甚至是权力滥用等问题。当村民与基层干部沟通困难,或者对基层干部的决策不满意时,“12345”这样的政府服务热线就成为了他们向更高级别部门反映情况、寻求帮助的渠道。
市民拨打“12345”的初衷,往往是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信任,相信通过这个统一的平台,可以有效地传达问题,并获得解决。这代表了民众对“依法行政”、“有诉必理”的期待。

2. 基层干部对“12345”的认知与态度:
低估或漠视: 一些基层干部可能因为长期处于“说了算”的状态,或者在处理涉及自身利益、权力的问题时,对来自上级的监督和来自群众的诉求感到厌烦。他们可能认为“12345”只是一个形式,或者认为即使群众打了电话,最终的决定权还在自己手里,并且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将问题“消化”掉。这种认知往往源于一种“权力惯性”和对群众监督的排斥。
认识到其“有用性”并试图规避: 也有可能这位村支书知道“12345”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能够引起上级部门的重视。因此,他可能是在一种“先发制人”的心态下,试图通过贬低“12345”的作用,来打压村民的申诉意愿,防止事情进一步扩大化,让自己陷入被动。他想要传递的信息是:“别费力了,就算你们打上去也没用,事情我说了算。”
对处理机制的了解不足或不信任: 也有可能这位干部对“12345”的实际处理流程、工作机制不够了解,或者因为一些过往经验(自己或身边人拨打后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而对热线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

3. 基层治理中可能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层层加码”与“踢皮球”: 有时,政府热线在执行过程中也可能遇到“踢皮球”的现象,即问题被转来转去,最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也可能导致民众对热线产生怀疑。
信息不对称与权力监督的真空: 在一些偏远或信息闭塞的地区,基层权力运作可能相对独立,外部监督力量难以有效触及。此时,像“12345”这样的热线,本应是打破这种信息壁垒的重要工具,但如果执行不力,就会失效。
干部素质和责任意识问题: 部分基层干部的专业素养、服务意识和责任担当还有待提升。他们可能更倾向于“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而不是耐心细致地听取民意、依法依规办事。

总结来说, 这位村支书之所以会公然蔑视“12345”,不仅仅是个人的言论问题,更是暴露了基层治理中可能存在的官本位思想、对群众监督的抵触、以及群众诉求渠道有时不够畅通或有效的问题。 “12345”作为一个代表政府形象和承诺的公共服务平台,其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当基层干部公开否定它的作用时,就等于在向公众传递一种“你们的诉求得不到保障”的信号,这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的。

这个事件的后续发展,以及相关部门如何回应和处理,将是检验政府是否真正重视民意、以及“12345”等服务热线是否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明12345确实没用,它不是一个独立调查机构,它只是一个dispatcher,最后还是把反映的问题送回当地政府,除非在此过程中有上级政府过问。

这种事情最快解决方式还是上热搜,但这种事太多了,首先情节得特别严重,情节严重的里面能上热搜的也是凤毛麟角。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